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與地道藥材是一回事嗎?

2020-12-27 騰訊網

中醫藥經過二千餘年的傳承與發展,有關「道地藥材」(或稱「地道藥材」)的用藥傳統經驗沿襲至今,已成為評價和控制中藥材質量的重要指標。現在的「道地藥材」通常是指來自特定產區、生產歷史悠久、栽培加工技術精細、質量優良、療效顯著的藥材。因而道地藥材被用作優質藥材的代名詞,被認為是經過歷史上臨床療效檢驗而被評價為質量優良的藥材。

歷史上形成的「道地藥材」主要有:四大懷藥、浙八味、川、廣、雲、貴等道地藥材。後來又發展到川藥、廣藥、雲藥、貴藥、關藥、北藥、西藥、南藥等。在我國有200種左右的「道地藥材」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一、道地藥材

1、道地藥材概念

道地中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摘自《中醫藥法》

2、道地藥材的由來與發展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道地藥材」的起初的含義是指某「道」、某「地」出產的藥材,旨在指明藥材的產地,並沒有「優質」的含義。就「道地」二字,《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藥物:如巴豆、秦皮、蜀椒、吳茱萸等都以古國命名藥材,表明產地。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經集注》中描述道:「諸藥所生,皆有境界」。論述了藥材的產地分布,何處所產為勝。初步形成「道地」的概念。

「道地」一詞見於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中,該書每種藥物項下專列「道地」條目,如杜仲,道地:「建平宜都者佳」。「道地」一種解釋是:「地」是指地理,地帶,地形,地貌;「道」是指按地理區域劃分的名稱。

明代湯顯祖《牡丹亭 詗藥》:「好道地藥材,這兩塊土中甚用?」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一章:「那是一柄道地瀘州油紙傘,又重又大。」所以「道地特產」、「道地藥材」、「道地水果」等都表示真正是有名產地,即有明確坐標地區出產的東西。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別強調藥材的產地,指出:「用藥必依土地」,這可能為後世正式專用「道地藥材」的術語奠定了基礎。

早在南北朝時期,人們對藥材的最佳產地有所重視,陶弘景所說的「諸藥所生,皆有境界」和「江東以來,小小雜藥,多出近道,氣力性理,不及本邦」的論述,是「道地藥材」概念的最早雛形。唐貞觀元年,孫思邈《千金翼方》中的「藥出州土篇」專門記載了十道各州的地產藥材,為「道地藥材」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時珍的道地藥材觀點更為明確,如:「性從地變,質與物遷,……滄擊能鹽,阿井能膠,……將行藥勢,獨不擇夫水哉?」他在每味藥材項下雖不像《本草品匯精要》那樣專列一項,但在每味藥材項下對道地的論述很多,如麥冬項下言「浙中來者甚良」。

到了清代,醫家從臨床上發現藥物療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地」問題。徐大椿曾在《藥性變遷論》中指出:「當時初用之始,必有所產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氣厚而力全。以後移種他地,則地氣移而薄矣。」「……當時所採,皆生於山谷之中,元氣未洩,故得氣獨厚,今皆人工種植,既非山谷之真氣,又加灌溉之功,則性平淡而薄劣矣。」

建國以後,建立了中國藥材總公司,對名貴緊缺的藥材品種實行「統管」的政策。中央以下設一、二、三級批發機構,促進了中藥商品的正常流通。中國藥學會上海分會、上海市藥材公司合編的《藥材資料彙編》,按西懷類、山浙類、川漢類、南廣類等不同道地品對藥材進行了分類,它反映出了20世紀「道地藥材」的風貌。

3、道地藥材的道地產區

出產道地藥材的產區稱道地產區(或稱地道產區),這些產區具有特殊的地質、氣候、生態條件。「道地藥材」表示方法通常為「地名+藥材名」,如「懷地黃」、「筧橋麥冬」、「茅蒼朮」。其中的「道」原指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漢代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置的縣稱為道;如唐代凡州府三百五十八,依敘為十一道,後析增五道(是唐之道制,後世及日本,高麗皆承襲……);清代以布政司領道,民國初改為道尹(將每省分為幾道)。

由上可知,除漢代的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的縣級道無甚影響之外,自唐貞觀初(公元627年)以後,直至清末民初,在我國皆以「道」作為行政區劃由來已久,只是地域大小不同而已。

《千金翼方詮釋》中對全國「道」的解釋:

河南道:唐時轄境約當今山東、河南兩省;黃河道以南(唐河、白河流域除外),今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

河東道:唐時轄境相當今山西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地;

河北道:唐代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省、遼寧省大部,河南、山東古黃河以北地區;

山南西道:相當今四川涪陵、萬縣、陝西洋縣一線以西地區;

淮南道:相當今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東至海,西至湖北應山、漢陽一帶;

江南東道:相當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福建兩省;

江南西道:相當今湖南洞庭湖、資水流域以東和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以西地域;

隴右道:相當今甘肅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

河西道:泛指黃河以西之地,如今陝西、甘肅及內蒙古之鄂爾多斯等地皆是;

劍南道:相當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大渡河流域和雅礱江下遊以東,雲南瀾滄江、哀牢山以東,曲江、南盤江以北,及貴州水城、普安以西和甘肅文縣一代;

嶺南道:相當今廣東、廣西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區。

二、地道藥材

「地道」亦作「道地」,此所謂道地,乃真正、真實而言。本指各地特產,後來演變成貨真價實,質優可靠之意。

「地道」這個詞往往也是表示一種標準、道德規範。諸如錢鍾書《圍城》六:「鴻漸終覺得她口音不夠地道。」老舍《龍鬚溝》第二幕第三場:「不是吹,我們的活兒作得真叫地道。」老舍《趙子曰》第一:「他的皮袍,從『霜降』穿過『五七國恥紀念日』,半尺來長的雪白麥穗,地道西口老羊皮。」畢方等《千重浪》第十一章一:「瞅郭書記那人不咋地道。」等,也就是說,在一定場合下,「地道」的意思很接近「道地」,「這藥材不地道」意思往往是指這藥材不合乎好藥材的標準。

三、真正優良的道地藥材是道地與地道的有機結合,是「高品質、好功效、真道地」的現代表達。

道地藥材最根本的內涵是質量好,療效優,也就是地道品質。其形成除與本身品種有關外,首要因素是產地,就是道地產地。

天然藥材的分布和生產,離不開自然條件影響中藥材質量的幾個因素。除種質、環境、栽培技術等因素外,採摘時間也是影響道地藥材形成的重要因素,俗話說「三分種,七分採」,正所謂「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秋桔梗,春柴胡,冬蟲夏草」。意在指出同一植物因採集時間不同,對質量影響較大。再有炮製加工: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雲:「凡製藥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雷公炮炙論》亦載有「炮製十七法」,並要求「各盡其宜」。炮製加工技術與方法是中藥與植物藥等天然藥物最大的區別,反之,炮製是中藥最大的特色之一。

因此,種質、環境、生產技術、全程可追溯做到標準化、規範化,才能在道地產區生產出地道的「高品質、好功效、真道地」的道地藥材。

四、匠心傳承,創新發展

簡單和純粹似乎才是生命最本真而美好的狀態。

同理,自然孕育的中藥材,神秘而簡單,既風情萬種,又匠心獨道。

歲月無聲流轉,原野依舊靜穆,藥田悲歡交替,千年流傳的道地藥材文化,祖宗血脈的傳承,中藥人一代又一代,自身的實踐,敏銳的觀察,執著的鑽研,不斷的創新……勞作,傳承,發展……

目前,國家大健康、一帶一路等政策利好,堅守了幾千年的國粹中醫藥,終於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關於取消中醫,關於中醫將亡於中藥,關於中藥材行業的「多、小、散、亂」……久久縈繞在心中的難題、困惑便都豁然開朗。

喜歡這篇文章,就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作者:廣東天方健藥業-鄧喬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相關焦點

  • 道地藥材與地道藥材真的一樣嗎?
    在我國有200種左右的「道地藥材」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一、道地藥材    1、道地藥材概念    道地中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
  • 好藥材為什麼叫「道地藥材」而非「地道藥材」?
    地道的方言、地道的美食......每當有一樣東西讓您發自內心的感覺到「優秀」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稱讚其「地道」,但是當評價藥材甚好的時候人們卻常用「道地藥材」為什麼是「道地藥材」而不是「地道藥材」呢?原來「道地」一詞是有歷史源頭的,唐代全國分作十個道,例如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等,每個道,都要把當地的物產調查、核實上報朝庭,其中,某道出某藥,某藥有某長,選購辨別,事事認真,故藥材乃有「道地」之說。服用靈芝為什麼要選也要選道地藥材呢?
  • 道地藥材和地道藥材有什麼區別嗎?
    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可能經常在電視聽到過精選地道藥材這些話,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夠常聽見道地藥材這類詞語,不少人就會有疑惑,道地藥材和地道藥材這兩者指的是相同的藥材嗎,如果是有區別的話,那麼這些區別體現在哪裡呢,帶著這些疑惑,下面就和重慶銘醫堂名老中醫一起看看地道藥材和道地藥材是一樣的嗎,
  • 地道藥材和道地藥材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呢?
    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可能經常在電視聽到過精選地道藥材這些話,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夠常聽見道地藥材這類詞語,不少人就會有疑惑,道地藥材和地道藥材這兩者指的是相同的藥材嗎,如果是有區別的話,那麼這些區別體現在哪裡呢,帶著這些疑惑,下面就和重慶銘醫堂名老中醫一起看看地道藥材和道地藥材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呢?
  • 道地藥材——衛紅花
    每當有一樣東西真實地戳中你的心窩你都會情不自禁地說出「地道」這兩個字其實,「道地」也有表示事物是真正產自於有名產地的意思。明湯顯祖《牡丹亭·詗藥》:「好道地藥材,這兩塊土中甚用?」衛輝之鄉紅花考證。——侯衛亭中藥講究道地藥材,這是一種古代就有的質量標準體系。因為中藥生產受氣候環境,土壤條件,種植採摘技術,炮製加工工藝等影響,其品質差異巨大。因而在臨床實踐中,就形成了地域性強、療效突出的所謂道地藥材,比如長白山人參,川貝母和浙貝母,新會陳皮、霍山石斛等。
  • 道地藥材貴在「地道」
    道地藥材不能「移植」各地有各地的道地藥材,不能互相代替。道地藥材拿到別的地方種就變樣,質量不行,效果也不行道地藥材是我國傳統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民間素有「非道地藥材不處方,非道地藥材不經營」的說法。常言道:「好土生好苗」。每味道地藥材根據其性味不同,都有道地產區。
  • 【特約專欄】什麼是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有兩層含義。「道地」的「道」,是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早在唐太宗時,就將中國天下分了十道,到了唐玄宗時又分為十五道,相當於我們現在省一級的建制。現在我們國家早已不用這個建制了,可是我們還可以找到它的印跡。在哪裡呢?在日本,日本的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一道就是北海道;韓國也分八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慶尚道等。
  • 標準引領,道地藥材方能真正地道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甘肅的半夏、寧夏的枸杞、雲南的三七……這些都是知名道地藥材。所謂道地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代名詞,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
  • 種道地藥材,變「小產地」為「主產區」
    【天地網訊】  定西市有2000多年生產和藥用黃芪、當歸、黨參等道地藥材的歷史,是我國有名的「千年藥鄉」。如今,定西市已不僅僅是道地藥材的產地——這裡,提供了全國六成的當歸、兩成的黨參、四成的黃(紅)芪,年產各類中藥材30萬噸,是首個國家中藥原料生產供應保障基地;這裡,沒有買不到的中藥材,也沒有賣不出去的中藥材,年中藥材交易量達到80萬噸,靜態倉儲能力達到90萬噸,是全國第二大中藥材專業批發交易市場以及北方大宗藥材的價格形成中心;這裡,不僅提供原料,還生產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中成藥、保健品、美容化妝品等多個系列中藥材精深加工產品
  • 國藥集團(中聯)湖北道地藥材研究院成立
    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劉敏 通訊員王敏 程雪薇 朱付勇)昨日,國藥集團(中聯)湖北道地藥材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湖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光谷召開。著力推進中醫藥大項目的發展,培育一批中醫藥大企業,制定道地藥材一縣一品實施方案,提升中醫藥和藥材產業發展水平,促進湖北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掌欣為「國藥集團(中聯)湖北道地藥材研究院」授牌,並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郭蘭萍頒發研究院顧問聘書。
  • 中寧枸杞獲國家首批「道地藥材認證」
    2月7日,從中健安檢測認證中心傳來喜訊,寧夏中寧枸杞日前經過國家認監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中國中藥協會等機構檢測認證,獲得國家首批「道地藥材認證」,寧夏源鄉枸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璽贊枸杞獲得「道地藥材認證」品牌,成為全國枸杞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品牌。
  • 「道地藥材看黑龍江」系列報導之十三
    「道地藥材看黑龍江」系列報導之十三林口縣:「套種間作」模式荒山變「聚寶盆」 做大北藥產業出真招見實效規劃到2025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發展到30萬畝,其中道地藥材20萬畝,重點打造北部牡丹江烏斯渾流域百裡黃芪谷等3個種植板塊以及中藥材加工創新產業園,將荒山變成「聚寶盆」。只種植山上有的道地藥材品種近日,緊跟颱風「巴威」的步伐,記者一行來到了位於林口縣上山陽村東坡地的辰亞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
  • 道地藥材之杭白菊
    杭菊主產於浙江省桐鄉市,是浙江著名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又稱杭白菊。杭白菊優良的品質與其獨特的栽培品種、優良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成熟的生產加工工藝有關。桐鄉杭白菊源於當地的野生菊花,是經芽苗變異和人為選育逐步形成的獨特品種,這是杭白菊獨特品質的基礎。
  • 壽仙谷:以高質量標準定義「道地藥材」 助力產業振興
    會上發布首屆中國中藥品牌榜,壽仙谷藥業的鐵皮石斛品牌榮獲「中國道地藥材品牌」榮譽稱號。據悉,獲得「中國道地藥材品牌」認證,需經過多維度三級指標體系的考察,其中一級指標的類別及權重分別為:質量52%、創新10%、服務10%、有形資產8%、無形資產20%。
  • 「新中藥·新零售·新增量——道地藥材營銷論壇」成功舉辦
    11月15日,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道地藥材分會主辦、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道地藥材分會新零售商學院承辦的「新中藥·新零售·新增量——道地藥材營銷論壇」在湖南省長沙市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菩寧堂國醫技術研究院院長、國藥零售中藥學院執行院長劉新麗,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長、海南葫蘆娃藥業集團學術總監孟德詩,國藥零售供應鏈事業部總經理唐鄭偉作主題演講。
  • 株洲好中藥道地藥材消食藥_山楂
    原藥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裡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乾燥成熟果實。產地: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浙江、江南等地。
  •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尋藥記」:道地藥材貴在「地道」
    中新網福建新聞6月15日電 (記者 吳晟煒)近年來,道地藥材一詞被廣泛提及,何謂道地?如何地道?日前,記者實地走訪了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作為專業的醫療機構,該院多年來堅持深入全國各地傳統中藥材的道地產區,從種植、生產、加工、炮製、物流儲運到中藥材交易狀況、競爭格局等進行全方位實地考察調研,精選高質量中藥材,服務臨床,保障臨床療程和安全。
  • 2020-2026年中國道地藥材資源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道地藥材資源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道地藥材資源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道地藥材資源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道地藥材資源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然後對道地藥材資源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道地藥材資源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道地藥材資源市場競爭格局及道地藥材資源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道地藥材資源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道地藥材資源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壯美70 智「惠」草原】戈壁大漠十年堅守 讓道地藥材更地道
    我國的鎖陽產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鎖陽的道地產區位於阿拉善地區的三大沙漠邊緣,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75%。由於鎖陽野生資源受各種自然條件影響,每年的產量波動較大。隨著市場對鎖陽需求量日益增大,野生鎖陽資源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一些地區過度採挖,致使野生鎖陽資源逐年減少,個別地區已經出現資源萎縮甚至枯竭的現象。
  • 直播預告|秋冬進補,海報帶你品鑑膠東道地藥材「萊胡參」!
    這場「養生滋補」的約會你準備好了嗎?「萊胡參」是北沙參的一種,是膠東道地藥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能火者宜之。」由於處於萊陽市境內五龍河流域,該地土質較為特別,非常適合北沙參生長。2010年12月24日,當時的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萊陽萊胡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一年為食材、二年為藥材。除了秋冬食補的同時,「萊胡參」也作為膠東道地藥材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