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極端思想是危害社會的「毒瘤」

2020-12-2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宗教極端思想是危害社會的「毒瘤」

近期發生的巴楚「4·23」、鄯善「6·26」暴力恐怖案件,給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暴徒濫殺無辜、手段兇殘,讓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瞬間失去,可謂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這些普普通通的農民轉瞬化身為兇殘暴徒,揮舞屠刀指向自己的鄉親、發小、政府工作人員和基層公安民警?不只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惜,還有他們親人情感上的創傷,還有他們未竟事業的遺憾以及許多未竟願望與期冀。那位24歲的美麗維吾爾族姑娘,尚期待著愛人早日為她披上嫁衣;那位才做了父親的鎮長,年幼的孩子一直在等待他的歸來。還有,那位臥床不起的老人,至今不能接受暮年喪子的殘酷現實;甚至於那些罪犯的家屬,也不願意昨天還在一起親暱的父親、丈夫、兒子,今天已淪為千夫所指的罪犯,令他們愧對鄉親……答案就是宗教極端思想——它是這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的幕後元兇。

宗教極端思想,一般是指在宗教名義掩蓋下,通過傳播極端主義思想主張,從事暴力恐怖活動或民族分裂活動的社會思潮和政治勢力。被其蠱惑的人們,無論是少年、青壯年、老年或女性,都會變得良知泯滅、狂熱無比、喪失理智,並進而投身痴心妄想的幻覺,為了實現一個個邪惡目標鋌而走險。它是致人錯亂的「毒品」,是破壞社會正常秩序的「毒瘤」,是隨時都會危及社會安全的「定時炸彈」。

新疆的宗教極端主義肇始於1933年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之流在「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影響下,在和田創立的所謂「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他們持宗教極端主義觀點,手段殘忍,對伊斯蘭教其他學派人員進行殘酷迫害,甚至殺害。最終,在各族人民的強烈抵制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僅僅存在了幾十天就覆滅了。之後,「東突」分子艾力汗·吐烈又混入三區革命隊伍中試圖渾水摸魚,但在阿合買提江等三區革命領導人的堅決抵制下,他們的企圖又一次失敗。新中國成立後,「東突」分子流亡國外,建立暴力恐怖組織,繼續從事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活動。

現代各國宗教極端主義宣揚的宗教極端思想與暴力恐怖主義同出一轍。他們的共同主張,就是用暴力手段製造恐怖活動,來反對政府和現行社會制度,最終奪取國家政權。宗教極端主義已成為暴力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之一。所以,宗教極端勢力及其恐怖活動正成為影響當今世界政局穩定和地區安全的嚴重威脅。新疆宗教極端勢力受到複雜國際因素和民族分裂主義以及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新疆得到迅速傳播發展,並形成勢力。一些民族分裂分子頭目利用改革開放後較為寬鬆的政策,抓緊培植骨幹力量,在信教群眾中散布宗教極端思想和「聖戰」邪說,並不斷派其成員赴境外接受宗教極端思想和恐怖主義訓練,並從事販賣毒品、槍枝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宗教極端主義宣傳,鼓動通過「聖戰」推翻世俗政權。就是這部分持有宗教極端思想的暴力恐怖分子,於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在新疆製造了多起暴力恐怖案件和針對愛國宗教人士的暗殺,造成相當數量的各族群眾和愛國宗教人士傷亡。如:1996年5月12日清晨,78歲的中國伊協副會長、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新疆伊協會長、喀什市艾提尕清真寺伊瑪目、哈提甫阿榮汗·阿吉在前往艾提尕清真寺主持乃瑪孜的途中,3名窮兇極惡的宗教極端分子,對這位毫無反抗能力、深受穆斯林群眾愛戴的老人瘋狂砍殺,連捅20餘刀。這些都是暴力恐怖分子對新疆各族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近年來,我區出現的「伊扎布特」「伊吉拉特」等宗教極端組織、團夥以伊斯蘭教「改革派」的面目出現,以簡化宗教禮儀和婚喪嫁娶儀式、拒收彩禮,來迎合人們的心理需求;他們把人按照宗教信仰簡單地分為穆斯林和「異教徒」,曲解《古蘭經》中「吉哈德」的原意,宣揚只有對「異教徒」進行「聖戰」死後才能進「天堂」的歪理邪說;以非法教經、講經等活動形式,強迫婦女蒙面;不準群眾在辦婚禮喜宴時唱歌跳舞,不能給亡人過乃孜爾等,並妄斷「哈拉力」(清真)「哈拉木」(不清真),在信教群眾中造成思想混亂;他們利用信教群眾樸素的宗教感情,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甚至煽動和製造暴力恐怖案件,造成社會恐慌,不僅嚴重影響了我區宗教領域的穩定,而且影響了社會正常的公共秩序。

從伊斯蘭教基本教義和整個發展歷史來看,反對濫施暴力、主張和平是伊斯蘭教所倡導的。新疆各族穆斯林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和發展中,形成了愛國、愛教、愛和平的光榮傳統。而宗教極端主義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崇尚暴力恐怖活動,甚至濫殺無辜,完全違背了伊斯蘭教主張和平、反對暴力的基本教義,也是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因此,黨和政府加強防範宗教極端勢力的思想滲透和堅決打擊其暴力恐怖行為,既是中國法律賦予的歷史責任,也是維護新疆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神聖使命。

我們與宗教極端勢力的鬥爭,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場嚴肅的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的政治鬥爭。新疆各族人民群眾要擦亮眼睛,認清宗教極端思想踐踏伊斯蘭教基本精神、褻瀆伊斯蘭教教義、破壞安定團結的險惡用心,理直氣壯地駁斥他們散布的極端思想,剝掉其宗教外衣,揭露其反動本質和嚴重危害,形成對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分子和宗教極端分子人人唾棄、人人喊打的氛圍,為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美好家園,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創造良好社會環境。(作者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巡視員)

相關焦點

  • 新疆主席努爾·白克力:堅決剷除宗教極端思想這個社會毒瘤(圖)
    4月7日,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在《新疆日報》發表文章,稱要堅決剷除宗教極端思想這個社會毒瘤。努爾·白克力稱,在當下,暴力恐怖活動是影響新疆穩定的直接現實危害,而宗教極端思想是「三股勢力」賴以生存的土壤,是暴力恐怖活動進行思想發動和成員發展的主要手段,已成為嚴重影響新疆社會穩定的毒瘤。此禍不除、新疆難安!
  • 新疆開展「去極端化」宣教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圖)
    □本報記者何新社攝  【編者按】  當前,全疆各地在自治區黨委領導下,正在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在推動此項工作中,各地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拜城縣緊緊圍繞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樹立大宣傳理念,構建大宣傳格局,積極探索和創新了到人、管用、有效的經驗做法,形成強大的「去極端化」社會氛圍,群眾「免疫能力」不斷增強,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蔓延趨勢得以有力遏制。
  • 發聲亮劍丨去極端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以前被宗教極端思想裹脅的他們,現如今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下,重新站了起來,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我感到高興和激動。宗教極端思想是這些人違法犯罪的根源。宗教極端思想一天不除,社會就一天不得安寧。
  • 境外勢力和宗教極端思想蠱惑下的瘋狂不歸路【2】
    隨著專案行動的深入開展,警方發現,近年來,境外勢力利用宗教極端思想蠱惑人心,煽動境內人員出境參加所謂的「聖戰」。這些受蠱惑的人員試圖從我國西南邊境地區偷渡出境,在偷渡過程中一旦受阻,甚至不惜就地發動暴恐活動,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危害。
  • 天安門恐襲幕後 宗教極端保守思想危及新疆
    而這一教派在新疆積極推動社會生活領域的伊斯蘭化,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日漸凸顯。思想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維吾爾族婦女不再穿著豔麗的民族服飾,取而代之的是一襲寬大黑罩袍。南疆某些地區甚至禁止音樂、傳統歌舞、繪畫、雕塑等社會文化活動,並指責維吾爾族婚喪習俗違反伊斯蘭教義等。
  • 人民日報整版評論《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白皮書
    新疆反恐、去極端化的人權價值 丁守慶 當今世界的恐怖主義,在極端主義的推波助瀾之下,越發顯現出其戕害無辜生命、危害公共安全、製造社會恐慌、肆意踐踏人權的極大威脅,已成為世界毒瘤和國際公敵,必須共同打擊。
  • 「去極端化」是對宗教活動的保護
    「去極端化」是對宗教活動的保護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6.03 星期五     據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發表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 傳統宗教·新興宗教·邪教
    「傳統宗教」通常指那些在時間上產生很早、具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的宗教,如猶太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中國道教等,它們都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人數眾多的信徒。此外,傳統宗教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澱、社會整合,它們事實上已成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其主導方面與社會發展潮流是同一的,相吻合的,它們的生存和健康發展有益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社會倫理道德的提升。
  • 宗教不是民族,維吾爾族不等於穆斯林
    特別是近年來,「三股勢力」為了達到他們分裂祖國的罪惡目的,大肆篡改宗教教義,編造異端邪說,通過各種方式,從意識形態、經濟制度、法律規範、文化藝術、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對信教群眾進行全方位的腐蝕、煽動和蠱惑,甚至把黑手伸向校園,想方設法利用宗教極端思想毒害、腐蝕青少年,成為宗教和諧的最大威脅。
  • 以前我搞不懂宗教儀式和民族風俗的區別,現在終於明白了!
    但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披著宗教的外衣,蠱惑、迷惑人們的思想,也有部分人上了他們的當,中了他們的毒,包括我本人很長一段時間根本分不清宗教儀式和民族風俗。2014年8月我結婚時念尼卡、2015年7月請宗教人士給兒子起名、曾經還參加過葬禮乃則爾、割禮等儀式活動。通過深入學習和閱看各類媒體關於飲食、習俗、通婚等經典作品後,我才認識到這些都是宗教儀式。
  • 新疆去極端化調查
    攝影:陳芳 新疆當局頂層設計推動去極端化 新疆黨委一位知情人士向鳳凰網透露,早在2010年上半年,新疆高層已意識到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並提出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抵制和消除宗教極端思想的影響。
  •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全文)
    依法懲處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中國政府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利用宗教進行分裂國家、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煽動民族仇恨、破壞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動;禁止利用宗教妨礙國家行政、司法、教育、文化、婚姻、計劃生育、繼承等制度的實施;禁止利用宗教進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
  • 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
    新疆依法開展去極端化工作,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宣傳品、非法宗教網絡傳播,有力遏制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滋生蔓延。宗教極端主義幹預行政、司法、教育、婚姻、醫療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大幅上升,群眾對宗教極端思想危害性的認識明顯提高。
  • 恐怖主義和極端宗教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
    「聖戰分子」發布了聲明,對發生在維也納的恐怖襲擊負責,並稱發動襲擊的目的是為了報復奧地利參與了由美國牽頭的國際聯軍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行動。聯想到之前在巴黎發生的高中老師因為批評伊斯蘭教先知被恐怖分子當街斬首的事件,與宗教極端主義鬥爭的道路任重道遠。
  • 《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白皮書
    新疆依法開展去極端化工作,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宣傳品、非法宗教網絡傳播,有力遏制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滋生蔓延。宗教極端主義幹預行政、司法、教育、婚姻、醫療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大幅上升,群眾對宗教極端思想危害性的認識明顯提高。
  • 《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白皮書(全文)
    新疆依法開展去極端化工作,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宣傳品、非法宗教網絡傳播,有力遏制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滋生蔓延。宗教極端主義幹預行政、司法、教育、婚姻、醫療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大幅上升,群眾對宗教極端思想危害性的認識明顯提高。在依法去極端化的同時,新疆也加大對合法宗教活動的保護力度,相繼出臺或修訂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等有關宗教事務管理的地方性法規。
  • 認清「伊吉拉特」的本質及其危害
    然而,「伊吉拉特」在近現代已經完全變異為宗教極端思想,並催生出恐怖主義向全球蔓延。  石嵐:伊斯蘭極端勢力的目的是要誇大伊斯蘭教的危機意識,竭力為所謂「聖戰」製造正當藉口,煽動蠱惑穆斯林立即行動起來。它打著「捍衛和復興伊斯蘭教」的旗幟,宣揚以極端的手段達到其淨化信仰、純淨宗教、排除異己,最終建立一個所謂的伊斯蘭教法統治的國家。
  • 白皮書:新疆反恐、去極端化是人類正義文明對邪惡野蠻的鬥爭
    (新疆白皮書)白皮書:新疆反恐、去極端化是人類正義文明對邪惡野蠻的鬥爭中新社北京7月21日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1日發表《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在全文第七部分,白皮書指出,伊斯蘭教不是維吾爾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並強調,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是人類正義、文明對邪惡、野蠻的鬥爭,理應得到支持、尊重和理解。白皮書說,維吾爾族先民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和薩滿教,後來相繼信仰過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
  • 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發表《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
    央廣網烏魯木齊7月21日消息(記者張雷)為期兩天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今天下午在新疆烏魯木齊閉幕,這次研討會以「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為主題,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共同舉辦,
  • 讀《宗教社會學》有感——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除了人們的生活、精神、性格等方面,還包括對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有人類的地方就有宗教的存在,宗教是人類心靈的必需品。宗教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極其重大,不管信仰哪種宗教,它都在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從宗教意義上來說,有團結民族,安撫人心,穩定社會的功能利益,甚至在人們的生活中或精神上取到了指導性的作用。可見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之大,值得討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