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的一二年級,你必須要知道的三件事……三年級現象如何避免

2020-12-14 陪她六年

焦 慮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有有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了,現在看來,各方面還算符合作者的預期。

一年多以來,作者也是各種焦慮,也是為了她的學習絞盡腦汁。

關於興趣班的,關於讀書的,關於寫字的,關於怎麼和老師的搞好關係的,甚至是關於她每天吃飯睡覺的……

只能說,中國媽媽,真是太難了!

很多家長認為一二年級不重要,因為很多人都在說,三年級才是分水嶺。

一二年級題目簡單,大多數孩子都可以考到90分以上。而90分和100分也沒什麼差別。

只要再細心一點,再認真一點,100分也很容易。

看起來,也確實如此。

考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如果不是這個不小心算錯了,那個不認真忘記了,

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滿分。

可事實上,不小心,不認真的小朋友下次還是會出現這樣的毛病,

而考滿分的同學,也基本上總是那幾個。

下次再認真一點,再細心一點,

好像真的沒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這就值得好好研究啦。

作者也研究了一年多時間,也算總結出來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

第一:不要跟孩子傳遞關於學校和老師的負能量。

有有這個學校不算太好,比不上旁邊的實驗小學。他們幼兒園時候參觀的也是實小,曾經還總是問作者,為什麼自己不是讀的那個小學。

作者之前也只能告訴他,我們房子學區不在那邊呀,所以讀不了。其實她不知道,那邊學區的房價可比我們高出一大截。

但是現在,作者會讓她自己看學校的網站,裡邊有很多學校的榮譽,經常會有學生,老師,和學生獲獎的消息。每當有有看到這些,總會無比自豪。甚至會立下豪言壯語:將來她也要參加比賽得獎。

除了學校,就是他們的老師。

作者之前總是自持讀的書不少,看不上有些老師,有時候不注意也會說給有有聽。相信有些家長會有同樣的情況。

「你們老師會不會教呀?」

「你們老師什麼學校畢業的呀,到底懂不懂呀?」

「這都教錯,你們老師不會是個傻子吧」

……

滿滿的負能量,公然貶低孩子的老師,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一點一點崩塌。試想,你的孩子還會認真聽老師的課麼?還會好好聽老師的話麼?

有有老師也不是什麼名師,水平也看不出來有多高,但是作者會經常發掘她的閃光點,然後告訴有有。

慢慢地,有有覺得,她讀了最好的小學,並遇到了最好的老師。

第二,培養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真的很重要。

時至今日,閱讀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的閱讀培訓班,

叫叫閱讀的網課也開始狂轟濫炸的廣告植入。

不就讀個書麼,也要培訓?

作者以為,只要家長夠重視,找對方法,比培訓班有用。

作者很幸運,遇到了一個負責的班主任,也是他們的語文老師。

老師的很多教育理念作者也是極度認同。

比如閱讀。

每天堅持要求讀書打卡,並且會規定打卡的格式。

防止孩子偷懶,家長幫忙作弊。

老師也是蠻拼的。

曾經也嫌麻煩,自從進入了小學,已經連續打了四百多天,幾乎從未間斷。

不管你有多重要的事情,讀書永遠是第一位。

後來作者在想,老師不嫌煩,每天還要登記每個孩子的讀書情況。我們家長還有什麼理由不配合呢?這可是自己的孩子。

當然,堅持就會有收穫,他們班級每次語文老師成績都是最好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班級的小朋友已經養成了影響他們一生的閱讀習慣。

有的家長會說,沒有遇到這樣的老師怎麼辦?

這就要看我們家長的監督和自律啦!

第三,讓孩子養成自己動手收拾東西的習慣。

早在有有讀幼兒園的時候,作者的一個朋友就一直告誡自己,一定要培養她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

當時很不以為然,總感覺這好像跟學習沒多大關係吧。

然後每次想讓她自己收拾吧,就會覺得她動作太慢,又受不了最後還是自己來。

但是朋友說,他們家做事情太墨跡,吃飯要一個多小時。還丟三落四,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考試的時候也是馬虎的不行,經常因為粗心考的不理想。

她說,這些毛病,跟平時不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做事情有很大關係。

他們就是爺爺奶奶嬌生慣養太厲害,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吃飯要喂,玩具也是老人幫忙收拾。平時自己只管玩兒,擦屁股的事情從來不管。

這樣直接導致的就是孩子沒有責任心。

然後就是一系列影響到學習的問題。

好吧,朋友自己親身的經歷,一定是最具有說服力。

作者也開始有心的培養有有這些自己動手的能力。

開始的時候,也是不怎麼會,總是會問,這個放哪裡,那個放哪裡。

自己收拾的書包,竟然會忘記放作業本和課本。

原來只是壓在了紙下,竟然都沒看到。

被老師批評的後果也只能自己承擔。

說到底,

還是課桌收拾的不夠整潔。

……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她自己倒也收拾得越來越好了。

丟三落四的毛病好多了,

知道幫大人收拾碗筷了。

……

作者以為,她整個的責任心變強啦。

成績跟這個究竟有多少關係也很難定量,

不過目前看來,各方面發展還不錯。

最 後:

曾經作者也以為一二年級沒那麼重要,就像我們小時候,不都是玩過來的麼?

但是,有有老師說,通常經常下,一二年級優秀的小朋友,三年級以後也會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而那些可以追上來的小朋友,通常也是在一二年級養成良好習慣的個別同學。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說一二年級不重要,三年級以後才能看出一個孩子是否真的優秀這樣的話了。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在將來成長的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

相關焦點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要想孩子三年級時能寫好作文,一二年級時必須重視這3件事
    不就是為了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幫孩子打好基礎嗎?如果家長想要孩子三年級的時候能寫好作文,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就一定要重視這些事。關於閱讀習慣的養成,我從我家的經驗上可以給大家分享一點,那就是:要給孩子耳濡目染的閱讀環境。家長在家的時候儘可能少玩手機,拿一本書看一看,有空的時候多陪孩子到書店、圖書館等有閱讀氛圍的地方,只要你能拿出「孟母三遷」的勁頭來,你的孩子就能愛上閱讀。
  • 怎樣避免孩子的「三年級現象」?
    國慶假期之前,孩子回來說,班主任老師給她們上課的時候突然哭了,後經了解情況才知道,孩子們升入三年級之後,班主任壓力特別大,生怕有一個同學掉隊,於是天天加班加點,監督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並與家長保持密切地溝通。豈料近期體檢,身體出現了一堆毛病,醫生告訴她不能太勞累,要注意休息。一個三年級的班主任壓力為什麼這麼大呢?都是被所謂的「三年級現象」給鬧的。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自打進入小學那天起,對於分數的執著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沒停止過。尤其家長更喜歡拿孩子試卷的分數說事兒!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都差不多,三四年級就兩極分化!
    最近很多家長反映,為什麼孩子在一二年級階段學習成績都是挺好的,隨便一場考試都考90以上,感覺孩子還是挺聰明的,但是一到了三年級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其實,孩子在一二年級是一個關鍵的時期,不僅僅培養了孩子學習的習慣,也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二年級數學分數不低,但總拿不到滿分?二升三如何避免三年級滑坡
    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低年級滿分現象確實比較普遍,拿數學來講,一年級100分人數有時甚至達到一半,二年級大概三分之一,首先王老師建議家長們不要過於看重分數,畢竟已經是歷史。數學能考100分,絕對離不開家長的付出!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如何化解?班裡前3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5件事
    我們小學老師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級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實就是「3年級現象」不少家長也發現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就大變樣,上課聽不懂、作業完不成、成績像是坐了過山車……難道是孩子們在這個時候集體不上進了嗎?
  • 三年級現象對學生影響很大,家長要重視起來,避免學生成績下滑
    但其實,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學生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將直接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旅程。相信很多家長有聽過三年級現象,經歷過這一現象的家長,可能都是深有感觸,所以這個大家還是要提前了解為好。
  • 「三年級現象」是道坎兒,家長定要重視,莫讓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
    要問學生時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很多家長都會認為是「小升初、初升高」的關鍵階段,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小學三年級。 基於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三年級也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和意志能力的最佳時期。 但進入到三年級後的孩子,常常會出現「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非常優秀,但到了三年級之後,成績不斷下滑,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緒。
  • 孩子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就是學霸?班主任提醒:小心三年級變學渣
    有兩個原因:1)一二年級知識結構簡單從整個學習生涯來看,孩子一二年級是打基礎的時候。這個基礎指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習意識、行為習慣,另一個就是學習知識方面的基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著重培養學習習慣,所以知識方面都是很基礎的東西,結構也相對簡單,就是單純的加減和背誦。
  • 警惕三年級現象:孩子應對三年級滑坡的能力,從3歲起就該培養
    當然也有小學老師總結過: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三基本能考上一本。不知道這位老師總結得對不對,這需要學霸現身說法。但是無論如何,「三年級現象」確實讓很多家長頭疼,發愁甚至無計可施。總之,三年級的孩子開始步入少年,有迷茫也有焦慮,三年級現象的出現,根本原因可能更複雜,也可能更為簡單。但這正是孩子逐步長大的表現。是每個孩子無法選擇,更無法避免的事情,從長遠來看是好事。
  • 小學一二年級孩子,著重培養以下能力,才能避開「三年級效應」
    文|文兒你家孩子上小學了嗎?目前成績怎樣?說起孩子的學習,家長們不免想到著名的「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一些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就不行了,從班裡的前幾名一落而下,成了中等甚至中下等。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距離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 「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甚至90分都拿不到了。」
  •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0、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其實就是因為「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 班主任建議: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相信不少家長都知道。三年級對孩子的成績和學習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未來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三年級後的成績取決於一二年級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但有的家長認為:一二年級孩子的成績不用管,隨隨便便都能考95分以上,孩子自己學就好了。
  • 一二年級成績挺好,到三年級退步了,可以用這三個方法來幫忙提高
    1.一二年級的課程難易度和三年級相比是有一定區別的。所以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考100分,和到三年級能考到九十八分、九十九分,成績其實是相當的。並不是說你在一二年級考100,到了三年級考不到100分,你只能考九十八、九十七、九十九就說明你退步了。
  • 班主任: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項能力,當心三年級被拉開差距
    針對小學教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異,甚至經常考滿分,還會收到其他家長投去羨慕的眼神,有時候還會收穫一句:「這孩子真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學霸無疑了。」
  • 三年級現象要留意,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
    文:超媽最近,有不少家長抱怨道:說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成績出現了大滑坡。孩子剛上小學的一二年級,成績很好,每次考試各科成績都是95分以上,考滿分也是經常的事。自從這升入了三年級,孩子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考試總是不在狀態,有的科目甚至不及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原因出在哪裡?
    我家大寶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所以我最近也是特別的擔心。因為「三年級現象」確實是很讓人著急。 身邊有孩子上了三年級的寶媽,總是會在群裡很擔心的說,自己家孩子,一二年級成績都特別的好,考試90多分太正常了,但是到了三年級成績就突然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