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們對於聯名合作,甚至對於各種天馬行空的跨界聯名,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近日的一則聯名消息還是著實讓許多人大吃一驚。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和中國985院校南開大學推出了百年校慶的聯名合作系列。
一個是中國985院校南開大學,一個是潮流教父藤原浩。雙雙第一次,難免有故事。
藤原浩為南開大學設計了新校徽,將他創立的時尚設計品牌Fragment Design經典閃電標識與南開大學校徽結合在了一起,南開大學的校徽更新於2004年,藤原浩在保留主視覺的基礎上,把原校徽中八角星內的文字換成了「100 YEARS」,繁體南開大學字樣以及自家的閃電標識。校方也表示,接下來還會推出南開百年華誕聯名限量單品。
前有文人魯迅為北大設計校徽,給了人們」北大人肩負重任「的想像,後有教育家梁啓超為清華設計校徽,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校訓刻在章上。可藤原浩的這個新校徽,熟悉的閃電Logo,更熟悉的是藤原浩式蓋章聯名配方,但是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把章蓋在校徽上,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藤原浩在無數潮人心中就是教父級人物的存在,至於「教父」的尊稱從何而來,似乎沒人能找到確切的出處。他是Good Enough和Fragment Design的創辦人,是設計師、音樂家、專欄作家、演員、大學教授和藝術家。
同樣的,他是許多重磅聯名的始作俑者;他是無數潮人心中的潮流標杆;他更是那個滿頭白髮的老爺爺。
Fragment Design在潮流圈中的地位無需多言,藤原浩加持的Fragment Design,憑藉著那個經典的閃電LOGO叱吒潮流圈,無論是Louis Vuitton的聯名,還是與Converse、Nike、各種潮流品牌的聯名,擁有藤原浩以及藤原浩的閃電加持的聯名產品,總是會受到潮人們的歡迎。
那一雙閃電的AJ1至今還是潮人們心中的神鞋,地位絲毫不比當下最火的倒鉤AJ1弱。
閃電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杯子咖啡零食,又或是基礎的服裝鞋子,又或是居家用品,甚至是遊艇,蓋上專屬閃電印章,喜提新聯名一個。
有人說Fragment Design的閃電LOGO就是一個對聯名品牌的認證,是對聯名品牌的賞識。但是藤原浩曾表示,和Fragment Design聯名Fragment Design只是輸出設計,後期的生產和製造是由對方操作,當然藤原浩說是這麼說,呈現出來的閃電聯名更多的是以蓋章的形式出現。
那一種沒有任何設計,單純兩個品牌LOGO結合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多出現在藤原浩出品的聯名單品中,甚至也有人曾經抱怨對於藤原浩聯名出品不用心的不滿。關於藤原浩「敷衍」「圈錢」的言論越來越被人們所提起。
這種「JPG」式的聯名,或許現在基本已經成為Fragment Design的聯名基調,隨著中國潮流市場的發展,藤原浩的閃電越來越多的和中國牽手,諸如早前和京東的潮流品牌JOY STUDIO進行了一次聯名。
光是這個十月份,Fragment Design就推出了Fragment Design x CLOT x Nike的三方聯名,日本品牌Poggy的聯名,Anti Social Social Club的聯名以及星巴克的聯名,臨近年底,難道藤原浩也有自己聯名的KPI指標需要衝刺?在藤原浩在成為南開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後,也為南開大學的百年校慶帶來了自己的閃電「蓋章」。對於這一次的聯名,大家的意見普遍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南開大學給其他中國的大學開了個好頭,以後其他大學也可以和潮牌進行更多不一樣的聯名。也有人說南開大學此次和藤原浩的牽手,更是表現出學校思想視野的全面領先,這樣的聯名更像是一則活生生的「招生廣告」。
但是有人卻認為這種單純LOGO疊加的聯名方式早已讓大家厭倦,況且這次是在大學校徽上做不用心的聯名,「兩道閃電往上一蓋就完事」難免讓人覺得敷衍。也有人對藤原浩的資歷表示懷疑,一個只會聯名蓋章的人,憑什麼可以成為導師?憑什麼可以在校徽上做文章?甚至校方還引以為傲在宣傳這樣的聯名,還要發售限量單品?
難道校慶聯名的單品因為藤原浩和閃電的加持,也要開始在二級市場有炒價嗎?這樣難道不是在指引學生去進入當下烏煙瘴氣的炒賣市場?即便在新聞釋出之後南開大學獲得了「中國最潮大學」稱號,可是最潮大學是否對於學校的水平有本質上的提升呢?
對於南開大學牽手藤原浩的事情,到底是在討好學生,還是在誤導學生,其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們在潮流的語境下看待這次的聯名,首先不能否定的是,這是一次中國高校和潮流的破冰式牽手,在潮流文化日漸火熱的當下,南開大學找來了藤原浩這個「聯名話題王」,著實是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全新嘗試。
涉及潮流領域固然是一個好事,但是是否應該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合作,是否應該選擇藤原浩,是否應該在校徽上加蓋兩道閃電,我覺得答案就不一定是肯定的了。
固然藤原浩在潮流圈享有盛名,且聯名的單品和自己Fragment Design的出品成為無數潮人心中的神品,但是在時尚界,在潮流圈中跟藤原浩相比實力更強,水平更高的人我相信同樣大有人在,藤原浩絕非不是那個有且僅有的唯一選擇。
中國優秀的設計師並不少,如果同在日本設計師領域,無論是川久保玲,又或是當下熱門品牌sacai的主理人阿部千登勢,又或是川久保玲的大弟子Junya Watanabe,又或者是亞洲以外在設計領域獨樹一幟的其他設計師,在時尚領域的設計能力方面,和專業技術其實並不比藤原浩差。
而且真正當我們看藤原浩的時候,其實也很難發現藤原浩的出品中「設計」元素的存在。我們對於閃電LOGO早已耳熟能詳,但是對於藤原浩的設計,或許我們思考許久卻也說不出他的個人設計風格和特色,聯名、蓋章像是藤原浩身上最大的特色,輔佐於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在潮流圈中的地位,使得自己的蓋章變得高貴且難得。
找來藤原浩,熱度和話題度絕對不需擔心,且在大家心中的接受度絕對無需煩惱,這看起來像是一種「接地氣」的行為,但是真正藤原浩影響力以及這一次聯名背後所帶來的,可遠不止簡單的聯名,設計新校徽,推出聯名單品那麼簡單。正因為有了藤原浩的加持,在這一次聯名的公開之後,在網上有許多人開始說想求一個南開代購,甚至要把南開「衝」到一個合理的位置。
顯然因為藤原浩這一次聯名,有些事情已經變了味。大家開始期待這一次會限量發售的聯名單品,希望搶先入手,甚至因為這次的閃電加持,可以讓第一時間買到的人轉手加價賣出去。
「萬物皆可炒」的道理潮人們早已牢記於心,而這一次「限量」同樣吊住潮人們的胃口。即便是與藤原浩合作推出單品具有一定話題度,但是通過限量的形式發售對於一個高校來說這樣的行為難免欠妥。
在當下「炒鞋市場」火熱,大家只想衝衝衝的時代,球鞋被炒出了天價,甚至一隻Supreme開季的小玩具傘兵也可以被炒到四位數,國家主流媒體紛紛發聲指出這一個炒鞋和炒賣行為的弊端,希望大家抵制炒賣,鞋穿不炒的言論成為主旋律。身處於教書育人第一線的大學或許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指引更多的學生潮人們朝著正確理性的方向去發展,而非引導他們在當下烏煙瘴氣的炒賣環境下,再在校園內發售限量單品。
那麼在日漸火熱的潮流環境下,對於高校來說更應該對潮流擁有自己的辨別,而不是被跟風、炒賣等等潮流圈的亂象所影響和牽著鼻子走。更應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致力於培養更多的優秀設計師,孕育更多優秀的擁有設計感的國潮品牌,即便不是設計專業學生,身為潮人的學生們同樣應該培養自己獨立對於潮流的認知。
我們常說跟風是不好的,那麼什麼是好的?擁有自己獨立的審美和品位就是好的。我們常說蓋章聯名是不好的,那麼什麼是好的?擁有品牌獨立的設計和剪裁風格的就是好的。我們常說炒賣是不好的,那麼什麼是好的?擁有理智冷靜對於潮流環境的判斷就是好的。
在當下的潮流環境下,充斥了許多企圖賺快錢的假潮人,充斥了不少不懂潮流的人民幣玩家,充斥了一些不學無術又自娛自樂的所謂KOL,潮流=炒賣,能炒的都是潮的之類的言論可以輕易刷屏,有人宣揚:衝就是熱愛,為了炒賣價格的差價而高喊熱愛的熱愛並不是真正的熱愛。
潮流文化過去或許被歸類為亞文化的一種,而當下潮流文化更像是一種主流文化的存在,既然被稱之為一種文化,這其中精華和糟粕就必然同在。一種文化的發展過程總是一個趨利避害的過程,我們可能沒辦法抵制糟粕,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經過辨別之後吸取精華。
可如果從南開大學牽手藤原浩開始,開啟了一輪官方的「限量聯名」,開始了一輪「聯名對象攀比」,開始了一輪「校園潮流跟風熱潮」,這或許是很可怕的開始。畢竟對於大學來說,培養有創造性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才是更重要的,難道不是嗎?
From 蟬市。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