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蝦夷扇貝,還有11萬斤海參!獐子島掏出「家底」融資也岌岌可危

2020-12-25 界面新聞

記者 | 可達1

近期,獐子島(002069.SZ)通過抵押蝦夷扇貝從民生銀行大連分行獲取融資9000萬元受到市場關注。

對此,民生銀行9月16日回應稱,這筆融資並非該行新發放的貸款,而是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下稱「系統」)顯示,登記日期2020年9月4日,獐子島將蝦夷扇貝抵押給民生銀行大連分行獲得人民幣9000萬元,履行債務的期限為2020-09-04至2021-09-04。不過和民生銀行說法有所出入的是,上述債權的抵押物的確是「蝦夷扇貝」,不過沒有寫明具體數量,而是劃定了多片海域內的海底存貨。

圖片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

系統顯示抵押物具體範圍是,「編號為遼(2018)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620號、遼(2018)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621號、遼(2018)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622號、遼(2018)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623號、遼(2018)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624號、遼(2019)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710號、遼(2019)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706號、遼(2019)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709號、遼(2019)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707號、遼(2019)長海縣不動產權第10900711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書》項下海域內所有海底存貨」。

民生銀行指該筆融資為存續貸款,系統顯示的確9月5日有一筆同樣由民生銀行大連分行發放給獐子島的債務到期,金額為人民幣1億元。該筆債務的履行期限為2019-09-05至2020-09-05,抵押物同樣為「蝦夷扇貝」,不過寫明了數量為8.57億個。

圖片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

對於抵押物範圍描述的變化,有機構人士表示,可能和生物資產不便盤點,獐子島的蝦夷扇貝存貨近年來曾出現問題有關。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抵押蝦夷扇貝融資以外,今年5月份獐子島以11萬斤海參從農業銀行大連長海支行處融資1100萬元;今年6月,獐子島又以77億枚蝦夷扇貝從農業銀行大連長海支行處融資4950萬元。

圖片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

圖片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

自2014年起,獐子島經歷了多次扇貝大規模死亡事件,飽受質疑。其中最近一次發生在2019年11月,直接導致獐子島2019年虧損3.92億元。此前在2014年和2017年也發生過類似事件,當年獐子島分別虧損11.89億元、7.23億元。

今年8月28日,獐子島披露2020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歸營收10.16億元;母淨利潤為3997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2359萬元,同比扭虧為盈;不過,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8166萬元,同比去年虧損3337萬元有所擴大。

2019年末獐子島資產負債率突破90%。截止2020年6月末,其資產負債率為96.23%,流動負債高達25.83億元,其中包括19.64億元短期借款,上半年財務費用5859萬。

此外,截至上半年末獐子島帳上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5.41億元,其中包括處置子公司獲得的8804.76萬元以及借款4.17億元,流動負債25.83億元遠超流動資產16.78億元。這意味著,無法足額續貸的話,獐子島資金鍊岌岌可危。

相關焦點

  • 8.5億個蝦夷扇貝作抵押,獐子島從民生銀行獲得9000萬元融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查詢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發現,近兩年來,獐子島公司已用扇貝、海參等主要海產品進行4次動產抵押,累計獲得融資2.5億元左右。
  • 獐子島抵押扇貝融資9000萬?民生銀行回應
    對於獐子島抵押扇貝融資一事,民生銀行9月16日表示,媒體報導提及的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000萬元融資,並非民生銀行新發放的貸款,為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 獐子島抵押扇貝獲9000萬融資,近兩年來已用海產品進行4次動產抵押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發現,近兩年來,獐子島公司已用扇貝、海參等主要海產品進行4次動產抵押,累計獲得融資2.5億元左右。如2019年9月,用8.5億個蝦夷扇貝作抵押從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行獲得貸款1億元;2020年5月,用11萬斤海參作抵押從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獲得貸款1100萬元;2020年6月,用77億枚蝦夷扇貝作抵押從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獲得貸款4950萬元。
  • 蝦夷扇貝肉肥味美時 央視《消費主張》獐子島
    4月11日晚,中央電視臺《消費主張》欄目播出《春色 春食 春滋味:扇貝》專題節目,普及扇貝產地、規格、挑選等知識,為消費者推薦安全、優質、營養的獐子島蝦夷扇貝。  獐子島蝦夷扇貝生長在獐子島海洋牧場,是中國首個獲得MSC可持續漁業認證的漁場,是國家一類清潔海域,給蝦夷扇貝、野生鮑魚、海參等提供了穩定、優異的生長環境。
  • 深交所14問獐子島:如何才能養好扇貝?海螺、海參靠譜嗎?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 潘宇靜 因為「扇貝跑路」而出名的獐子島,正在接受深交所的「靈魂拷問」。9月9日下午,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說明為應對蝦夷貝災害所採取的有效應對措施,並詳細論證蝦夷貝災害對獐子島集團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
  • 扇貝死了 海參也要少養!獐子島「瘦身」計劃急急急 交易所火速發函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扇貝死了,海參也要少養!獐子島「瘦身」計劃急急急,交易所火速發函 因為扇貝再次大量死亡而「焦頭爛額」的獐子島(002069)又有新動作。2019年虧損概率大2019年11月11日晚,獐子島公告,公司於11月7日開始啟動了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活動,本次抽測預計於11月中旬前結束。基於11月8日、9日抽測現場採捕上來的底播扇貝情況看,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
  • 獐子島「扇貝事件」真相浮現
    按照獐子島的成本結算,是以當月捕撈蝦夷扇貝作為成本結轉的依據,根據證監會以船上的北鬥導航定位信息為依據,發現2016年獐子島帳面結轉捕撈麵積較實際捕撈麵積少13.93萬畝,由此,獐子島2016年度虛減營業成本6000萬元。
  • 扇貝「跑路」?獐子島奇葩造假被查,股民損失誰埋單?
    除了刑事追責,獐子島或將面臨投資者的民事賠償。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主營蝦夷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等業務,於2006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水產第一股」。因此獐子島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採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83億元。
  • 蝦夷扇貝沒跑,剛剛,獐子島的財務總監又跑了!
    獐子島8個月跑了4位CFO!今年2月28日,原財務總監劉勇因個人身體原因辭去該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人事變動距今不到半年。當天獐子島同時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全年虧損3.99億元,公告中提及2019年11月海洋牧場扇貝又遭重大自然災害影響,一度引發輿論關注。
  • 熱死的海參是誰家的?獐子島的回應讓人意外
    據報導,遼寧漁業廳稱,遼參主產區出現海參大量被熱死的情況,損失產量6.8萬噸,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而之前連續兩度上演「扇貝跑了」的遼寧獐子島的海參再度引人關注。股民調侃道:「扇貝跑了,獐子島的海參你還好嗎?」令人意外的是,在遼寧大部分海參養殖業遭受高溫打擊時,大連漁業獐子島集團發布公告稱,海參未見異常。
  • 獐子島實地調查:從「海底銀行」到甩賣扇貝捕撈船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長海縣除了獐子島還有海洋島、大長山島、廣鹿島、瓜皮島等數十個島嶼,而與這些島嶼不同的是,獐子島屬於集體企業,其他島嶼均為個體戶經營。  根據獐子島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0.76%,而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由長海縣獐子島鎮人民政府100%持股,獐子島鎮的村民都是上市公司獐子島的股東。
  • 獐子島扇貝真產自獐子島海域?知情者:不少購自日韓,虧本賣
    有「海底銀行」之稱的獐子島近期遭遇了近五年來的第四次「扇貝事故」。扇貝頻繁「跑路」、「大面積死亡」,那麼市面上銷售的獐子島扇貝究竟捕撈自哪裡?這些扇貝是獐子島號稱優勢產品的蝦夷扇貝,還是李鬼變李逵?一位與獐子島有業務往來的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今年以前,獐子島的蝦夷扇貝,「除了自己養殖的,品質很好的基本以日本進口為主。」 蝦夷扇貝是冷水性雙殼貝類,原產於日本北部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沿海海域,20世紀80年代由遼寧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從日本青森縣陸澳灣引入我國。獐子島扇貝真產自獐子島海域?據澎湃新聞了解,除了購自日本,也有一部分來自韓國。
  • 扇貝又「跑」了?
    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 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什麼意思呢?
  • 扇貝死了海參也不養了!直接「賣海」!5年虧損20億股價跌近90%!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公司上市以來,以蝦夷扇貝增養殖業務為核心的海洋牧場,由內灣、淺海不斷向 外海、深海區域擴展探索,總規模由上市期初的20萬畝,發展到最高超過300多萬畝。 然而,2014年以來,由於海洋牧場先後發生三次大的自然災害,導致所增殖的蝦夷扇貝出現大比例死亡及損失。
  • 從「海底銀行」到甩賣扇貝捕撈船 獐子島經歷了什麼
    記者了解到,在長海縣除了獐子島還有海洋島、大長山島、廣鹿島、瓜皮島等數十個島嶼,而與這些島嶼不同的是,獐子島屬於集體企業,其它島嶼均為個體戶經營。獐子島鎮部分區域一覽根據獐子島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0.76%,而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由長海縣獐子島鎮人民政府100%持股,獐子島鎮的村民都是上市公司獐子島的股東。
  • 獐子島扇貝集體暴斃,畝產不到5公斤
    來源:時代周報「又是一年冬來早,又見獐子島,今年扇貝沒有跑,個個全撂倒。」今年雙十一期間,霸佔熱搜榜的除了「買買買」,就數「獐子島」了。說起由頭,獐子島原本只是遼寧大連長山群島最南端,風景如畫的幾座小島。
  • 獐子島撒了個彌天大謊,扇貝購自日韓?深交再發聲
    深交所還要求獐子島根據公司養殖與外購扇貝的具體方式,說明底播蝦夷扇貝受災與計提存貨減值的真實性。獐子島扇貝真產自獐子島海域?知情者:不少購自日韓,虧本賣有媒體報導,獐子島的扇貝其實很多是「外來貝」,購自日本、韓國,加工後以獐子島扇貝的名義出售。
  • 獐子島:你的扇貝還要再「跑」幾次?
    11月11日晚,獐子島公告稱,公司於2019年11月7日開始啟動了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活動,根據11月8日至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的水平。  簡單來說,就是抽測發現扇貝畝產大量減產。
  • 獐子島抵押扇貝獲9000萬融資 網友驚訝這也能抵押?
    獐子島抵押扇貝獲9000萬融資 網友驚訝這也能抵押獐子島又出么蛾子!9月11日,獐子島及相關人員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9月15日,獐子島抵押扇貝獲9000萬融資。網友驚訝這隨時會跑的也能抵押。9月16日,獐子島開盤不到半小時,股價即漲停,報4.16元。
  • 獐子島的扇貝外逃北海道了嗎?
    文中說法不符合蝦夷扇貝的生物習性和能力,除非北黃海蝦夷扇貝像鮭魚一樣會逆流而上並順對馬暖流進入日本。看到這,相信你們一定一頭霧水。因為獐子島曾在4年前因北黃海出現異常冷水團,使得其即將進入收穫期的百萬畝蝦夷扇貝絕收,發生過「扇貝失蹤」事件。沒想到這次扇貝的失蹤與上次一樣,事先毫無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