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法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漢字的藝術魅力!

2020-12-13 瀚墨雲橋

中國是書法的發源地,書法始終是中華文化的主要部分。然而令人尷尬的是,近些年來在國際藝術界卻把日本書法家奉為引領潮流的代表人。

日本藝術家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漢字的藝術魅力,取得了這一領域的話語權。甚至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書法界認為中國已經沒有書法,書法的傳統已由中國移到了日本,今後中國需要到日本尋找書法正宗。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呢?

早在中國的漢代,書法藝術就跟隨漢字一同傳入日本。唐代,由於李世民推崇書法,日本的皇室圈內也把研究書法藝術看作時尚而流行開來。

遣唐使在中國大量收購書籍、墨跡和碑帖,日本天台宗最澄和尚從中國帶回了東晉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日本保留了大量唐宋時期的名人墨跡和文物。這一時期日本的文化策略是完全照搬唐朝,他們將這些資料帶回日本後,要求原汁原味的模仿和學習。

聖德太子力主從中國引進先進文化,他還篤信佛教親自為《法華經》作著述。日本現存的《法華義疏》就是聖德太子的親筆真跡,他的書法帶有明顯的六朝風格,在日本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光明皇后是日本第一位女書法家,對日本的書法有著深遠的影響。光明皇后憑藉其顯赫的身份,能夠閱覽遣唐使帶回的書法墨跡。她的嫁妝之一就是王羲之的《樂毅論》,日本正倉院保存著一件光明皇后臨摹的《樂毅論》。

光明皇后以其特殊的地位,把形神兼備的晉唐書風確定為日本的時代風格,對後世的書法也產生了重要作用。

日本平安時代,宇多天皇中斷了遣唐使,並且一改仿效唐朝的做法。由於這一時期日本把漢字改造為假名,所以書法出現了追求草書的趣味。

小野道風、藤原行成等人在魏晉和唐代書法的基礎上追求漢字與假名的完美融合,創造出獨具日本風格的「和樣」書法。標誌著日本書法開始脫離中國傳統書法體系,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鎌倉時代到平安時代,日本書法與禪宗結合,他們並不把書法只作為寫字的藝術,而是作為修身養性的方式之一。特別注意的是,書法從貴族下行到武士階層,他們強調迅猛、剛強,所以現代日本書法中凝聚了一股頑強不屈的精神氣質。

1950年,井上有一橫空出世,他藉助「行動畫派」的風潮,把西方現代藝術與東方書寫藝術相結合。以他為代表的戰後派書法家宣稱,他們不是書法家,他們否定書法,他們要為墨而生存,讓墨跡生輝!

日本這種新的書風脫離了漢字的書寫,他們強調情緒的表達,雖然不屬於傳統的藝術,但是卻法書法的筆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書法我們不能用傳統的視角去審視,只能從精神層面去理解作者的情緒、狀態和境界,這是全新的形式和精神的結合。

日本這些現代前衛書法家迅速登上了國際舞臺,被西方世界所廣泛接受。隨著他們的文化輸出,國際媒體把焦點聚集在他們身上,以為這就是漢字藝術的延續。

面對這樣的局面,國人有的焦慮萬分對此橫加批駁;也有的從善如流認為這才是書法發展的趨勢。曾經的模範學生,逐步尋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結果對其文化母國產生了反哺現象。在尷尬之餘,我們不必過分激動,也許多元化的發展才是解決書法癥結的關鍵點。

相關焦點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改革開放40餘年,中國在硬實力上已躍居世界第一梯隊,基建,高鐵,科技成品開始源源不斷地輸出海外,民族認同和自豪感達到「南京條約」以來的最高。但在軟實力——文化藝術上,我們依舊缺乏自信。曾經無限輝煌的漢唐文化,並未因為經濟實力的強大而甦醒。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畢卡索曾說,如果他出生在中國,他不會成一名畫家,但一定會成為一名書法家。
  • 為什麼說漢字的演變豐富了書法藝術
    漢字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傳承下來、並依然在使用的文字。據現有史料證明,中國文字早在八千多年前的陶文中出現,到公元前14—11世紀,即殷商時使用的佔卜文字甲骨文,已基本成熟並成系統。從甲骨文契刻的形式上看,也已經具備了我們現代所說的書法三要數(筆法、結構、章法)。
  •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書法與繪畫、音樂等純藝術門類不同,它不僅僅是藝術,因為書法首先是中國的文字。文字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母體和載體,獨一無二的書法無疑是中國文化區別於世界其它文化的標誌之一。我們對傳統的文化、傳統的書法要有敬畏之心。
  • 「漢字三千年—漢字的歷史與藝術」文物巡展京都展場開幕
    人民網京都3月24日電(滕雪)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漢字三千年—漢字的歷史與藝術」文物日本巡展第二站展覽於當地時間24日下午在京都市美術館隆重開幕。該展覽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及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由黃山美術社策劃實施,為當地日本民眾帶來了選自中國6個省市17家文博單位的超114件(組)珍貴展品,其中約22件展品為一級文物。
  • 中國的漢字書法是傳世之寶 豐富了人類藝術
    原標題:中國的漢字書法是傳世之寶 漢字書法,是一門偉大的藝術,它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有豐厚的文化內涵。它歷經悠長歲月而依然生命勃發、枝繁葉茂。它正在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中國書法藝術以自身的價值和形式,豐富了人類藝術。
  • 於國光行書書法,華夏民族的藝術瑰寶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經過不斷的發展演變,漢字已是世界上最全面的文字之一。書法能夠以一種文字的書寫方式和筆跡的律動,表現出書者的情緒和審美的追求,從而使文字的書寫升華為一種藝術的方式,這便是中國書法的魅力所在。
  • 日本人「學走了」中國書法,如今他們在瘋狂地練習!
    日本各個年齡段的人一起使用毛筆寫字,賽事主辦方希望以此展示日本的書法技巧。中國是日本文化之源,書法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書法藝術重視,不論從人數、規模、普及程度、裝裱質量等,都已超過了書法的母國——中國。西島慎一先生是專門出版書法類書籍的二玄社原總編。
  • 安倍秀書法,秀的是日本要將漢字牢牢守住?
    「日本人把漢字作為國語學習中艱難又崇高的一個課題,加之日本民族謹小慎微的辦事風格,不管他們的書法能力如何,寫漢字都很認真,一筆一划很規整。你可以注意日本人的護照,上面個人的籤名,有籤羅馬字的,有籤漢字的,當然籤漢字的是主流。羅馬字的籤名基本上都龍飛鳳舞,不知所云,但漢字的籤名一定很規整,不像中國人追求飄逸風格的草體。」
  • 【書法字體】值得學習的日本包裝設計中書法字體
    大家都知道日本文字是受中國文化影響,起初他們並沒有自己的文字,地理條件的關係,漢字通過朝鮮傳入日本
  • 天生是「美術」的漢字
    漢字在實用功能和美學價值的驅動下,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書法。書法作品中結構的疏密、行筆的緩急,更將漢字的美發揮到極致。    豐子愷先生在《書法略說》中說:「世界各國的文字,要算我們中國字為最美術的。別國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長短大小,很不均齊。只有我們中國的字,個個一樣大小,天生成是美術的。」
  • 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應邀參加第二十四回中日書畫篆刻交流展
    中日書畫篆刻交流會成立至今,每年秋季與中國各有關書法組織舉辦交流展,在日本中部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會員中有日展作者、各書法團體的評委、講師等組成,超越各自的書風和流派,追求中國傳統的書藝,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中日友好書法團體。中日書法同仁合影留念本次受邀參展的中方團體為上海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特邀的書法家,由周慧珺書法藝術研究院院長李靜帶隊。
  • 微電影《萬古茶心》開機,向世界展示古琴藝術和潮汕名茶魅力
    《萬古茶心》拍攝中正在沮喪之際,聽見了屋外悠揚的古琴聲,將他帶入一個空靈靜止的世界,讓他躁動的心逐漸平靜下來,心靈與古琴音律的碰撞中,讓他茅塞頓開找到了做好茶的靈感。通過微電影的形式向觀眾集中展示潮汕文化,弘揚古琴藝術,打造工夫茶名片。用光影藝術將單叢、八仙、老炒茶等系列潮汕名茶融入古琴藝術集中展現在世界的面前,進一步提升潮汕名茶和潮汕歷史文化的影響力,讓潮汕茶文化世界共享。
  • 試論漢字承傳的書法文化價值
    歷史上書法藝術一直作為文人的副產品存在,如今傳統文人時代已經過去,書法的本質追求及生態環境都已改變。對於當下全媒體時代的書法而言,創作者、批評者在以各種呈現方式吸引著觀賞者,對書法的思考也越來越多地轉向書寫之外,甚至專往想不到的地方去想,書寫或與書寫有關的行為也常演變為受到關注、討論的熱點事件。前衛的書法創新一直在試圖擺脫漢字乃至所有字形構成的努力中。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形不美神不具,實在難以欣賞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藝術的來源,任何藝術都需要漢字的支持,都需要觀眾們去聽、去看、去感受,去用漢字構建自己的意境從而體會藝術的內涵。而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文字以及各種其他藝術逐漸流傳到其他國家,而這些依靠文字而存的藝術也不斷吸收本地的文化以更加適應當地的環境。可是當這些藝術失去漢字的加持還能存在嗎?
  • 東方杯在粵外國人漢字書法大賽頒獎典禮深圳舉行
    央廣網深圳9月03日消息(記者大為)9月2日下午,「東方杯」在粵外國人漢字書法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東方銀座酒店舉行。本次大賽由深圳市福田區政府支持,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主辦,深圳東方美術館承辦,深圳市書法家協會協辦,中國(深圳)國際人才培訓中心、深圳晚報社共同協助承辦。
  • 河南女書法家,筆法蒼勁大氣,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每一位書法愛好者都非常的喜歡吧,因為練習書法不僅能讓我們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同時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也能提高我們內在的修養,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大家的心目中肯定有著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
  • 書法進課堂,唯有提高書法的魅力和樂趣,才能在新生代學生中立足
    今天愉快地寫幾句,明天不愉快地寫幾句。所以這項運動很少有人取得成功。然而,另一方面,在對書法練習的堅持中,你會發現這個難以攻克的難題居然不知不覺的堅持了好幾年,而書法練習也越發的順手,這個時候你的毅力和耐力是常人無法比擬的。所以說持續實踐對自身信心也有所增強,最終不僅提高了書寫技巧,而且鍛鍊了毅力。
  • 陳永正:「中國書法是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的!」
    本世紀中,個別的西方畫家受到中國書法啟示,曾創造出所謂「書法畫」的新品種。當代一些書論家便驚喜地認為,「現代西方藝術竭力地向中國藝術靠攏」,因而念念不忘如何使中國書法「走出一條通向世界文化融匯之路」。真可謂用心綦苦。中國書法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以漢字作為載體的書法,除了在中國本土外,只能生存在使用漢字的國家和人群中。
  • 日本留學:書法專業——院校推薦
    提起書法,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實,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書法專業書道,是日本書法的綜合藝術,追求的是意境、情操和藝術美。日本書法分兩類,一類是漢字書法,一類是假名書法。
  • 書法教授鄭曉華:讓書法成為文化交流的生動名片
    該校藝術學院書法專業教授鄭曉華正在整理外籍學生的選課作業。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通過或短或長的學習,正成為中國書法的傳遞者,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法帶到了世界各地。  2009年開始,人民大學參照世界著名大學慣例,面向全球開設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國際小學期,供世界各國大學科研機構學生選修。2010年開始,藝術學院開設用英文教學的書法普及課程《中國書法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