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僅是一個浪漫的詩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壯志難酬的愛國人士!

2020-12-19 林維婷講故事

李白不僅是一個浪漫的詩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壯志難酬的愛國人士!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耳燻目染的詩人, 在小編的學生時代,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後來的高中,學過的唐詩、宋詞、元曲,所以學習過很多古詩人的生平。其中見過次數最多的詩人就是李白了,雖說我現在離初等教育有些遠了,但感覺在現在的語文課本上他的詩還是普遍比較多的吧。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李白。

為什麼在語文課本上他寫的古詩比較多,這跟他的寫詩風格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他寫的詩淺顯易懂,淺入深出,在現在還有這樣的一些說法,說是他寫完的詩之後,會把他自己寫的詩讀給老婆婆,小孩子聽,如果他們都能聽懂的話,才會停筆,如果他們聽不懂,就會加以修改,所以,他的詩所有人都能讀懂,讀起來簡單有氣勢,還朗朗上口。這樣一來他的詩能夠贏得如此多的人也不為過啊!

關於大詩人的名字還有個特別有趣的故事。他一周歲時在抓周的時候,抓到了一本詩經,父親高興極了,覺得自己的兒子長大之後肯定會成為非常出名的大詩人,名字還沒有起,我一定要好好的起,起名字一定要謹慎,要不然等到兒子名聲揚外的時候名字不好聽就該嘲笑我沒有文化,沒有水平了。所以到他七歲的時候,他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他的父親突發奇想,一家人一起合作一首詩,父親說了前兩句,母親接了一句,最後一句小詩人接的,他的父親取了其中兩個字作為他的名字,這樣,他就有了名字。

他在小時候特別聰明,也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很貪玩,有一次在學堂上課的時候,就逃課出去玩了,在外面見到一個婆婆拿著一個很粗很長的鐵棍在石頭上磨來磨去,他看了很長時間,不理解為什麼這個婆婆為什麼一直在磨這個鐵棍,就問婆婆,婆婆說要把這個鐵棍磨成一根針。他天真的問婆婆,這個鐵棍這麼粗怎麼可能磨成細針呢?婆婆很是耐心的對他說,只要是功夫到了,什麼事情都能辦到。他想到自己逃學的做法,覺得自己做的不對,以後他再也不逃課了,反而好好的學習功課,才成就了後來的大詩人。他生活在唐玄宗在位的時候,唐玄宗很是寵愛楊玉環,聽說他的才華出眾,就下令召見了他,他走到大殿上,皇上居然親自走下來接他,讓他做了一首詩,皇上很是欣喜,還親自給他熬粥吃,即刻封他為翰林。關於大詩人的有意思的故事還有很多,關於大詩人的故事就到這裡了,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些歷史書、相關的書籍,或是上網了解一下,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

總之呢小編認為李白的身上有太多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崇拜的,所以呢小編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像李白一樣,不求能為一個人或者一件事能做多大貢獻,但求無愧我心盡最大努力去為一個人或者一件事付出努力。還有一點就是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做到肯虛心學習,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人」。

相關焦點

  • 李白: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仗劍遊歷的俠士
    他,叫李白。眾所周知他是古代中國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可李白更是一名仗劍遊歷的俠士。
  • 《李白那年三十整》:打破詩仙光環,還原一個被誤讀了千年的李白
    身為「詩仙」,李白常年位列詩人頂流的位置。這年頭,誰還不會吟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和一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們心目中的李白,才氣斐然、灑脫不羈,卻又壯志難酬。歷史上的李白,確實瀟灑,也確實惆悵,他就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中輾轉反側。
  • 李白是怎麼死的?他浪漫一生,連死都浪漫到讓人想哭
    李白好死不死,在李璘叛亂之前,加入了他的團隊,當了幕僚,期間還作了一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自己報國情懷的同時,自然也免不了拍拍頂頭上司的馬屁。永王被打敗後,李白遭到了連坐,被流放夜郎,還好,留下了一條命。時間到了唐肅宗乾元二年,天下大旱,李亨宣布大赦天下,李白也因此重獲自由,在返程途中,他坐著船在順著長江漂流而下,寫下了著名的《早發白帝城》。
  • 詩仙李白一生坎坷的求仕路途——壯志難酬,報國無門
    詩仙李白一生坎坷的求仕路途——壯志難酬,報國無門李白十八歲就拜師趙處士,學習一年後便踏上了多方尋求致仕之路,在告別家中父親後就去到了綿州城,剛到綿州,很巧合的打聽到新任益州的主官也來到了此地,並且聽說他喜歡提攜賢人致仕,因此他留在此地便去拜見了長史大人
  • 詩鬼李賀一首典型「鬼詩」,表達了自己知音難覓,壯志難酬的苦悶
    即使是在整個詩詞世界裡,李賀的風格也是獨樹一幟的,縱觀大唐詩人,你幾乎很難找出第二個如李賀這樣的風格。他用詞大膽,想像豐富,走的卻不是浪漫路線,而是奇特陰森風格。想像大膽的詩人不少,比如大有才華的李白,比如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想像都很豐富靈動,但他們大多寫的是天上事,或仙樂渺渺,或伸手摘星,總能給人逸興十足的感覺。但是李賀多寫地下之事,讓人讀來不覺冷汗涔涔。
  • 李白的一首詩,全詩無一個「高」,卻讓人仿佛在浮雲之間飛行!
    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引領了一個時代的詩歌,因其佳作甚多,作詩風格有著獨特的飄逸之美,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代表作有太多太多,每一首都是佳作,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表述這個事物,並且,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
  • 李白最浪漫的一首詩,傷歲月嘆神仙,隱藏著一個人生哲理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詩句,成為千古絕唱。還有我們中學時代學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作為李白爛漫主義詩篇的代表,被老師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誦。
  • 浪漫豪放的詩人李白,一生明媒正娶四位妻子,他的後代過得如何?
    這是李白的《將進酒》,讀到這幾句,不禁在腦海當中看到了一個放蕩不羈又自由狂蕩的李白形象,不過這幾句詩裡面卻似乎還透露著淡淡的憂傷與哀愁。為何要別人「傾耳聽」呢?根本原因就是知己太少,沒得其他人來聽,所以遇到知己,大醉一場,想把一肚子的心裡話說出來,讓朋友好好聽聽。李白生於公元701年,雖然他的詩當中都是豪放派的風格,但是他的人生可並不順利,甚至可謂坎坷。
  • 李白被一個儒生的譏諷,他笑著寫下一詩,成了千年來罵人的絕唱!
    李白應該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唐朝詩人了,我們從小到大學過李白的許多詩歌,比如《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蜀道難》等等,但我想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他的那一首《靜夜思》了,他在詩中將自己的思鄉之情表現得很貼切,很真實,讓讀者很容易身臨其境,所以,可以說是思念詩中的經典。
  • 他的詩詞誇張浪漫,他的性格放蕩不羈,他就是人盡皆知的詩仙李白
    在李白的眾多作品中他的樂府詩還有絕句都是非常出名的,如果平時背誦詩句非常多的人在對比李白和其他詩人的作品之後就會發現,他的詩句沒有明顯的詩句框架的束縛,也沒有一句幾個字這樣刻意的格式限制,大多數時候都是想到哪寫到哪,哪怕是看到一棵樹一塊路邊的小石子他都可以聯想到很多的事情,思維非常的發散所以李白這樣的詩人在眾多的有名詩人中都可以算是非常優秀出眾的,並且在絕句方面
  • 為何模仿杜甫的詩人都火了,而模仿李白的詩人卻難成大器?
    在中國詩史上,有兩大著名的詩人,他們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派是樂觀主義,詩情豪邁,詩意有種天馬行空之境,而另外一派則是以現實主義為主,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與衝擊,這兩派鮮明人物的對比就是李白和杜甫了。李白的詩和豪邁可以用與生俱來來形容,他生來就是詩仙,骨子裡就被融入了仙風道骨的大氣,他作詩都是在興起之時,信手拈來的,整體感覺是瀟灑飄逸。而杜甫作為心繫國系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刻苦,將李白作為自己的偶像,他的事都是自己努力專研的成果,比如一句詩詞要擰斷好幾根鬍子,格律也是十分工整,這些都是後人能模仿到的。
  • 他號青蓮居士,被後人稱作詩仙,他就是偉大詩人李白
    其實看到標題大家就知道小編所說的是誰了,對,他就是我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更是被後人叫做「詩仙」,也被稱作「酒仙」。在我們學習的唐詩中大部分耳熟能詳的都是李白的詩句。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他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代表作品有《靜夜思》《蜀道難》《望廬山瀑布》等,被後人稱為「詩仙」,他之所以有那麼高的成就,本人認為有以下原因造就:一、天賦異稟,少年天才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讀諸子百家,通詩書。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開頭一句,便令人驚嘆不已,拍手稱讚
    可是社會腐敗,使李白壯志難酬,始終沒有得到朝廷重用。六十一歲時病逝於安徽。李白的詩氣勢豪放,語言流暢自然,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秋浦歌》、《行路難》、《望廬山瀑布》、《將進酒》等,都是廣為傳誦的佳作。下面,解析《秋浦歌》。
  • 李白的山水詩雄奇飄逸若仙,沒想到邊塞詩也能哀怨悽涼:悲天憫人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藝術成就極高,後世譽之為「詩仙」。他出神入化般運用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描寫山水神奇異彩、瑰麗動人,極具浪漫意蘊,宛如仙人下凡。李白爽朗大方,天性率真,愛飲酒,喜交友,他的詩大部分歌頌了時代主旋律,但他壯志難酬,不得意仕途不暢,這也說明了當時政治生態遭到汙染,李白的詩情和才情足能暗淡了整個朝代,卻被排除在官場之外,這不可理解,李白也不理解,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感慨,羈旅思鄉的愁情,還有少數反對戰爭,關心民生的詩篇。
  • 你真的懂浪漫嗎?讓李白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浪漫!
    現在的女孩都喜歡浪漫的男人,但是真正懂浪漫的人又有幾個呢?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懂得什麼是浪漫的人,他們又是真的懂麼?說起浪漫這個詞,那麼就不得不提起中國文化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世人對他的崇拜可以說是無以復加,從世人送給他的別號之中我們就能看出一二,「詩仙」「謫仙人」「酒中仙」這都是對禮拜的讚譽,要知道古人對「仙」的概念不可與現在同日而語,對於李白的評價,我們從諸多的文人筆下都能看到,杜甫說李白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李白的這首《俗人問》,讓憤世嫉俗變得浪漫,也告訴世人一個道理
    李白從開元十五年至開元二十五年一直居住在安陸,這十年期間曾隱居碧山桃花巖。在碧山出遊時李白拜會了一位叫胡暉的學士,這位學士仰慕李白,將自己一對珍貴的白鷳送給了李白。李白是很喜歡鳥禽的,得此珍奇極為高興,即興賦詩一首《贈黃山胡公求白鷳》。
  • 初唐詩人奠基,盛唐詩人開拓:邊塞詩壯大於唐朝絕非偶然
    但是,盛唐詩人在表現功名欲望的同時,往往能夠寫出一種更遠大、更明確的社會理想,表現出對社會的更強烈的責任感。如高適的《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在高適看來,戰爭既能發揮個人的潛能,又能使個人生命中斷,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對國家的忠誠守護, 他描繪出了帶有戰爭陰影的悲壯美。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中國學生看到原版後沉默了
    ——杜甫《飲中八仙歌》 我國古代出現了許多名流千古的詩人,其中不乏開創一個體系的能人,但是被稱為詩仙的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李白。李白的詩歌有著獨特的風採,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詩歌中,卻又有著自信和狂傲,嚮往隱逸生活的同時卻有著極大的政治抱負,正是這樣矛盾糾錯的感情,才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青蓮居士。
  • 李白和杜甫誰更厲害?詩人們已經吵了一千多年
    百弟這就帶著大家看看他們的意見最早提出李白和杜甫誰更厲害這個話題的,是中唐的著名詩人元稹。元稹在他寫的《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中提到:「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餘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杜甫字子美)矣。」元稹提出這個問題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杜甫的詩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