中國體制內人員最幸福 住房影響「打工者」家庭幸福感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日前發布的由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家庭司組織的「2013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顯示,中國人幸福感從高到低的人群,依次是體制內人員、體制外人員、農民、外來務工者。逾七成城市外來務工人員認為,住房是影響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公務員考試,希望擠進體制內,與公務員職位同樣受到熱捧的還有事業單位、央企及大型國企等體制內工作單位。而人們通常說的體制外人員則是指外企、私企、個體工商戶的從業者。

  北京理工大學的碩士畢業生藺麗參加了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因幾分之差與面試擦肩而過。「我不會放棄,已經開始著手回老家準備省級公務員考試。」她說。

  在中國像藺麗一樣一心想擠入體制內的求職者不在少數,他們認為,進入體制內就意味著收入穩定、生活有保障。

  調查結果發現,健康、收入、安全感知度等成為決定中國人家庭幸福感的關鍵性因素。國家衛生計生委家庭司司長王海東表示,不同的職業類型因其連帶的收入、聲望、壓力等,影響著中國不同群體的家庭幸福感體驗。

  工作穩定性與幸福感直接相關。在中國,體制內工作被喻為「鐵飯碗」,意味著工作牢靠。調查發現,城市裡僅有56.1%的外來務工人員與目前工作單位籤訂了書面勞動合同。

  參與此次調查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齊亞強認為,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還缺乏工作的穩定性、正規性。而這種差異在幸福感上有著明顯表現,籤訂勞動合同的「打工者」幸福感高於未籤訂勞動合同的。

  值得關注的是,城市裡昂貴的房價擊碎了很多「打工者」的生活幸福感。調查結果發現,71.10%的外來務工人員認為是否擁有住房是影響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在此次調查的外來務工人員中,僅有14.4%的被調查者住在自購房裡,其餘被調查者只能選擇租賃、寄居親友或棲身於僱主家中、集體宿舍、工棚等。

  調查時,77.7%的外來務工人員坦言,自己與所在城市本地人之間存在差異,其中最主要的差異來自住房(佔比39.0%)。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面臨著「返回老家」與「立足本地」的雙重困境,98.4%和97.1%的被調查者認為經濟及就業壓力、沒有住房是最大困擾。

  據介紹,調查發現約有一半左右的外來務工者明確表示計劃長期居留於目前所在城市。比如,北京的外來務工人員計劃長期居留的比例為50.93%。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表示,中國在城鎮化過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估算出外來人口市民化的規模,才能確定公共服務的提供數量和提供方式。「此次調查的一些數據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記者李亞紅 楊琳)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幸福小康指數97.9:住房對人們的幸福感影響力在減弱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劉彥華近兩年的「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住房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力在逐漸減小,2019年該選項位列「影響國人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榜單的第六名,本年度排名第八。排名的變動,背後是國人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幸福的形式有千千萬,但卻總離不開兩個字:健康。
  • 中國最幸福職業,排第一的居然是它!
    中國最幸福的職業 老師連續4年排前三教師這一行業的幸福感排名已經連續4年位居前三名了。「2015中國幸福小康指數」的調查顯示,教師是僅次於自由職業者之後,位居幸福感職業榜單的第二位。根據「2015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影響職業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1收入2個人能力體現3個人發展空間4職場人際關係5個人興趣的實現6福利7工作為自己帶來的社會聲望8領導對自己的看法9職位高低10單位實力
  • 體制內工作月薪6500,年薪12萬,剛夠家庭日常開支,我該放棄嗎?
    另一類是在國家體制內打工。具體分析一下各自的利弊。一、給私人老闆打工。1)收入。給私人老闆打工你的工資就是單純的工資,一般不包含什麼獎金、津貼。工資一般比國家體制內工資要高。但除非你是專業技術人才非你不可,工資一般也就5000~8000/月,取大值每月8000元。
  • 「體制內」靠什麼誘惑了中國年輕人
    當然,如果包括農民、農民工的話,現在中國全部就業者大概有8億人,其中在「體制內」就業的比例就更低了。高明勇:數據顯示,自1996年實行辭退制度至2003年的8年間,全國公務員辭退率僅0.05%,人員流動率為1.25%,是中國「最穩定的群體」。李 強:對,因為它是最典型的「體制內」,實行的是「終身就業制」。
  • 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一覽:看看你家在最幸福的城市嗎?
    2020年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發布。經過大數據採集、問卷調查、材料申報、實地調研、專家評審等環節嚴格遴選,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廣東還有不少城市上榜了,看看你家在最幸福的城市嗎?
  • 揭秘國外打工內幕:華人打工者自述,底層家庭的生存歷程
    大多數的國外打工者都來自底層家庭。 今天就請看看,華人打工者自述的國外的生活與工作,讓我們來揭開國外務工的「內幕」。 想辦理出國打工,找誰? 很多人以為,出國打工想走就走,其實並不是!一定要通過正規的中介辦理手續。
  • 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報告:幸福婚姻需要共情
    導讀:幸福的婚姻需要「共情能力」,在《小康》雜誌社聯合國家信息中心,並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進行的「中國幸福小康指數」之「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調查」 中,「溝通、理解的意願和能力」以85.6%的比例成為對婚姻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因素。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 郭玲 經營婚姻的秘訣是什麼?
  • 那些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教育都想要的家庭,最後怎麼樣了?
    作者:花友們本文原文來自:小花生網微信號:xiaohuasheng99最近,小花生社區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討論:對「國內外教育、體制內外教育」各有親身體會的花友們,如何看待不同教育體制之間的差異、對孩子的影響。
  • 獨家 |「體制內」人才流失存隱憂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作者 |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劉昕在人才「能進能出」的問題上,最突出的表現是體制外的人才很難進來,而體制內無法勝任工作的人卻出不去。正因為如此,黨政機關的人只能在體制內自我循環,要麼內部消化,要麼從黨政機關調動到國有企事業單位。一方面,很多公務員包括領導幹部在黨政機關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機會就不抱太大的希望,這批人往往在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就喪失了奮鬥的動力,很早就處於一種「心理退休」狀態,對工作基本上採取應付的態度,結果造成了大量的人員浪費,影響了黨政機關的工作成效。
  • 畢業兩年後,我還是選擇體制內的工作
    從報名到考試的這20多天的時間,每天都過的挺有壓力,兜兜轉轉我終於還是選擇了跟現實低頭,上路編制內的工作,雖然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是我應該會一直考下去。回想兩年前,那還在學校,雖然也在努力的找工作,奔跑於各大院校的招聘現場和宣講會中,每天都早出晚歸,但是當時我給自己定的底線就是不管找的工作怎麼樣,堅決不去考公務員。
  • 教育部:解決高校高層次人才及家庭住房醫療等問題
    教育部:解決高校高層次人才及家庭住房醫療等問題 2017-08-22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快直屬高校高層次人才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發布,《意見》提出,要切實解決直屬高校高層次人才及家庭在籤證、住房、醫療、保險、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 ...關於解決全省基層教師和醫務人員住房問題的指導意見》新聞...
    另外,通過建設安居型商品住房的方式,在全省實施基層教育衛生人員住房保障專項計劃,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解決全省基層教師和醫務人員住房問題。目前,我省房價對於本地居民家庭收入而言,相對較高,本地居民家庭購房壓力較大。
  • 2012幸福感調查:「家人健康」是第一要素
    製圖:宋 嵩   【核心閱讀】   調查顯示,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因素,按相對作用大小依次為:家人健康、夫妻和諧、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和心態好。   調查表明,家庭幸福感較高的人群特徵為:   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度較高、家庭經濟狀況良好、家庭和鄰裡關係良好者。      「2012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結果在京發布。結果顯示,現代人的幸福之源在於家庭,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對作用大小依次為:家人健康、夫妻和諧、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和心態好。
  • 2019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顯示,住房佔比近七成
    原標題: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比較:北京是新疆7倍,廣東列第六房子成為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的主要部分。因此,房價高的地方,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也比較高。《中國金融》日前刊發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餘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從當前掌握的資料看,這是國內關於城鎮居民資產負債情況最為完整、詳實的調查之一。
  • 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生女孩的秘訣有哪些?
    「只生一個好」的計劃生育政策正在鬆動,「單獨二胎」有望開放,很多家庭開始期待生二胎。有兒子的想生女兒,有女兒的想再生個兒子,那麼是不是一兒一女是最幸福的呢?外媒調查,生兩個女兒最幸福?那麼,怎樣才能生女兒呢?
  • 鼓勵體制內科研人員創業:可停薪留職3年
    時隔30年之後,國務院又一次向國有科研人員拋出繡球,以保留體制內身份和待遇三年為優惠條件,鼓勵他們離崗創業。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中要求,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有關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曾湘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一舉措與30年前允許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停薪留職」下海經商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對體制內人員走出去創業給予政策支持。
  • 專訪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主任王紹光:基本需求影響幸福感
    此外,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在經濟增長很快的東亞地區,人們工作時間普遍比較長,這也會影響幸福感。日報:中國人的幸福感與其他國家有無共性?就幸福感來說,是否有一些客觀的指標可以衡量,能否介紹一些影響幸福感的具體因素?王紹光:中國的情況跟東亞地區的其他經濟體很類似。
  • @永善人,城鎮保障性住房家庭公共租賃住房政策指南來了!申請條件是...
    (二)申請人屬於縣城區國家行政事業單位、溪洛渡鎮人民政府新就業(自申請之日起2年內就業的職工)無房職工及住房困難職工家庭,包括教師、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合同工以及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人員;(三)縣城區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雲南省籍中等偏下收入或低收入住房困難的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臨聘工作人員、進城(外來)務工人員及個體工商戶;
  • 永善人,城鎮保障性住房家庭公共租賃住房政策指南來了!申請條件是...
    (居住半年以上)家庭; (二)申請人屬於縣城區國家行政事業單位、溪洛渡鎮人民政府新就業(自申請之日起2年內就業的職工)無房職工及住房困難職工家庭,包括教師、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合同工以及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人員; (三)縣城區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雲南省籍中等偏下收入或低收入住房困難的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臨聘工作人員
  • 民調:廣州居民幸福感中等偏上,荔灣人感覺最幸福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居民幸福感受到年齡、居住區域、婚姻狀況、房產數量、月收入等10項因素的影響,其中荔灣區居民評分在總體幸福感和各個維度上均為最高,有一套或以上房產居民幸福感顯著高於沒有房產居民。男性居民幸福感顯著高於女性在國家統計局與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活動中,廣州被評為2018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