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上,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欄目對威海市開展直播問政。節目結束後,市委書記張海波和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分別在威海和濟南連夜召開整改部署會議,聚焦反映問題研究整改意見。市領導王亮、侯世超、劉廣華、任敬喜、張偉、高書良、周永迪參加活動。
張海波首先對媒體的監督表示感謝,指出,這次電視問政是對我們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為我們暢通訴求渠道、傾聽群眾聲音、改進工作架起了橋梁。張海波對問政反映的問題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了剖析,指出這些問題一針見血、直擊痛點,暴露出我們在工作上還有很多短板不足,在作風上還存在畏難發愁、不嚴不實、推諉扯皮、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根本原因是宗旨意識還不強,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還不牢固,沒有真正把群眾和企業滿意作為出發點、落腳點、著力點。
張海波要求,各級各相關部門要聚焦反映的問題,深刻剖析、認真反思,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研究確定整改措施、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切實抓好整改落實。書記、市長帶頭,相關市級領導同志要按照任務分工,深入問題現場,蹲點指導督導,直至問題整改完成。各有關區市、開發區和各相關部門都要迅速行動起來,快速整改落實,決不允許上推下卸。要堅持公開透明,及時發布整改進展情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保障群眾的知情權。要舉一反三、建章立制,不僅這次反映的問題要整改,其他渠道反映的問題也要整改,不僅被反映的單位要深入查擺,各級各部門都要深入查擺。要把問題整改與精緻城市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結合起來,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努力實現標本兼治。
張海波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都要強化宗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時時處處、所有工作都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暢通各類群眾訴求渠道,主動傾聽群眾呼聲和訴求,堅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多從群眾角度考慮問題,切實把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件一件抓好整改落實,用實實在在的工作、用紮實有效的整改落實、用良好的工作效果贏得群眾的支持和信任,讓精緻城市更精緻、幸福威海更幸福。
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召開的整改專題會上,有關責任部門負責人匯報了反映問題的相關情況,並就抓好整改工作表態;參加問政節目的其他部門負責人就舉一反三、接受監督、改進工作談了感受。閆劍波說,問政是一場考試,無論是坐在臺上還是臺下,無論是有沒有回答問題,都是考生。我們要主動接受媒體監督、群眾監督,以實際行動回答好各方面反映的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閆劍波逐一剖析了問題癥結,他說,節目中反映的這些問題,找得準、點得實,一針見血、切中要害,讓我們看到工作中的短板弱項,也暴露出作風建設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深挖出現這些問題的思想根源、作風根源,既有責任心不強的原因,應該抓緊的工作抓得不緊,應該落實的沒有落實到位;又有工作作風漂浮的原因,推諉扯皮、久拖不決,把「小毛病」拖成「大難題」;還有宗旨意識淡薄的原因,漠視群眾疾苦、漠視企業需求,歸根到底是沒有真正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中。
閆劍波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直面問題、吸取教訓,嚴肅對待、全面整改,逐個問題成立工作專班,研究落實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立說立行、徹查徹改。要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整改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效果,都是群眾說了算。整改結果要第一時間向群眾報告,接受媒體和公眾監督。要把治標和治本有機結合,問題整改不能就事論事,要研究建立長效機制,避免再發生同類問題。要把解決問題與改進作風同步推進,結合正在開展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嚴查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真正把問題整改的過程轉化為改進工作的過程,展現新作風、新形象、新風貌。(通訊員 施偉/文 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朱春曉 孫大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