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福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度過危險期 這名男護士不簡單

2020-12-22 環京津網

鍾志強和同事一起將福建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從連江運到福州肺科醫院。 (受訪者供圖)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汪培清

1月22日,福建省確診首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福州肺科醫院第一時間派出醫療、護理、院感專家治療組奔赴連江,該院重症呼吸科男護士鍾志強被派往負責護理工作。他用 11 年的專業護理經驗幫助該病人成功度過了危險期。

福建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是一位70歲的老人,由於病人年齡大,又有多種基礎疾病,因此鍾志強每天的護理工作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每天早上八點不到,他就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給病人吸痰、進行口腔護理、插尿管……這些平常在重症醫學科病房幹的活兒,在此種具有人傳人特徵的病毒面前卻變得複雜起來。

據鍾志強介紹,每次一進入隔離病房,自己都必須從裡到外,做好全方位的防護措施。身上的隔離服要一層套一層,還要戴2層手套,口罩、帽子、防護面罩、鞋套等全副武裝。

「最棘手的一次是在幫他做氣管插管的固定時,他突然咳出了大量具有傳染性的分泌物,如果當時稍微處理不當,整個病房的人都很有可能被傳染。」回憶當時的情景,鍾志強仍然心有餘悸。

因為病毒主要感染的是肺部,因此對患者任老伯氣道的管理是鍾志強護理工作中分外關鍵的一環。鍾志強告訴記者,任老伯經常會嗆咳,有時還會出現因呼吸機呼出端過濾器及管道積水過多或是氣囊壓力不足而引起呼吸不暢的問題。每當這個時候,他們都必須立即做出應對措施。「如果是機器的原因就去調試機器的數值,如果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我們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他進行綜合考察,對症處理。有一次病人因為發燒出現了呼吸急促的情況,我們所有人都緊張起來,幸虧我和守床護士及時通知了醫生,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我們的工作必須長時間對患者進行持續的觀察和護理,每天都有五六名護士 24 小時值守在老伯身邊,隨時準備處理突發狀況。有時患者血流動力學出現波動,我們就為他建立升壓的單獨通路;有時候是氧合下降,我們就一起幫助老人翻身,行俯臥位通氣操作……」鍾志強告訴記者,每個護士的工作強度都很大,只要一進入隔離病房,他們就必須穿著防護服工作長達 4 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他們有時還會在裡面延長工作時間。

從病房離開回到住處,鍾志強一天的工作還沒有結束。他要時時刻刻通過電話和微信群,詢問患者當前情況,及時指導護理。如遇緊急情況,還要第一時間衝回患者病床前處理。

經過醫療團隊的全力救治,6天後,任老伯化險為夷,平穩渡過了最危險的關頭。為了讓任老伯更好地康復,醫療團隊決定將他轉運至福州肺科醫院。為此,1月27 日晚,福州肺科醫院的王新航醫生召集醫護人員提前演練轉運過程,其間,鍾志強作為護理人員全程跟隨。這次演練共花費3個小時。

1月28日下午,任老伯被平安送達肺科醫院,入住負壓病房。次日,鍾志強按照規定隔離14天。隔離期間,他還不斷從微信工作群、同事口中了解該名病患的病情,與同事一道梳理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賀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2月20日上午11時,賀州市新冠肺炎患者徐某出院,這是賀州首例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儀式在富川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舉行。急診後,富川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成立涵蓋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放射科、檢驗科等科室專家的專家組,每天對患者的診療方案進行實時調整,更派出由4名醫生、15名護士組成的醫療團隊搬進隔離病房,對徐某進行隔離治療。
  • 為什麼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需要這麼多護士?
    援鄂醫療隊中護士佔比超過60%,為什麼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需要這麼多護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第43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在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說,「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護士是主力軍,他們為患者提供非常專業的護理」。在治療過程中,護士要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
  • ICU裡的男護士劉祥:不斷好轉的患者,是醫護前行的一道微光
    在ICU內,氣管插管、拔管,俯臥位通氣,翻身給藥……每天都要與新冠肺炎患者零距離接觸,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把危重型患者一個個從鬼門關拉回來。 在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中,有11名隊員組成的「男護士團」備受關注。
  • 男護士工作日常:為女患者護理尿道口,為男患者手扣大便
    曹寧博,男,1989年出生於河北,目前是山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護士。「2003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5.12護士節頒獎節目時,得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巴桑鄧珠是中國唯一獲得南丁格爾獎的男護士,我感覺男護士這個職業很新鮮,並很嚮往。」
  • 腦出血多久可以度過危險期?這三點決定腦出血患者壽命的長短?
    案例昨日下午,科室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患者,李某,男,21歲,因上廁所過久暈倒在廁所。家人發現是患者已無意識,立即急診入院。經檢查,醫生診斷為腦動脈瘤破裂珠網膜出血。行急診手術後,患者現在ICU還未脫離生命危險,還需密切觀察。
  • 北醫三院護理團隊:溫暖新冠肺炎患者的「三米陽光」
    央廣網北京5月9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全國共派出340多支援鄂醫療隊,共計4.26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其中護士2.86萬名,佔援鄂隊員總數的近70%。1月26日至4月4日,北醫三院先後分三批共派出137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北醫三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告訴記者,從2月8日北醫三院獨立接管病房開始,一共收治了102名患者,其中危重症的病人有21名,重症79名。
  • 韓國慶尚北道同一醫院5名護士確診新冠肺炎
    來源:海外網發生醫護人員集體感染的韓國醫院(韓聯社)海外網2月21日電據韓聯社21日報導,韓國慶尚北道清道郡一家醫院精神科的5名護士感染新冠肺炎,系韓國首次出現醫務人員集體感染病例據了解,韓國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就發生在上述醫院。目前,韓國防疫部門已封鎖該醫院部分設施,並對600名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新冠肺炎檢測。韓國《中央日報》稱,2015年韓國發生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時,也出現過醫護人員集體感染的情況。
  • 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描述症狀:不發燒不咳嗽就是腹瀉
    【南京:又有2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南京2名新冠肺炎患者經過精心診治和護理,病情好轉,無發燒、無身體不適,經反覆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經專家組評估,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其中1例治癒出院,另1例轉出隔離病房進行康復治療。
  • 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康復指導師
    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康復指導師 2020-04-29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孕35周的新冠肺炎患者順利產子 「小湯圓」,歡迎來到這世界
    2月8日,新冠肺炎孕婦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區順利產下一名男嬰。主治醫生笑了,護士笑了,產婦也笑了……這份歡樂,在這裡顯得尤其珍貴。  一位懷孕35周的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剖宮產手術,順利產下一名男嬰。這是浙江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剖宮產生子,也是浙大一院之江院區啟用後的首例手術。經過檢驗,嬰兒第一次咽拭子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  「感謝醫護人員的細心盡責!孩子是元宵節生的,就叫他『小湯圓』吧。」
  • 武漢一新冠肺炎患者產子 嬰兒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
    他感染新冠肺炎的媽媽病情正在積極轉好,度過了危險期,相信不久就能出院。早產兒「毛毛」在接受醫生的檢查。王皓宇 攝1月27日,妊娠34周零5天的「毛毛」媽媽出現發熱症狀,呼吸困難,生命體徵非常不穩定,情況十分危急!中部戰區總醫院一個個指令從醫院疫情防控指揮部迅速下達。
  • 湖北首例新冠肺炎終末期肺移植患者出院!患者女兒:除了醫生,還特別...
    圖據楚天都市報7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處獲悉,因新冠肺炎導致肺部不可逆纖維化,湖北首例新冠肺炎終末期肺移植患者崔志強先生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出院。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介紹,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後,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 福建醫療隊支援宜昌「滿月」當日29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3月11日上午九點半,5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走出了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住院部大樓,他們是當天首批出院的確診患者。 出院患者與醫護人員道別。 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供圖 「不哭不哭……」「謝謝謝謝......」「不用謝不用謝!」 連聲感謝醫護人員的患者姓王,今年56歲。
  • 決戰ICU: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
    令他惋惜的是,一些新冠肺炎年輕患者的離去,多跟炎症風暴有關。如何抑制這兇險的風暴?這場「競速跑」,人類醫學研究尚未穩佔優勢。但不懈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歇,每一絲希望,都不容放棄。「呼吸支持是最緊要的。上周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患者,無創機械通氣不見效果,立即氣管插管,輔以俯臥位通氣。同時,注意器官維護,應用一定劑量的激素。
  • 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孕產婦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並治癒出院
    同時根據各病區病人實際情況,從全市各醫療機構選調相關專家和護理團隊予以補充,充分保障了醫療救治。為加強病區醫療管理,在突發應急狀態下,市衛健委派駐醫療管理、護理、院感等專家組進駐新冠肺炎省集中救治大連中心,全面強化醫療救治和管理工作。
  • 「聚焦」上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這樣在發熱門診被發現的!
    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被及時發現並確診,拉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攻堅戰「上海戰區」最初的一聲警報。來看上觀新聞的報導↓多一絲警覺 他沒有讓「第一例」溜走時間回到1月15日晚上21點,一位50多歲女性走進同仁醫院發熱門診。
  •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看大理這所醫院的三大硬核
    「大理州人民醫院發揮醫院專家組、網際網路醫院、護理團隊的『硬核』作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達到了無發展成危重症的病例,無死亡病例,進入隔離病區兩批14名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成效。」大理州人民醫院院長胡代軍說。
  • 隔離病房春意濃 新冠肺炎中醫護理幕後故事
    隔離人不隔離愛,隔離人不隔離心。在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撫生院區,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真誠關懷下,這裡的患者臉上充滿笑意,病房一片春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團隊聞令而動,主動請戰,他們嚴抓細節服務,注重人文關懷,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不斷優化護理方案,探索出新冠肺炎中醫護理的「江西方案」。
  •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團隊與紐約大學護理學院連線分享新冠肺炎救護經驗
    視頻連線中,李麗首先介紹了本院護理團隊在武漢的新冠肺炎救護工作。隨後,來自中南大學三所附屬醫院的與會護理專家劉佳、熊楊、周杰楠等一一分享了在武漢抗擊疫情救治工作中關於臨床技術、護理管理、職業安全、護士心理健康、團隊合作以及救護工作等方面的挑戰與經驗,並現場回答了美方代表提出的多個護理相關問題。
  • 母親為孩子取名「安安」 重慶首例新冠肺炎孕婦分娩女嬰體重2.65...
    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誕下女嬰 新生兒將做核酸檢測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順利剖宮產分娩 誕下一名女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翻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2日14時05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重慶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誕下女嬰以來,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最新狀況一直牽動著眾人的心。今(12)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女嬰母親已給孩子取名安安,感謝醫院帶給母女平安,也希望女兒一輩子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