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作為國際日化巨頭,一直堅持著多品牌戰略,從1988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壯大,寶潔成為中國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從當初的巔峰時刻,到如今肉眼可見的退化,影響因素頗多。
而立白作為寶潔曾經輕視的中國品牌,從租借三間辦公室,貼牌銷售洗衣服起家,由毫無競爭力發展到如今市場份額超過50%,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對手之一,實力不容小覷。而這一切華麗的成績都離不開背後的掌舵者陳凱旋的操持。
陳凱旋出生於商業氛圍濃厚的潮汕普寧,從小的耳濡目染,他很小就開始經商,跟著家人買賣一些家裡的土產品。高中畢業後,陳凱旋來到廣州打工,期間做過建築工、搬運工等工作,但是辛苦工作下來仍然不富裕,陳凱旋只好返回普寧。
在老家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凱旋發現一家賣洗衣粉的雜貨店生意十分火爆,他靈光一現,或許洗衣粉是一門好生意。於是他和父母借了3000元,開始倒賣洗衣粉,生意做得是風生水起。嘗到甜頭之後,陳凱旋乾脆和洗衣粉生產商籤訂獨家代理,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就成為當地最大的洗衣粉貿易商。
好景不長,那家工廠為了利益最大化建立了自己供銷鏈,將陳凱旋排除在外。這一舉動也讓陳凱旋的生意急轉直下,他幡然醒悟,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工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於是1994年,立白就誕生了。
所以當寶潔旗下的汰漬進入中國市場時,立白還只是一個通過貼牌的小作坊,自然而然也不被重視。而當時立白的發展也算是避開了巨頭林立的城市路線,而是選擇從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農村開始發展。
當時立白作為一個新興品牌,想要突出重圍談何容易。那個時候市場的經銷商模式是一層層拿貨,賣完再結款。陳凱旋發現這一模式有不少的弊端,於是他大膽地提出了現款現貨。而這種模式也讓立白在日後的日化危機中脫穎而出,當許多同行倒在資金鍊問題上時,立白因為這種模式不僅度過難關,銷量也翻了一倍。
之後,在洗衣液出現時,立白又先於寶潔的汰漬跟上了梯隊。不僅如此,經過立白團隊的精心研究後,選用親民的形象代言人,為立白樹立了親民的品牌形象,另外還在綜藝節目上大量曝光。
據立白集團2018年初公布的數據,立白年銷售額已突破200億大關。而如今作為百億民企掌門人的陳凱旋則表示:「我不會停下來,我會不斷創業,永遠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