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奶農生存現狀:鮮奶賤賣不如礦泉水 養殖戶轉行

2020-12-25 齊魯網

 

守著低價奶源喝不上便宜奶(記者郭堯 攝)

濟南一奶牛養殖大棚裡只有一頭奶牛,大片空地閒置。

  濟南奶農生存現狀:鮮奶賤賣不如礦泉水 養殖戶轉行

  一公斤牛奶只賣0.75元,比喝礦泉水都便宜,這樣的「奇葩事」現在幾乎天天在濟南各大奶牛養殖場上演。近日,因生奶收購價暴跌,全國各地出現牛奶滯銷、殺牛倒奶現象。記者6日採訪濟南多家奶牛養殖戶了解到,由於市場行情慘澹、奶企限量收購等原因,他們無奈只能賠本賣牛止損,有的養殖戶已轉行。

  養殖戶的「滅頂之災」

  本地奶價暴跌半年多有養殖戶月賠10萬元

  沿著王舍人鎮政府一路向北約3公裡,在一處名為冷水溝的養牛小區,記者看到了大大小小十多個奶牛養殖大棚。其中位於最南邊的大棚中只有十幾頭牛在悠閒地食用飼料,周圍有一大片空地閒置不用。「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已經賣了20多頭牛,現在牛奶收購價太低,實在養不起啊。」

  該大棚奶牛養殖戶陳女士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維維奶業和蒙牛等企業已經不再收購牛奶,只有佳寶每天限量收購100斤奶,而現有奶牛每天產奶總量在120斤左右,多餘的牛奶若無法賠本處理,只能倒掉。如果行情持續低迷,她考慮繼續賣牛止損。

  「從業15年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對於養殖戶來說簡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山東愛霞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郝愛霞告訴記者。由於設施完善,產奶質量穩定,她的企業在2013年被認定為濟南市首批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

  然而,面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本地奶價暴跌行情,作為政府扶持的一線養牛企業仍然深感無力,在作出一年內本土養牛戶無法翻身的市場判斷後,她於去年11月果斷出手,一口氣賣掉了200多頭奶牛,每頭售價1.3萬元左右,算是不賠不賺。而目前,奶牛每頭行情價只有五六千元,她對當初的選擇感到十分慶幸。

  濟陽縣仁風鎮藍天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侯永堂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的養殖場成立於2011年,建廠時得到國家扶持資金400萬左右,自己貸款投入400多萬,奶牛最多時有400多頭。但是從去年7月份開始,鮮奶銷量直線下降,每天都有不少剩奶倒掉,直到去年12月底,感覺實在抗不下去的他一口氣賣掉30多頭牛,但都屬於「割肉」,用他的話說是飲鴆止渴。「現在每月基本上賠近十萬元。」

  一本咋算都虧的帳

  賣奶每公斤虧一塊多 賣牛一頭虧6000元

  牛奶收購價天天跌,牛飼料和人工等成本卻居高不下。侯永堂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個300頭奶牛的養殖場,每年僅收秸稈一項就得花費100多萬元,加上購買顆粒飼料等,沒有200萬元別想讓奶牛吃飽。另外,員工工資年年漲,四五年前招一個擠奶工每月也就五六百元,現在一個擠奶工至少要2200元,要不沒人願意幹。

  此外,配種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配一顆精子80元,這屬於自然育種,生公生母不確定,如果想保證產出小母牛,性別配種一次至少280元,一般奶牛場承受不起。另外,還要請專業防疫人員,加上水電費和員工吃飯住宿等,都需要花大量費用。

  如此算下來,一公斤鮮奶的成本在2.8元左右。當下,乳企合同收購價在3.5元左右,但收購量卡得很嚴,平均每個養殖戶只能賣出產奶量的一半,剩餘的牛奶或以0.75元/公斤的價格處理給私人——這個價格還買不了一瓶礦泉水——最不走運的也只能白白倒掉。平均算下來,一公斤牛奶要虧1.35元。

  賣牛也不是一個止損的好辦法。一頭飼養兩年的成年奶牛成本價至少1.2萬元,但如今的市場行情價只有五六千元,可以說已經跌到歷史最低,賣一頭就要賠6000多元。

相關焦點

  • 多地奶農倒鮮奶現象仍持續 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奶比水賤 倒奶殺牛風波久難平息  奶農遭遇乳業轉型陣痛  養了幾十年奶牛的山東奶農裴樹克去年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倒奶」。  然而,裴樹克和他的同行們並未料到,「倒奶」只是個開始。2014年年底以來,國內奶牛養殖戶殺牛棄養現象頻頻出現。《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山東、陝西等多地採訪發現,由於原奶價格低迷,一些地區傾倒鮮奶、賣牛宰殺現象仍在持續,部分養殖戶損失慘重。
  • 莫讓「倒奶殺牛」成奶農夾縫生存的代名詞
    (1月6日新京報)  河北地區「倒奶賣牛」事件僅僅是奶農困境的冰山一角,與此同時山東、青海等地也輪番上演「倒奶殺牛」劇情,這反映出奶農的被逼無奈與生存之艱。  此次傷農事件的直接原因在於「過山車式」的鮮奶市場價格,但回顧市場卻發現,一邊是銷售火熱的鮮奶市場,另一邊是倒奶殺牛的辛酸奶農。
  • 濟南奶農邊倒牛奶邊喊心疼
    奶農一邊倒牛奶一邊喊著「心疼」。奶農一邊倒牛奶一邊喊著「心疼」。齊魯網1月11日訊 眼下節氣進入三九寒冬,而我國不少地區的奶農,也正在經歷著新年的第一個寒冬,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出現奶農大面積「倒奶殺牛」事件。對此, 記者在濟南等地的養殖場、超市等環節,進行了調查。
  • 科迪的「網紅奶」 奶農的辛酸淚
    科迪乳業董事長也在8月6日回應稱,企業確實在資金周轉上出現了困難,也向奶農承諾將在9月15日前償還奶農50%的欠款,並在5個月內結清全部欠款。這也許解釋了科迪乳業為什麼自2017年底便開始拖欠養殖戶的奶款,直至日前,竟然已累計至1.4億元。行業之痛,科迪乳業憑什麼能欠款兩年?做生意講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為什麼這些奶農可以忍受將近兩年的欠款,甚至於要爬上奶罐催債,寫下《奶農求救書》,也不去將鮮奶轉賣他人呢?
  • 「奶農倒奶」事件 農業部緊急處理「賣奶難」
    1月7日,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的奶牛養殖戶把多餘的新鮮牛奶倒入下水道。(京華時報記者 徐曉帆 攝)據新華社電,針對近期「賣奶難」問題,農業部昨天表示,將通過協調乳品企業增加收購、啟動奶業生產監測、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處理「賣奶難」,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1月8日,農業部與伊利、蒙牛等重點乳品企業奶源負責人進行協調,督促企業做好生鮮乳收購工作,穩定中小牧場和養殖戶小區的奶價,保護奶農利益。
  • 全國多地罕見齊現賣奶難 奶農一日倒奶數百斤
    鮮奶餵豬、澆麥地 各地輪番上演「倒奶殺牛」  此次「奶剩」重災區,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內蒙等產奶大省。日前有媒體報導,河北省部分奶牛養殖小區所產鮮奶遭受限量、拒收,部分奶農平均每天倒掉的鮮奶達200斤。有的奶農甚至直接把鮮奶以每斤五毛錢的價格賣給養豬戶,不過,這也未能緩解庫存壓力。
  • 河北奶農因奶價狂跌每日倒奶 養豬戶買鮮奶餵豬
    經歷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後,鮮奶價格曾一路飆升至5元/公斤,很多奶農都花高價買入了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來,鮮奶價格進入下行通道,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至3.3元/公斤,而與此同時,飼料售價居高不下,養殖成本上升,奶牛頓成了燙手山芋。  更要命的是奶企鮮奶用量減少,奶農的鮮奶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成了奶農們不得已的選擇。
  •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據了解,中國的鮮奶收購價格從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現在的3.9元/公斤,但是處於牛奶產業下遊的零售環節,卻並未見到降價。記者1月14日從南京某大型連鎖超市了解到,目前零售鮮奶價格不降反升,但銷量卻大幅萎縮。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
  • 武漢奶農每天含淚倒掉萬餘公斤鮮奶(圖)
    本報記者 宋榮成 實習生 徐鐸 攝  「譁譁譁……」7月5日早上6點左右,華農奶牛場的養殖戶李運生把剛產出的鮮奶就地倒進了水溝裡。瞬間,原本深色的水泥溝被染成了乳白色,白得刺眼。已經是第48天了,李運生和洪山區其他近50位奶農每天早晨都含著淚做這樣的事。他們養殖的奶牛所產的鮮奶從5月19日起就無人收購了。
  • 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奶農狂倒奶 為何超市鮮奶價格紋絲未動
    2015年1月7日訊,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奶農開始倒奶,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這樣的局面出現在河北、山東等地方。上遊鮮奶價格為何下跌?奶農為何倒奶?下遊產品能夠降價?為此,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 五大連池要求向特定企業賣奶 奶農遭拖欠數百萬元
    近一年來,由於多重因素的影響,國內乳品企業對養殖戶奶源需求減少,乳品業進入寒冬,很多地方出現了養牛戶「殺牛倒奶」現象。但是,五大連池的這些養殖戶遭遇的寒冬卻來得更早。  家住華山農場的孔大爺從2010年6月開始給興安嶺乳業供奶,頭一年還能按時給奶戶付款,可是到了2011年8月,這奶錢就不再給了,拖欠了一年,後來這家企業就乾脆奶也不來收了。
  • 2元多的常溫奶不見了 鮮奶收購價今年漲瘋了
    碰到這種時候,合作牧場有時候會寧願放棄保證金而把鮮奶賣給別家。這時候,雙峰的收購價也只能跟著提高。王鐵軍說,現在收購的鮮奶量還是不夠,所以把塑料包常溫奶停了,一天能省下七八噸鮮奶去滿足其他產品的生產。「奶荒已經嚴重拖累了我們的發展步伐。」停產塑料包常溫奶還有一個考慮是,塑料包包材比較差,如果有人喜歡加熱喝,很容易從牛奶裡喝出塑料味,口感不好。
  • 奶農倒奶殺牛背後:專家稱乳企不能一味走高價戰略
    不過,近萬公裡之外的中國乳業市場,並沒有因為這個數字而興奮,反而是部分地區奶農「倒奶殺牛」的局面。        繼《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4年9月對山東膠東半島奶農困局率先報導後,深受進口奶粉衝擊的國內奶牛養殖現狀備受業界關注。
  • 奶農「倒奶」當促奶企自省
    劉曉今年以來,我國多地出現「賣奶難」,在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產奶大省,不少奶農因為鮮奶滯銷不得已「倒奶殺牛」。「賣奶難」原因何在?
  • 三元袋裝鮮奶和入戶奶下月分別漲0.2元、0.5元
    原標題:三元袋裝鮮奶和入戶奶下月分別漲0.2元、0.5元  對於奶荒的原因,宋亮表示,主要是7、8月份天氣高溫奶牛減產,另外去年和今年部分地區出現了口蹄疫疫情,造成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殺牛。而究其深層次原因是,當前我國奶牛63%為散養和小規模養殖,由奶農和小規模養殖戶獨自承擔養殖風險和市場風險。
  • 蒙牛膠東半島鮮奶收購價直降1元 奶農稱很傷心
    張志偉  [「長期以來,中國乳品產業鏈利益分配嚴重失衡,沒有形成經濟共同體,奶農是奶農,企業是企業,兩者屬於『兩張皮』。」  對於收購單價直降「1元」的始末,蒙牛泰安公司奶源部經理白皓貞並不願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更多,僅表示「會跟當地奶戶面對面溝通」。不過,記者上周通過走訪青島、煙臺和濟南等地,從當地政府部門和多家奶牛養殖場了解到降價風波的大致脈絡。
  • 中國多地出現奶農倒奶殺牛事件
    2015年1月9日,江蘇丹陽,牛奶滯銷,奶農孟凡森一家的牛奶生意進入了寒冬,每天要倒掉1300斤鮮奶。
  • 奶比水賤 牛奶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然而,裴樹克和他的同行們並未料到,「倒奶」只是個開始。2014年年底以來,國內奶牛養殖戶殺牛棄養現象頻頻出現。在北京、山東、陝西等多地,由於原奶價格低迷,一些地區傾倒鮮奶、賣牛宰殺現象仍在持續,部分養殖戶損失慘重。
  • 西安牛奶成本4.5元售價4元 涇陽有養殖戶賣牛殺牛
    昨日,西安含光路一家超市內,各種牛奶均有不同幅度的促銷降價 華商報記者 張杰 攝  近期,國內部分地區出現「賣奶難」問題,還有奶農倒奶事件。西安的奶源公司也同樣感受到很大壓力。  華商報記者 郭曉蓉  鮮奶收購價格低西安不少養殖戶虧損  西安市農委:申請出臺政策,扶持奶農減少損失  1月7日,農業部下發《關於協調處理賣奶難穩定奶業生產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計組織協調加工企業保證生鮮乳收購。
  • 奶農鮮奶現擠現賣一天平均收入就是300元
    網絡配圖奶農鮮奶現擠現賣,據賣羊奶的男子介紹,他們一般每天把奶羊用麵包車拉到城裡賣兩次奶,一天平均收入就是300元左右。很多當地的居民都在他們這裡訂鮮羊奶,也捎帶著賣一些奶,一斤價格10元,顧客看著現擠的羊奶,喝著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