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祝浴佛日:重述釋迦牟尼佛四門遊觀的故事

2021-01-07 蘭岸居主人

四月初八為浴佛節,乃本師釋迦牟尼佛誕生日,僧尼、信眾皆有敬佛儀式。餘雖自命佛弟子,然為生活所奔忙,無暇以盛明之禮敬佛,唯心念佛耳。遂寫此篇,以述佛陀四門遊觀之事,以表吾之向佛之心也。

據說釋迦牟尼佛少年時好靜坐,思考宇宙人生的道理,不愛虛華熱鬧。由於釋迦牟尼佛身為王子,他的國王父親很擔心,就鼓勵他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看看。

釋迦牟尼佛首先從東門出城。他遇到一名枯瘦、虛弱的老人正奄奄一息的躺在路邊,老人的生命就像風中的燭火,隨時都會熄滅。佛頓生悲憫之心:人總有一天要承受老去之苦。

釋迦牟尼佛從南門出城的時候,看到一個生病的人,正倒在地上哀叫,病人痛苦的情形令人不忍視之。佛又想:唉!人生都要經歷病痛的折磨嗎?

釋迦牟尼佛再從西門出去的時候,看到出殯的隊伍,送行的親友痛哭流涕。佛覺得很哀傷:原來有生必有死,而生離死別讓人如此難以承受。

釋迦牟尼佛從北門出城的時候,看到有位修行的人,他的面容安詳、平靜,好像內心充滿了歡喜、自在。就在那一刻,佛的心被喚醒了。

於是佛陀捨棄了王子尊貴的身份和富足的生活,出走王城,修行去了。這就是佛陀「四門遊觀」的故事。佛知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此八苦是人生逃不過的煩惱,唯有修行,才能脫離苦海。

有人說,沒有一個靈魂是願意重返人間的,所以,當他們轉世為人時,都是哭著墜地的。大概都經歷過人世,知道人生之苦。或許我們活著,就是在尋找一棵屬於自己的菩提樹,它是我們心靈的歸屬,也是我們信仰的支柱。如果找到這棵菩提樹,就可以看透人生的苦樂了。

王慕白,原名王智銜,字大閒,號扶花居士,長遊居四方。好佛、仙、俠、文、詩、酒、遊。寫文以自娛,詩酒以自寬,所思、所感,付諸於粗淺之文字。如能博君一閱,不勝榮幸也!

寫作|詩酒|雜感|思考

讀書|旅行|電影|音樂

異聞|志怪|原創|獨立

有趣的生活,從關注我開始!

小溫狗的王叔叔,

期待與你一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原創繪本如何重述「老故事」
    尤其是如何以現代視角重新書寫民間故事,從而讓「中國老故事」在書中「復活」,成為許多家長和專家思考的問題。 1 現狀 眾多名家加盟,「原創」與「引進」兩分天下 走在書博會各大展館以及市區各大書城,兒童繪本區過去由國外繪本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繪本變得越來越有「中國味道」。
  • 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在這個狡猾的結局裡,經典向當下重新敞開了  ——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劉起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於1868年出版的小說《小婦人》,在150年之後依然是一部深受喜愛的經典之作,其持久不衰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於某種「甜蜜與光明」的迷人特質
  •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的生日,恭迎釋迦牟尼佛!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在佛教中都是一個最為隆重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之日。公元前565年的今天:農曆四月初八,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在北印度。因此這一天也被稱為浴佛節,或佛誕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作為學佛人來說,最應該要了解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其次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去恭敬佛祖,也會獲得福報與功德。因為今年的四月初八不僅是佛的誕生日,更是母親節,佛母摩耶夫人的節日。很多學佛人對釋迦牟尼佛都有一定的誤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
  • 頭戴五佛天冠,手持四門寶塔,這裡彌勒菩薩像的形象全國唯一全球唯一
    一般寺院的天王殿供奉的都是大肚彌勒的形象,彌勒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下一位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成佛的菩薩,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還有「笑迎天下客」之意。神通寺天王殿內供奉的卻不是大肚彌勒的形象。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看到神通寺天王殿內供奉的彌勒菩薩,頭戴五佛冠,手持清淨蓮花,蓮花上有一座寶塔,這座塔便是神通寺的四門塔的形象。
  •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重述了託馬斯哈代的名言「性格就是命運」
    從某種意義上說,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並沒有提供什麼新鮮的主題,這個安提戈涅式的故事無非是託馬斯·哈代的名言「性格就是命運」的重述。然而,特呂弗的阿黛爾的獨特之處在於,她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而她的性格卻是「虛假」的性格。
  •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藝術家|遊觀|李白|畫畫_網易訂閱
    遊觀推介是為了《遊觀》MOOK(雜誌書)的成書進行前期收稿,首期內容正在策劃之中,您也可以直接預約上稿。  平臺推介歡迎藝術家們自由投稿,要求:  1、提供藝術家個人照片,簡介,不低於20幅的作品圖片;  2、1-2篇原創文稿(藝術家自己或評論人針對作品的評論或賞析解讀);  3、所有圖片最小不能低於500K,最大不能超過5M;  4、在其他平臺原創刊發的,請加「遊觀」為白名單後,再進行投稿。  5、來稿必復。
  • 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是什麼關係?
    我們經常聽到的「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是「釋迦牟尼佛」,那麼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什麼們關係呢?
  • 釋迦牟尼佛的誕生
    菩提樹下成佛遊歷世間悽苦悲憫,一根木杖,一襲袈裟,一口缽子。今天講解釋迦牟尼佛誕生道理到此結束。喜歡的朋友們,請點讚加關注,在下方留言互動。
  • 釋迦牟尼佛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
    釋迦牟尼佛(約公元前563/480 –約483/400公元前),也稱為Siddh?rtha Gautama,釋迦牟尼(即「釋迦先賢」)佛,或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苦行僧(?rama?a)和聖人,佛教的奠基人。
  • 釋迦牟尼佛舍利子
    浙江寧波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側面大家熟知中國釋迦牟尼佛一共沒有幾處,第一、寧波阿育王寺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第二、陝西扶風法門寺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第三、北京八大處靈光寺釋迦牟尼佛牙舍利、第四、南京報恩寺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第五、杭州雷峰塔釋迦牟尼佛螺髮髻舍利。
  • 用現代精神「重述神話」,阿來12月再登名人大講堂詳解格薩爾王
    講述格薩爾王的故事,以歌謠的形式口口相傳了一代又一代,由此形成大型口述史詩《格薩爾王傳》。在漫長的故事傳播、傳唱中,真實的歷史人物格薩爾王,逐漸被神化,帶有強烈的宗教氣息。阿來用現代精神「重述神話」,完成小說《格薩爾王》格薩爾王的故事,以史詩的形式依然在高原傳唱。作為來自高原的作家阿來,也在努力用自己的藝術功底和思想見識,去發掘這部作品的現代性,幫助當代讀者理解這部史詩。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尊佛,因為是這尊佛創立了我們今天的佛教,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我們可能無法接觸佛法。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而阿彌陀佛並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佛,而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這是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之一。
  • 農曆四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祈願大眾吉祥!
    明天是4月30日,農曆四月初八,是佛教裡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釋迦牟尼佛的誕辰紀念日。值此殊勝吉日,大眾當吃素放生、誦經念佛、廣行布施,祈願世間諸災不生、眾生吉祥安康。本篇文章,小編就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關於佛陀的生平,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農曆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出家日你知多少?
    很多人看日曆都知道今天是農曆二月初八,但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今天在佛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個重要的日子就是釋迦牟尼佛出家日。下面就為大家講講關於釋迦牟尼佛出家的一些故事。
  • 北齊釋迦牟尼佛身開箱儀式在高雄佛光山舉行
    北齊釋迦牟尼佛身開箱儀式在高雄佛光山舉行 2015-05-21 17:44:43  這尊漢白玉石釋迦牟尼佛是北齊天保七年(556年)趙郡王高叡為其亡伯(獻武皇帝高歡)、亡兄(文襄皇帝高澄)所造,所用工匠當為國內或宮廷中的雕塑高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劉建華曾向記者表示,這座釋迦牟尼佛是目前所見北齊時期雕刻最為細緻精美的圓雕作品。「(這尊)佛像面相渾圓,細眉,長眼,雙目垂瞼下視。身著袒右袈裟,披偏衫,薄衣貼體。衣紋稀疏作雙陰線,線條細而流暢。
  • 追溯調整法與追溯重述法的差異比較
    【摘 要】 追溯調整法與追溯重述法是進行會計調整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點。本文主要就兩種方法的五個方面進行比較和闡述,以供廣大讀者學習時參閱。
  • 做四門隔音有效嗎,四門隔音介紹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汽車知識,很多的朋友們都是很愛護自己的車的有些會議也是在車上開的但是很多的朋友們就怕汽車不隔音,那大家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做四門隔音有效嗎。四門隔音介紹:簡介首先說汽車噪音的來源,在不開動車的時候,他來源於發動機和排氣管以及外界的噪音,高速行車的時候,噪音主要來源於風噪和胎噪。有很多車友問我,我做完以後能達到什麼車的效果,這一點我確實很難回答。
  • 國慶中秋「雙節」同至,我們敬祝偉大祖國:蒸蒸日上!國泰民安!繁榮...
    國慶中秋「雙節」同至,我們敬祝偉大祖國:蒸蒸日上!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 過去七佛之最後一位: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傳法偈云: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釋迦牟尼佛為佛教創始人!      釋迦牟尼佛創建的佛教,相傳佛陀入滅涅槃後,弟子們焚化佛祖遺體,於灰燼中得四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髮等物。弟子們將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養,頂禮膜拜。後來,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其中有許多傳入中國。        漢傳佛教認為過去佛就是指燃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