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熵增與極化》

2021-02-26 無禪法苑

【前 言】:這篇文章比之前的可能要稍微艱澀一點,因為以我現目前的精力也沒法展開闡述,也不是3、5篇文章就可以講明白的。我還是寫出來,留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


中 道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中道。佛法中只要是涉及中道的部分,就是最抽象的部分,比如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十二門論》等,龍樹也是中觀學派的集大成者。這部分文字的抽象程度和閱讀難度超過了《楞伽經》和《宗鏡錄》。僅就抽象程度而言,更是遠超《金剛經》、《華嚴經》和《法華經》等大乘經典。

 

那什麼是中道呢?或者講有沒有一個中道呢?

老實說不撒謊:這個中道是沒有的。所謂的中道就是不立邊見,不執邊見,不住邊見。但我們去追求中道的過程,就在遠離中道。

 

那麼,什麼又是邊見?

惡是邊見,善也是邊見;

好是邊見,不好也是邊見;

有是邊見,無也是邊見;

空是邊見,不空也是邊見;

執著是邊見,不去執著也是邊見;

拿起是邊見,放下同樣也是邊見;

輪迴是邊見,解脫也是邊見;

「身是菩提樹」是邊見,「菩提本無樹」仍然是邊見;

有一個「證悟」是邊見,沒有這個「證悟」也是邊見;

執於法是邊見,執於非法也是邊見,執於非法非非法依然是邊見。

 

只要落於一邊,就是邊見。只要是邊見,就不是中觀,就不是中道義。我們只要起心動念,基本上都在邊見上,要麼好,要麼壞,要麼有,要麼空,要麼即有即空,要麼非有非空,只要是正常人類,我們的思維就脫離不了這幾句話的界域。

 

我們的煩惱、輪迴、精神疾病等,說到底,就是因為我們將自心和外部世界做了種種二元對立:我他對立、內外對立(自心)、我法對立、法法對立。宗教和很多哲學所追求的所謂的「開悟」、「無上正等正覺」、「人天一元」、「天人合一」、「真我」、「大我」、「終極真理」等等,不管所立的名詞是什麼,最後都是為了破除一切心內心外的二元對立。其實,說到底,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二元對立就是一個立邊的過程,

邊即立,則分別和執取生;

分別和執取熾盛,則煩惱不斷,輪迴不息。

因此,中道也是為了讓我們破除各種二元對立和邊見。

那麼,有沒有這個中道呢?

沒有的。

因為立中就是立邊。

有中道,就有非中道。

立一法必定立一非法。

立中道,就是立新的邊見,只不過是把之前的「過左」和「過右」打個包歸到了「非中道」那一邊,中道在這裡就成為了另一頭的邊見。現在,大家應該知道中道有多難了吧,因為我們在闡述和追求的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

 

所以,不管我們講實相還是講空性,到最後都是不執於任何一法,於是我們就又立了一個「非法」的概念,但是呢,我們又去執著於「非法相」,於是又立了一個「非非法」,可見,只要我們為中道立相,就成為更高層面的新的邊見。而《金剛經》,釋迦牟尼佛為須菩提講法,就是在破除須菩提的非法相和斷滅相,看不清楚這個緣由,就鐵定讀不懂《金剛經》。

 

但凡有「見」,即形成「見障」;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有所知即被所知障;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即被該認識障;

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即被該境界障。

而我們已經講過無數次了:最後的認識,就是破除一切認識;最後的一層境界,就是再沒有任何境界。

 

那麼,我們如何破除二元對立,達至中道呢?這就是我們公眾號建立的目的,大家有興趣可以再讀一下我們《心燈》系列文章。這裡我就講一點,大家能否理解就靠自己了:

 

龍樹的中觀,最核心的,甚至龍樹菩薩思想最核心的就是他的「三是偈」:《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我國天台宗的一心三觀三諦圓融就是依據此三是偈。再補一點,我改天再獨立發文闡述:

 

以假觀,中空亦假;

以空觀,假中亦空;

以中觀,假空亦中。

 

熵 增

 

熵增是熱力學的專有名詞,我也僅是借用一下,因為一時間也找不到更貼切的詞彙,熱力學中的熵增是指: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發展的過程。我們物理學定義了各種守恆,但無論客觀世界怎麼發展,總是朝著熵增的方向前進。

 

這裡,我們主要指代「信息熵」的熵增,我這麼講也不知道對不對,大家就依據模糊的直覺來理解我這句話就是最準確的。

 

首先,是結論性的語言:無論我們個體還是整個宇宙本身,都是朝向信息熵的熵增方向發展。

 

廢話??是的,廢話。

 

首先,從宇宙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無中生有以至森然萬象的過程。依照《易經》觀點,宇宙就是一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生六十四卦以至於無窮的過程。從《道德經》來看,就是一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從佛經來看,我們就是因為一念無明而受生現起,貪嗔痴慢疑交織增盛,以至於百千萬劫不斷受生輪迴的過程。

 

這裡,我們從個體的經歷來看,我們入胎,牽引輪迴的第一動力就是「引種」,也就是決定我們投身哪一道趣的最最強有力的那顆牽引種子,這顆種子受我們前世的善惡業力所感召,但即便是進入了人道,人的差別也很大,有的生下來盲聾暗啞,有的貌美如花,有的一生命運多舛,有的富貴榮華,這些部分就由無數的滿業種子所孵化和造就,也是引業的種子所感召。所謂的引業,就是牽引,所謂的滿業,就是填滿我們作為人的人身以及整全人生的各個業種。從我們入胎開始至死亡結束,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

 

而構成我們宇宙器世間和有情世間最基本的動力:阿賴耶識(如來藏、種元識、阿卡西記錄、生命樹)的業力線以及念力和願力,會伴隨著生命體不斷的輪迴而持續累計的增加,這些增加的部分又構成了我們群體心智範式的新種來源(參閱:百猴效應),以及形態發生場的「模板」來源。因此整個宇宙的信息都是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即便本體本身是如如不動的,信息熵仍然是一個熵增的過程,然後又通過類似全息圖的方式分形到每一個個體和碎片。

極 化

 

我可以負責任的講,我們每個人在生命歷程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處在極化的進程之中。極化就是單點或者多點的不斷增盛。

 

我們見到或者聽說過的很多能力爆表的政治領袖和企業家,就是單點持續不斷極化的結果。如果不是因為超越常人的極化過程,那麼就不可能有超強的專注力,超高的敏感度以及卓越的執行力。

 

這種極化一般由兩種類型導致,一類是因為經歷了太高烈度的事件,導致內心持續對自己進行強化和薰染,典型的就是各種極端的「復仇」行為,由不理性的情緒出發,反而造就了極端的理性和專注,不僅如此,智商和邏輯梳理都能上一個臺階。第二類是自我有意識的薰染,比如阿里巴巴在創業早期,團隊每天早上閱讀的《羊皮卷》,也叫做銷售雞血聖經。我引用一段相似的話,大家體會體會:

 

「梟雄之心大於法理規律,草莽之氣盛於公堂守則;流放於野,淪為草寇,鬱勃難舒。喜歡決勝千裡的大氣大概、成則意興風發,群龍之首!要殺,就殺個血流成河,片甲不留!要隱,就隱個全身而退,百忍成金!」

 

試想,如果從大學或者剛畢業開始,每天早上起來我們就默讀或者大聲念誦上面這段話10遍20遍,那麼這個人在企圖心、勝利慾、抗壓力、扛逆境等方面最終的能力一定遠高於他本然的自己,甚至遠超身邊很多人。這就是單點極化的過程。

 

這種持續不斷的極化,就類似一顆引種,它會感召相似的種子,極化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種子的契合度和歸一性就越高,於是就有了約翰·洛克菲勒的那句著名的話:「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

但,這樣極端並且成功的自我極化過程並非都能成功,因為,人的本質是遊擺在中道的,(是不是覺得很意外?還是說我講錯了?)沒有的,這就是真實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在「無明」這點之外人類另外一個無始以來就俱備的最底層屬性或者叫行為慣性,類似於宇宙從大爆炸之後就遺留下來的微波背景輻射。

 

但是,遊擺於中道≠契合中道,我們總是在左右搖擺和立相,偶然間在某個心曠神怡的情景中會短暫的契合。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才不會人人都錨定一個點就不斷的單向的螺旋增盛到極則,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要不了40、50歲,最多30歲,絕大部分人都是重度精神疾病患者了。因為恐懼、焦慮、抑鬱等比創業意志更容易極化。這也是由我們心智的本源構成決定的,我們心王的善心所只有11個,而不善心所有26個,另外還有4個不定。

 

因此,成功的自我極化過程,在初期,都有一顆強有力的引種,它在協助不斷的抵抗著自心向「一般化」回歸的種種幹擾,然後整個極化過程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開始慣性的對心所有法相關種子:契合的嚴格挑選並不斷薰染,不契合的就果決拋棄甚至負面極化。這就是整個流程。

 

然而,任何極化的過程,因為遠離清淨平等法界,都必然會導致「掉舉」,不論極化得多麼徹底和成功。所謂的掉舉,也是心王所有的基本法之一,掉就是下,舉就是上,掉舉就是情緒的上下起伏不定,這是因為:絕大部分極化過程依靠的都是文言詞句,極化的結果就必然是概念的戰爭。

 

顯然,掉舉的平抑難度是高於「散亂」心所的,所謂散亂大家可以理解為發呆時的胡思亂想,念頭一個接著一個,不到兩分鐘,就不知道想到什麼事情上去了,因此,散亂歸散亂,心王基線本身還是平的。因此,就如同太虛大師和慧律法師講的精神分裂症對應的心所是「掉舉」,而不是「散亂」。深表贊同。

 

如果是重度極化之後伴生了掉舉,怎麼去搞定這個呢?

 

我們來看一下唯識的《五十一心所法業性表》:

 

掉舉……令心於境,不寂寞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為業。

散亂……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

 

掉舉就是圍繞一個中心點的躁動,因此心有所緣,所以不存在寂寞的問題,念有所依嘛。後面一句話很重要了,「奢摩他為業」,奢摩他就是「止」的意思,因此對治掉舉並不是依靠禪定和觀想,而要修止。不然對方一旦「越界」,那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一定就是收拾不住的。

而散亂是令心流蕩為性,念頭總是雜亂相續又飄忽不定,自然就難以制心一處,因此叫做「能障正定」。定則慧生,這點我們知道,而不定則痴愚生,痴愚熾盛則難以明辨善惡正理,因此,外道、邪道的惡慧就容易侵入和被我們接納,因此叫做「惡慧所依」。因此,對治散亂就要禪定,令心專注。

我們的修行,方向一定要對,不然就是事倍功半。

我們再來看一看修行。

凡人講什麼?拿起是不是?不論是對於財富、名譽、地位還是情感,修行更多的講放下。其實,前一個是對「有」的不斷極化,後一個是對「無」的不斷極化。我再說直白一點,整個禪宗傳燈錄,我就沒有看到一例是因為不斷放下這放下那而證悟的。放下的是修行人,放下的同時不斷布施他人的是菩薩,而中道才是如來。

 

我們要修行,極化是一定存在的,不然信心就不堅定,而我之前講的生命在於感受,這就是要求我們要多維度的進行熵增,這是資糧,一切的煩惱都是催化劑,一切的佛法都是助道品

 

極化可以用反向的極化去調和,但調和的結果很難有徹底的。而對於極致的極化,如果再用反向的高烈度極化去「調和」則是危險的,甚至會導致本體的分裂,這也是我們常講的禪宗有坑的原因之一。反向極化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搖擺震蕩中前進,而中道是調和極化最有力的解決銀彈。

 

因此,最後的中道是唯一自體沒有熵增的,因為再也沒有增減、垢淨和生滅,這些都是立邊和執邊導致。但卻又可以完整的包容一切的信息熵的增減。最後的過程,就是去除所有極性的過程,可以想像為給設備消磁。然後在此之後就可以敞開的、平等的包容一切極性。

  

好了,說好的簡單寫點,一不留意還是鼓搗了一大篇,最後給大家留兩個小問題:

 

1)對「中道」的極化是不是極化?

2)極化的中道是不是中道?




---*---*---*---*---*---*---*---*---

往期文章列表:

※  我們是不是把人生弄顛倒了?

※  事業的成功,為什麼讓我們更加孤獨?

※  我們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去修行? 

※  什麼才是一個人的「見地」和「境界」?  

※  《安 心》-心無所住,則時時安住於當下  

 

※ 《自 由》  

※  對「自由」的哲學認識。

※ 《超越孤獨》  

※ 《再談煩惱》 

※ 《杞人憂"心"》: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症等朋友進。  

※ 《烏合之眾》-香港事件中的群體心理分析

※  最好的企業文化,是極致利他。

※ 《財富和權力》  

※ 《唯心和唯物》  

※ 《幻想和妄想》

※  人類「存在感」和「安全感」的來源。

※  物質·精神,與人生境界的達成。

※ 《大話西遊》:「那個人,他好像條狗啊!」  

※ 《儀式感》-個體信仰和群體偏差

※ 《父 母》-孝其身還是孝其心?

※ 《子 女》-啟迪智慧和原生的探索動力是第一位的

※ 《從佛法唯識的角度來看任正非的格局》

※ 《心燈》

※ 《心燈·續》

※ 《心燈·樞要》

※  關於證悟。

 《開悟之際》

※ 《大乘的人生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大乘的宇宙觀》-從唯識角度來看宇宙的本體

※ 《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靜寂

※ 《輪迴的本質》

※ 《真實的喬達摩王子》-世尊證悟歷程詳解

※ 《梵·道·如來:沒有維度的終極真理》

※ 《心·相 篇》無禪夜話第三期 語音整理

※ 《根性與攝受》無禪夜話第四期 語音整理

※ 《無常之苦》-無禪夜話第六期 語音整理

※ 《破假名》-人類文字和邏輯的周界

※ 《非一非異》-從見思二惑談分別和執取

※  再談分別和執取 · 一場國慶前的微信聊天

※ 《禪宗證悟導論》-時節因緣

※ 《關於知識和見地的甄別與修持》 

※ 《因.果》:我們如何去超越因果?

※  什麼才是佛法所講的「空」?

※ 《當下的修行》

※ 《有為和無為》

※ 《實無眾生可度》

※ 《再談道法自然》

※  被所知障

※  大乘之空

※ 《絕對的存在》-是幻象還是真實?

※  證道是可以判斷的(上)

※  證道是可以判斷的(中)

※  證道是可以勘驗的(下)

※  從杯弓蛇影談談佛法(上)

※  從杯弓蛇影來談談佛法(下)

※ 【公案】德山宣鑑:你點的是哪一個心?

※ 【公案】趙州禪師:狗子到底有無佛性?

※ 【公案】洞山良介:「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 【公案】船子德誠:「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

※ 【公案】香嚴智閒:「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不是心動

※  臨濟之「無位真人是個什麼乾屎橛」

※  真誠的學者宣鑑禪師--再談德山點心

※  剛出窟的獅子兒——德山與溈山的鬥法

※  百丈野狐案 落於因果相就是昧因果  

※  眾說維摩詰 文殊妄問居士反答

※ 《景德傳燈錄》裡藥山公案的一字之謬。

※ 《圓覺經要旨疏鈔·一》文殊師利菩薩章·普賢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二》普眼菩薩章·金剛藏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三》彌勒菩薩章·清淨慧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四》威德自在菩薩章·辯音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五》淨諸業障菩薩章·普覺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六》圓覺菩薩章·賢善首菩薩章

※ 《維摩詰經鑑旨》-佛國品第一

※ 《維摩詰經鑑旨》-方便品第二

※ 《維摩詰經鑑旨》-弟子品第三

※ 《維摩詰經鑑旨》-菩薩品第四

※ 《維摩詰經鑑旨》-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 《維摩詰經鑑旨》-不思議品第六

※ 《維摩詰經鑑旨》-觀眾生品第七

※ 《維摩詰經鑑旨》-佛道品第八

※ 《維摩詰經鑑旨》-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 《維摩詰經鑑旨》-香積佛品第十

※ 《維摩詰經鑑旨》-菩薩行品第十一

※ 《維摩詰經鑑旨》-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 《維摩詰經鑑旨》-法供養品第十三

※ 《維摩詰經鑑旨》-囑累品第十四

※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提點

※ 《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 百話翻譯

※ 《道德經》中的佛法1 - 淺論統一的宗教

※ 《道德經》中的佛法-「道法自然」,原來如此。

※ 《道德經》中的佛法-從「無身即無患」談去我執。

※ 《道德經》中的佛法 - 談一談「心量」問題

※ 《楞嚴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  外星文明,我們真的觸不可及?未必。

※  幾首打油詩

※ 《世尊十大弟子小傳》一:舍利弗·目犍連

※ 《世尊十大弟子小傳》二:富樓那·須菩提

※ 《世尊十大弟子小傳》三:大迦葉·迦旃延

※ 《世尊十大弟子小傳》四:阿那律·優波離

※ 《世尊十大弟子小傳》五:阿難·羅睺羅 

※ 《佛陀-其實和我們一樣》

※ 《燒香、念佛、持戒與核心佛法的關係》-(上)

※ 《燒香、念佛、持戒與核心佛法的關係》-(中)

※ 《燒香、念佛、持戒與核心佛法的關係》-(下)

※   什麼是大乘和小乘?

※ 《佛教基礎名詞術語彙編》

※ 《無禪法苑》的發心及閱讀指南

作者:菩提樹 成都。

原創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均是源於對經文的理解以及實證感悟,歡迎討論,隨喜分享。

掃碼關注 無禪法苑

公眾號:wuchanfayuan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熵增意味著死亡,避免死亡就要阻止熵增,物理學家的生命觀
    在宇宙之內,一切的物質,宇宙天體、山石樓閣,乃至生命,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定律,那就是熵增原理。熵增原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之間的一切都遵循熵增原理,宇宙天體、山石樓閣、乃至生命皆是如此,而生命似乎有些特殊。關於生命起源與發展最權威的學說就是達爾文所提出的進化論了,而進化論似乎與熵增原理格格不入。根據進化論的描述,生命最初是簡單的,而後通過不斷的演化,變得越來越複雜,變得越來越高級,也變得越來越有序。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少有人走的路》在最後一章也如此解釋自律。如何對抗熵增,實現超越熵增定律被稱為最讓人沮喪的定律。它不僅預示了宇宙終將歸於熱寂,生命終將消失。
  • 熵增與自律_作者:邵明
    什麼是熵增定律?熵增定律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什麼是熵?百度告訴我——1.熵不是能量!2.一定意義上熵代表了無序度。3.描述熱力學系統的重要態函數之一,熵=熱量/溫度。但是吳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對與不對,都可見熵增定律的分量。無獨有偶,吳軍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他文明知道我們曾有過這個文明呢?
  • 夏普熵增:企業基業長青的秘訣就是如何抗拒熵增!
    什麼是熵、熵增談組織激活的重要性,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熵或者熵增(一個意思),什麼是熵?1854年,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首次提出熵的概念,用來表示任何一種能量在空間中分布的均勻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勻,熵就越大。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編者按  早在1943年,薛丁格在多次演講中都提到「熵增」這個詞,並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即「生命是非平衡系統並以負熵為生。」  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它預示了宇宙終將歸於熱寂,生命終將消失。
  • 不懂「熵增定律」,怎麼在職場乘風破浪?
    對於職場人士來講,了解熵增定律背後的內涵至關重要,它會告訴你,面對不可避免的熵增的事實,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行為來減緩熵增的步伐,從而確保自己在職場持續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和較快的成長性。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不懂熵增定律,怎麼乘風破浪
    編輯導語:熵增定律,號稱全宇宙最絕望的定律,它大致的意思是,自然界的過程都是向著熵增加的方向進行的,即從有序到無序。在職場中,我們也可以應用熵增定律,保持職場競爭力,對抗熵增,持續不斷地增加負熵流,這樣才能減少因熵增帶來的無序和混亂,這也是生命力本身的訴求。
  • 管理就是反抗熵增
    二、管理與熵增第一個將物理學「熵」的概念引入管理領域的是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他說: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對抗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一個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變得渙散化、官僚化、失效化,甚至滅亡的傾向。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
    最近無意中接觸「熵增定律」這個物理學原理,三觀地震,豁然開朗,原來一切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最重要的是,它暗含了在個人管理和組織管理中科學的方法。 薛丁格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食。這是另一個只有少數人知道並值得我們記住的真理。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他把熵增作為時間之失,用逆熵來穿越時空。好多人走出影院大呼沒有看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解開「熵」的秘密。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少有人走的路》在最後一章也如此解釋自律。
  • 讀書筆記PPT:熵增定律(附PPT下載)
    PPT極客近日讀到一篇關於熵增定律的文章,這定律說:個人體系累計了大量熵,如無突破,個人也將面臨被時代拋棄的危險。PPT極客覺得挺受益的,故把筆記做成PPT,與諸位分享,一起進步。熵增定律,生命與非生命的終極定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睡懶覺很容易,早起很難?為什麼吃美食長胖容易,減肥很難?為什麼玩遊戲、刷短視頻很容易,自律讀書那麼難?對了,都是和熵增定律有關。那什麼是熵?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虎嗅網
    最近無意中接觸「熵增定律」這個物理學原理,三觀地震,豁然開朗,原來一切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最重要的是,它暗含了在個人管理和組織管理中科學的方法。 薛丁格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食。這是另一個只有少數人知道並值得我們記住的真理。
  • 「喬諾商學院」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來源:思維有了模型關注喬諾商學院,與優秀管理者同行編者按早在1943年,薛丁格在多次演講中都提到「熵增」這個詞,並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即「生命是非平衡系統並以負熵為生。
  • 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發表《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
    央廣網烏魯木齊7月21日消息(記者張雷)為期兩天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今天下午在新疆烏魯木齊閉幕,這次研討會以「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為主題,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共同舉辦,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一、熵增定律的世界,令人絕望的真理 電影中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設定與理論基礎。導演將「熵」這一概念與時間相結合,設定了「熵增的方向與時間流逝的方向相同」這一指導思想。提到熵增定律,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熱力學的三大定律。
  • 以物理學看國學:熵增定律佐證儒家思想
    現代物理學的熵增定律認為,一個孤立系統的熵總是增加的,並且將兩個系統連接在一起時,其合併系統的熵大於所有單獨系統熵的總和。熵即是指一個系統的無序度。早在1947年,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就曾高瞻遠矚的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人的身體也遵循熵增定律。基於人體的物質性,如果用熵增定律理解人生,我們發現它竟然能讓我們茅塞頓開,大徹大悟,更為神奇的是它還與兩千多年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不謀而合!它們都認為人生應當去積極的作為,用力的活。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反抗熵增」的高手
    1熵增:系統的宿命系統的這種自毀趨勢,叫做「熵增」。物理學家薛丁格在他的名著《生命是什麼》中,提到了類似觀點——「生命以負熵為生」。這就是所謂的「熵增」。某種程度上來說,熵增是一種宿命,它有點像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沒辦法擺脫地心引力一樣。任何一個系統,它永遠受制於這種命運,因為無序性和混沌性就是它的歸屬。而人生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直到最後死亡。
  • 關於熵增定律,你需要知道這些
    這些所有的現象,本質背後屬於「熵增定律」。根據資料記載,1998年亞馬遜股東信裡面,貝佐斯說到:「我們要反抗熵增」(we want to fightentropy),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也說過:「管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
  • 「中道高考精英獎」二十周年慶典暨中道高考精英獎頒獎活動
    2020年8月28日,第二十屆中道高考精英獎在邯鄲市一中中道報告廳如期舉行!「中道高考精英獎」自 2001起二十年內,由中道公司董事長王孟堂提議並捐資200萬元設立至今,二十年來,已經為近80多名高考優秀學生及貧困學生頒發獎金150餘萬元。目前,畢業的精英獎獲獎學生多數已走上重要工作崗位,有的還在讀研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