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杜鵑花菌根微生物肥料研製成功

2020-12-20 上海植物園

杜鵑花是一類觀賞價值極高的園林花卉,同時也是對栽培條件有特殊要求的植物類群。為了提高杜鵑花的栽培質量,上海植物園杜鵑花研究團隊對其菌根真菌和營養需求進行了多年研究,至今第一批杜鵑花類植物菌根微生物肥料已經試製成功。

■■■■■

菌根是植物根系與土壤真菌形成的一種共生結構。植物形成菌根是正常現象,地球上97%的植物都能形成菌根,它在改善植物營養、調節植物代謝、增強植物抗逆性等方面的有益作用已經得到廣泛共識。杜鵑花科大多數植物在自然條件下均形成一種特殊類型的內生菌根。上海植物園研究人員對不同生境中杜鵑花根系共生真菌進行了分離培養,並篩選出了接種效應突出的優良菌株。但是單純的菌液在栽培應用中不便於保存、運輸,而且效應不穩定,菌劑的生產很難實現產業化。為了克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試驗篩選了一種酸性有機基質作為菌劑的吸附材料,嘗試進行菌根肥料的研製。

2018年初,上海植物園聯合上海綠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菌劑的批量生產和菌肥製作工藝開發。在實驗室菌劑培養技術的基礎上,經過近一年的技術優化和試驗試製,於今年4月份第一批杜鵑花菌根微生物肥料終於試製成功。

此菌根微生物肥料呈酸性,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元素。它既是一種杜鵑花菌根真菌的菌劑,也是一種酸性肥料。該微生物肥料的施用,不但可以滿足杜鵑花科植物的營養需求,促進菌根的形成,又正好滿足杜鵑花類植物的喜酸需求。希望此菌根微生物肥料的推出將成為杜鵑花、藍莓、歐石楠等杜鵑花科植物栽培的得力助手。

圖:張春英

審核:龔睿

相關焦點

  • 微生物肥料的分類及功效特點
    70~80 年代開始了對叢枝菌根的部分真菌與植物根形成的共生體系的研究。90 年代,劉榮昌等研發出以「環狀芽孢桿菌」為有效菌的「生物鉀肥」,許景鋼研發出「土壤磷素活化劑」。這一時期出現的微生物肥料的特點是成分為單一的營養菌,主要通過利用微生物特性來提高土壤中主要營養元素的含量和有效性。
  • 豐康帶你瞧一瞧,微生物肥料知多少
    2、廣義的微生物肥料:該種微生物肥料略有或沒有養分供應功能,但卻有其他功效,如刺激植物生長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降解有害汙染物等,這類微生物肥料更應該稱為「微生物製劑」而不是肥料,但現都統稱為微生物肥料,在農業部統一登記備案。
  • 茶園土壤微生物之VA菌根菌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自從A.C.Tunstall等於本世紀初相繼發現了茶樹根系中菌根的存在後,泡囊叢枝狀菌根(VA菌根)的研究已成為茶園土壤微生物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
  • 「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菌劑」有區別嗎?
    微生物肥料:含有特定微生物活體的製品,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養分的供應量或促進植物生長,提高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及農業生態環境。微生物肥料包含微生物接種劑(農用微生物菌劑)、複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
  • 微生物百問百答-使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微生物百問百答—使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十五) 一、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抗病性能嗎? 二、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和作物的抗旱性能嗎?
  • 為什麼你需要了解叢枝菌根真菌
    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叢枝菌根真菌。叢枝菌根真菌是土壤中與植物關係最密切的微生物之一。根據孢子形態特徵鑑定,叢枝菌根真菌的種類大約有150-200個。陸地上1/3以上的植物能夠被叢枝菌根真菌侵染。叢枝菌根真菌在改善植物營養,尤其是磷營養,提高植物抵禦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作用已經得到廣泛承認。 「傳統種植方式教育我們使用越多的肥料就會得到越多的產量。
  • 微生物肥料作用機理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一種製品,是農業生產中施用肥料的一種。其在中國已有近50年的歷史,從根瘤菌劑一細菌肥料一微生物肥料,從名稱上的演變已說明我國微生物肥料逐步發展的過程。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揭示:脂肪酸才是植物傳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揭示:脂肪酸才是植物傳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 2017-06-08 22:27:00來源:央廣網
  • 一次性帶你認識放線菌微生物肥料產品的種類及其應用
    圖2 放線菌微生物肥料產品1.2放線菌微生物肥料的種類和特點在我國,微生物肥料的種類較多,按照製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種類可分為細菌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線菌肥料(如抗生菌肥料)、真菌類肥料(如菌根真菌
  • 海上花語之四十八|杜鵑花:是啼血,是徵人淚
    已有千年栽培歷史有關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黃花杜鵑)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至少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代的時候開始觀賞杜鵑花,人們將它移栽入庭園進行栽培。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僅寫下了許多讚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
  • 土壤修復技術:石油汙染土壤的植物與微生物修復技術
    目前,石油汙染的海面和海灘通常採用以下3種方式進行生物修復:①投加表面活性劑,增加石油與海水中微生物的接觸面積;②投加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增加微生物的種群數量;③投加N、P等營養源,促進土著微生物對石油的降解。其中投加營養鹽進行生物修復的應用相對較多。在石油汙染土壤的生物修複方面也有比較成功的例子。
  • 叢枝菌根真菌研究取得進展
    叢枝菌根真菌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關鍵的微生物。它們參與了碳、氮、磷等多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能與90%以上的陸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體。通過「生物地下交易」法則,植物和叢枝菌根真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植物將光合產物以碳源的形式輸送給叢枝菌根真菌;作為反饋,叢枝菌根真菌為植物吸收更多的養分和水分等,以促進植物生長。
  • 施可豐推出四款新型微生物肥料
    中化新網訊 1月8日,首屆中國複合微生物肥料高峰論壇暨施可豐新型肥料上市發布會隆重舉行。在本次會議上,施可豐新型肥料有限公司重磅推出了六味地保、聚能鋅銨、水營養3號以及專門針對馬鈴薯的聚能微生物菌劑四款微生物肥料系列產品,並且公布了2013年產品發展總體規劃和銷售激勵政策。        為了全力打造中國複合微生物肥料的領軍品牌,施可豐以世界先進的微生物技術和國內一流院士技術為依託。
  • 菌根菌有什麼作用?
    菌根(Mycorrhizae)是特定的植物根系與特定的真菌在長期生存過程中協同進化而形成的互惠共生聯合體。凡能引起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稱為菌根菌(Mycorrhizal Fungi-MF)。菌根是植物共生關係中最普遍的一種自然現象,約90%的高等植物可與土壤真菌共生形成菌根。
  • 鄭州植物園建成鄭州市首個園林廢棄物處理中心
    近日,鄭州植物園經過考察和努力,建成我市首個園林廢棄物處理中心,並成功生產出首批有機肥料。該處理中心採用一體化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理設備,為有機廢棄物快速粉碎機和發酵機組合而成,可對園林廢棄物進行粉碎、發酵、高溫滅菌、微生物處理,將落葉殘枝等自然資源再次循環利用。
  • 上海植物園年度賞花記憶(上)
    2020年上海植物園的花兒們你還記得它們嗎?我們與病毒鬥爭的同時,上海植物園的花仍照常綻放,『繁星淡粉』梅打開了梅花綻放的序幕,一些早花的梅花品種如『龍遊』梅、『月宮殿』梅、 『大杯』等在一月紛紛進入初花期。
  • 研究發現植物菌根因子受體
    該研究發現OsMYR1是菌根因子(Myc factor)的受體,闡明水稻類受體蛋白複合體OsMYR1/OsCERK1識別菌根因子的分子機制。同時,該研究還通過改造OsMYR1/OsCERK1蛋白複合體,提高了水稻對固氮根瘤菌所分泌的結瘤因子(Nod factor)的識別能力,為遺傳改造非豆科作物進行根瘤共生固氮提供了新思路。
  • 南京農業大學研製出作物土傳病剋星
    南京農業大學研製出作物土傳病剋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6日 16:56 來源: 科技日報   南京農業大學利用農業固體有機廢棄物研製的微生物有機肥料和高質量的有機肥料,在泰國開展的大面積試驗示範中有效防治土傳病害
  • 什麼是藍莓菌根?種植前景如何?
    藍莓菌根形成過程是怎麼樣?藍莓菌根的形成受什麼影響? 一、什麼是菌根 植物與真菌的共生現象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真菌從植物根部獲得生長所需的生長物質,同時真菌從土壤中吸收礦物質供給植物生長。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與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共生聯合體。
  • 交城微生物菌劑怎麼用辦理肥料登記證
    在為客戶提供肥料品牌解決方案的同時,還為客戶開通400專線、化肥企業標準起草、海外公司註冊、網站技術支持等專業化、個性化、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務。肥料登記證申請代辦:企業驗收現場指導,生產記錄,化驗記錄等填寫指導;協助樣品製作,代辦田間報告,農業部材料及樣品提交按照菌種需氧與否分為好氧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