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醬排骨
材料:豬排骨半斤,草莓醬兩大匙,蕃茄醬兩大匙,白糖一咖啡匙,鹽,雞精適量。
做法:
1、排骨斬段,飛水去血沫後撈出。
2、將排骨裝盤子裡,放沸水蒸鍋中大火蒸約半小時後,取出待用。
3、鍋中放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草莓醬、蕃茄醬、白糖、鹽用小火慢炒約一分鐘,下排骨、雞精,翻炒均勻後起鍋裝盤即成。
糟辣剝皮魚
選用糟辣椒炒制,成品色澤鮮紅,香濃辣鮮,既辣又酸,兼具香、辣、鮮、酸、嫩、鹹、脆的貴州獨特風味,菜品熱做涼吃,深受食客喜歡,老少皆宜。
原料:小剝皮魚300克。
調料:糟辣椒150克,白胡椒粉、薑片各3克,蒜蓉、白糖各5克,廚邦雞粉4克,花雕酒8克,黃豆醬油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60克),鹽2克,骨湯300克。
製作:
1、將剝皮魚宰殺制淨,加入薑片、鹽、花雕酒抹勻醃製10分鐘。
2、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剝皮魚炸至微黃撈出瀝油。
3、鍋內留底油燒熱,放入糟辣椒、蒜蓉煸香,倒湯燒沸,放入雞粉、白糖、白胡椒粉、黃豆醬油調味,放入炸好的剝皮魚小火煨10分鐘,連湯盛入容器內,自然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取出擺盤即可。
自製糟辣椒:
1、取本地細長辣椒5千克洗淨,控幹水分;仔姜600克去皮洗淨。
2、將長辣椒、仔姜、蒜粒500克放在桶內,用專用剁刀剁碎(桶底部墊上一塊木板,防止剁壞桶)剁成1釐米大小的丁,倒入高度白酒300克、鹽600克攪拌均勻後放入壇內,蓋蓋,發酵十天,開蓋即食。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潮汕俗名迪仔,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它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是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關鍵:剝皮魚選個小的易入味;煸炒糟辣椒時要多炒一會,辣香味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剝皮魚用湯汁浸泡至少2小時,剝皮魚更能充分入味。
辣椒炒豬耳
材料:尖椒1個、豬耳朵2個、紅椒1個、食鹽1/2茶匙、姜1塊、蒜2瓣、八角1顆、花椒1/2茶匙、桂皮1段、香葉1片、茴香籽1/2茶匙、植物油1湯匙;
做法:
1、準備好滷豬耳朵的大料:八角、桂皮、茴香、香葉、花椒等,把細小的大料放入調味料鋼球中;
2、處理乾淨的豬耳朵涼水下鍋,放入調味料鋼球、薑片、料酒、老抽和鹽等,大火燒開,轉為小火,煮上四十分鐘;
3、將滷好的豬耳朵切成小條,再準備好青紅椒絲和拍碎的大蒜瓣,鍋中燒少許植物油,下入青紅椒絲和大蒜瓣翻炒;
4、青椒微微發軟後下入豬耳朵條,再加入點料酒、鹽和胡椒粉翻炒均勻即可,裝入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