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山水詩雄奇飄逸若仙,沒想到邊塞詩也能哀怨悽涼:悲天憫人

2020-12-19 千斌詩詞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藝術成就極高,後世譽之為「詩仙」。他出神入化般運用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描寫山水神奇異彩、瑰麗動人,極具浪漫意蘊,宛如仙人下凡。又因其清高孤傲,不食人間煙火,似只嗜飲酒,神志朦朧,作詩空無依傍,如浮雲巔或墜若谷底,變幻莫測,飄逸若仙,所以被同行和朋友稱為「謫仙人」。

他的詩既能使山河雄奇飄逸,俊逸清新,又能使感情抒發或排遣似排山倒海,一瀉千裡。情與景,意與境契合完美,展現著「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胸懷凌雲之志,熱愛祖國山河,遊遍山巒河川,寫了很多歌頌祖國錦繡山川的名篇,中間毫不掩飾抒發雄偉豪邁的氣概,或壯志未酬的憤慨,或纏綿不盡的相思。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既天真率直又狂放不羈,表現了他的喜怒哀樂和曲折人生。

李白爽朗大方,天性率真,愛飲酒,喜交友,他的詩大部分歌頌了時代主旋律,但他壯志難酬,不得意仕途不暢,這也說明了當時政治生態遭到汙染,李白的詩情和才情足能暗淡了整個朝代,卻被排除在官場之外,這不可理解,李白也不理解,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感慨,羈旅思鄉的愁情,還有少數反對戰爭,關心民生的詩篇。邊塞詩存世不多,千斌今天和大家共同來欣賞他邊塞詩《關山月》,領略邊塞風光的廣闊蒼茫和詩人對戍邊將士的關切及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關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李白寫這首詩時對社會危機已經洞幽燭微,唐玄宗好大喜功,對內寵信宦官和外戚,腐敗不堪,對外窮兵黷武,不顧民生。禍亂將作,詩人愛國熱情得到升華,揭露和批判社會的黑暗,悲天憫人,更同情戍邊將士的艱難困苦,譴責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現了反對戰爭的主題。

這首詩前四句景物的描繪了了邊塞的苦寒蒼涼和雄偉壯闊,無邊無際雲海,縈繞蒼茫。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似虎嘯狼嗥,氣勢兇猛掠過玉門關,只能仰望一輪明月照著關隘和邊塞,這些在「白登道」和「青海灣」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出徵這裡將士難以生還,遠戍男兒馬革裹屍,沒完沒了,十分的蒼涼悲壯。中間四句表達了出徵和戍邊男兒的結局,就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的殘酷。在如此之境,人人都會想念家鄉,後四句將士臉色愁苦,望著明月,思念家鄉,寄情妻子。留守家園的妻子同時遙在蒼茫月夜裡遙問歸期未有期,哀嘆不息,牽腸掛肚,徹夜難眠,最後絕望了。詩人深沉了,這有可能跟詩人遊歷四方產生的羈旅思鄉體驗感將士之受,痛苦地看到無休止的民族衝突和戰爭造成骨肉分離,夫妻訣別的悲劇,給無數徵人及家屬所帶來無邊的痛苦和沉重代價,吶喊當朝統治者為什麼不勵精圖治,陷人民於水火?

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悽涼而又雄渾悲壯。詩人將將士的思鄉,家人的思親的遭遇融於廣闊蒼茫的景色裡,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表現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情操,反對戰爭,心念蒼生的博大胸懷,不懼權貴的豪放,十分難得。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
    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筆上雄渾壯,上馬秋點兵。在唐代,文人們不僅能紙上談兵,在長安城裡寫下不朽名篇,也能馳騁疆場,在塞外的大好河山中,建功立業,寫出不朽詩篇。正是由於很多文人從軍,所以唐代以謳歌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邊塞詩大為盛行。湧現出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等一個個邊塞詩的翹楚。比如王昌齡在徵戰途中,隨即寫下「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 網友:沒想到
    網友: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唐唐中華,上下幾千年,出現了很多相當厲害的劍客,但相當多一部分屬於那種謠傳型劍客,有假的自然就有真的,一些劍客是史料記載的真實存在的,今天咱們就來一觀古代歷史真實存在的劍客。他就是傳說中古代十大劍客之一,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
  • 詩仙李白,一生愛喝酒,什麼樣的家庭背景能讓他這麼瀟灑喝酒?
    小的時候,我們都會去讀《唐詩三百首》,其中有這麼一個詩人是我們記憶深刻,他的一生喝酒成詩,被後人譽為「詩仙」,他就是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其為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歡交友。那麼李白這麼愛喝酒,那麼他是怎樣的家庭背景。
  • 從盛唐邊塞詩,看唐代詩人的風骨,探索唐代詩人任俠尚武的精神!
    唐詩中的「邊塞詩」最能體現唐朝文人尚武的特質。邊塞詩是唐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唐詩》五萬餘首詩歌中有兩千多首是邊塞詩。邊塞詩是以邊塞生活為主要題材,涵蓋戰爭、和平、愛國、獻身、邊塞、風光、民族、軍政、思鄉、親情、牽掛等諸多方面。
  • 摘抄打卡|李白代表作中必背的15句詩
    導語前幾天,錦鯉老師和同學們談到古代的詩人,很多同學都說自己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於是我接著問:「那大家最喜歡李白的哪首詩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3.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4.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早發白帝城》5.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6.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渡荊門送別》7.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十首意境雄渾開闊的古詩詞,領略古人疏灑飄逸的情懷
    飄逸是一種什麼境界,看看藍天上灑脫的白雲,瞅瞅山澗中流暢的溪水,再讀讀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也許多少會悟出一點。李白很飄逸,「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蘇軾很疏灑,「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柳永也很曠達,「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高考古典詩詞鑑賞:邊塞詩
    但是不管什麼時期的邊塞詩都迴旋著愛國的主旋律。邊塞詩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盛唐: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王翰)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 (王昌齡)   豪邁,勇敢,一往無前!
  • 王之渙這首《涼州詞》,蒼涼壯美寂寥哀怨,堪稱「唐人七絕壓卷」
    這首《涼州詞》就是一首邊塞詩,是王之渙的代表作。【注釋】涼州:州治姑臧,今天的甘肅省武威市。涼州詞,唐代樂府題目,內容多與邊塞有關,表達戍邊思鄉之苦。盛唐的王翰也有一首《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李白有《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時期,因為從西域輸入玉石從此入關,故稱玉門關。【賞析】「黃河遠上白雲間」,首句就極有氣勢,雷霆萬鈞。詩人的視線沿著奔騰的黃河,向上回溯其源流。
  • 邊塞詩太多讀不懂?幾個技巧讓你不再害怕做題
    補充常用來評價邊塞詩意境的詞語:雄渾壯闊、蕭瑟悽涼、蒼涼荒寒、瑰麗雄壯、悽寒蕭條、孤寂冷清肅殺悲涼等 抒發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 誰能成李白第二?也許李賀有願望未了:要是能重來,我要當李白!
    唐代詩人李白人稱「詩仙」,千百年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敢和李白一較高低,難道李白註定是詩壇不可超越的詩人嗎?在唐代能與李白比肩的是「詩聖」杜甫,他和李白並稱為「李杜」,可見這是唐朝文壇公認的兩位大咖。韓愈曾評價說,李杜的詩詞光芒萬丈長。
  • 初唐詩人奠基,盛唐詩人開拓:邊塞詩壯大於唐朝絕非偶然
    」在高適看來,戰爭既能發揮個人的潛能,又能使個人生命中斷,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對國家的忠誠守護, 他描繪出了帶有戰爭陰影的悲壯美。李白的詩中「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蕭條清萬裡, 瀚海寂無波」,他為人們描繪出了一幅幅美好,讓人憧憬的太平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痛恨之情, 希望和平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安居樂業的富足生活。
  • 李白藝術水平最高的十首詩詞,首首經典,句句精華,人人必讀必背
    如果要問你最喜歡的古代詩人是誰,我想絕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李白。毋庸置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大家最喜愛的詩人之一,在浪漫主義風格方面,他代表了中國古代詩歌最高的成就。李白的詩,有的變幻莫測、搖曳多姿,有的自然明快,飄逸瀟灑,有的雄奇奔放,俊逸清新,但無不是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李白的詩感情表達十分濃烈,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裡的氣勢,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藝術享受。如果從他留下的千餘首詩詞中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十首,你會如何選擇呢?下面是老沙的選擇,這十首詩膾炙人口,千古流傳,可謂精華中的精華,絕唱中的絕唱,讀李白詩如果沒讀這十首,將是莫大的遺憾。
  • 「網紅教授」戴建業:你大概沒想到,詩仙李白原來還是個情聖
    總之,這樣的人,放在人群中,根本沒人會關注! 那麼,他是什麼地方吸引我了呢?很簡單——詩詞! 倒不是說他寫詩詞很厲害,而是他解讀古人的詩詞很厲害,平時我們覺得枯燥乏味的詩詞,在他的課堂上就像是聽脫口秀一樣,有趣的段子一條接著一條,讓你根本沒法停下來。
  • 要是能重來我也選李白!唐朝第一男神是如何煉成的?
    在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唐朝無疑是一個詩人輩出、群星閃耀的高光時刻,而其中,又以李白和杜甫二人最為著名。李杜詩篇萬口傳,毫無疑問,李白杜甫是群星之中最為光彩奪目的兩顆,尤其是李白。年幼誦讀李白詩篇,只覺得朗朗上口,並沒有領會其中的真意;成年後再讀李白,很難不被他的那股凌雲的豪情所打動。 不光李榮浩,要是能重來,或許很多人都想成為李白這樣的人物。李白一生踏遍了大唐的大半疆土,他從蜀地出發,曾在唐都長安聽著胡樂喝著酒,住過繁華的東都洛陽,見過揚州的煙花三月,也曾被困於荒涼的夜郎之地。
  • 身為詩仙的他並沒有那麼灑脫,李白: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李白:趕緊縮成個團,那涼快那呆著去。那是我心態好,加上我自己的努力,要不然我早就像杜甫老弟一樣是個現實主義,天天的淚如雨下了,早就不當啥浪漫主義了。其實我們不知道李白從小就是個神童,沒準上輩子忘了喝孟婆湯了吧。
  • 南窗遺珠:她是南宋權臣的愛妾,只留下三首悽涼哀怨的詞
    說到宋代女詞人,大都人會想到李清照、朱淑真、張玉娘等,但這位夫人同樣寫的一首好詞。如今傳世下來的只有三首,但每首皆是佳作。張淑芳的三首詞,分別寫的是春、秋、冬三個季節時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張淑芳雖為賈似道愛妾,但歷史上或者民間傳說並未有兩個人的事跡。
  • 李白很簡單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其中兩字卻難倒詩詞大會39人
    費禕是傳說中的仙人,而在李白的心目中,孟浩然同樣飄然若仙,「吾愛孟夫子」一句便足以道盡他對孟浩然的景仰之情。 所以這看似簡簡單單的「西辭」兩字,實際寓意深刻,讀懂了才知李白有多牛。
  • 除了李白杜甫沒想到還有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高中複習】邊塞詩鑑賞(習題含答案)
    當然,我們尋常所指的邊塞詩,範圍要大一些,凡是表現軍旅生活的詩作都可歸為這一類。要理解、鑑賞這類詩歌,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把握時代特徵,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