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行業系列報導] 武漢月子會所缺乏監管 服務質量令人擔憂

2020-12-22 荊楚網

  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湖北省「單獨二孩」政策極大地刺激著武漢市月子會所的發展,這些月子會所的現狀如何,動輒花上幾萬元去做坐月子究竟值不值得?2月15日至28日,記者走訪了武漢市多家月子會所後發現,月子會所的現狀令人擔憂。

  市場很大 缺乏監管

  據湖北省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信息,湖北省目前符合「單獨二孩」生育條件的夫妻有62.94萬對,其中有生育意願的只有44萬戶。據測算,湖北「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後,2014年增加的人口數在1.4萬至2萬之間。2015年至2017年,每年增加的人口數在10萬左右,這對月子行業是利好消息。

  從搜尋引擎上查找出的武漢市月子會所有10多家,分布在武漢三鎮,多是由股東出資經營,經營場所各有不同,有的在寫字樓,有的在酒店,有的在小區,收費從每月1萬元到最高11萬元不等。因月子會所屬於家政服務行業,註冊時不需衛生、食品等前置審批,也不屬於衛生部門的監管範圍,只需申領執照,即可開業。

  與此同時,月子會所都會打出「專業母嬰護理」、「專業育嬰師陪同」等口號吸引顧客,據了解,國家對育嬰師有著很嚴格的規定,育嬰師考試級別分三類: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五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經考試合者,才由中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指導中心頒發相應等級的技能證書,但記者走訪中了解到,許多月子會所宣稱的「育嬰師」都缺少相應證書。有的「育嬰師」是退休護士,甚至是月嫂充當。

  服務很多 慎重選擇

  武漢市內裝修較好的月子會所規模都在30間房間左右,每間會所一般有五成入住率,服務項目也分為媽媽和寶寶兩大塊,囊括了月子餐、媽媽身體指標檢測、育兒知識教導、產後日常護理、嬰兒健康檢測及護理、嬰兒身體清潔等方面。

  但是,例如產婦傷口消毒護理、哺乳期乳腺問題處理、新生兒黃疸監測是屬於醫療行為,如果護理人員沒有專業資質,很可能給母嬰造成傷害。由於月子行業監管主體不明,一旦母嬰在會所裡出現意外,消費者投訴和維權都極為困難。

  漢陽創意產業園內的某月子會所的高經理對記者介紹到:「我們的服務項目有近40種,為了方便媽媽們休息,會所還設立了陽光休息室、空氣淨化器和液晶電視,開設了產後瑜伽室。」

  「來我們這裡的客戶多是住在漢陽龜山附近,其中生完二胎來做月子的媽媽佔一半。」高經理說。

  如今正是80後夫妻的生育高峰,這類群體工作穩定、經濟條件較好、觀念超前、接受力強,因而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們選擇了月子會所的「一站式」服務,建議選擇一家月子會所前,要先實地考察和詢問已經入住的顧客,消費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努力學習好「育兒經」才是正道。

相關焦點

  • [月子行業系列報導]武漢月子會所走俏 多品牌混戰良莠不齊
    月子會所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母嬰護理服務,迎來了巨大的利好。目前,僅武漢市月子會所就已達20餘家。月子行業關係母嬰健康,家庭幸福。武漢月子會所的護理標準是否健康、安全?價高是否質高?荊楚網推出月子行業系列報導,持續關注。
  • [月子行業系列報導]月子會所 你坐月子去還是不去?
    月子會所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母嬰護理服務,迎來了巨大的利好。目前,僅武漢市月子會所就已達20餘家。月子行業關係母嬰健康,家庭幸福。武漢月子會所的護理標準是否健康、安全?價高是否質高?荊楚網推出月子行業系列報導,持續關注。  荊楚網消息(記者郝菁、馮凱)武漢市自2009年第一家月子會所開業,到現在大小月子會所20餘家,月子會所逐漸被市民了解。
  • 武漢月子會所苦熬期待中前景美好
    長江商報消息 由於存在惡性竟爭,缺乏行業監管,國內月子會所這一新興業態在今年初相繼被曝出嬰兒輪狀病毒感染、按摩導致嬰兒髖關節骨折等事件後,成為各種輿論的焦點。加上該行業收費頗高宣傳較少,人們對此莫測高深。
  • 月子會所:1萬和2萬套餐服務內容一樣
    但是,很多月子會所沒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衛生環境差、缺乏監管主體……原本應該讓人們放心的場所,卻暗藏種種隱患。高價並不代表高質,生意火暴卻無執照目前,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地出現一些天價月子會所,最高消費達28天118萬元,每月花費38萬元的套餐也有數十位產婦嘗試。可高價並不等同於高質量的服務。
  • 行業聚焦,洛陽市育嬰師協會舉辦月子會所行業行規第二次研討會
    記者從洛陽市育嬰師協會了解到,一直以來洛陽月子會所缺乏好的外部經營環境,沒有準入門檻、行業準入制及準入標準缺失,行業管理缺失、更沒有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沒有統一、透明規範的價格體系,而申請月子會所只需在市場監管部門註冊就可以開門營業。
  • 武漢月子會所:8月進入預訂或入住旺季
    圖片由客戶提供長江商報消息 特別關注·武漢月子會所系列報導之五採寫/本報記者 龔虹記者從7月中旬至今,共探訪了武漢市10多家月子會所,除了走進聖瑪莉、喜月滿滿兩家月子會所外,還深入到芸帆、彌月喜、珍馨、安琪悅、家好月圓、匯慈安、馨悅家進行了參觀了解,也曾與福臨天賜、美麗媽媽產後恢復中心有過多次的電話溝通,近期又採訪了南丁格爾月子會所
  • 月子會所打價格戰服務堪憂:口水布被用來擦屁股
    一邊是時有發生的嬰兒受傷事件,一邊是不斷上漲的月子服務需求,月子會所行業該如何擺脫業已形成的負面形象,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成為武漢月子會所行業所有經營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價格戰背後服務質量堪憂  在我國,月子會所準確稱呼應為產後母嬰康復機構,但卻並不具備醫療衛生從業資質,屬於家政服務行業,這便間接導致了月子會所行業監管模糊的現狀。據了解,一家月子會所只需辦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便可營業,目前並無專門的監管部門和行業準入標準。
  • 武漢「月子會所」悄然崛起
    長江商報消息 聚焦武漢「月子會所」系列報導之①雖然價格不菲,但是到月子會所「坐月子」正成為越來越多80後、90後的新選擇。從月子住宿、月子營養餐飲,到寶寶護理、產婦康復護理、產婦瘦身美容、新手爸媽培訓等,月子會所提供的「一條龍」服務受到熱捧。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武漢的月子會所有近30家,僅今年上半年就有5家左右開門迎客。悄然崛起沒有刺眼的廣告宣傳、沒有喧鬧的活動推廣,江城月子會所不經意間已悄然崛起。
  • 杭州月子會所的「服務之王」
    近年來,月子會所在中國內地遍地開花,數量不斷增長,質量卻不容樂觀。如今的月子會所專門針對產後孕婦與新生兒,以及小月子照護,專業的月子會所會提供從產前慰問到產後照護等一系列服務。月子會所最早起源於臺灣,在臺灣被稱為產後護理之家。與內地的小眾消費不同相比,產後護理之家在臺灣十分受歡迎,是超半數產婦坐月子的選擇,基本屬於大眾消費。
  • 多部門監管、行業標準缺席 月子會所悅子之難[圖]
    東方網4月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日,滬上一位「兩孩」媽媽向媒體投訴稱:花了7萬元入住月子會所,卻因會所設施和服務中的種種問題,「二寶」感染肺炎被緊急送醫,而自己也一度高燒不止。結束坐月子之後,月子會所依然沒有和她達成調解協議。這一事件再度引發了公眾對於月子會所這一新興行業的關注。
  • 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_福建融僑大明母嬰服務有限公司
    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福建融僑大明母嬰服務有限公司,嬰兒餵養:寶寶入住中心的第1天起,兒科專家、新生兒護理專家就將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全面的餵養方案。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 同時,由於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帶來的服務水平難以保證。總體而言,月子中心行業利潤都不高。
  • 廣州高端月子中心 澳玥月子會所領跑母嬰行業
    >廣州高端月子中心 澳玥月子會所領跑母嬰行業2017-09-22 15:37: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自07年從臺灣引進母嬰月子會所模式,月子中心在一二線城市遍地開花。不過,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月子中心數量雖然呈井噴式爆發,但由於缺乏行業準入規則和規範監管,其實已經漸漸浮現出諸多問題。比如,某些月子中心不僅沒有達到母嬰保健的基本要求,甚至還對母嬰身心造成傷害,此舉嚴重損害了行業信譽,這對本就高品質的企業更是一種有形的傷害……
  • 母嬰月子會所行業八大發展趨勢
    母嬰月子會所作為大健康產業群的細分行業,經過初期沉浸之後爆發出強勢的潛力。雖然目前針對母嬰會所行業本身的監管體系還未健全,但是並不影響政策紅利帶來的蓬勃景象。當時月子會所服務人員基本由「醫護+運營+保健康復」三部分組成,較為鬆散缺乏體系。會所主要的賣點以環境,設備,裝修及房型為主,主拼硬體及概念。屬於低質高價概念化階段。回歸本質,母嬰月子行業從粗狂到精細化管理母嬰月子會所形態初漸而成,但只限於經濟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大量的二三線城市有待發展。
  • 月子會所行業標準發布 福州一些月子中心不達標
    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李永華)4日,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正式發布《產後母嬰康復機構指南》,這也是關於月子會所的第一份行業標準。對此,榕家政服務業內人士表示,榕一些月子中心難以達到標準,該標準有利引導產後母嬰康復行業的健康發展,並促進市場優勝劣汰。
  • 揭秘月子會所打價格戰背後:用口水巾給寶寶擦嘴擦屁股
    一邊是時有發生的嬰兒受傷事件,一邊是不斷上漲的月子服務需求,月子會所行業該如何擺脫業已形成的負面形象,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成為武漢月子會所行業所有經營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價格戰背後服務質量堪憂在我國,月子會所準確稱呼應為產後母嬰康復機構,但卻並不具備醫療衛生從業資質,屬於家政服務行業,這便間接導致了月子會所行業監管模糊的現狀。據了解,一家月子會所只需辦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便可營業,目前並無專門的監管部門和行業準入標準。
  • 月子會所別成「月子陷阱」
    ■徐建輝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江西省贛州市的彭女士產後入住當地月子會所,原本以為自己和嬰兒都會得到專業、科學的護理服務,但嬰兒身體出現異常後,月子會所根本沒當回事,以致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被確診為重症肺炎。
  • 2019月子會所高峰論壇暨母嬰服務行業年會在武漢召開
    12月19日「2019月子會所高峰論壇暨母嬰服務行業年會」在武漢光谷開幕,雲集了500多家月子會所與母嬰服務機構的峰會,譜寫了母嬰行業一幕幕「傳、幫、帶」的新篇章。
  • 月子餐質量參差不齊 監管標準尚存空白
    近日,東莞一家月子會所的月子餐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社會關注。產婦們花大價錢住進月子會所,渴望享受高質量的母嬰服務,卻發現連最基本的飲食安全都不能保證。為了摸清月子會所這一新興的特殊餐飲消費業態的安全衛生狀況,近日,記者走訪了鄭州市多家月子會所,發現月子餐市場需求量很大,質量參差不齊,監管方面尚存空白。
  • 「月子會所」最高報價八萬元 監管空白需謹慎
    「月子會所」這一新生行業此刻也以其昂貴的價格和全方位的服務吸引著眾多孕媽的眼球。「28天,8萬元……」4月22日、24日,記者對瀋陽市多家月子會所進行實地採訪發現,某些月子會所的價格驚人。  ●「月子」模式:九對一服務  「24小時服務、健康評估、產後護理、恢復訓練、育兒指導……」全方位服務是月子會所的最大特色,「我們採取N對一的服務模式,即每一名產婦都有專業醫生、護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美容師、按摩師、廚師、保潔和司機為她提供隨叫隨到的服務。」位於文安路附近一家月子會所的負責人肖女士說。
  • 月子會所「看起來很美」:「一對一」有名無實
    需求的不斷細化使月子會所應運而生、生意火爆,成了「市場新寵」,往往需要提前數月預訂,有的地方甚至將月子會所看作城市家庭「坐月子」的新標準。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月子會所這一新興行業目前處於「灰色地帶」,無相關營業執照,缺乏監管主體,無行業標準。業內人士和專家建議提高月子會所準入門檻,制定行業標準,使其規範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