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都要警惕小兒抽動症這種病症,這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是指以不自主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患兒的病情常有波動性,時輕時重,有時可自行緩解一段時間,抽動部位、頻度及強度均可發生變化,部分患兒還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
抽動症主要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很多家長開始往往把這些患兒的表現當做「壞毛病」、「沙眼」、「咽炎」等,以至於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中醫認為,兒童抽動症與風痰有關,證屬本虛標實,以肝脾心腎四髒為本,風火痰為標,四髒功能失調,尤以肝失調最著,病機多歸咎為腎虧、脾虛、痰擾、肝亢,終致肝風內動,下面,我們將要認識的穴位就可用來輔助治療兒童抽動症。
筋縮穴,隸屬督脈,其脈行於脊中,上貫人腦,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筋泛指筋肉,縮有抽搐之意,該穴在肝俞中央,肝屬木,在體主筋,具有鎮痙熄風、平肝和胃、寧神定志的作用,故刺激筋縮穴對於小兒抽動症表現的筋攣拘急、四肢不收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刺激穴位可採用點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在筋縮穴上,這時會感到按壓處有明顯的酸痛感,逐漸用力深按,保持2-3秒後鬆開,休息3秒後再按,一按一松為一個循環,重複3-5分鐘,還可採用按揉的方式,用指腹壓在筋縮穴上,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3-5分鐘,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