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一單」如何參與空間規劃體系建設?

2020-12-15 求是網

  「三線一單」積累的技術、數據和成果將成為編制國土綜合規劃不可或缺的基礎,並藉此成為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是更加適應「放管服」改革和市場經濟特點的新型環境空間管制模式,也是生態環境保護參與國土空間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三線一單」從理念走向實踐並成為我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重要內容的同時,空間規劃體系和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也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列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空間規劃體系建設試點已經在多個行政層級展開。在此背景下,同樣具有空間管制功能的「三線一單」,如何參與正在推進的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如何與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形成合力?筆者認為,當前我國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國務院將《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定性為我國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並與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一同構建起了我國獨有的主體功能區規劃體系。通過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和省級城鎮化戰略格局、農業戰略格局和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得以明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八次會議上指出:「建設主體功能區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大戰略。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要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作用。」從中短期來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在我國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地位不會改變,當前的任務主要是如何進一步完善。

  二是探索編制省級空間規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省級空間規劃試點方案》中,提出要劃定城鎮、農業、生態空間以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簡稱「三區三線」),要求「統一管控分區,以『三區三線』為基礎,整合形成協調一致的空間管控分區」。其中,城鎮空間和城鎮開發邊界是城鎮規劃領域的概念,農業空間和永久基本農田是土地利用規劃的重點任務,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則屬於生態環境保護的範疇。因此,省級空間規劃試點在性質上屬於省級層面的「多規合一」。如果能夠在省級尺度將全部國土空間都歸入「三區三線」,建立一套省域空間分類體系,不僅可以解決大尺度空間規劃的衝突和重疊問題,而且可以為下一層級的市縣空間規劃明確方向,實現省級和市縣級空間規劃的順利銜接。

  三是推進市縣「多規合一」。具體而言,就是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鎮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一個各方面協調一致的市縣空間規劃。市縣層面的空間規劃需要統一用地分類標準,並且要根據主體功能定位和省級空間規劃要求,劃定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明確城鎮建設區、工業區、農村居民點等的開發邊界,以及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溼地等環境敏感區域的保護邊界。

  根據我國空間規劃體系建設要求,生態環境保護類規劃是空間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那麼,「三線一單」在其中應該如何發揮作用呢?從目前來看,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可以作為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補充和延伸。《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目前在性質上屬於空間規劃體系中的總體規劃,也是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的基礎。然而,除了禁止開發區域外,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其他三類區域的基本單元都是縣級行政區,只是為區域開發與保護確定了一個大致方向,在操作層面還沒有完全落地。而「三線一單」的分區精度至少在鄉鎮一級,各環境要素的分區精度更高,可以彌補主體功能區規劃的不足。因此,將來「三線一單」在遵循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空間格局的基礎上,可以作為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細化和補充。目前正在試點的省級空間規劃也是在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基礎上劃定「三區三線」,統籌其他空間規劃,推動主要控制線落地。因此,「三線一單」可以成為主體功能區規劃落地的重要抓手。

  二是為編制省級空間規劃提供資源環境數據支撐。在「三線一單」編制工作開展的同時,2017年,吉林、浙江、福建等7省也在根據《省級空間規劃試點方案》的要求開展試點。目前由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的「三線一單」評價範圍均為整個省級行政區,會對生態、地表水、大氣環境和土壤環境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並闡明各環境要素的空間分異規律。藉助這項工作,正好可以全面摸清省級空間本底條件,為編制省級空間規劃提供資源環境方面的數據支撐。特別是「三線一單」確定的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可以直接納入省級空間規劃,成為「三區三線」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是可以成為「多規合一」的重要平臺。「多規合一」的重點是劃定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明確城鎮建設區、工業區、農村居民點等的開發邊界,以及各類環境敏感區域的保護邊界。對此,「三線一單」可以成為以上空間劃分的基礎數據平臺,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並識別其他生態空間,對包含保護地在內的各類環境敏感區域進行梳理甄別;通過劃定水、氣、土壤等環境要素管控分區,為科學確定生產、生活空間和城鎮建設區、工業區、居民點的開發邊界提供依據;通過「三線一單」數據共享平臺,可以為「多規合一」提供數據底圖。

  四是可以成為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的組成部分。根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的建設任務包括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和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4個方面。對於第一個方面,前文已提到可將「三線一單」作為主體功能區規劃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延伸;對於第二個方面,「三線一單」基於各資源環境要素進行的區域劃分和提出的環境準入要求,正是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內容;對於第三個方面,「三線一單」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識別其他生態空間,可為國家公園的建設提供依據。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與空間規劃體系同屬空間管制範疇,從遠期來看編制國土綜合規劃是必由之路。屆時,「三線一單」積累的技術、數據和成果將成為編制國土綜合規劃不可或缺的基礎,並藉此成為國土開發與保護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相關焦點

  • 【規劃】閬中、南部、西充長江經濟帶「三線一單」交流座談會在閬...
    閬中、南部、西充長江經濟帶「三線一單」交流座談會在閬召開 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簡稱「三線一單」。
  • 河南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我省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為底線,強化區域空間生態環境管控,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意見》中附帶了一張全省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分布示意圖,三類單元分別用綠色、紅色、黃色來標識。綠色的優先保護單元指具有一定生態功能、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區域,突出空間用途管控,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為原則,依法禁止或限制有關開發建設活動。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施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和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守底線、優格局、提質量、保安全」的總體思路,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高質量打造「一圈五區」發展新格局,紮實推進「兩廊兩屏一區」建設,為加快推進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 意義重大|環評改革要落實「三線一單」硬約束
    作為「十三五」環評改革的思路和主線,這標誌著我國環評管理的思路、方式和著力點均發生重大轉變,戰略和規劃環評頂層設計更加完善,也將帶來整個環評體系全面、立體的變革。落實「三線一單」根本目的在於協調好發展與底線關係,確保發展不超載、底線不突破。要以空間、總量和準入環境管控為切入點落實「三線一單」。
  • 山西省「三線一單」成果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
    會議聽取了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劉軍副廳長「三線一單」工作推進情況、山西省環境規劃院「三線一單」成果匯報,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和與會專家對山西省「三線一單」工作和成果予以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同意成果通過審核,並對下一步成果完善、發布實施和落地應用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 審議通過《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原標題:審議通過《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甘肅省代省長任振鶴昨天上午主持召開十三屆省政府第11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將全省劃定為842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 超圖環保賦能「三線一單」數據應用 智能研判助力戰略環評落地
    《指南》指出「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為基礎,將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環境管控單元,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保護、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資源利用管控要求,按照環境管控單元編制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各地環保主管部門要探索建立『三線一單』數據應用平臺,落實『三線一單』管控要求,集成數據管理與綜合分析
  • 「三線一單」為生態環境管控定規矩
    「我不是生態環境系統的工作者,但我認為生態環境部門編制的『三線一單』是一項抓住了我國具體情況的開創性工作,是針對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開出的一劑良藥。」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長江經濟帶戰略環境評價重慶市、四川省「三線一單」成果審核會上的一番話。
  • 聚焦環境質量改善,廣東出臺「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粵環宣到2035年,廣東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鞏固完善,生態安全格局穩定,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近日,《廣東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由廣東省政府印發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文章精選 | 廈門城市空間管控體系與「一張藍圖」建構
    同時,國家為保障糧食安全、國土生態安全,加強對地方城鄉建設的宏觀調控,通過劃定各種控制線來實現對耕地、生態敏感資源和建設用地規模及城市發展宏觀布局的調控。「三線」劃定的提出意味著國家更加強化對規劃體系傳導過程中縱向空間的管控,以破解空間管控失效的頑疾。
  • 直播預告|「貴州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體系解讀...
    時間:2020/09/23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9月24日下午15:30,「貴州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體系解讀」新聞發布會在貴州飯店舉行。屆時,貴新發布、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客戶端為您全程直播,敬請關注。
  • 《長沙市空間規劃體系與管控要素研究》結題
    構建「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研究》指出,長沙市新版總體規劃,從總體規劃到項目落地開展全鏈條流程再造和機制重塑,對接和延續國家的「五級三類」空間規劃體系,學習「上海三級三類」、「北京三層四級」、「武漢兩段五層次
  • 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用途難點問題暨大數據技術在空間規劃中...
    要求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標誌著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思路和開發模式的重大轉變,是國家區域調控理念和調控方式的重大創新,對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自然資源部「三定」方案的正式出臺,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成為自然資源部的21項職能之一。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其中,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城鎮 空間管控的主要約束性條件之一,是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然而,天津作為省級行政單元、 市級管理的直轄市,市、區兩級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深度、空間關係、建設用地規模管控傳導 等尚不明朗,本文試圖探索規劃編制過程中劃定開發邊界的可行方法。
  • 新鄉市政府出臺意見,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
    ,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強化底線約束,嚴格環境保護,推動國土空間節約集約開發和利用方式轉變,提高國土空間利用質量和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協同發展、統籌協調。緊緊圍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積極融入中原城市群及鄭州大都市區建設,推進鄭新一體化發展。堅持大區域協同和全域城鄉統籌發展,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永續發展格局。
  • 期刊精粹 | 簡化規劃程序,啟動「鄰裡規劃」——英格蘭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經驗與教訓「2020.5期」
    例如,英格蘭廢棄「區域空間戰略」(regionl spatial strategy)後,區域間各地區(城市與鄉村)的協作方式及其問題無法展現;「地方發展規劃」(local development plan)作為英國最主要的法定規劃,雖然在每次規劃體系改革中都保留下來,但名稱和內容有變化,這次變革的內容也沒機會向讀者介紹;另外,鄰裡社區居民如何在國家規劃戰略、地方規劃部門和社區利益之間圍繞鄰裡規劃制度展開的博弈未能詳細闡述
  • 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
    2本體論:全面實現高水平治理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的根本依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共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一,《若干意見》指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是保障國家戰略有效實施、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 國土空間規劃與《民法典》的有機銜接研究
    在國土空間規劃和管理方面,從「多規合一」試點到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其根本目的都在於規範公權力的運用,從而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民法典》的頒布施行可謂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提供了與民法的銜接契機。為了更好地規範包括空間規劃權在內的公權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民事權利,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建立和實施需要與《民法典》的有關條款充分銜接。
  • [分享]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下載
    其中,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城鎮 空間管控的主要約束性條件之一,是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然而,天津作為省級行政單元、 市級管理的直轄市,市、區兩級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深度、空間關係、建設用地規模管控傳導 等尚不明朗,本文試圖探索規劃編制過程中劃定開發邊界的可行方法。
  • 上海空間規劃|沈振江: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國際比較
    近期,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通過分析國土空間規劃、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生態發展的優秀案例,探討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