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學生總是忘交作業,家長想了1招,再沒發生不交作業的情況

2020-12-25 騰訊網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四年級的學生,經常忘交作業,不是沒有寫,是真的沒收拾到書包裡。為此,老師也不斷強調獨自整理書包、搞好個人學習管理,作為學習習慣,也建議家長督促孩子,做好自己的事。但是想培養好這個習慣可不容易,儘管書桌前貼好了寫完作業一定要檢查的事項,把作業和書包整理好的提醒,但是第二天到學校,該忘記還是會忘記。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有點小粗心、丟三落四的毛病也正常,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看到那些學霸們,他們不光能夠安排自己的學習,把生活事宜也都能安排得妥妥噹噹。自律是一個優秀的學習品質,已經四年級了,家長也應該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學習。對於這種總忘帶課本、忘交作業的小學生,有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方法呢?家長朋友們的困惑,小島老師來幫你們解決,當然前提是,屢次和孩子溝通,建議,督促他們收拾好自己的學習物品,但仍然一個月發生好幾次忘帶課本作業的行為,家長可以試試這個辦法,給孩子買一個帆布袋,能裝下A4紙張大小的布兜子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1、作業專包專放,時刻提醒自己,要收作業

這個帆布包,一定是專包專放的作用,四年級的同學,書包也是很重的,正好有個帆布包能幫孩子對書本進行一個分流。這個帆布包就用來裝作業,所有第二天要交的作業,專包專放。這樣既分擔了書包的重量,也讓孩子明確,你想丟三落四也是不可能的了,作業忘記收拾到書包裡的情況也不會發生。家長在早上出門的時候,檢查一眼帆布包,有作業本就證明孩子自己已經收好了。帆布包起到了時刻提醒學生,要收好作業的目的。而且到了學校,先從帆布包裡掏出作業來,也方便,不會等著翻書包,翻了半天才發現作業根本沒帶的尷尬。

有的家長會說,那會不會有孩子就乾脆連帆布包都丟了,根本就是故意不帶呢?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到了這個程度,那就不是糾正學習習慣的問題了,這是學習態度的問題,那麼家長就不用先關心孩子為什麼總不帶作業了,而是要去了解一下他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對學習的一個態度,聽聽老師的評價,因為你的孩子有可能已經開始厭學,故意不交作業只是他表現不想學習的一個方式罷了。帆布包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挑,讓孩子決定使用什麼樣式的帆布包,以明確帆布包的作用。

2、作業專包上寫上名字,也不怕丟

有的家長會問了,哪有「皮孩子」根本就不寫作業,估計把帆布包丟了怎麼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家長在帆布包上寫上班級和姓名,還有學校的名字。孩子即使丟也不會丟到哪了,有名可循。大部分小學生,都是家長送上學,所以孩子故意把書包丟掉的事情,也只有可能發生在學校裡,有了姓名和班級,還怕找不到孩子嗎?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要從這樣的小細節做起。

不交作業有故意和確實是因為粗心、丟三落四的情況忘記了,所以家長通過一個帆布包,把這兩種情況都包括進來。就不怕孩子再因為各種藉口而忘記交作業了,通過多建立一個帆布包裝作業,讓孩子把交作業這件事重視起來,自己做好整理書包的事宜。也是通過帆布包向孩子傳達,你需要為不交作業負責。所以還是自己先把作業和學習物品都收好,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行。

3、培養好習慣,必須隨時隨地提醒

培養好習慣,必須是隨時隨地提醒孩子要注意,別忘記課本和作業。對於經常丟三落四的孩子,更應該通過小紙條、學習計劃、日常規範來幫助和糾正。而且這樣的提醒,一定是讓孩子自己去意識到問題為前提的。不是家長的嘮嘮叨叨,也不是家長的全權代勞,是讓孩子通過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學習原則,來糾正和改正自己身上的毛毛糙糙的毛病。這些小問題,看似很小,但是如果不糾正,就會影響學習。總是忘帶作業,也不是沒有寫作業,那麼老師就會誤會學生,也會誤會家長,沒有指導好孩子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

今天可以忘帶作業,明天就可以忘帶書包,可能考試的時候,就連考試卷上的名字也會忘記寫,答題卡忘記塗,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就幫助孩子來糾正這些學習問題。如果您的孩子有丟三落四、經常忘交作業的情況,不妨試試這個帆布包方法,培養好習慣,必須隨時隨地提醒學生,關注你的問題,改正你的缺點。家長在教育輔導孩子的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難解決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或評論。

相關焦點

  • 教小學三年級,經常有學生忘交課堂作業本,該怎麼辦
    幾年前,我教小學三年級時,經常有學生遲交或不交課堂作業。每次批改完作業後,數一數本數,總會發現少幾本。「到底是哪幾位學生沒交呢?」帶著這一疑問去教室調查,可問了好幾遍「誰沒交作業」,也沒人答應。為了查出個究竟,我回到辦公室,拿出學生名單,一個一個核對,看到一本,就在相應學生名字後打個記號。費了好大的功夫,終於查出沒交作業學生了。帶著幾分「生氣」想去找這幾名同學「算帳」,可他們竟是一臉無辜的樣子,還都說已經交了。在我的「逼迫」之下,還是從「桌肚」裡找出了作業本。
  • 四年級學生獨立學習,作業本上全是叉,家長:我不檢查作業是對的
    我們老師之間也會交流教學探討,關於寫作業和學習的問題,有老師分享了四年級的學生,作業的正確率太低了,老師畫的都是紅叉,雖然第二天作業交上來,錯誤能改正,但是交上來的作業,還是一片紅叉。
  • 學生作業太少家長質疑 校方稱四年級英語聽讀為主
    發現小孩在兩個多月時間只做了一次英語作業時,賴女士當即便向女兒同班的其他孩子家長進行打聽。其他家長均表示對這一情況不知情,但的確沒有見過自己孩子寫英語作業。為此,賴女士還聯繫了孩子的班主任,對方卻以不了解情況為由進行回復。  賴女士說,據她了解,負責該校四年級英語教學工作的只有一名英語教師,不清楚是否因為英語教師的工作量較大而忽視了對孩子的作業布置以及批改工作。
  • 從教師晚10點催交作業遭學生投訴"擾民",談教師催交作業原因
    教育局發布專門的通知,告知全縣師生和家長,要求各學校嚴格把控線上學習時間,確保降低教學難度密度,切實減輕師生家長負擔。如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歡迎大家直接向教育局舉報。此事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上了熱搜。一時間群情洶湧,議論紛紛。
  • 從教師晚10點催交作業遭學生投訴「擾民」,談談教師催交作業原因
    據媒體報導,河南內鄉某中學初二年級英語老師,3月底一天晚上10點,釘釘電話,要求學生及時交作業。學生一怒之下,通過網絡向副市長舉報,舉報老師嚴重擾民。內鄉縣委立即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公布。本來只是學校內部教學問題,是教師責任心強,嚴格要求學生,教育局發文通報批評該教師。教育局發布專門的通知,告知全縣師生和家長,要求各學校嚴格把控線上學習時間,確保降低教學難度密度,切實減輕師生家長負擔。如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歡迎大家直接向教育局舉報。此事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上了熱搜。一時間群情洶湧,議論紛紛。
  • 教師職業生涯第一難:催促學生交作業,學生居然選擇逃避不上學
    第一次當班主任的我就接手了一個紀律較差的班級,原本以為管好紀律就可以輕鬆地進行教學工作,但沒想到開學第三周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於是我在課堂上,反覆強調那些沒交作業的學生要在下午放學後把作業寫完交給我。最終,還是有兩三個學生遲遲未交。
  • 沒寫完作業,12歲學生「跳樓」身亡,家長:兒子是被逼死的!
    9月1號,小曾的母親回應稱,兒子跳樓是因為作業的問題,他的暑假作業沒有完成,在一張班級家長群內,小曾的媽媽質問小曾班主任張老師,就是你布置了那麼多額外作業,就是你逼死了我兒子從新化縣十五中學的官方通知上可以看到,這個學校公布的開學報到時間為,七年級新生在8月30號上午來學校查看分班情況,並找班主任報到,而八九年級的同學在8月31號上午報到,並交上暑期作業。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卻沒曾想,班主任卻不收貨,理由是水平遠遠比不上某班水平——而某班提前數周準備這個工作,有組織、有規劃,她卻只是「半路出家」、臨危受命。班主任提出了確切的要求,但只給半天的時間,自己幾乎不可能達到要求。於是她又通宵了一晚,找來了各種專業幫手,終於做出了只能達到班主任及格線的作品。  來自各個行業的家長,為學校、學生傾注自己的資源,無可厚非。
  • 新聞1+1丨家庭作業,為何變成家長作業?
    10日,遼寧省教育廳出臺新規,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代勞,此前全國近10個省份也下發通知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作業誰改?怎麼改?規定能落地嗎?《新聞1+1》連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共同關注:家庭作業,為何變成家長作業?
  • 孩子總是不完成作業,家長這樣說
    一個二年級的男孩子,不完成作業是常事。每每請家長到學校來談孩子的作業問題,家長都一腦門子的怒火,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當著老師的面,就把孩子臭罵一通,甚至抬手就打抬腳就踢,嘴裡還不停地告訴老師:我們不是不管孩子,每天都問他作業寫完了沒有,每次他都說寫完了,可是,一到您這兒就沒完成。這孩子就是欠揍!
  • 大英縣教育和體育局「加減乘除」四法合一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
    作業批改要及時反饋,理科作業必須當天批改,文科作業每課一改;作文既要有眉批、旁批又要有總批,特別要注重講評,批改個數小學每學期不少於8個,初中不少於7個;對學困生的作業要有重點地進行面批面改;作業批改要有批註日期、等級和激勵性評語,評語要因人而異,以鼓勵為主,不盲目批評;及時做好作業講評,分析錯誤原因,提出改正意見;發現學生作業中有獨特見解時,要給予充分肯定;把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作為評價學生平時學習成績的重要依據
  • 現在的學生作業全部家長做,老師布置作業到底是為了什麼?
    第二、家長不專業,沒有完美的教學方式方法。第三、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豐富多彩內容多樣,家長不必要和孩子討論他的作業,如果可以,家長更願意選擇和他討論做遊戲。第四、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作業做錯了很正常,每個孩子都是檢查全部正確了交上去,有意義麼?第五、很多家長,看的出來錯誤,給的出答案,但他不具備專業的教學技能,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是方法。
  • 「讓家長做作業,你幫我交學費啊」,家長在群裡辱罵老師,被拘留
    ,家長在群裡詢問線上英語作業怎麼做,由於周末,英語老師未及時回復,之後便發生了辱罵行為。對於這種說法我是不認可的。很多家長文化水平不高,根本就無法給與孩子過多的輔導;此前就有清華教授痛批奧數,我孫子四年級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更別說哪些文化水平有限的家長,根本無法給予孩子學習上的幫助。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私信她: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寶上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她:是不是就這樣填?作業一: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自己的體溫、記錄,並用折線圖整理數據。開學交兩個月的體溫折線圖。麻煩家長留一到兩張照片存檔。作業二:暑假中找一天,隨便哪一天。從早上八點開始隔兩個小時測量一次體溫並記錄,用柱形圖或折線圖整理出一天的體溫情況,開學上交圖表。注意!
  •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籤字?
    我真不知道這樣的作業,到底是給孩子的,還是給家長的?」 一位小學生父親說:「老師要求家長在作業後面籤字,因此每天不管多晚下班回家,我和妻子都要檢查孩子的作業,然後籤上名字和日期。家長籤字確實應該,但只是家長籤字後,作業交上去老師未必要批改。」
  • 作業不用家長籤字?你贊成嗎
    現狀    作業每天發到家長手機裡    早在2013年,深圳市教育局就發布了《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指導意見》,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並非不留任何作業,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設計和布置簡單、適量的非書面家庭作業,如詩詞誦讀、英語聽音以及活動性、動手性強的作業等。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反對意見  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老師咋掌握學生學業  在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中,絕大部分認為作業由家長批改,老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業情況。
  •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籤字?重慶家長怎麼說
    一位退休教師苦惱地告訴記者,現在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的方式跟她當年完全不同了,「我當老師的時候,給孩子們布置作業,都是把作業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下來,回家一一完成。可現場,孫子上小學二年級,老師布置家庭作業都發在家長群裡,孩子們做什麼作業回家看家長的手機才知道。我真不知道這樣的作業,到底是給孩子的,還是給家長的?」
  • 手機交作業、批作業不停地催?想提高效率,老師不妨讓學生試試這幾招
    就算按時上交了,面對「心不在蔫、潦草應付」的作業,教師也只能無可奈何。 「二次訂正」困難重重,老師只能幹著急。 線下作業批改中,老師們對於訂正再批改尤為重視。
  • 海澱區10所學校學生作業量及報班情況
    最近很多家長諮詢海澱區部分中學的作業量及學生報班情況,今天也整理了一下海澱區10所學校的具體情況,具體包括: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十一學校作業量清華附中是希望學生全面發展的,所以平時社團活動多。作業量分年級,初一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