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患者扎堆 醫生支招:保持室內空氣潔淨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近日,冷空氣不斷「光顧」島城,我市氣溫明顯下降,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使得島城各大醫院呼吸內科「一床難求」。「冬季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晝夜溫差加大,也容易引發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老病』,家裡應注意保持空氣流通,定期採用食醋燻蒸、臭氧紫外線等措施消毒。 」昨天,青島早報名醫工作室邀請市中心醫療集團呼吸科主任孫榮麗和海慈醫療集團肺病科副主任醫師陸學超做客名醫百科欄目,為市民預防呼吸道疾病支招。

&nbsp&nbsp&nbsp&nbsp●現象各醫院呼吸科患者爆滿

&nbsp&nbsp&nbsp&nbsp「醫院肺病科目前有56張床位,現在已處於飽和狀態,住院患者病情都較重,相對輕一點只能回家修養,或在觀察室或急診搶救大廳暫時觀察治療。」陸學超介紹,入冬以來,氣溫忽冷忽熱,導致呼吸道疾病高發,而且老人和孩子首當其衝,海慈醫療集團急診科患者也多起來,肺病科病房已滿員,一床難求。來院就診的大部分是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海慈醫療集團的兒科門診也擠滿了感冒發燒、肺炎、支氣管炎和哮喘的孩子。記者從市中心醫療集團呼吸科了解到,入冬以後,流感、白喉、百日咳、哮喘、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呼吸科病房也爆滿。

&nbsp&nbsp&nbsp&nbsp●探因忽冷忽熱人體抵抗力下降

&nbsp&nbsp&nbsp&nbsp孫榮麗介紹,導致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島城冬季霧天較多,環境溼度大,致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強的革蘭氏陽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四處擴散,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流行。冬季室外溫度過低,晝夜溫差很大,使人體呼吸系統抵抗力下降,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很多市民為了冬季保暖關門閉窗,室內通風量減少,造成室內環境中的汙染物濃度增加,屋內空氣中的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甲醛都會對人體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危害,使人體抵抗力下降。此外,冬季天氣寒冷,人們外出鍛鍊的時間及次數減少,人體的抗病能力也會隨之降低。

&nbsp&nbsp&nbsp&nbsp●支招保持室內空氣潔淨很有效

&nbsp&nbsp&nbsp&nbsp冬季呼吸系統疾病該怎麼預防?孫榮麗建議,堅持體育鍛鍊,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抗力。但冬季霧天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比較多,容易刺激呼吸系統,使一些舊病復發,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所以霧天不合適戶外體育鍛鍊。

&nbsp&nbsp&nbsp&nbsp冬季,寒流一波波來襲,市民要避免受涼,及時添加衣物。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人體抵抗力下降,病毒極易乘虛而入,所以在特別寒冷的天氣裡,市民應儘量減少外出的次數和時間。

&nbsp&nbsp&nbsp&nbsp冬季市民應注意保持環境清潔並加強個人防護。新鮮空氣能去除和稀釋室內汙染物和塵埃,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所以市民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市民也可以採用傳統的食醋燻蒸方法為屋子消毒。冬季,居室小氣候的最佳溫度為18℃—25℃,溼度為45%—65%RH。

&nbsp&nbsp&nbsp&nbsp醫生強調,克服乾燥、保持足夠的室內潔淨空氣量是預防冬季流行病的有效措施。冬天天再冷,也要經常開窗換氣,每天開窗換氣不少於兩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還可以採用空氣加溼設備增加室內溼度,利用室內空氣淨化設備提高室內空氣品質。

&nbsp&nbsp&nbsp&nbsp在個人衛生方面,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髒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戶外活動儘量選擇空氣流通的地方,霧天外出儘量戴口罩。市民平時還可以通過用冷水洗臉的方式,增強呼吸道的抗寒能力。

&nbsp&nbsp&nbsp&nbsp在飲食方面,市民要注重營養補充,適當增加水和維生素的攝入,可多吃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增強肌體免疫功能。

&nbsp&nbsp&nbsp&nbsp冬季氣候乾燥,空氣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市民要注意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有效抵禦病毒入侵,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

&nbsp&nbsp&nbsp&nbsp陸學超提醒,生活不規律容易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因此冬季市民應注意生活要有規律,保證睡眠充足。

&nbsp&nbsp&nbsp&nbsp另外,還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的預防接種,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不要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

相關焦點

  • 戴森向上海市多家三甲醫院捐贈空氣淨化風扇,提供潔淨室內空氣
    中山醫院呼吸科使用Dyson Pure Cool空氣淨化風扇,協助創造潔淨的室內空氣環境活動上市衛健委出席代表表示「秋冬季節是各類呼吸道疾病及H1N1等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時期,在各個場合我們不僅要注意保證必要的社交距離,更需要時刻關注家中空氣品質
  • 省中醫院呼吸科19位醫生沒一個抽菸
    他所在的呼吸科裡,19位醫生沒有一位抽菸。因為從小熱愛體育,他堅持跑步,因為跑步讓他因體質原因反覆發作的肺炎也不藥而愈。他說,他與父親最大的不同,是基本不吃保健品。 肺癌已成呼吸科常見病 「我剛工作時,門診中碰到的肺癌病人很少。」王真說,有些患者因為痰中帶血來呼吸科就診,經過氣管鏡檢查發現了腫瘤,一個月也才兩到三例左右。但是這個數字,從2005年前後開始發生了巨大變化。
  • 霧霾天氣呼吸科病人猛增 醫生建議戴KN90口罩(圖)
    連續的霧、霾天氣,與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成正比,是幾乎所有呼吸科醫生的共識。    「一般來說,醫院的呼吸科到了11月份以後,就診人數會有增加,床位也基本滿員。在連續的霧、霾天氣下,呼吸科的就診病人立刻出現明顯增長,這一點已經被反覆驗證了。」
  •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增多 醫生:注意室內通風
    急診科接診醫生張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請示急危重症主任肖敏教授,同時給患者查血氣分析,血氣分析提示CO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約15分鐘後,剩下5名患者陸續被送到急診科,重症醫學科主任肖敏也趕到了現場。7名患者中3名患者有昏迷、小便失禁等症狀,經過詢問病史及相應的檢查,明確為CO中毒。
  • 你知道為什麼呼吸科的19位醫生沒一個抽菸的麼
    這個醫院呼吸科有19位醫生,無一人抽菸呼吸科的醫生,抽不抽菸?浙江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王真說:「我們科裡一共19位醫生,年齡在30~50歲之間,沒有一個人抽菸。」60張床位,有近20位是肺癌患者。肺癌已經成為常見病。」「究其原因,肺癌的發生與空氣汙染、抽菸等有很大的關係。此外,做飯的油煙、農村裡燒的柴火、不良的生活習慣、遺傳、老齡化等因素,都提高了肺癌的發生率。」①戒菸不能「藕斷絲連」如果是抽菸的患者,首先要戒菸。戒菸不能藕斷絲連,比如將一天一包煙減到一天半包,這麼做沒有意義,更不會降低肺癌發生率。
  • 室內泳池要恆溫又要潔淨?空氣能熱泵打造理想泳池
    隨著人們個人健康意識和生活層次的提升,遊泳已經成為了部分人日常的健身項目,並且形成了一年四季都遊泳的習慣,因此,相對暖和的室內泳池受到了大眾的青睞。室內泳池一般水溫保持在26℃-28℃,空氣溫度保持在28℃-30℃,為採光大多數會採用玻璃牆或玻璃窗結構。
  • 病毒可在室內通過空氣傳播,依致空氣淨化液給您潔淨安全好環境
    ,改變當前各國「保持1米社交距離」的建議。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世衛組織在報告中稱,「一些與擁擠的室內空間有關的疫情報告表明了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氣溶膠是呼吸道中微小的液滴,可以長時間停留在空氣中)。例如,在室內合唱練習期間,在餐館或健身房內。」
  • 秋冬交替醫生支招防治鼻炎
    原標題:秋冬交替醫生支招防治鼻炎昨日立冬,又一輪冷空氣正在路上趕來。近期天氣乾燥,晝夜溫差巨大,你的身邊是不是咳嗽、噴嚏聲此起彼伏?預防過敏:注重生活細節防生病對付過敏性鼻炎,在病因預防階段,首先是有明確過敏原的,必須儘量迴避過敏原,同時要注重改善空氣品質。醫生建議,可以在夜晚睡覺時開啟加溼器,或者放一盆水在房間。
  • 空氣清新劑可引發身體不適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最重要
    今天上午,記者採訪發現,市場上銷售的空氣清新劑主要有固體和液體兩種。固體清新劑的成份一般都標明為香料、海 藻膠、表面活性劑,但並未註明是何種香料。液體空氣清新劑一般不註明成份,但在瓶體一般都寫有「清除異味,淨化空氣」等字樣,其淨化空氣的原理是,噴出的微粒與臭氣微粒結合,產生中和作用,使臭味徹底消失;有些空氣清新劑則明確標明「抗菌除臭配方」。
  • 最高峰急診一夜收治9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
    11月28日晚8時,一陣急促的警報後,兩名患者被送入天佑醫院急診科,其中一名處於昏迷狀態,另一名患者湯大哥已恢復意識。據他介紹,他們十幾個工友一起在宿舍裡煮火鍋、烤火、隨後輪流洗澡。開始他和另一名工友出現頭暈症狀,以為是太疲憊,並沒有在意,但是後來症狀明顯加重,有人開始嘔吐、昏迷,大家才撥打了120。
  • 呼吸科醫生為您通俗科普
    今天呼吸科醫生為您通俗科普痰這件事。痰液是怎麼形成的?人們的氣管內一直都會有少量的黏液,來保證呼吸道的溼潤,這樣也便於吸附呼吸進來的雜質,更好的過濾空氣。這樣的粘液就相當於是痰的前身。而呼吸道出現炎症,引發黏膜充血,就會導致毛細血管壁充血,細胞漿液滲出。
  • 室內空氣問題,遠不止PM2.5那麼簡單,冬季新風系統才是剛需
    專家無語…當這個問題真實地擺在面前······特別是冬天,霧霾一再地襲來,空氣重度汙染使人透不過氣來,再加上季節性流感也開始擴散,醫院呼吸科、發燒門診更是人滿為患,年老體弱的老人、患者、兒童更受傷,這種情況在室內發生感染、傳染的情況尤為明顯!而隨著人們對節能、健康、安全、智能空調的需求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裝修前會考慮家用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
  • ...一氧化碳中毒成急診「眼中釘」 醫生提醒: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
    急診科接診醫生張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請示急危重症主任肖敏教授,同時給患者查血氣分析,血氣分析提示CO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約15分鐘後,剩下的5名患者陸續被送到急診科,重症醫學科主任肖敏也趕到了現場。7名患者中3名有昏迷、小便失禁等症狀,經詢問病史及進行相應檢查,明確為一氧化碳中毒。
  • 除甲醛空氣淨化器哪個牌子好?Blueair 270ESlim專為潔淨空氣而生
    而且我國每年有11.2萬人死於室內裝修汙染,每年有200萬人因甲醛致病。造成室內甲醛超標的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我們意想不到的裝修物,像牆紙、牆紙粘合劑、地磚、人造板材天花吊頂、紡織品等等,這些都隱藏著一些甲醛成分。因為畏懼甲醛,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注到除甲醛空氣淨化器上。市面上除甲醛空氣淨化器質量良莠不齊,那麼除甲醛空氣淨化器哪個牌子好呢?
  • 呼吸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區分
    冬天到了又到了感冒、咳嗽的季節,最近醫院的呼吸科外面隊排的滿滿當當。鼻炎和感冒總是會被輕易的搞混,所以有的患者在買藥的時候經常會買錯藥,今天呼吸科醫生在這裡,教大家如何正確的認識的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 半導體車間淨化工程的空氣潔淨度劃分等級
    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環境規定的空氣潔淨度等級主要取決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集成度,不同的工序的空氣潔淨度等級是依據將會汙染的概率和對元器件的潛在故障確定的。半導體車間淨化工程無塵車間施工的要求:晶片生產車間無塵室、集成電路無塵車間潔淨室和磁碟製造車間是屬於電子製造行業潔淨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電子產品在製造、生產過程中對室內空氣環境和品質的要求極為嚴格,主要以控制微粒和浮塵為主要對象,同時還對其環境的溫溼度、新鮮空氣量、噪聲等作出了嚴格的規定。
  • 男子家中蜈蚣成災 專家支招:應保持室內乾燥
    家中蜈蚣爬得歡,好煩,怕怕  殺蟲劑一噴,鑽出五六條;專家支招:蜈蚣喜歡潮溼環境,應保持室內乾燥  最近有點煩。  [防蜈蚣支招]  養雞?灑雄黃?專家:保持室內乾燥是根本  針對廖先生的困惑,熱心網友紛紛支招。  「應該在四周多灑些雄黃酒吧,用雄黃把房間隔離起來就好了。」網友「楊-茹涵」說。「在家養幾隻公雞好了,當年我還在煤堆裡見過巨型蜈蚣呢,兩隻公雞把它分食了。」
  • 寶寶半夜發燒怎麼辦 兒科醫生給你支招
    原標題:寶寶半夜發燒怎麼辦 兒科醫生給你支招   近期氣溫突變,又到了孩子扎堆感冒的季節。孩子發燒了,媽媽們自然著急,想盡辦法要讓孩子趕緊退燒,孩子半夜發燒更是急死媽媽了。接下來一起看看寶寶半夜發燒時怎麼辦吧!
  • 2019中國室內空氣汙染狀況白皮書揭示近3\4室內空氣品質不達標!
    因此從物質的量角度來看,攝入體內空氣遠遠大於食物及飲料,空氣品質安全遠遠比食品安全來得更迫切。下面我們通過《2019中國室內空氣汙染狀況白皮書》來看看我國室內空氣汙染的現狀。物理+化學雙重淨化新風系統可以在門窗緊閉的狀態下,持續不斷地向室內送入經過淨化和殺菌處理後的清新潔淨富氧空氣,將室內汙濁空氣排出室外,空氣置換的同時進行冷熱能量回收。確保室內空氣衡溫衡溼、恆淨恆氧,從而打造一個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
  • 中消協公布空氣淨化器比較試驗結果 業內支招如何挑選
    原標題:中消協公布空氣淨化器比較試驗結果 業內支招如何挑選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華北、黃淮等地再次進入「霧霾時間」。伴隨空氣品質指數一同上升的是空氣淨化器的銷售曲線。空氣淨化器的品牌、價位要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