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謝謝你!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康復指導師

2020-12-23 澎湃新聞

【你有多美】謝謝你!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康復指導師

2020-04-29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陳曉玲,海南省人民醫院門診片區護士長、康復護理專科護士。

2月5日下午,陳曉玲受命擔任醫院疫情防控一線護理總負責人,主要負責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護理質量管控、防護與診療物資協調管理等工作。

進駐當天,陳曉玲發現一線的情況遠比想像的嚴峻,疫情持續擴散、患者病情加劇、醫療資源緊缺,一線的醫療環境捉襟見肘,她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工作模式改革及制度重建,有效、安全地保障了疫情一線人員安全防護、工作及救治等各方面工作。大家都稱她為傳染科的「大管家」。

陳曉玲為病人剪指甲

為提高救治成功率,讓患者早日出院,陳曉玲發揮自己的專科優勢,將康復護理理念帶入到隔離病房,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康復運動處方,視頻教學與現場示範相結合,發放圖文並茂康復運動指引單,並每天帶領著護士長及護士們教患者做床邊康復醫療體操及八段錦,每次查房都逐一問候患者身體情況,病人看到陳曉玲來都非常高興。在她及團隊的堅持和指導下,越來越多的患者主動參與到康復運動中來,心情沉悶的新冠患者們露出了笑容。

73歲的丁爺爺是從負壓監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的一位患者,經過評估,陳曉玲發現這位老人精神狀態較差,情緒低落,能言語但不願回應,不僅有腦梗塞等基礎疾病,還伴有體溫升高、咳嗽無力、血氧飽和度92%及情緒煩躁、不配合治療等問題。陳曉玲叮囑護士不僅要悉心治療護理老人,還要特別關注老人的安全和情緒變化。在詳細了解丁爺爺的實際情況後,陳曉玲為其量身制定了康復護理計劃:指導護士準確評估約束,儘可能不去約束患者,加強與患者交談溝通,落實翻身拍背,加強半臥位和痰池管理。

陳曉玲幫助病人剃鬍須

在陳曉玲及護理團隊耐心指導下,丁爺爺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心情也變得開朗,能主動與護士溝通。2月19日,患者的體溫已經轉至正常,血氧飽和度95%,能自行咳出痰液。2月20日,血氧飽和度99%,開始指導老人逐步從床邊坐起過渡轉移到椅子坐起,陳曉玲也據此制定了下一步康復護理計劃。2月21日,丁爺爺能下床扶著床欄站立堅持5-8分鐘,坐位下能行呼吸康復體操,每個動作做二次休息20秒,做四組動作,無氣喘現象。2月23日,在護士扶持保護下,丁爺爺已經能下床行走至陽臺。2月24日,丁爺爺康復出院。丁爺爺短時間內康復出院,充分顯示了運用康復護理技術促進新冠肺炎患者康復的作用。

陳曉玲指導丁爺爺做呼吸功能訓練

事無巨細,陳曉玲在抗疫一線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諾言,用專業知識與技能履行著一名護理人員的職責與擔當。

文:林新宇

來源:微信公眾號「海南省人民醫院」

原標題:《【你有多美】謝謝你!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康復指導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做好新冠肺炎康復人員的「心靈治療師」
    隨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漸平穩,不久前,西安國際醫學中心赴武漢醫療隊從武漢市第八醫院轉戰到長江新城卓爾康復驛站,醫療隊的主要任務從醫療救治轉為康復指導。在這個武漢市最大的康復驛站裡,醫護人員搖身一變,成為了康復隔離人員的「心靈治療師」——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呵護他們身體健康,照顧他們生活起居……這些來自西安的白衣天使們換了戰場,卻未改初心,陪伴著康復人員向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不斷前行。根據防疫工作要求,經治療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都將前往「康復驛站」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隔離結束後確認無恙再被送回家中,完成治療。
  •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康復訓練系列教程(全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正在路上」,在常規臨床治療基礎上,科學的康復指導對於患者身心康復具有重要意義。為便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更快捷、更安全地獲取科學的呼吸康複方案,中國康復醫學會在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呼吸康復指導意見》基礎上,委託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編寫了《輕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呼吸康復指導》《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呼吸康復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後呼吸康復指導》等三個教學視頻。
  • 走近新職業丨呼吸治療師:讓患者自主呼吸
    三湘都市報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梁輝 視頻 何佳潔解碼新職業呼吸治療師是一種新興的醫學職業,其工作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對心肺功能不全或異常者給予診斷、治療和護理。助力「撤機困難」患者恢復自主呼吸8月25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重症病房中,36歲的柳先生輕聲呼喚護理人員,自己要排尿了。護理人員聽到後,立馬拿出醫用尿壺協助他完成。「他現在可以小聲地說話了,兩天前脫離了呼吸機,正在慢慢康復。」
  • 新冠肺炎患者痊癒人數增加 專家建議加入康復治療重視功能恢復
    新冠肺炎患者痊癒人數增加 專家建議加入康復治療重視功能恢復 2020-02-25 22:34:05陳俊彥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瑞金醫院供圖  在金銀潭醫院工作一周後,陳俊彥發現病區裡很多病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恐懼害怕、躺在病床上完全不敢動。她說,躺久了不但對肺功能的恢復有損傷,而且身體肌肉也會大量流失。於是,陳俊彥開始用自己的康復知識和經驗,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好轉的病人在病房走廊上打太極。據了解,有好幾位出院的病人都曾經跟著她做過康復訓練。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調養有講究
    目前,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令人欣慰。據臨床觀察,核酸檢測已經轉陰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剛治癒後往往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癢等呼吸系統的症狀,部分患者還有口苦口乾、不思飲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調等消化系統症狀。中醫在愈後調養方面為患者解決了很大問題。與此同時,出院患者還需要做好個人調護。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還會再次感染嗎?
    問:也有研究稱,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數月內抗體水平開始下降,相關的研究結論是怎麼做出的?答:對於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是否還會感染,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廣州衛健委稱有14%的康復患者有「復陽」的現象,武漢市對44位康復患者進行核酸檢測,有26位「復發」。根據統計,中國一些城市和地區出現過「復陽」或「復發」患者,佔全部病例約0.1%。國外同樣有這種現象。4月22日,韓國報導,至少已統計了超過180例新冠肺炎「復發」病例。
  • 24小時日夜堅守,市一醫院ICU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點燃康復希望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 疫」線上,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病房由ICU醫護團隊組成,他們仍舊身先士卒,堅守一線,每天都在與時間和病魔賽跑,他們嚴防死守、多措並舉、齊心協力,24小時日夜堅守,竭盡所能守住生死之門,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點燃康復的希望。
  • 新冠康復患者來地壇醫院說「謝謝」
    4月7日,北京地壇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和感染二科,患者老周「找上門來」。老周今年69歲,2月6日他從某三甲醫院轉入地壇醫院,經過了醫務人員的全力搶救,3月10日,老周終於康復出院了。今天,他專門到曾經住過的兩個科室來當面和醫生護士說聲謝謝。
  • 隔離病房春意濃 新冠肺炎中醫護理幕後故事
    在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撫生院區,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真誠關懷下,這裡的患者臉上充滿笑意,病房一片春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團隊聞令而動,主動請戰,他們嚴抓細節服務,注重人文關懷,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不斷優化護理方案,探索出新冠肺炎中醫護理的「江西方案」。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的祥和喜慶,也打破了羅瑩華一家的團圓。
  • 【你有多美】為患者建立「快樂小屋」…她也是所有孩子的「臨時...
    年輕護士長、黨員發展對象王穎從2020年1月19日就開始準備病房、籌備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第一批患者如約而至,王穎護士長說:「這和我們之前的演習不太一樣,看到真正的患者在病房裡躺著,怎麼讓患者康復?如何保障護理人員的安全?這些問題督促我們一遍遍地完善、改進工作流程。在哪裡接收標本,什麼時間收取病房垃圾最合適?患者預定快遞如何領取?被服如何更換,心電圖、胸片等檢查如何完成,這一個個問題就是一連串的工作細節。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新冠肺炎多學科聯合診療+遠程康復
    二、問題描述和原因分析(一)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常需要有創或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由於長時間臥床,常合併有肢體及心理功能障礙,而輕症患者也常有呼吸功能下降,但是由於疫情突發,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前期防護物資缺乏,能到一線的康復醫療人員嚴重不足,因此新冠肺炎患者不能得到及時、規範、全面的康復治療與指導。
  • 新冠肺炎中醫藥康復指導小程序和運動康復指導方案來啦!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為更好的幫助新冠肺炎患者康復,解決出院患者存在的乏力、納差、倦怠、活動後感氣短等問題,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四川省骨科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醫學信息工程學院相關專家開發了「新冠肺炎」線上康復指導小程序,編制了運動康復指導方案,從日常管理、功法習練、中醫藥幹預、自我評估、運動指導等方面幫助患者居家康復
  •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2020-02-25 12:36:30 譚瑩 攝   中新網海口2月25日電 (譚瑩)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6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經過積極救治、細心護理,於25日康復出院。  這6名患者主要以聚集性發病為特點,入院後給予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內環境穩態等治療,體溫已連續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改善。
  •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看大理這所醫院的三大硬核
    「大理州人民醫院發揮醫院專家組、網際網路醫院、護理團隊的『硬核』作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達到了無發展成危重症的病例,無死亡病例,進入隔離病區兩批14名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成效。」大理州人民醫院院長胡代軍說。
  • 【圖文】新冠肺炎愈後如何做好康復治療
    目前,全國各地已在原有呼吸康復工作基礎上,開展了對新冠肺炎治癒後患者呼吸康復的探索。介入康復越早對愈後越有利「為及時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開展康復指導和健康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了對出院患者跟蹤隨訪和健康管理的一系列要求。
  • 雷神山醫院聾啞患者手語舞《謝謝你》,致謝白衣天使
    兩位聾啞患者住進武漢雷神山醫院,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地治療,醫護人員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手語。3月2日,兩位患者情況穩步好轉,同時康復出院。88歲的喻爹爹和56歲的趙女士都是聾啞人,先後查出感染新冠肺炎後,於2月18日下午被救護車送往武漢雷神山醫院住院治療。剛入院時兩人都出現發熱等症狀,由於醫護人員不懂手語,無形中增加了很大難度,特別是喻爹爹,每天愁眉苦臉,有時還暗自流淚,醫護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護理福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度過危險期 這名男護士不簡單
    鍾志強和同事一起將福建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從連江運到福州肺科醫院。福建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是一位70歲的老人,由於病人年齡大,又有多種基礎疾病,因此鍾志強每天的護理工作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每天早上八點不到,他就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給病人吸痰、進行口腔護理、插尿管……這些平常在重症醫學科病房幹的活兒,在此種具有人傳人特徵的病毒面前卻變得複雜起來。
  • 世界物理治療日|康復,有你生命更精彩
    9月8日,是屬於全體物理治療師的節日——世界物理治療日(World Physical Therapy Day)。1996年,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決定將每年的9月8日設定為「世界物理治療日」,目的在於使全球的物理治療師認識到他們在促進和保持人類的全面健康工作中承擔的重要作用。今年的世界物理治療日的活動主題為:康復與新冠肺炎。
  • 多位新冠肺炎患者手寫感謝信向一線...
    「當時汪女士核酸和CT雙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再加上她有多年的冠心病病史,症狀重,治療難度較大」,湖北省中醫院肺病二科主治醫師柯佳回憶說,除了給與汪女士抗病毒的西藥治療外,他還在湖北省中醫院制定的「肺炎1號」方劑基礎上根據汪女士體質、病症等個體情況配出了中草藥方子,讓汪女士每天服用,藥方根據汪女士病情變化進行了幾次調整。
  • 河北省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燕趙晚報訊(首席記者 李惺)1月14日下午,河北省胸科醫院首批1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18名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均轉入康復階段。這是2021年疫情發生以來,治癒出院的首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3時許,出院患者分批有序走出隔離病房,收到了工作人員送上的鮮花和祝福。「今天太高興了,謝謝醫生、護士對我的幫助!醫院對我們太好了,還給我們發了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