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學三年級,經常有學生忘交課堂作業本,該怎麼辦

2020-12-12 孫老師講堂

幾年前,我教小學三年級時,經常有學生遲交或不交課堂作業。每次批改完作業後,數一數本數,總會發現少幾本。「到底是哪幾位學生沒交呢?」帶著這一疑問去教室調查,可問了好幾遍「誰沒交作業」,也沒人答應。

為了查出個究竟,我回到辦公室,拿出學生名單,一個一個核對,看到一本,就在相應學生名字後打個記號。費了好大的功夫,終於查出沒交作業學生了。帶著幾分「生氣」想去找這幾名同學「算帳」,可他們竟是一臉無辜的樣子,還都說已經交了。在我的「逼迫」之下,還是從「桌肚」裡找出了作業本。

對於小學生,他們不是不做作業,而是做完忘記交了,而且忘交作業本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方法,每天盲目地核查,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為了讓忘交作業現象徹底消失,我是這樣做的:把學生按座位橫排自然分組,一般一個小組是由四或五名學生組成,且由某一列靠走道的學生負責收作業本。每個小組始終是由坐在一個橫排的幾名學生組成,離得近,交作業也方便,不需要下位,也方便小組長催促。並且規定:收齊本組作業本才上交。這樣,每個小組負責的學生就可以知道哪位同學沒交,為了及時上交一個小組的作業本,負責的學生自然會去催促沒交的學生。而且無論班級如何調換坐位,都不需要在小組上費功夫。因為每次重新更換坐位後,在原來規定那列靠走道的學生自然成為相應小組的負責人,負責收取作業本。

自此以後,就沒有再去檢查作業本數少不少了,只要學科代表把全班作業本送到我的桌上,每次都是全數上交。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一點小經驗。作為老師的你,是怎樣做的呢?歡迎交流和評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老師發明「減負」作業本,自費5000餘元印給學生用
    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25日訊(記者楊楓 通訊員王莉)25日,記者從武昌區大東門小學了解到,該校教師孫明珠設計出一套「減負」家庭作業本,可有效避免學生漏抄作業、忘做作業,既減輕了每天抄作業題的負擔今年教師節,孫老師花費5000餘元印製了多本「減負作業本」給自己班上的41名學生試用。「從此再也不怕漏作業了!」學生們一致覺得這種新型作業本非常好用。 孫老師從教34年,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語文老師,目前是大東門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但面對孩子的作業時,依然很困擾。「每天學生需要將作業抄到作業本上再做,但經常有學生忘記抄寫或者是漏抄,丟三落四少做幾題,這讓老師很頭疼。」
  • 四年級學生總是忘交作業,家長想了1招,再沒發生不交作業的情況
    四年級的學生,經常忘交作業,不是沒有寫,是真的沒收拾到書包裡。為此,老師也不斷強調獨自整理書包、搞好個人學習管理,作為學習習慣,也建議家長督促孩子,做好自己的事。但是想培養好這個習慣可不容易,儘管書桌前貼好了寫完作業一定要檢查的事項,把作業和書包整理好的提醒,但是第二天到學校,該忘記還是會忘記。
  • 課堂作業本的功能多又大,難道只給老師上課用?家長孩子也可巧用
    重編的《語文作業本》具有"與教材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學習""注重培養思維能力""倡導實踐性作業"等特點。教師在使用《語文作業本》的過程中要不斷理解並認同"作業促進實踐學習"的方向,提高運用作業促進學習的能力,逐步學習並實踐"基於任務的學習設計及其運用"的理念。
  • 這所小學給學生「私人定製」作業本
    適應不同能力的學生,減輕作業負擔,讓學生多想少做   這所小學給學生「私人定製」作業本  怎麼才能讓孩子在做題中喜歡上學習?這是一線老師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們之前使用的是教材配套的作業本,雖然內容和教材匹配,但不適合我們學生的學情,題型比較單一,難度偏簡單,許多學生要提升自己,除了完成作業本外還要自己購買其他的練習冊,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吳老師說。  在她看來,編輯這套數學作業本就是為了讓學生多想少做,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同時讓作業貼近學生生活,讓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的趣味。
  • 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三年級「掉隊」了,家長該怎麼辦?
    從教17年,小學階段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教過,也見識過一些一二年級成績優異學生,到了三年級或者四年級的時候開始「掉隊」的情況。其實,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孩子,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掉隊「的現象並不多見,但也並非沒有。
  • 低年級老師請查看學生的書本,作業本,文具,會發現天大的秘密
    ,退休前幾年,我從事小學一二年級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也善於研究。特別是對小學生習慣的養成教育方面,有一些獨特的見解,也幫助一些老師和家長制定了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一天,和我帶一個班的數學老師向我反映,請我告訴一位孩子的家長,為啥經常不給孩子買學習用品,孩子經常沒有本子,沒有鉛筆,上課做作業時沒有本子,沒有鉛筆。他把自己的鉛筆和作業本不知給他送了多少本,他也曾向這位家長告知,但家長總是不聽。
  • 關於小學的一二年級,你必須要知道的三件事……三年級現象如何避免
    焦 慮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有有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了,現在看來,各方面還算符合作者的預期。一年多以來,作者也是各種焦慮,也是為了她的學習絞盡腦汁。很多家長認為一二年級不重要,因為很多人都在說,三年級才是分水嶺。一二年級題目簡單,大多數孩子都可以考到90分以上。而90分和100分也沒什麼差別。只要再細心一點,再認真一點,100分也很容易。看起來,也確實如此。
  • 鄉村學校給學生統一購買作業本,家長不樂意,苦了爺爺奶奶
    important}學校只被允許發放「一教一輔」,其中「教」是指的學生課本,是免費發放;「輔」是指的學生「課時練」是學生的練習冊,這個是統一徵訂的。除此之外,學校是不能強制給學生徵訂任何學習相關的書籍。
  • 孩子三年級了,有很多字不會寫,該怎麼辦呢?
    孩子三年級了,有很多字不會寫,該怎麼辦呢?註:篇幅有點長,精彩部分在後面。今天有人請我喝茶,他家剛好有個三年級的小朋友,於是,他就熱情地叫我考一考他的孩子,結果並不樂觀。同時,也想到或許有很多孩子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卻不知道怎麼改變?
  • 小學三年級學生作文字跡太潦草,老師氣稱:「沒法教」
    這是因為,如果教師自己的道德品質不高,就不能教出品行高尚的學生,如果教師在平時的教書育人中不夠耐心,也不能教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由於會碰到許多令人頭疼的學生,也會經常抱怨幾句。今天要講的是一小學三年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由於字跡太潦草,並且多處還使用塗改液,老師氣的當場批評學生,「真是沒法教了」。
  • 河圖小學三年級學生宋鴿全國小學英語大賽第一名
    近日,河圖小學三年級學生宋鴿成了校裡「名人」,許多學生家長慕名向她討教英語學習方法。原來,宋鴿剛剛在全國小學英語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宋鴿自上小學一年級起就在校外學英語,但跟不上,常急得直哭。課堂上,老師以拼圖形式教大家識字母,記單詞,為了能把這些東西全記下來,回到家,家長就製作拼圖卡片,讓宋鴿在玩拼圖中,記住字母組合發音。  三年級時,學校開了英語課,側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一次,要排「小蝌蚪找媽媽」的英語短劇,每個人都分配了角色,回到家,在家長幫助下,宋鴿畫出每一幕劇情的卡通畫,再拼圖記臺詞,這樣,宋鴿不僅記下了自己的臺詞,還把其他角色的臺詞讀了下來。
  • 有網友說,孩子小學三年級,英語不好怎麼辦?
    今天看到網友的提問,孩子讀小學三年級了,英語不好怎麼辦呢?我認為要學好小學的英語並不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每天讓孩子聽半小時的英語。英語學習中,聽力是一個難點,如果聽不懂英語,那麼聽力你就無法進行下去。同時,在課堂上,老師用英語講課時,你也不知所云。
  •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該怎樣讀教材
    問題:讀教材是學教材的第一步,但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連讀書都成問題,怎還會讀教材呢?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裡面也有明確的要求,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使其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一、二年級,強調讓學生愛上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和語言的優美,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三、四年級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怎樣有效提問,積累和獲得語言材料,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五、六年級明確提出默讀要有速度,要學會瀏覽,根據需要收集信息。
  • 鬱悶,三年級還不會一年級的知識,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
    三年級的孩子,一般都有八九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別看他年齡小,但是,知道的事情已經不少了。正常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都非常聰明,他們會的知識,讓很多六零後或者七零後的爺爺輩們比不上了。由於現在的教學模式在不斷更新,教材也在不斷地改進,好多小學的知識都變得十分深奧了。所以,有那麼一些孩子,不知道是由於先天的問題,還是什麼原因,對現在的課本知識,接受得非常慢,還懂的東西都不明白,整天雲裡霧裡,一直在上糊塗學。
  • 小學數學作業本,「私人定製」
    這是一線老師們經常思考的問題。近日,杭州一所學校的數學組,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編輯了一套校本數學練習冊,讓學生們使用,幫助學生愛上數學。和平常的作業本相比,這本作業本不厚,外觀也非常好看。封面以黃、藍、綠、紫為主色調,既能讓人感受到童年的歡快,也散發著一種數學學習特有的冷靜。
  • 小學三年級才開數學課?這種教育「創新」可能只有在中國才會有!
    從2015年秋季起,赤壁市正揚小學做了一次挑戰性嘗試:對小學課程優化,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學生從三年級起上數學課,用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校長在接受採訪時稱,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有4個理由:「孩子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學習數學,很難掌握,在學校,老師讀題、講題意,在家裡,家長讀題、講題意。這就加重了學生負擔,耽誤了教學時間。」
  • 小學教師畫表情包批改作業 學生:每天都期待發作業本
    有網友留言說:「我都想寫作業了!」還有寶媽留言說:「這樣的老師請給我們家不愛寫作業的熊孩子來一打!」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擔心:「這對於老師的工作量而言會不會也是不小的負擔?」據了解,這些表情包批改的作業都是來自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遙觀中心小學教育集團的老師和同學們。
  • 三年級男孩寫字像「印刷體」,作業本賞心悅目,練字有哪些好處?
    在我國,對一手好字總是格外地執著,是以才分出了一派,將那些寫字各有風骨的人,稱之為「書法家」,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字如其人」的說法。在娛樂圈中,有些明星雖然熱度很高,但因為字寫的像小學生,飽受非議,從這一點就看出,大家對於字有多麼看重了。
  • 姥姥收藏的課堂作業(小學篇第三)
    我身邊很多朋友的二胎寶寶現在都在上小學,經常給我說:多分享點小學生的吧,老大遺憾太多了。我常說,小學整個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整個學生生涯至關重要。我就是從鉛筆和橡皮(見第二篇)、課堂作業本書本這些小事開始的。要求了不丟失鉛筆和橡皮,我對作業本和書本有要求了。
  • 讓孩子喜歡寫作業,這所小學給學生「私人訂製」了一套作業本
    這是一線老師們經常思考的問題,近日,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的數學老師們想出了一個法子,他們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自己編輯了一套校本數學作業本,幫助學生愛上數學。和平常的作業本相比,這本作業本不厚只有90多頁,外觀也非常好看。封面以黃、藍、綠、紫為主色調,既能讓人感受到童年的歡快,也散發著一種數學學者特有的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