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爭霸賽:誰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學?

2021-02-17 國家人文歷史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本       文       約   6790 字

閱       讀       需       要

                                                                            

17 min

食堂,是學生們「三點一線」式常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點。

在中國古代,「食堂」多是官員集體用餐的地方。西漢時,皇帝會給親近的大臣以「烹飪之養」的優待,準許他們前去太官(主辦宮廷膳食的機構)吃飯,但也只是一小部分,且沒有成為定製。大約在唐朝才形成一定規模和制度。

近代大學的產生,也有了為學生建造食堂的需要。1911年的清華食堂並不大,飯桌是八人一桌,座位都編有號碼和學生對應。每天鈴聲一響,大家蜂擁而入,埋頭苦吃,一定不能說話,否則多講一句話就很可能少吃三個饅頭,這是有事實的,清華學生梁實秋曾成功創下一頓飯吃掉12個饅頭和3大碗炸醬麵的「大胃紀錄」。

在食堂吃飯要會「搶先「,這才是食堂該有的模樣。80年代的南開大學食堂很大,能容下幾百人。那時吃飯也講究速度,跑得快就可能多打到幾片肉,不過排隊靠後的學生也不著急,還會拿著卡片背背單詞。最讓學生們感到開心的是食堂有「細糧麵條」和秈米飯,終於能告別玉米面大餅和玉米面糊糊這些粗糧了。食堂永遠是學校最熱鬧的地方,如果碰到肉包子或紅燒肉供應,那就更幸福了。

追求量的年代已經過去,而如今,學生們更想吃得舒服一些。也不知何時在大學校園出現了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食堂都是別人家的好。

看著人家的食堂總會眼前一亮,看著自家的食堂就黯然失色,學生生涯終極難題逃不過「今天去吃啥?」可是,當時光飛逝,你離開了這個滿足自己一日三餐的地方後,說不定哪天就瘋狂地想念這裡的味道。

 

前幾天,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同學曬出自己大學四年以來拍過的食堂飯菜,稱不上精緻,卻足夠溫馨。

圖源: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簡單的家常便飯引起網友對學校食堂滿滿的追憶,許多人都說畢業後再也吃不到食堂的味道了,當然這中間也少不了拿出食堂招牌菜來「炫耀」一番,那可是每個大學的獨家滋味。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幾所高校食堂,品鑑幾款招牌美食,相信在觀摩了這場充滿煙火氣的爭霸賽後,你一定能找出心中的冠軍。

(註: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農業大學號稱「京城高校第一食堂」(別想歪了,可不是說人家的菜都是自己種的),這個美譽不只單靠農大幾款自製葡萄酒、幾種現烤麵包就得到了,還得有一些特別的作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農大學生給校長信箱投遞信件,說自己想吃松鼠鱖魚,沒想到幾天之後松鼠鱖魚便在學校食堂現身!

一份8元的松鼠鱖魚

松鼠鱖魚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清代《調鼎集》記載:「松鼠魚,取(魚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炸成松鼠式,油、醬燒。」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微服至蘇州松鶴樓用膳,對這道菜讚不絕口,從此松鼠鱖魚一炮而紅,成為蘇幫菜中的經典。

如此大牌的菜品都能在幾天之內位列食堂菜譜,農大食堂的實力果然不容小覷,作為農大學子,確實可以為自家食堂驕傲一番。不過他們可能覺得做好一道菜還是太簡單了,於是竟然推出了自助餐!

這對其他學校來說或許就是「噩耗」,但也完美詮釋了那句話——吃在農大,饕餮就對了。

公主樓二層整個餐廳都是自助空間,一邊是開放式自取櫃檯,一邊是現做窗口,炒菜、麵餅、烤串、水果、飲料,那是應有盡有。

那邊還有烤鴨、牛排、餃子,真是無所不能。

哦天吶,還有十幾種點心。

敢問農大的學生不會膨(長)脹(胖)嗎? 

「世界菜」是什麼??

因為北京語言大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口味差異太大,吃飯非常非常國際化,所以很難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招牌菜。

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最 international (國際化)的學校裡,有個五層高的清晏樓,它幾乎成了校園地標,這裡藏著中西各種味道。

三層在燙飯、蓋飯、各種面、麻辣燙、麻辣香鍋、蒸餃、燒賣(說不完了)等傳統中式美食的基礎上做出一些口味上的改良,有些比較貼近外國人,有些雖然和他們的飲食有距離,卻也因一次嘗試而瘋狂愛上,就比如麻辣燙和麻辣香鍋。留學生經常光顧這層,菜名也會配上英文呢。

一層二層雖然也是基本餐,但種類多到看著盤子不僅有選擇恐懼症還會有密集恐懼症。5元一根的大雞腿或大鴨腿,多汁飽滿又便宜,風靡全校,總是很快售罄。

不過這些還都不是亮點。在別的學校,如果想吃到中餐以外的美食可能多少有些困難,而且選擇範圍也不夠大。但在北語,韓餐、日料、泰國菜、東南亞餐廳、穆斯林餐廳、咖啡館等任你挑選。

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

東尼亞穆斯林餐廳人氣很旺,那風味濃鬱的手抓飯、大盤雞、饢炒肉、烤包子、大塊羊肉串,叫各國學生都垂涎欲滴,每每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北語食堂的招牌菜是「世界菜」好像也沒啥問題吧。

和農大、北語的花式不同,清華自有一番格調。

首先學生食堂的名字就頗有吸引力:紫荊園、桃李園、清芬園、丁香園、聽濤園、聞馨園、觀疇園、近春園、荷園、芝蘭園、玉樹園……

咱們中午去清芬園吃飯吧好不好?

晚上約紫荊園怎麼樣?

聽說桃李園又出新品了,去嘗嘗?

忽然覺得,好像去食堂隨意吃個便飯也很有雅興呢。而且這麼多食堂選擇也很多樣,比如一碗湯鮮餡美的餛飩,皮薄又多,一口一個很不錯。

或者吃一份丁香園的河南燴麵,羊湯味道濃鬱,面也爽滑筋道。

美食雖多,不過呢,在清華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不論是期末考結束,好友相聚,拿到offer,還是愛情走到盡頭,都可以來一頓麻辣香鍋。如果一頓不夠,那就兩頓。

可見治癒又開懷的麻辣香鍋在清華食堂眾多美食中是有特殊意義的那個。

或許,它的百變能符合此時此刻的心情,從而具有食在心間的貼合感。要多少葷,來什麼素,微辣,中辣,少麻少辣,多麻多辣,不麻不辣,都可以選擇。蔥、姜、蒜、花椒、豆瓣……香料那麼多,大廚經驗足,15塊錢就能吃到爽,真的不準你不喜歡。

圖源:微博@唱歌的孩子-Alan視頻

如果兩頓香鍋還不能解決問題,那一定是因為你忘記了它——清華酸牛奶。

在這裡,酸奶才是最佳主角,才是終極解法。

一位今年即將畢業的清華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充滿留戀地說:

「一塊八的酸奶,一喝就喝了四年,離開之後我會想念它的味道的。」

清華曾經的十五食堂如今是豆製品和乳製品生產車間,酸奶就從這裡走向整個校園。清華大學飲食中心2014年的統計顯示,自製酸奶的總銷量超過食堂各類飲品總銷量的70%。印著「產址:清華大學校內」的酸奶,早已成為清華學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為真愛做一組周邊真沒啥大不了的。(圖為朋友贈與筆者的酸奶卡套)

自製酸奶+麻辣香鍋=此生難忘

這是每個清華學生才讀得懂的公式吧。

 

北大一直都很有堅持,在吃這件小事上同樣如此。

面對「北大雞腿飯什麼時候開始火起來,為什麼這麼火」的問題,北大同學自己也不清楚。他們只曉得雞腿飯在北大很火,火了十幾年還是很火,火到一直以來,如果你中午11點或者下午5點不去排隊,之後就只能在食堂門外望長隊而莫及還大概率空手而歸。

紀錄片《舌尖上的北大》劇照

曾經雞腿飯在一個叫「康博思」的食堂裡賣,7塊錢一份。買賣一點不費時,這得益於它內容的簡單:扣二兩米飯,放一個炸雞腿,來一勺素菜,再澆一些湯汁。從點餐刷卡到出盤,大約只用30秒。

圖源:北京大學官方微博

外酥裡嫩又多汁的雞腿不鹹不柴也不膩,咬一口便豁然開朗。吃米飯必須要用勺子,這樣才能裹著湯汁和蔬菜狼吞虎咽。經常能看到學生筷子勺子一起使,左右開弓,如此便能不知不覺地領會雞腿飯的精髓:忘我。

圖源:北京大學官方微博

後來,雞腿飯搬到了現在的學五食堂,十幾年了,縱然美食花樣層出不窮,雞腿飯還是那個雞腿飯,味道、內容甚至7元的價格一點沒變。北大同學說:

「好吃的食物總會出現,但讓人感動的卻不多。雞腿飯算是一個。」

此外,還有松林物美價廉的包子,餡兒大皮兒軟,趁熱趕緊吃。

只要7毛的生煎  紀錄片《舌尖上的北大》劇照

堪比麻辣香鍋的冒菜,在學生中也超有人氣。

家園食堂的冒菜  紀錄片《舌尖上的北大》劇照

還有許許多多儘管普通,卻耐得住品嘗的家常食物提供給五湖四海的學生們,只為多添一些家的感覺。


紀錄片《舌尖上的北大》劇照

最後提醒一下,要是你決定去北大吃雞腿飯,記住,和你競爭的不只有在校生,因為那些畢業多年的學生時不時還會專門回校再給自己加個雞腿,去重溫那段時光裡踏實又充盈的滿足和幸福。

同濟大學充滿肉感的招牌菜「糖醋大排」曾在《天天向上》節目中露過真面目,實在無愧於「吃在同濟」這個說法。而同濟大概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給人們留下這樣美味的印象。

早在1979年同濟就成立了膳食科(即現在的飲食中心),那時校園裡已有10個食堂:5個學生食堂、2個教工食堂、1個留學生食堂、1個清真食堂和1個專家食堂。在物資還不夠豐富的年份,同濟食堂想盡辦法做創新,在廚藝大賽上用中餐西做、西餐中做、南菜北做、北菜南做的方法,實現菜品的飛躍。上海幾所高校裡就屬同濟大學的飯菜種類最豐富。

而糖醋大排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

此外同濟的設備也較為齊全,特別是有能儲藏肉類的冰箱,大排、裡脊的供貨較為充足,所以肉菜相對便宜,80年代的同濟大排1毛5一個,令周圍學校的學生眼饞得不得了。慢慢地,」吃在同濟「的說法就傳開了。

故事先講到這裡,咱們快來看看學苑食堂的硬菜吧。

你看這大排,它其貌不揚,但又酥又香,這澆汁熬製過千百回,用料、配比、火候,那大廚早已爛熟於心,拿捏得當。你吃上一份,就能排開所有空虛。

具備同樣功效的還有紅燒肉和菠蘿咕嚕肉。吃紅燒肉的時候最好留一些米飯出來,夾一塊肥瘦相間的肉放在上面,用勺子搗碎再混著米飯吃,絕對好吃到說不出話。

記得2018年夏天去上海,被老朋友帶去學苑食堂吃飯,不喜甜味的本人卻被一盤菠蘿咕嚕肉徵服,它不僅相當下飯,而且一掃夏日奔波的疲倦。那時終於感受到,原來甜甜的肉可以如此誘人,如此給力。

菠蘿咕嚕肉  上方左數第三盤(圖為本人珍藏)

同濟大學的硬菜,迷人。

同在上海的華東師大食堂裡應該潛藏著一股清新流,此前就有聖女果排骨、菠蘿魚片、蔬菜汁(原諒色)炸雞腿、哈密瓜炒巧克力流心雞球這類清奇菜品走紅,和食堂做紅燒肉、大盤雞、紅燒甲魚的豪放派形成鮮明對比。

有人覺得華東師大網紅食堂太博人眼球,可事實是,這些菜品吃起來還不錯喲。

學生們起初對葡萄/草莓炒玉米是牴觸的,但總有真正的勇士敢於奉獻,沒想到這款菜品清新怡人,酸甜可口,跟夏季蠻搭的。

菠蘿魚片很好地消除了菠蘿澀澀的口感,保留了熱帶的芳香,跟魚片燉在一起好看又好吃。

紅燒甲魚12元一隻,買到的同學都說好,買不到的同學等下次早點過去搶一隻。

木耳烤麩是在傳統上海名菜四喜烤麩的烹飪基礎上改良的,少了一些甜味而呈鹹鮮味,符合更多人的飲食習慣。推出之後也深受廣大師生好評。

生來兼具清新與豪放雙重性格的華東師範大學食堂,你喜歡嗎?

到過廈門大學的人都會對它一見鍾情,它是最浪漫的校園之一,也是最好吃的校園之一。

浪漫的廈大連排隊最久的點心都是浪漫的老婆餅。

圖源:梨視頻

老婆餅是地地道道的廣東潮州美食,誰也講不清它的由來,有說是朱元璋的馬夫人為了方便戰士行軍而發明的食品,也有說是清末一位普通潮州婦人發明的精巧點心,還博得當時廣州蓮香茶樓的讚許。不管怎樣,老婆餅都以它的酥軟松香而令人喜愛。梅蘭芳生前就是老婆餅的忠粉,還曾為它寫下:「茶食泰鬥」四個大字,為美食留筆墨,亦是大師的一段佳話。

今年,南光老婆餅又一次在廈大的美食榜單中位列榜首。限量供應,每天280個,大家排隊等上半個小時就為了吃一塊剛出爐的老婆餅,就是一捏都要酥掉的那種。

學生們說:

「雖然老婆餅很多,但廈大味道只此一家。如果畢業離開了就再也沒有了。」

除了冠軍老婆餅,廈大食堂還有許多常銷暢銷的特色美食。

在海的旁邊,除了坐擁海景,當然少不了海鮮,海鮮,還是海鮮。

然後就是沙茶麵。起源於廈門市的沙茶麵也必須在廈大佔據一席之地。

沙茶麵的妙處在於用沙茶醬配出的湯頭,沙茶醬的主料有蝦幹、魚乾、蔥頭、蒜頭、老薑等十幾種食材,經過油炸、研磨等好多道程序才能最終做出來。這種面集海的鮮美、料的辛香於一身,如果它都不能滿足廈大人的胃,那說明這面的味道足夠獨特吧。

放心,不習慣南方風味的北方學生在廈大依然能有許多好吃的,這裡囊括天南海北。

辣椒在清中葉便在西南地區廣泛種植,川渝人對重口味的偏好或許和地理、氣候環境有關,也可能由於那時食物短缺,從而不得不藉助調味很足的」下飯菜「而不是依靠肉類或蔬菜來吃掉主食。同時,口味這種東西看似穩定,實則富於變化,傳統的飲食習慣抵不住美味和實在的誘惑,久而久之,川渝便成為重口味特產區。

如此,身在重慶長在重慶的西南政法大學的小火鍋怎麼能不好吃!所以我們先放放,夏天到了,在西南政法不打算試試「冰鎮麻辣燙」嗎?

湯料急凍後敲碎做成的冰沙是這道菜最為關鍵的主力,有了它,「不麻不辣不燙的麻辣燙」才誕生出來。

西南政法的深夜食堂堪稱深夜毒藥,從晚上7點半到10點半,有串串、烤苕皮、腸粉、炒田螺等各色小吃。

再來看小火鍋,它不大,卻融入了重慶火鍋的靈魂。

底料以郫縣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牛油、漢源花椒為原料,蘸料有香油、麻油、蠔油、熟菜油、蒜泥、陳醋等,自由調製。入口最初的感覺是舌頭起舞的麻,緊隨其後的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辣,直到吃得肚腹鼓鼓方可作罷。

在西南政法大學,考完試一定要吃火鍋,沒時間去外面就在學校享受小火鍋的滋味,這樣才安逸~

看完了西南還有東北。包圍了長春市的吉林大學有許多美味,而且如果有時間有精力,還可以跑遍六個校區換著吃。

像南嶺校區的醬香餅,和平校區的拉麵,南湖校區的水煮魚等等,都深受歡迎,而中心校區美食更多,莘子園的拉麵、砂鍋,四食堂的鴨血粉絲、烤肉拌飯,基礎園的鐵板飯,新食堂的水餃……

和平校區的拉麵哥總是溫和親切,他的窗口一年到頭都是長龍。在社群還不溫不火的時候,他就和同學們組建微信群,接收大家對食堂窗口的意見與建議。十多年了,每有其它招聘他都會婉拒,只想留在吉大做一碗碗拉麵,跟同學吆喝一聲:「拉麵好啦!」

南嶺校區的醬香餅  紀錄片《舌尖上的吉大》劇照

放眼全校,招牌挺難選的,但或許看似普通的燉菜也能榜上有名,畢竟它們是不可或缺的季節特需。

燉菜總是緊跟著冬天到來。

各個食堂都會另闢一片專門賣燉菜的地方,種類也差不多:小雞燉蘑菇、蘿蔔燉牛肉、海帶燉排骨、酸菜燉白肉、豆腐燉魚頭、番茄燉牛腩。四個或五個大口鍋咕嘟咕嘟,一碗6-8元不等,再來二兩或四兩米飯,簡直就是嚴寒冬天裡最溫暖的時刻。

中心校區新食堂二樓燉菜 

要再說些什麼的話,那不得不說吉大的飯了,每一粒米都飽含碳水化合物的可愛與柔情,噴香撲鼻。曾經有南方同學在吉大待半年後開始讓家裡網購東北大米,他對養育自己快20年的南方大米似乎失去了興趣。

或許,從這裡走出來的人,或多或少都帶著東北味兒吧。

優秀的高校食堂實在太多太多了,好吃的招牌菜數也數不完。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被世人稱作「魏公村清真餐飲培訓基地」的中央民族大學食堂,鍋仔、燒烤、大盤雞都不在話下,特別是那裡的腸粉讓生活在北方的閩粵同學愛到流淚;

還有絲毫不亞於農大和北語的北京林業大學,二食堂的水煮肉片、莘園的四川涼麵,美食多到有專門的測評小組和美食博主前去體驗;

自稱「南京吃飯大學」的南京師範大學,食堂環境不光好,辣子雞、肥腸面、灌湯包都是一絕……

此外還有:

南開大學的肥腸米粉、渝州雞;華中科技大學的獅子頭;南京大學的豬排飯;西安交通大學的岐山哨子面和肉夾饃;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冰糖葫蘆;重慶大學的洋芋花;四川大學的水煮魚、宮保雞丁;江南大學的糖醋帶魚;中國傳媒大學的招牌肉餅;天津大學的油潑麵;中國人民大學的烤豬蹄、青團和重陽糕;山西大學的水煎包;雲南大學的玫瑰料理……

在學校的時候,食堂免不了成為被黑的對象,不是嫌它單調,就是嫌它奇葩,不是嫌它油重了,就是嫌它味兒不夠。雖然眾口難調,但大學食堂一直在盡力為師生服務,高校間的大廚比拼、聘用高級廚師、派後廚團隊外出學習、鼓勵創新、改造環境,食堂在做出看得見的改變。

而不變的,是下了課衝向食堂的期待,是和同學朋友圍坐一起的其樂融融,是我們離開校園後回頭翻看記憶時的快樂,某些忘不了的味道,和思念青春時的淚花。

今天就寫到這裡吧,再不出門食堂就沒好的吃了。

參考資料:

各校官方微博

知乎問答平臺

紀錄片《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吉大》

2018年度中國飯店協會盤點高校食堂TOP50榜單

完顏紹元:《說官衙門道》,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

王和億:《梅蘭芳與老婆餅》,《烹調知識》,2019年第1期

《大學生活哪家強?吃在同濟美名揚!》,《同濟壹周》,2016年6月18日

《校慶特輯:走,吃飯去!——清華食堂的前世今生》微窗頭條,2016年1月28日

武斌:《望湖書屋紀事》,萬卷出版公司,2006年

 

你中意哪所大學食堂?你愛哪款招牌菜?快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國曆君在線等呀~

相關焦點

  • 研究生食堂超好的美食大學推薦!
    給大家安利「最好吃的食堂!」這些最好吃的大學,絕對讓你的研究生生活有滋有味!說到高校食堂,其實,這裡也是各個大學「明爭暗鬥」的另一個戰場。在這裡,不看科研指標,不看paper數量。大家公平競爭,僅以味道一決高下。有的靠那麼幾個「特色菜」榮升「吃飯大學」,有的靠「味道奇特」另類出圈。
  • 誰是真正的美食大學?盤點國內最好吃高校食堂菜品,大晚上的把自己看餓了……
    大學的夥食好不好?飯堂都有什麼吃的?福妹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大學食堂,國內哪些大學的食堂又好吃又好看?擦擦口水,慢慢往下看吧!(注意!下面內容可能會引起極度舒適,建議已經餓了的同學慎看)我們先來看看省內部分院校的食堂菜品:作者:駱鈺來源:知乎廈門大學的食堂有很多個,芙蓉餐廳,南光餐廳,勤業餐廳等等。廈大的米粉是免費的,算是給學生們的一種關照和實惠吧。食堂的菜價格公道,種類也很多,我還是很滿意的!
  • 誰說高校食堂只有黑暗料理?來看看大家的美食紅榜
    說到美食,「食堂」總是繞不開的一個詞。看起來與美味並沒有什麼十分密切的關係,但是對於一眾高校學子來說,誰還沒有那麼一道每每踏進食堂便第一個浮現在腦袋中的菜品?回想起上一次在學校食堂吃飯,最常點菜的窗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和同學說好了一人排一條長隊,誰先到誰幫買的記憶儼然生動如昨日。
  • 四川高校食堂美食大賞2.0
    四川高校食堂美食大賞2.0 2021-01-14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大學MOOC啟動30萬獎學金爭霸賽
    9月1日,頂尖的中文慕課學習平臺中國大學MOOC重磅推出了「30萬獎學金爭霸賽」活動,在提供免費學習高等教育課程的福利之外,還為學習者準備了高達30萬的獎學金,在秋季開學之初點燃了用戶的學習熱情。學霸大作戰,力度比肩國家獎學金「30萬獎學金爭霸賽」活動,是由中國大學MOOC針對平臺學習用戶發起的學習獎勵活動,貫穿2016學年秋冬學期,9月1日起即可開始報名。在活動期間內,中國大學MOOC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參與獎學金爭奪戰的課程進行學習,並在活動討論區下發表參賽宣言、提交獎學金申請。
  • 我校成功舉辦博雅象棋高校爭霸賽雲南賽區總決賽
    12月17日-18日,2017年博雅象棋高校聯盟爭霸賽雲南賽區總決賽在雲南農業大學文韻堂舉行。選拔賽歷時一個多月,以「用智慧溝通,讓你我同行」為理念,在雲南農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南林業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中醫學院、昆明學院、雲南工商學院、雲南大學八所高校陸續進行,近8000名選手參與。總決賽上,由八大高校預選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組成的八支戰隊展開角逐。昆明理工大學戰隊奪得最終桂冠;雲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戰隊分獲二三四名。
  • 中國研究生食堂最好的大學!(附每日一句第177句解讀)
    )今天我們再來給大家安利「最好吃的食堂!」這些最好吃的大學,絕對讓你的研究生生活有滋有味!食堂,是學生們「三點一線」式常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點。說到高校食堂,其實,這裡也是各個大學「明爭暗鬥」的另一個戰場。在這裡,不看科研指標,不看paper數量。
  • 加拿大大學食堂VS中國的高校食堂,你服氣哪個?
    中國農業大學,農大公主樓的美食在中國高校裡那也是名列前茅,不僅菜的賣相好,味道也是一級棒,品種花樣多,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從菜品到甜點,從小吃到水果,簡直是農大的驕傲。玉米烙還有各式甜點是廣大師生喜愛的美食,去的晚你就搶不到了!安省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倫納德餐廳(Leonard Hall),向來是學生聚會就餐之地。
  • 特色美食之高校篇:這些食堂沒有黑暗料理,只有饞skr人的美食!
    今天小編跟大家聊的就是學校食堂界的良心典範,那些好吃到哭的食堂菜系,各位儘管看,饞不到你算我輸!天津大學美食說到高校食堂的美食,那C位出道的絕對是天津大學的美食了!第一個大學食堂就是在天津大學,在它的食堂裡既可以吃到天津當地的美食,又能吃到全國各地的特色,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想家鄉菜了!
  • 2018年茉莉創意美食暨 「橫縣魚生」金刀爭霸賽在橫縣隆重舉辦
    8月28日,2018年茉莉創意美食暨「橫縣魚生」金刀爭霸賽在橫縣茉莉花文化廣場隆重舉辦。來自廣西各地的2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展開激烈的角逐,為來自各地的嘉賓和橫縣的父老鄉親們送上了一場美食與橫縣茉莉文化、魚生文化相融合的饕餮盛宴。
  • 昆明高校食堂大PK,誰才是別人家的食堂?
    在學校時,總是在調侃自己學校的食堂然而,畢業後卻很難再吃到食堂裡那樣便宜又好吃的美食了!今天大隊長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昆明各個高校的食堂大家快為自己喜歡的學校食堂打call吧!↓ ↓ ↓昆明醫科大學幾乎每片宿舍園區周圍都有食堂,也有留學生的食堂和回族食堂,其中呈貢校區共三個食堂,東苑食堂、西苑食堂、小吃觀察。
  • 討論區上線 中國大學MOOC獎學金爭霸賽持續火爆
    2016年10月,中國大學MOOC在30萬獎學金爭霸賽活動開始一個月後,全新上線了活動討論區欄目,為參加獎學金爭霸賽的用戶提供了交流的平臺。此前,憑藉海量優質的課程、比肩國獎的高額獎學金、良好的平臺支持,中國大學MOOC30萬獎學金爭霸賽已經吸引了大量用戶報名參與,而10月上線的活動討論區欄目,更是點燃了用戶學習勁頭。
  • 吃貨大學報考指南|武漢高校美食PK北京高校美食
    大學食堂有風險,填志願需謹慎,切記三思而後行!大學四年究竟要在哪裡吃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本著民以食為天的原則,吃貨君整理了一份武漢和北京美食大學報考指南希望能更好的明確你們的方向。俗話說吃在財大,這裡美食多,美女多,有11個食堂N個美食城墮落街,堪稱武漢高校美食典範。
  • 微星遊戲本高校電競爭霸賽賽事回顧:激情不謝幕
    在4月的最後一天,由微星遊戲本贊助的城市高校電競賽事——微星遊戲本高校電競爭霸賽深圳站的賽事在華強北聯盟電競館正式落下了帷幕,來自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AVI戰隊拔得頭籌,斬獲了本次賽事的最高獎金!南方科技大學的吳思思牛筆戰隊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FCT戰隊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在本次比賽中,所有隊員都是全力以赴,為最後的榮譽而戰!
  • 石岐乳鴿爭霸,脆嫩才是王道
    吃貨們一定想問,哪裡的乳鴿才稱得上是,最棒的「石岐乳鴿」呢?事實上,石岐各個鴿王藏龍臥虎,身懷絕技,烹飪方法層出不窮。為弘揚石岐美食文化,提振消費信心,趕在端午佳節前,石岐區策劃了2020「石岐乳鴿爭霸賽」,27日下午,2020石岐乳鴿爭霸賽「十大金獎」及「獲獎菜式」新鮮出爐。
  • 這兒舉辦一場「狗王爭霸賽」,100多條「土狗」撕咬3天決出王者
    11月21日,首屆「狗王爭霸賽」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開覺村舉辦,來自當地100多隻土狗和雜交狗在眾人的圍觀下將會撕咬3天,可以說每場比賽都是扣人心弦。據了解,自古以來,當地苗族同胞喜歡養狗守獵以及看家護院。而每到農閒時,養狗的村民常常聚到一起,相互交流養狗體會以及開展鬥狗娛樂,這給農閒時節農民的生活增添一抹靚麗的色彩,引發眾人圍觀。
  •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水果之王」?答案出乎意料
    為了幫大家找出誰才是真正的水果之王,我們特地舉辦了「首屆水果之王爭霸賽」。下面請看比賽現場發回的消息:本屆水果之王爭霸賽到這裡就結束啦!想不到吧!最終的獲勝者竟然是小小的聖女果。還在等什麼,趕快吃起來。
  • 雲南高校食堂哪家強?盤點食堂裡的最美食!
    雲南大學學生會:ynustu這裡是雲南地區最大的學生微信平臺,時事政治,校園生活。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早就聽聞雲南省各大高校的美食各有千秋,看得人不免口水直流。美食推薦:蛋包飯來同學的評價:作為一名美食老饕,第一次進小食堂就被這不尋常的外形所吸引,有著金黃的外表,用番茄醬和沙拉醬做著美美的點綴,輕輕一咬,米粒十分彈牙,
  • 2018年HUBA河南省大學生籃球四強爭霸賽在我院成功舉行
    2018年10月28日下午,2018年HUBA河南省大學生籃球比賽四強爭霸賽在我院隆重舉行,由我院對陣鄭州工商學院。本次賽事由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學生體育總會主辦,河南省學生體育總會籃球協會執行,河南省學生體育總會高校會員單位承辦。我院學生四百餘人觀看了此次比賽。
  • 廣東高校食堂黑暗料理排行榜出爐!學生:惹不起惹不起|廣東財經大學...
    來源:高考直通車綜合自各高校官微、網絡一直以來,不少網友調侃,在我國知名的八大菜系之外,一直流傳著關於「第九大菜系的傳說」——它便是誕生於校園的高校食堂菜系!這裡可以算是世界上腦洞最大的地方,各大高校食堂師傅大展身手,食堂師傅的心思和腦洞你永遠也無法猜透,每一年總有那麼幾個師傅想當「網紅」,飯菜的新花樣也是層出不窮,在這裡,沒有你吃不到的美食,只有你想不到的黑暗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