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7月21日消息(記者張雷)為期兩天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今天下午在新疆烏魯木齊閉幕,這次研討會以「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為主題,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共同舉辦,是中國首次主辦的伊斯蘭教國際性研討會。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知名伊斯蘭教界人士、著名專家學者和政府代表針對世界一些地方暴恐極端問題頻發的嚴峻現實,深入探討伊斯蘭教的中道精神,分享各國反對極端的成功經驗,矢志維護伊斯蘭教良好形象,形成重要共識。
閉幕式上,與會代表共同發表《倡導中道思想 反對極端主義——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倡議書》。
一、堅守中道寬容,遠離極端偏激
中道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特徵,是穆斯林在宗教功修和社會生活中遵循的基本準則。當今,中道寬容已成為伊斯蘭世界倡導的主流思想和價值,正在浸潤著穆斯林宗教生活與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們應攜起手來,共同倡導和弘揚伊斯蘭教中道寬容思想,這對弘揚伊斯蘭真精神,消除誤解和偏見,促進社會穩定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
當前,極少數別有用心之人不考慮經文真實含義,不考量經文降示背景,肆意篡改「吉哈德」、「遷徙」等伊斯蘭教思想,散布遠離非穆斯林謬論,妄斷穆斯林兄弟悖信,把伊斯蘭教信仰真主與服從執政者的思想主張割裂開來,把信仰與寬容割裂開來,製造穆斯林與政府的對立,離間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團結,危害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危害國家安全與人民安寧。
我們認為:第一,「吉哈德」有大小之分。大「吉哈德」指與個人私慾作鬥爭,以純潔自己的靈魂;小「吉哈德」是為正義而抵抗敵人進攻,但是任何個人無權宣布小「吉哈德」。第二,只要國家保證穆斯林群體基本的信仰自由,就沒有「遷徙」;第三,「內心誠信,口舌誦念」是馬圖裡迪-艾什阿里教義學明確主張的信仰基本要素,任何個人無權判定他人悖信;第四,極端分子打著伊斯蘭教旗號、以真主之名殘害無辜,將使真主惱怒,受到真主的懲罰。奉勸那些極端分子迷途知返,遠離極端偏激,回到真主指引的正道上來。
二、尊重優良傳統,注重與時俱進
與會各國穆斯林均遵循伊斯蘭教遜尼派哈乃斐教法學派和馬圖裡迪—艾什阿里教義學傳統。哈乃斐教法學派以中道、寬容、理性著稱,是伊斯蘭教法學的重要基石。馬圖裡迪—艾什阿里教義學主張在信仰上天啟與理性並重,倡導寬容、溫和與中正, 既重視發揮理性的作用,但並沒有將理智推至高於天啟的位置。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共同尊重和傳承的寶貴財富。
更新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特徵。哈乃斐教法學派倡導根據經典精神,運用理智創製。我們主張繼承這一傳統,採用《古蘭經》、聖訓、類比與公議的方式,對已經不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思想觀念主張進行反思和研究,對經典作出符合國際社會發展潮流和各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三、開展文明對話,倡導交流互鑑
伊斯蘭教認為人類同源,鼓勵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間對話。這是人類共同繁榮發展的基礎,是不同群體和平共存、交流合作的最佳途徑。真主創造人類,並使人類成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信仰的群體,目的就是讓他們互相了解,交流互鑑,彼此愛護,和睦相處。文明的多樣性是真主的一種跡象,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
真主在《古蘭經》中說:「每個民族各有一個使者。」又說:「我派遣你,只為憐憫全世界的人。」這些經文體現的是伊斯蘭教主張平等地對待全世界各民族群體。當今伊斯蘭世界倡導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共存共生,大家彼此相聯,互相依存。我們相信,只有對話包容,交流學習,才能交相輝映,多元共存。我們反對以信仰劃界、製造隔閡與矛盾,反對文明衝突等不當言論,主張以對話消除誤解,以包容化解紛爭。
四、重視文化教育,關心青年一代
優良教育是保證穆斯林群體追求正道、遠離極端的關鍵。我們要發展穆斯林文化教育事業,提倡和平、中道、愛國、寬容、對話、合作,尊重非穆斯林,服從執政者,努力傳播伊斯蘭正道,防止青年一代穆斯林受不良思想影響,甚至被極端主義所蒙蔽和利用。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年一代教育引導,讓青年人了解、認同並踐行伊斯蘭教和平、中道思想,自覺遠離和抵制極端主義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