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漢字魅力!長沙市直機關青少年走進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

2020-08-09 星辰在線

(8月7日,長沙市直關工委、市直婦工委組織的「品學俱重·身心兼修」長沙市直機關青少年暑假系列體驗之「品味漢字魅力·傳承中華文化」漢字藝術體驗活動在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開啟。)

(長沙市直機關33個單位100名青少年以及志願者參加。)

(活動中,青少年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感受。)

(此次活動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青少年在實驗中學習漢字、愛上漢字。)

(自願報名參與的家長志願者和文化字信志願者們,身體力行地協助主辦方做好安全、攝影、組織等保障工作。均由主辦方供圖)

星辰在線8月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建設的力量,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8月7日,長沙市直關工委、市直婦工委組織的「品學俱重·身心兼修」長沙市直機關青少年暑假系列體驗之「品味漢字魅力·傳承中華文化」漢字藝術體驗活動在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開啟,市直機關33個單位100名青少年以及志願者參加。

青少年們分為「情有獨鍾」和「字溯文脈」兩支隊伍,在長沙市直工委副書記胡金文、市直婦工委主任何奕輝和博物館志願者的全程帶領陪伴下,通過「著漢服、習漢禮、賞漢字、猜漢字、拓漢字、簡牘製作和撰寫」等活動,了解漢字起源、漢字發展歷程和漢字寶寶的前生今世;同時在體驗被譽為國粹中的國粹——古法拓印術的過程中,發現漢字背後的故事,以及古代社會的生產、生活狀況。

「漢字不僅能用來書面交流、傳遞信息、記載歷史,更以方方正正、美觀大氣、筆畫剛勁的字形走上藝術殿堂。」」作為世界文明體系中唯一沒有間斷而延續至今的文字,漢字這一獨特的方塊字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著鮮活的生命力。」……活動中,青少年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感受。

「文化的力量無比巨大,作為首家漢字藝術主題博物館承擔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博物館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青少年在實驗中學習漢字、愛上漢字。多學科的知識交互穿插在一起,從多個角度幫助青少年理解和學習漢字,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發散思維能力、對中華文化的親切感,以及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等優良品質。

「自願報名參與的家長志願者和文化字信志願者們,身體力行地協助主辦方做好安全、攝影、組織等保障工作。」活動負責人表示,感謝多方力量為活動順利進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助力培養青少年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傳揚者。

相關焦點

  • 「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
    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活動現場,為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授予「華文教育基地」稱號。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自成立以來,在推廣漢字文化藝術上開展了大量工作。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記者 胡邦建)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該博物館榮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 熱忱華文教育事業 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工作,通過美的方式把漢字藝術推向了世界。該視頻由長沙市僑辦、海外聯誼會和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聯合拍攝,並通過海外華文電視臺輸送給全球海外華裔青少年,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取得了顯著效果。  長沙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政府僑辦主任饒福明表示,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工作,通過美的方式把漢字藝術推向了世界。他希望,博物館以此次授牌為契機,進一步傳承和推廣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漢字藝術的魅力。
  • 宋旦漢字藝術走進俄羅斯 以字為「媒」慶中俄建交70周年
    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供圖中新網長沙8月11日電 (劉曼)8月11日,一批由湘籍藝術家宋旦創作的漢字藝術作品從長沙啟程飛往俄羅斯,參加即將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中俄建交70周年宋旦漢字藝術俄羅斯展」。參展的漢字藝術作品。
  • 2020「守望漢字」嘉年華在鎮江華夏漢字研學館舉辦
    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學堂青少年精品社教課程《舞動的漢字》和文創互動項目雕版印刷、甲骨文拓印亮相活動中,另外還有木活字印刷、鉛活字印刷、秦磚漢瓦拓印、陶藝造型、陶瓷美術等精品體驗課程。通過精品課程和現場實踐及互動體驗,讓更多青少年零距離感受文字文化,體味漢字的無窮魅力,成為「漢字守望者」。
  • 長沙雨花區政協「真情五助」 44名湘西少年長沙研學
    紅網時刻1月18日訊(記者 胡芳)棕編、剪紙、扎染……走進雨花非遺館,琳琅滿目的非遺技藝和作品,讓湘西來的孩子們大開眼界;磁懸浮地球儀、3D列印、氣泡成像……走進湖南省科學技術館,孩子們感受炫酷科技的奇妙;「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探京都漢字博物館
    如今的漢字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如何書寫?在日本第一家漢字博物館內,人們可以在各種有趣乃至「神秘」的體驗中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震撼:「五萬漢字塔」遊客靜觀「五萬漢字塔」。(視頻截圖)「五萬字的漢字塔太震撼了,第一次知道日本有這麼多漢字。」來自京都的學生田中參觀博物館後告訴記者:「雖然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識。」日本漢字博物館位於京都市最有名的藝伎區祗園附近,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設立。
  • 日本首個漢字博物館將開門迎客 遊客動手學漢字
    博物館的一角有兩塊大展板,一塊上面貼著各種殘缺的漢字筆畫,另一塊則完全空白。參觀者需要活用筆畫和自己的身體,才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漢字。能看出這位大叔用力扭出的是什麼字嗎?據說,日本有上百個表示各種魚類的漢字,就連日本人也很難認全  日本漢字博物館即將於6月底在京都著名的祗園向公眾開放。
  • 弘揚漢字藝術 溯源中華文化——2018「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
    自2010年起,秉承以漢字藝術為載體,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宗旨,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等單位發起的「兩岸漢字藝術節」開始在陸臺兩地輪流舉辦,在兩岸享有盛譽,掀起漢字藝術的熱潮。主辦方還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了「漢字青春-兩岸青少年書法展」,面向兩岸14-18歲的青少年徵集作品,展現了漢字藝術的活力和兩岸青少年的創造性,進一步培養年輕一代對漢字藝術的熱愛。本次活動還包括在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的「漢字記憶-金石碑拓展」和「漢字書法之當代趨向學術研討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偕同大陸20餘位藝術家和學者赴臺參加了上述活動。
  • 在這個博物館,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漢字迴轉壽司是什麼「味道」?用身體能否表達漢字?四字成語你能填對幾個?如今的漢字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如何書寫?在日本第一家漢字博物館內,人們可以在各種有趣乃至「神秘」的體驗中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震撼:「五萬漢字塔」
  • 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開工
    5月20日,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工程全面開工,工人開始整地、運輸物料進場。  據了解,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佔地175畝,在一期規劃邊界的基礎上,向北擴建178.7米,向東、向西各擴建95.5米。
  • 「漢字三千年—漢字的歷史與藝術」文物巡展京都展場開幕
    展覽主辦方之一的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常任委員竹內浩一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和日本共同擁有漢字文化,對兩國具有特殊意義。漢字不僅是語言交流的符號,也是溝通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文化的紐帶;從漢字衍生出的書法、篆刻等豐富多彩的視覺藝術形式,深受中日等國民眾的喜愛。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可以增進日本人民對漢字的了解、加深對漢字的喜愛,並以此促進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友好。
  • 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共有5萬個字!
  • 日本書法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漢字的藝術魅力!
    日本藝術家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漢字的藝術魅力,取得了這一領域的話語權。甚至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書法界認為中國已經沒有書法,書法的傳統已由中國移到了日本,今後中國需要到日本尋找書法正宗。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呢?早在中國的漢代,書法藝術就跟隨漢字一同傳入日本。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市博物館開展「解鎖活字印刷術·細品漢字之精妙」 校本課程體驗活動
    北風颯颯、瑞雪飄飄,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11月28日,市博物館組織斯瑪特美術機構的學生們開展了「解鎖活字印刷術·細品漢字之精妙」校本課程體驗活動。活動伊始,孩子們跟隨社教老師進入平涼道文化陳列展廳,一件件精美的碑刻拓片瞬間吸引了孩子們探尋的目光,通過老師的詳細講解,孩子們對竹簡、拓印等多種漢字呈現形式有了初步了解。
  • 玩轉紙藝機關,探究漢字結構的奧秘——《我和漢字玩遊戲》
    《中國詩詞大會》讓6歲的王恆屹走進大眾視野,參加比賽時王恆屹只有5歲半,已經認識3000多漢字,熟練背誦300首古詩,這樣驚人的知識儲備量,讓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
  • 全民臨帖,再現國人漢字書寫情懷
    曾記得小時候,每當身著綠裝的郵遞員拿著或牛皮紙或白紙的信件走進庭院時,就異常的興奮,知道又是姑姑或遠方的親朋來信了,大多時會搶先接過信件,纏著老爸讀給我聽。看著信紙上深藍色的字體,想像著親朋的樣子,品味著字裡行間那長長短短的個性點畫,尋覓著那份久違的情愫。總覺得漢字書寫是那麼美妙和神奇。從心底裡感謝「倉頡」,給我們創造了這樣內涵豐富一種文化,一種精神財富。
  • 天橋·漢字記憶空間博物館開館 "天橋印象"發現漢字之美
    昨天,觀眾正在體驗漢字「傳拓」工藝。當天,天橋·漢字記憶空間博物館開館。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訊(記者 牛春梅 實習生 孔德燁)「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漢字起始,興我萬邦……」隨著一群小小漢字守護人用稚嫩的聲音吟誦的「漢字禮讚」響起,北京天橋印象博物館·漢字記憶空間昨天下午正式開館。   漢字記憶空間在天橋印象博物館開闢了一片不過百餘平方米的空間,但卻營造了一個充滿知識和趣味的小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