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熊孩子,做家長的該怎麼處理?

2020-09-03 寒潭清影說教育

前幾天碰到一個朋友,她正為家裡的熊孩子發愁。剛和丈夫離婚的她,獨自帶著一個小男孩。日子本就艱難,偏偏孩子也不給她省心。



她說孩子五年級了,被全班同學孤立,老師要求她帶孩子看心理醫生,其他孩子家長几次三番找老師,要求讓她孩子轉學。

看到情況這麼嚴重,我急忙問她是原因什麼造成的。她說是因為孩子不善於和別人交流,同學都不理他,他就容易著急,就會和別人衝突。一和同學發生矛盾,老師就總說他的錯,慢慢的他對老師也產生了敵意。她也多次給老師和其他家長道歉,也曾經帶孩子看過心理醫生,但問題始終沒能解決。


我問她是否想過給孩子換個環境,她說現在學校之間都互通消息,她打聽過幾個學校,都不肯接收。反正九年義務教育,學校沒有權力開除學生。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或者曾經為管教孩子發愁。但是我覺得,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不合格的家長。比如這位媽媽,她始終不肯客觀看待自己孩子,總覺得孩子沒啥毛病,有問題的是別人的小孩。她總是說是老師和其他家長針對她孩子,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她的孩子。但是既然大多數同學、老師和家長都反應孩子有問題,那就該好好反省下自己孩子的問題和教育方式了。



我所在的學校,每年班裡總有幾個問題學生,他們大多數是父母離異,或者在外打工,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可見家庭的因素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你想,在一個整天吵得雞飛狗跳的環境,或者父母為離婚爭得你死我活的情況下,孩子怎麼能靜下心來學習?家長又怎麼有精力去關心和照顧孩子?另一種情況,跟著老人的孩子,情感上更是有缺失的。老人只懂得在生活中照顧孩子,很少深入孩子內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宜學習,適宜成長的環境。如果家庭有什麼矛盾,也儘可能的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

另一方面,如果發展到了被稱為熊孩子的地步,那麼小孩在班裡也一定是很難受的。其實誰都不希望自己被別人孤立、看不起,只是因為起初壞毛病沒有得到及時糾正,慢慢形成惡習,無法改或者改不了了。作為家長,首先要讓孩子靜下來,讓他嘗試慢慢改變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比如想吵鬧的時候,要在心裡暗示自己忍耐;想打架的時候,要想想後果。同時也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配合,比如多給他鼓勵和肯定,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給他指導幫助,讓他感受到溫暖……



總之,家有熊孩子,我們首先要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沒有不妥,如果有就要儘量改善。其次,對熊孩子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要配合學校和老師,雙管齊下,逐步改掉他的壞習慣,讓他重樹信心,更好地融入集體和家庭。


我是寒潭清影老師,每天分享教育問題和校園故事,感謝你的關注,評論和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家裡有個熊孩子?聰明的家長用2招快速「治服」
    被坑最多的,那肯定要屬熊孩子的家長了。孩子無理取鬧起來,誰也頂不住。做父母的也萬分委屈,「我就是正常養孩子啊,誰知道自家娃怎麼不知不覺就『熊』起來了?」爸爸媽媽們可知道,孩子們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其實都蘊含了必然性與合理性。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2.當你只是想看個電視,但是你兒子非要拿你的腦袋當椅子。孩子很開心的同時,而你則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也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說的就是這樣吧。3.當你帶孩子去超市,孩子開始拿手推車當賽車時。孩子似乎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並肆意放縱自己的天性,玩的不亦樂乎!
  • 「兩面派」的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
    馨馨不僅在學校表現優秀,連出門逛街,或者在小區遛彎,碰到鄰居都特別有禮貌。看見陌生的小朋友、小動物也很有愛心,主動去溝通交流,一會就玩熟絡起來。你們肯定覺得這就是個正面案例,別人家的孩子。別急,這才一半兒呢。接下來看看她在家裡的表現。說來也奇怪,只要馨馨一回到家,就像變了個小孩。
  • 家裡沒大人,熊哥哥把妹妹塞進微波爐!想治理熊孩子,試試這樣做
    可以說熊孩子真的是即天真又邪惡得可怕,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釀出慘案,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娃的。怎麼現在的熊孩子越來越多呢?以前可沒有這麼多啊!說到底還是太寵了。作為家裡的獨生子,他們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乃至全家人寵愛的對象。大人的毫無節制的寵愛讓孩子越發熊起來。
  • 家有熊孩子怎麼辦?鬧心的家長看過來
    家有「熊孩子」是一件讓人極其頭痛的事!他們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無法無天,不僅在家裡翻箱倒櫃,亂塗亂畫,整天把家裡禍禍的雞犬不寧,而且在外面也常常會無視規則,不計後果,腦洞大開做一些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多想對「熊孩子」說:別皮了,你媽捨不得打你,有人捨得打你!瞧瞧,下面這個「熊孩子」,就是典型。四川遂寧一公交車上,一個七歲男童用腳踢對面一男子,男子將男童舉過肩重重摔在地上,並在頭部猛踩三下。面對這件事,我們該怎麼評判呢,男乘客心狠,但男童你咋那麼調皮呢?為什麼要觸碰一名陌生人呢?
  • 「熊孩子」的搞笑趣聞,家長:他就是家裡的開心果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些「熊孩子」們是如何作怪的吧~「熊孩子」搞笑趣聞1、小孩兒們都喜歡把鞭炮拆開一個個的燃放,有些熊孩子也會把鞭炮插在土堆裡把土炸開獲得更多的樂趣。下圖的這些熊孩子太有意思了,竟然把鞭炮插進了汽車油箱蓋的縫隙裡,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小編也友情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們,在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儘量不要接觸危險的「遊戲」。
  • 班級中有一個熊孩子,禍害全班同學,且家長也不講理,該怎麼辦?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時,可能很快就把目光鎖定在小學生身上,因為這種熊孩子在小學階段最為常見,且他們的家長也最容易因為縱容與溺愛,而產生護犢子行為。對於班上有一個非常難管理的小學生來說,常常會讓班主任感覺到頭痛,也會讓不少家長跟著煩心。畢竟這種不服管的孩子具有很強的破壞力,不僅會影響教師正常的授課,在課間活動中也常會因熊孩子具有攻擊性而不斷發生矛盾。
  • 家裡有個愛發脾氣的熊孩子,這5種方法比吼千句還有用
    你是否還在為家裡不省心的」熊孩子「操碎了心?明明上一秒還晴空萬裡,下一秒就狂風暴雨。撒潑打滾不講道理,心頭那個火頓時蹭蹭往上竄。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問題,父母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講道理、嚴厲懲罰、安撫哄騙,通通都試過,還是無法解決問題。面對這些不會情緒管理的」熊孩子」,很多家長發出靈魂拷問:家裡有個愛發脾氣的」熊孩子「到底應該怎麼辦?
  • 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對付熊孩子究竟有啥妙招呢?
    不得不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越來越皮了,小至雞飛蛋打,大至上房揭瓦,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難倒他們的。雖然家長們不是不想管教這些熊孩子,但奈何他們闖禍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簡直是讓人防不勝防。由此看來,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的確是一個令人感到煩惱的問題。
  • 你家的熊孩子喜歡攀爬嗎?家裡裝個它,讓熊孩子爬個夠
    因為疫情,北京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說在家待了整整8個月了,經常在各種場合、各種網絡群聊裡的家長在吐槽家裡的熊孩子在家是如何如何的淘氣的,在家踩著沙發背行走,上桌子,爬柜子,甚至爬到窗臺上站著玩,住高層的家長一看心都直哆嗦,家裡被搞的凌亂不堪。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
  • 比「熊孩子」更難以饒恕的是「熊孩子家長」
    2013年,有兩個小男孩跑到護欄裡面,用力拉扯和搖晃一副玻璃展品,旁邊的家長非但沒有制止孩子這種行為,甚至還在旁邊給孩子拍照。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接觸過「熊孩子」,不能說他們一定對社會或者他人造成過實際的傷害,但是他人的確也給別人造成了困擾。
  • 別人家的熊孩子鬧事,該不該出手管教?
    生活中,常常會看到很多讓人頭痛的熊孩子,比如:把小區裡的車故意劃花,朝樓下扔啤酒瓶差點傷到人,在餐廳裡追逐嬉戲······孩子幼小,也許一句年少無知還能讓人理解,但縱容這些孩子胡鬧的家長就讓人十分憤怒了。要知道每一個驕橫任性胡作非為的熊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熊家長。
  • 4個膽大妄為的熊孩子,把45輛轎車全劃傷,家長:憑啥叫我們賠
    小話題:家長如何教育避免養出"熊孩子"小孩子生長在不同的家庭,自然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家的孩子乖巧可愛,有的則是頑劣至極。很多孩子雖然調皮,卻從不做過格的事情,可有的卻讓家長操碎了心,就是我們俗稱的"熊孩子"。
  • 遇到熊孩子+熊家長,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樣做解氣
    前些天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教育熊孩子的,有讀者向我反映:「曾經被一個熊孩子氣到了,當跑過去跟熊孩子的家長理論的時候,家長不僅沒有責怪孩子,還說『他還只是個孩子』,讓我不要在意。聽完之後我簡直要氣炸了,本來想著家長能教育一下熊孩子,結果完全不管。我氣不過罵他幾句還朝我吐舌頭,就差動手打他了!」生活中這樣的熊孩子太多了,老愛搗亂,或者故意捉弄人,有些甚至對你罵髒話或者直接動手。
  • 熊孩子是怎麼產生的?怎麼管?
    熊孩子真的熊嗎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看到很多所謂的---熊孩子。但這是孩子的責任嗎?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呢?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性格和處事都是在家庭和生活環境中影響形成的。每個熊孩子背後絕對有一個熊家長這是至理,也就是說熊孩子在外面所作所為,是傳遞他的家庭教育和他家長的觀念。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現代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而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會有兩個&34;。因為熊孩子犯錯的時候,總少不了家長的縱容和寵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怕遇到熊孩子。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34;的熊孩子。貝貝是我大姑家的兒子,年紀雖然小但是脾氣卻很大。有一次過年回家鄉,貝貝一家到我家拜年。
  • 熊孩子弄壞一牆手辦,家長拒絕賠償,直言:你這就是訛人
    張毅大姨拉著自家小孫子來家裡做客,大姨和母親閒聊的時候,熊孩子偷摸進了屋。兩人聊得正開心的時候,就聽見一聲巨響然後就是孩子的哭聲,害怕孩子出什麼事兩人趕緊跑進去一看,熊孩子站在邊上哭,說自己被嚇到了,一直哭鬧個不停。張毅母親看到摔得滿地的手辦,心裡不妙,趕緊打著電話喊張毅回來了。張毅以為家裡出了什麼事,回家一看都好好的,進屋子一看血壓馬上就高了,自己的心血全部毀了。
  • 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前幾天有個事情上了微博熱搜,轉發的幾萬網友都直呼心疼。發微博的女孩子喜歡追星,平時收集了很多偶像周邊放在家中,有一天親戚帶著孩子來家裡玩,一轉眼的功夫,幾箱子周邊被熊孩子撕得粉碎灑了一地。「哎,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別放在心上,不就是一堆紙嘛,阿姨賠得起!」親戚第一時間把孩子護住。女孩媽媽也附和道:「我早就說讓你別囤這麼多垃圾,多佔地方!」
  • 「熊孩子」是怎麼形成的?該不該進行懲戒?老師這樣說
    排除個別極端的家長,基本上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但是事與願違,偏偏就有一些家庭裡存在著一些令人頭痛的孩子,他們調皮搗蛋,愛做「惡作劇」,常常口出不遜,惹是生非,這樣的孩子,通常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稱呼「熊孩子」。
  • 遇到熊孩子家長說「孩子還小」,該怎麼反駁?
    故有三歲看大七歲至老之說。就是說孩子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培養。有的孩子天生乖巧,到了外邊較安靜膽小,需要大人經常帶孩子出去與人交流,讓孩孑多和同令人玩耍。這就需要大人注意管教,尤其是到了別人家裡,不能任其無法無天去遭害主家。現在一個普遍問題是對獨生子女的驕生慣養。正確的方法是在生活上關心滿足應與行為習慣的正確引導區別開來。必須教育引導孩子懂禮貌講文明,要內外有別,在外必須收斂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這樣所謂的熊孩子到別家裡,大人應注意限制孩子的玩耍空間,操心孩子的搗亂行為。稍大些就要給孩子講道理,出門前予以要求,讓孩子慢慢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