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日化巨頭曾被寶潔輕視,如今年銷售超兩百億

2020-12-20 商事奇談

寶潔作為國際日化巨頭,一直堅持著多品牌戰略,從1988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壯大,寶潔成為中國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從當初的巔峰時刻,到如今肉眼可見的退化,影響因素頗多。

而立白作為寶潔曾經輕視的中國品牌,從租借三間辦公室,貼牌銷售洗衣服起家,由毫無競爭力發展到如今市場份額超過50%,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對手之一,實力不容小覷。而這一切華麗的成績都離不開背後的掌舵者陳凱旋的操持。

陳凱旋出生於商業氛圍濃厚的潮汕普寧,從小的耳濡目染,他很小就開始經商,跟著家人買賣一些家裡的土產品。高中畢業後,陳凱旋來到廣州打工,期間做過建築工、搬運工等工作,但是辛苦工作下來仍然不富裕,陳凱旋只好返回普寧。

在老家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凱旋發現一家賣洗衣粉的雜貨店生意十分火爆,他靈光一現,或許洗衣粉是一門好生意。於是他和父母借了3000元,開始倒賣洗衣粉,生意做得是風生水起。嘗到甜頭之後,陳凱旋乾脆和洗衣粉生產商籤訂獨家代理,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就成為當地最大的洗衣粉貿易商。

好景不長,那家工廠為了利益最大化建立了自己供銷鏈,將陳凱旋排除在外。這一舉動也讓陳凱旋的生意急轉直下,他幡然醒悟,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工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於是1994年,立白就誕生了。

所以當寶潔旗下的汰漬進入中國市場時,立白還只是一個通過貼牌的小作坊,自然而然也不被重視。而當時立白的發展也算是避開了巨頭林立的城市路線,而是選擇從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農村開始發展。

當時立白作為一個新興品牌,想要突出重圍談何容易。那個時候市場的經銷商模式是一層層拿貨,賣完再結款。陳凱旋發現這一模式有不少的弊端,於是他大膽地提出了現款現貨。而這種模式也讓立白在日後的日化危機中脫穎而出,當許多同行倒在資金鍊問題上時,立白因為這種模式不僅度過難關,銷量也翻了一倍。

之後,在洗衣液出現時,立白又先於寶潔的汰漬跟上了梯隊。不僅如此,經過立白團隊的精心研究後,選用親民的形象代言人,為立白樹立了親民的品牌形象,另外還在綜藝節目上大量曝光。

據立白集團2018年初公布的數據,立白年銷售額已突破200億大關。而如今作為百億民企掌門人的陳凱旋則表示:「我不會停下來,我會不斷創業,永遠創業。」

相關焦點

  • 寶潔、高露潔等老牌外資日化巨頭集體陷入低迷
    原標題:寶潔、高露潔等老牌外資日化巨頭集體陷入低迷   近日,聯合利華、寶潔、高露潔等國際日化巨頭相繼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其市場表現集體陷入低迷,不免引起業內疑惑:究竟是市場不行了?還是巨頭們不行了?   日化巨頭陷入增長「泥潭」   聯合利華公布的三季度營收增幅創下近五年新低。
  • 寶潔率先提價 本土日化品牌難跟進
    成本上漲、利潤下滑的困境迫使寶潔顧不得「矜持」,成為今年國內日化市場的首發提價者。昨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零售終端了解到,從本月1日起,寶潔旗下的海飛絲、沙宣價格將上調10%~20%。這是繼金龍魚、福臨門等食用油宣布漲價後,又一日用品類近期價格調整。「只是上調了對經銷商的出貨價,並非終端零售價。」
  • 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日化三巨頭上演農村包圍城市
    日化巨頭的渠道正在從四五線城市滲透至農村市場。日前,歐萊雅、聯合利華和寶潔三大外資日化巨頭的名字出現在了淘寶網下鄉名單中,他們將為全國1000個村提供專供定製產品,以此深入布局農村市場。業內分析表示,相比之前的經銷商代理方式,此次是外資日化直接搭建平臺,但為農村市場定製的專供產品能否被農村消費者接受,投入產出能否帶來高利潤,還有待市場觀察。  集體下鄉  城市市場爭奪戰後,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三大日化巨頭的廝殺戰場正轉向農村。
  • 日化巨頭:曾與巴斯夫合作,旗下多個產品位居行業第一
    昔日,外資企業可以說在國內日化市場是大行其道,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後蓬勃發展的本土企業,外企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逐漸被弱化,許多外來的品牌正遭受業績急速下滑的窘境,紛紛開啟了瘦身計劃。如我們熟知的寶潔,做出裁員,出售一百多個品牌的策略來應對危機。
  • 洗衣液江湖紛爭:國貨崛起,日化巨頭寶潔、聯合利華淪為追隨者
    在中國日化用品領域,寶潔、聯合利華兩大國際日化巨頭憑藉多樣化品牌,在洗髮水、沐浴露等細分領域佔據絕對優勢。但在洗衣液這一細分領域,兩大國產品牌藍月亮、立白在份額上輪番做老大,寶潔、聯合利華由於初期反應不夠及時,成為追趕者。
  • 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業績摔跟頭 貼身肉搏戰加劇
    原標題: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業績摔跟頭 貼身肉搏戰加劇 一直被稱為「中國經濟晴雨表」的央視黃金廣告招標落下帷幕,然而昔日 「標王」寶潔在媒體公布的央視各大節目招標數據名目中卻難覓身影,僅在第一批籤約認購產品名單中有現身。
  • 日化企業下鄉如何掘金,看寶潔霸王的不同路徑(組圖)
    以農村市場為基礎,去年通過浙江鄉鎮市場獲得了5億到6億元的銷售收入,今年有望將銷售收入提升到10億元。侯軍呈稱,「現在完全可以從鄉鎮店鋪轉向城市商超,這是我們的第二步。」  在農村市場賺到錢的,還有那些不起眼的農家店。3年前,在廣州某衛星城一條自然村內開設一家小超市的蘇志明(化名),今年已經成功賺取第一桶金,轉型開旅館。
  • 清潔用品需求旺盛 日化巨頭扭虧為盈
    日化巨頭寶潔和花王近日相繼發布財報,今年對於日化巨頭們來說喜憂參半,一方面疫情帶動了個人衛生和清潔用品的強勁增長,另一方面作為增長引擎的化妝品業務大幅縮水,企業方表示,中國市場在三四月份已經回暖,預計化妝品業務未來的復甦將極大影響集團的整體業績。
  • 寶潔悄然轉變在華重心 銷售總部從廣東移師上海
    來自廣東省的一組稅收數據,無意間透露了全球最大日用消費品製造商寶潔在中國的戰略轉移意圖。該消息稱,由於受到上海優惠政策的吸引,寶潔中國於去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銷售中心,銷售團隊也隨之北上。從1988年寶潔進入中國初起,就一直以廣州為大本營。
  • 2015中國本土第一日化巨頭是誰?它年銷190億
    2015年中國本土最大日化集團是誰?  是一年在中國市場能掙到近400億元的寶潔嗎?可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美帝企業,還是全球最大的日化集團。  立白集團曾透露2014年銷售額為180億元,近數年來穩居中國本土第一日化企業之席。
  • 日化巨人寶潔已老:年輕消費者稱「這是媽媽的牌子」
    在2016財年前,寶潔全球還計劃每年將在非製造業崗位裁員2%至4%。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寶潔大中華區總裁施文聖曾表示,全球裁員計劃是寶潔全球生產效率方案的一部分。他澄清全球裁員計劃並不會影響中國,然而他也承認,「不希望在組織內部有多餘脂肪存在。」
  • 日化巨頭:為何如此「叫漲」?
    曾錫文 聯合利華中國區副總裁:  這不是我們一家,這個行業現在頂不住了。  解說:  市場驟起波瀾,一些地方再現搶購。國家發改委已派出調查組前往各地,一些企業也被約談。  市民:  我今天特意來買的,我聽說要漲價了,今天就想多買點。
  • 寶潔「變心」單飛 總部移師上海謀政策紅利
    調研會顯示,由於受到上海優惠政策的吸引,寶潔中國已悄然於去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銷售中心,銷售團隊也隨之北上。  「以世界日化龍頭企業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去年在上海成立銷售中心為例,導致今年上半年,寶潔公司給廣州的稅收收入就同比下降了56%,廣州市上半年因此稅收收入減少14.5億元,全年稅收或將減收約20億元。」廣東省人大調研組傳出的消息,一下子掀開了寶潔悄無聲息轉移業務重心的事實。
  • 寶潔出售品客薯片將流產
    旗下唯一食品業務未「剝」成 快消巨頭仍堅持重估食品業務隨著「親家」捲入了財務醜聞,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寶潔公司徹底剝離食品業務的算盤一時間打不響了。上周末,寶潔透露將尋求終止向Diamond Foods出售旗下最後一個食品品牌品客的交易。這筆涉及23.5億美元的交易原計劃在去年完成。
  • 寶潔致歉、聯合利華沉默 日化行業在華格局或將生變
    因被媒體曝光寶潔「雙11」贈品出現空盒等問題,昨日,寶潔回復北京商報時表示,對旗下產品出現空盒問題致歉,並承諾會妥善解決。事實上,除了已經道歉的寶潔,被網友指責的還有另一家日化行業的巨頭聯合利華。圖片:CNSPHOTO提供據悉,在今年「雙11」的活動中,寶潔旗下品牌護舒寶以及護舒寶液體衛生巾品牌Always是被網友吐槽最多的。
  • 銷售額曾達835億美元,瘦身、「退市」全球第一日化巨頭要掉隊?
    「寶潔,老了。」近日,日化巨頭寶潔從巴黎發歐證券交易所除牌在中國引發軒然大波,社交圈被「寶潔藥丸」「寶潔真的不行了」「快消巨頭輝煌不再」等言論刷屏。哪怕未來寶潔依然在紐交所進行交易,都沒能阻擋類似聲音的出現。
  • 中國日化用品巨頭:擁有10個品牌,年入帳230億,寶潔都不是對手
    眾所周知,在國內的日化用品行業,寶潔與聯合利華這兩家外資企業在多個細分領域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如在洗髮水、沐浴露等細分領域,寶潔與聯合利華旗下均擁有多個品牌,同時也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企業。然而,即使強大如寶潔與聯合利華,卻在洗衣粉、洗潔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滌劑領域一直難以取得突破,而其中的原因則是我們有著兩大國產品牌雕牌與立白,這兩大國產品牌可以說佔據了大部分的洗滌劑產品市場份額,就連寶潔與聯合利華也無可奈何。以洗衣粉、洗衣液產品為例,寶潔一度推出了包含汰漬、洗好、奧克多等在內的9個洗衣粉品牌,但是在市場競爭中仍敵不過立白與雕牌。
  • 揭秘中國本土4大日化巨頭:哪幾家年銷過100億
    No.1 立白:年銷180億元要說中國市場最大的日化企業,當然還是非多年的老大哥寶潔莫屬;但是中國本土最大的日化企業,在中國也只遜於寶潔,銷售額已經幾乎和聯合利華這個全球第二大的日化巨頭中國市場銷售額持平
  • 繼聯合利華、寶潔及資生堂之後 強生旗下日化品牌也開始加碼CS渠道
    CS渠道是指日化產品在終端銷售中的化妝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統所構成的銷售終端網絡系統。目前已布局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湖南、安徽、江蘇等七個省份,截至6月底共招募了五位代理商,已與本土化妝品連鎖店唐三彩、星野家、橙小橙建立了合作關係,併入駐了大型連鎖系統如香港莎莎(Sasa)、韓國歐利芙洋(Olive Young)等。
  • 中國日化市場TOP10企業是哪些?年銷都過50億
    筆者指的是「中國市場」年銷售額(不是零售額)過50億,同時滿足「日化業務年銷過50億」標準的企業,單位是元。  1、寶潔:年銷>350億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日化企業,老大哥寶潔也是中國日化市場的老大,而且它的老大地位不是輕易能夠被取代的——它比排在第二的至少多10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