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熊孩子的父母

2020-12-18 寫作網
圖片源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今天傍晚,一母親在店鋪試衣間試衣服,一起同來的的兒子趁著母親不在的空檔,開始在店鋪「排江倒海」,整個外場剎那間就變成了他的遊樂場。一個人自己玩起來了捉迷藏,一會跑進中場架子裡,用T恤隱藏自己,一會又跑到掛牛仔褲的邊場側著身竄了進去。所到之處,慘不忍睹。衣服東倒西歪的。我只有一邊跟在他身後整理賣場,一邊小聲提醒這個約5歲大的小朋友注意不要弄傷自己。對於小朋友和大媽我始終是敬而遠之。

每當我整理他弄亂的衣服時,他就衝著我做過鬼臉笑著跑開了。而我只有無奈的笑笑。小朋友和大媽是無法與其講道理的。

最後這位朋友還是「把天捅破了」,一個站模被他弄倒,發出「砰」的一聲巨響,把其他顧客嚇了一跳。而混世小魔王似乎被被嚇到,站在一旁搓著手,一會看我一會看地下散開了的模特。我目測他沒有傷到自己也就沒有理會他。開始收拾殘局。

這時她母親應該是聽到動靜,小跑到他身邊。二話不說先是給他一腳。踢得他險些摔倒。小朋友倒是很堅強,沒有哭,還是傻傻的看著我,然後又看著她母親。一副犯了錯的表情。

她母親看了一眼尷尬的笑了笑,然後逼著小朋友和我說對不起。小朋友低著頭小聲說了一句對不起。隨即被她母親牽著手快速走出了店門。門口外,我看到她母親溺愛著摸著他頭,指著購物廣場前面的旋轉木馬。於是小朋友開開心心的跑了過去。似乎剛才的事沒有發生過。

這讓我想起了兩則新聞,第一則,一位小男孩在公交車上騷擾一位青年男子,時不時用腳踢男子的腳,最後惹得男子胖揍了小男孩一頓。小孩住院。男子則被拘留。第二則,一小男孩在公交車上旁若無人似的穿著溜冰鞋溜冰,司機擔心小男孩會發生意外受傷。叫小男生父親制止孩子的的行為。沒想到小男生父親卻說小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又沒有礙著你。於是乎和司機爭執了起來。最後小男生父親抱著兒子氣呼呼的下車了...

家庭教育對於小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是培養價值觀重要的途徑。如果作為父母眼中只有溺愛。無疑是在「坑兒子」,現在網絡流行一句話。自己的熊孩子不教,出社會必定有人教。

相關焦點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放縱不管,而變成了令人嫌棄的惡魔,俗稱:熊孩子。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別人家的:「熊孩子」:1.當你把孩子帶去公司辦公室,他答應會乖乖的時候。8.當你準備試一下前兩天剛買的新口紅時,打開後卻發現口紅上面留下了熊孩子清晰的牙印。這時的媽媽肯定很想問一下:「孩子呀,味道還好嗎?」 那麼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 家裡有個熊孩子,做家長的該怎麼處理?
    前幾天碰到一個朋友,她正為家裡的熊孩子發愁。剛和丈夫離婚的她,獨自帶著一個小男孩。日子本就艱難,偏偏孩子也不給她省心。但是我覺得,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不合格的家長。比如這位媽媽,她始終不肯客觀看待自己孩子,總覺得孩子沒啥毛病,有問題的是別人的小孩。她總是說是老師和其他家長針對她孩子,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她的孩子。但是既然大多數同學、老師和家長都反應孩子有問題,那就該好好反省下自己孩子的問題和教育方式了。
  • 「熊孩子」如何看待分數-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蔡夢吟)如何面對「熊孩子」?一年級小朋友如何適應社會化環境?孩子和家長如何看待分數和頭銜?日前,湖南衛視萌童校園成長真實記錄節目《一年級》在京舉辦看片會。    看片會上播放了《一年級》第9期節目。片中,孩子們迎來了期中考試。
  • 熊孩子是怎麼來的?每一份「熊」背後,都可能站著不作為型的父母
    對於熊孩子的來歷很多人都各持看法,在家長看來熊孩子都是貪玩的典型表現,因為父母愛孩子的原因,孩子所折射出來的任何過激行為都是淘氣的正常表現在回家的路上,表妹還嘟囔著「果然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可能站著一個不作為型的父母」,孩子永遠是父母所折射出的一道影子,而那些熊孩子的各種行為也並非是天生自帶的淘氣行為,多數都是有一個不作為型的父母在「撐腰」。何為「不作為型的父母」?所謂的不作為型的父母指的是那些對子女沒有盡到監護和教育責任的父母。
  • 熊孩子是怎麼產生的?怎麼管?
    熊孩子真的熊嗎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看到很多所謂的---熊孩子。但這是孩子的責任嗎?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呢?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性格和處事都是在家庭和生活環境中影響形成的。每個熊孩子背後絕對有一個熊家長這是至理,也就是說熊孩子在外面所作所為,是傳遞他的家庭教育和他家長的觀念。
  • 父母如何應對熊孩子?
    現在非常流行一個詞「熊孩子」,通常當我們遇到搞破壞、不守規矩、非常淘氣的孩子,我們都嘆一句:&34;,指得就是孩子無所顧忌,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今天我們也來說說讓無數媽媽們頭痛的問題--孩子太「熊」了,該怎麼辦?Q:所謂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 怎麼看待騰訊開發《熊孩子旅行》?網友:怎麼不是企鵝!
    當養青蛙已幾乎成為過去式的時候,騰訊卻突然走紅了一款極其類似的遊戲《熊孩子旅行》。然而就在這款極其相似的遊戲出現之前,豆瓣小組上曾出現過一個有意思的討論:如果旅行青蛙當初設定是旅行熊貓會不會更火?可能這位網友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隨意開的「腦洞」,時至今日卻成了真!畫風幾乎一樣的《熊孩子旅行》被冠上了騰訊的頭銜,一時間網友們又開始了調侃。甚至有網友調侃道:為什麼不是企鵝?有人說,騰訊之所以能達到今日高度,全靠「引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熊孩子把勞斯萊斯車標拿回家,給弟弟當玩具,父母心都要碎了!
    最近有一對父母無意間看到兒子的玩具有點奇怪,家中並沒有勞斯萊斯小金人這個玩具,但是孩子卻拿在手裡玩。詢問過後才明白,原來這車標是大兒子從外面拿回來的,送給小兒子當作玩樂。在這份兄友弟恭背後,父母在思考自己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 老師眼裡的熊孩子
    每個家庭中的熊孩子,在成長和接受教育階段,不僅有每個家庭所寄予的希望,還有每一個教育階段,教師所寄予的希望。作為培育這些祖國未來花朵的園丁——教師,對這些熊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孩子的學習知識的掌握,心智的健康發展,以及今後道德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都同教師的教育和引導有著很大關係。教師和熊孩子的關係如此重要,那麼,老師眼裡的熊孩子是怎麼樣?換句話,就是老師怎麼看待這些熊孩子呢?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用功齊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一直都是無法無天,對於這件事情齊女士也是非常無奈,對於一個媽媽而言,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但是每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齊女士單靠說教,根本沒有辦法震住孩子,
  • 熊孩子打碎45萬「迪士尼城堡」:每個熊孩子背後是教育失職的父母
    01 沒規矩的熊孩子背後,是父母教育的缺失5月3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永久性藏品Arribas夢幻城堡,因為兩個孩子翻越展區圍欄,追逐玩鬧中撞到展櫃,導致城堡塔尖倒塌、破碎,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網友怒了:熊孩子沒人管嗎?
  • 熊孩子是如何養成的?多半是這「3個原因」,父母的管教很重要
    很多人厭惡熊孩子,就是因為他們仗著自己有熊家長在背後撐腰,所以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怎麼教育都沒有用。 熊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呢,他的父母必定會受到他人的責備。,如果父母不都不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反而成為一名「熊家長」,孩子怎麼可能會不是一名「熊孩子」呢?
  • 「推你一下怎麼了?」,熊孩子超市推孕婦,父母護短惹眾怒
    誰知小男孩一臉不屑,並沒有覺得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反而猛地一伸手又推了小張一把,小張頓時被嚇住了,小張的丈夫也被惹怒了,正準備教訓孩子一頓,他的父母趕過來維護道:哎呀小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小張丈夫激動地說道:剛剛他故意推了我的妻子,萬一有什麼意外呢!誰知小男孩父母輕描淡寫:推你一下怎麼了,小孩子力氣能有多大?
  • 對「熊孩子」口誅筆伐的現象,你怎麼看?
    有人在公交車上怒摔「熊孩子」、怒踩其頭部,這個視頻被上傳到微博上的時候,下面一片叫好聲;大家也在微博上自媒體上相互支招:如果遇到「熊孩子」時應該怎麼「收拾」他們。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視頻的感受如何,我覺得很恐怖,我每次看到這些新聞或者討伐「熊孩子」的文章,也都覺得有點擔心。
  •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我們耳邊,時常會聽到父母們說,孩子還小,啥都不懂,沒啥壞心思。但有些熊孩子的「壞」,往往就是建立在「沒啥壞心思」的「藉口」之上。作家鄭執說過一句話:「孩子的惡,才是純粹的惡。」那些被寵過頭了的孩子,熊起來,真的能要命!那些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 如何看待「熊孩子」社會現象?
    事件的起因是由於男孩的挑釁行為,暫且拋開男子的做法不議,談一談如何面對男孩的"熊孩子"行為。熊孩子,常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並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例如,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帶有破壞性的事情時,可以嘆一句:"這熊孩子"。當然孩子小不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一稱呼來源於北方,泛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
  • 如何治理熊孩子?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會越慣越壞
    概述:熊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特別頭疼的,父母如果不好好管教熊孩子的話,熊孩子是很有可能在長大之後變成壞人的。所以,父母在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給予嚴厲的教育,不然的話,熊孩子很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巨大的影響,他們甚至會變壞。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治理熊孩子呢?要記住,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的話會越慣越壞。
  • 這個「熊孩子」,為什麼被數以萬計的父母喜歡
    說到熊孩子,您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一個翻箱倒櫃,亂蹦亂跳,時不時闖禍的調皮孩子的形象?第一次,我也被這個熊孩子震驚到了!居然還有這麼調皮的「熊孩子」?居然還被許多父母推薦? 尤其是我第一次見到熊孩子時,就被他醜醜的外形嚇到了,銳利的牙齒,圓圓的腦袋,三角形的鼻子,怎麼有這麼恐怖的小男孩大衛
  • 繪本中的智慧,教父母應對熊孩子的「臭毛病」
    肆無忌憚地打嗝、放屁、吐吐沫、對父母說難聽的話;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亂踢亂鬧;不好好吃飯,零食卻一天到晚吃個沒完……常聽到父母無奈地抱怨孩子的各種壞毛病。「遇到這種情況你怎麼處理呢?」我每次都會這樣問一句。「就是太寵他,打一頓,立馬老實了!」脾氣暴躁的爸媽解決問題簡單直接,但效果很差,沒多久孩子又故態復萌。
  •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兩個「熊父母」,你別不相信
    ,都有兩個「熊父母」,你別不相信!周圍的人看在眼裡,開始對這個「熊孩子」避之不及。「你家孩子太沒家教,公共場合跑來跑去,才會撞著別人,自己還不清楚」「孩子拿別人的雞腿,家長裝看不見,孩子沒家教,看來是父母沒教好」「還好意思數落別人,自己看看自己啥樣」飯店裡的其他顧客,都站出來給服務員作證,指責這對熊父母和熊孩子,一家三口看情勢不妙,慌忙離開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