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應對熊孩子?

2020-09-24 三十的我

所謂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在非常流行一個詞「熊孩子」,通常當我們遇到搞破壞、不守規矩、非常淘氣的孩子,我們都嘆一句:&34;,指得就是孩子無所顧忌,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今天我們也來說說讓無數媽媽們頭痛的問題--孩子太「熊」了,該怎麼辦?


Q:所謂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日常生活中熊孩子是指調皮搗蛋、不聽家長話、亂哭亂鬧,經常讓人哭笑不得的小孩。


但是,其實很多孩子都是「被」熊孩子了。這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會忽視孩子的內心想法,所以一旦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心理預期,就會被家長誤認為變「熊」了,時間長了這種心理暗示也就讓孩子「被」熊孩子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家長要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把自己對於乖孩子的標準強加給孩子。


Q:孩子在不同階段有哪些「熊」的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周期,比如:


  • 2-5個月的小寶寶剛剛開始經歷口欲期,就會經常出現把東西往嘴裡塞的情況;
  • 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對聲音敏感,如果有什麼東西發出聲音他就會非常興奮,還會出現不斷敲擊地板,亂扔餐具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要讓他自由探索,從6個月開始給她穿上一拉就穿上一撕就脫掉的幫寶適拉拉褲讓他行動更自由就行了,這樣才更有利於鼓勵他成長,而不是對他說「不」,阻止他的探索行為。
  • 9-10個月的小寶寶開始對身邊的物品感興趣,所以會出現不斷把身邊的一切東西拿起來扔出去的情況;
  • 11-12個月的小寶寶開始認人了,這個階段寶寶會出現見到陌生人就大哭大鬧,只讓媽媽抱,別人抱就大哭的情況;
  • 1歲以後寶寶各個感官會更加健全,行動能力和協調能力都大大提高了,他開始喜歡爬上爬下,跑來跑去,亂脫衣服,對著家長一直說「不不不」;
  • 2-3歲寶寶的情緒發展會比較快,所以可能會出現公共場合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人越多,哭鬧的越厲害的情況。


其實3歲以內不存在家長所謂的熊孩子,孩子的很多行為動作、語言或者情感上的表現其實是孩子所處階段的正常發育特徵。


家長以為孩子太熊,很大原因是家長不了解孩子各階段發展的特點,小孩子的表現不能從成年人的角度來思考,教育孩子時要有耐心。


Q:孩子小時候「熊」,長大會更「熊」麼?



孩子長大之後是否會變得更「熊」是和家長的引導與成長氛圍息息相關的。如果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沒有起到表率作用,那麼即使小的時候是個乖孩子長大也依然會變「熊」。


Q:面對「熊」孩子,家長們該怎麼有效引導呢?



1.弄清意圖

對於熊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行為本身不是重點,他們可能只是通過行為傳達某些觀點。理清孩子的思維才能給出更好的教育及引導。


2.尊重孩子

父母應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多多留心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有好的行為習慣及時給與表揚,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尊重,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3.言傳身教

對於孩子的教育,大家經常說:「聽,會忘記。看,會記住。做,會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身上很多隱性的優缺點都在無形的影響的孩子,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先要嚴於律己。


如果多去鼓勵孩子勇敢、獨立、自主的去面對這個世界,可以大大的減少父母缺點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只有培養孩子勇敢的去面對世界,有責任感,有擔當,未來孩子的人生才會充滿陽光和成功。


4.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特別提醒:

  •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不要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要學會經常鼓勵孩子;
  • 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在叛逆期和敏感期的表現,不要一味指責,不要一味溺愛,應該進行恰當的引導;
  • 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不要」做什麼,也要告訴孩子「要」怎麼做;
  • 孩子在嘗試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和安全意識。

相關焦點

  • 熊孩子與家長應對策略點評||熊家長會讓熊孩子越來越熊
    下面將這些熊孩子行為及家長反應及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A熊孩子事件:媽媽帶兒子去逛超市,一會兒功夫沒注意,小男孩就用手指把超市貨架上的桃子都戳了一個洞。家長應對:媽媽將孩子戳過的桃子全部買回家。【我的評價】媽媽對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而承擔相應的責任。這值得肯定。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放縱不管,而變成了令人嫌棄的惡魔,俗稱:熊孩子。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別人家的:「熊孩子」:1.當你把孩子帶去公司辦公室,他答應會乖乖的時候。8.當你準備試一下前兩天剛買的新口紅時,打開後卻發現口紅上面留下了熊孩子清晰的牙印。這時的媽媽肯定很想問一下:「孩子呀,味道還好嗎?」 那麼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 繪本中的智慧,教父母應對熊孩子的「臭毛病」
    肆無忌憚地打嗝、放屁、吐吐沫、對父母說難聽的話;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亂踢亂鬧;不好好吃飯,零食卻一天到晚吃個沒完……常聽到父母無奈地抱怨孩子的各種壞毛病。「遇到這種情況你怎麼處理呢?」我每次都會這樣問一句。「就是太寵他,打一頓,立馬老實了!」脾氣暴躁的爸媽解決問題簡單直接,但效果很差,沒多久孩子又故態復萌。
  • 熊孩子發脾氣時,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應對?
    少兒傳媒教育生涯中總有那麼幾個」熊孩子「愛發脾氣。看多了爸爸媽媽用心良苦的寵溺,我覺得只會助長孩子氣焰。在沒有適當教育下,孩子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確,小孩子發脾氣是正常的成長行為,就好像成人生氣會說幾句髒話一樣。
  • 教會我們如何應對熊孩子:《魔法親親》
    繪本真的很棒,各式各樣的繪本簡直就是我們家長的最有趣最有意義的教材,教會我們如何應對熊孩子。今天吉恩媽媽要說的就是如何應對許多孩子剛上學時,可能會有的分離焦慮症。這兩本書分別是《魔法親親》和《一口袋的吻》,講的都是媽媽給孩子愛的力量,讓他們度過初次上學離開媽媽的焦慮不安。
  • 家居收納|如何應對熊孩子?(第2期)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有熊孩子的家庭,關於孩子玩具等物品的收納。這一期,我們接著這個話題,聊一聊其他的方面。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曾經為凌亂的房間而頭疼不已過,「隨處可見的玩具,地上一不留神就踩到的繪本,桌子上零零散散的畫筆......」這些簡直就是父母的噩夢。
  • 熊孩子是如何養成的?多半是這「3個原因」,父母的管教很重要
    我們常常能夠看到有熊孩子把別人的車子刮壞的新聞,在確定了是熊孩子的責任以後,孩子的家庭必須要承擔受害車主的經濟損失。這就導致熊孩子損害了家庭的利益。,他的父母必定會受到他人的責備。 家長如何正確管教自己的孩子
  • 如何治理熊孩子?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會越慣越壞
    概述:熊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特別頭疼的,父母如果不好好管教熊孩子的話,熊孩子是很有可能在長大之後變成壞人的。所以,父母在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給予嚴厲的教育,不然的話,熊孩子很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巨大的影響,他們甚至會變壞。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治理熊孩子呢?要記住,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的話會越慣越壞。
  • 家長如何「對付」熊孩子?
    一想到前兩天兒子把我那隻價值170元的MAC的口紅掰斷、心愛的髮夾弄壞、喝的水直接噴到你的臉上、用水筆在床單上塗鴉、把飯菜打翻在地上,我都氣的要揍他,這就是典型的熊孩子,無所顧忌,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家長遇到熊孩子怎麼應對呢?Q:所謂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日常生活中熊孩子是指調皮搗蛋、不聽家長話、亂哭亂鬧,經常讓人哭笑不得的小孩。
  • 熊孩子是如何形成的?多半是因為父母這3種習慣,家長要重視
    熊孩子是如何形成的?多半是因為父母這3種習慣,家長要重視現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每位家庭成員都將孩子視為"掌中寶",很多時候,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家長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視而不見。
  • 熊孩子「檢討書」刷爆業主群: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才是合格父母
    但是在許多熊孩子的不當行為中,所顯示出的正是背後家長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的熊孩子並不是天生就壞,在父母的指正和批評後也很快意識到了自己言行上的不妥當。熊孩子「檢討書」刷爆業主群,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獲贊無數正值上班高峰期的時候,浙江寧波某小區裡的電梯卻疑似出故障了。
  • 熊孩子被批評後拿凳子砸老師:面對調皮的孩子,家長如何應對?
    一直以來,熊孩子鬧出的新聞都屢見不鮮:高鐵哭鬧、亂按電梯、去親戚家做客隨意翻東西……熊孩子讓人頭疼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感慨:對付熊孩子,家長真的一點招數都沒有了嗎?有人說,毀掉一個熊孩子,就是不斷鼓勵他的各種熊行為。
  • 遇到愛打人的熊孩子,如何做到全身而退,7招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網上時不時被曝光的霸凌事件,讓家長們心驚膽戰,一個現實問題擺在家長們的面前: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我們如何教孩子應對?01 孩子發生爭執和打人情況的心理成因分析孩子所處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
  • 熊孩子是如何被摧毀的?
    ,嗓門賊洪亮,你跟他計較顯得你小肚雞腸,但不計較心裡又憋屈,跟他父母講道理又被懟的啞口無言。熊孩子總是神出鬼沒,防不勝防。這不,一個熊孩子又出現了。小車車委屈大哭「對不起,礙你的眼了,我的錯」熊孩子厲害了,天下我最大,我有我爸媽?一看就是天不怕地不怕,萬事有父母收尾的熊孩子。這麼隨意破壞其他人的物品,是不是在學校也隨意欺負別的同學,隨意亂拿破壞同學的東西?一個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還品德敗壞,那麼這輩子能變好的概率能有多大?
  • 熊孩子來了,是真的
    入水需謹慎,出水更要提防熊孩子的「突襲」。在愛姬出水的時候不要驚擾它,如果沒有傷人,這時候給它一塊香腸是最好的獎勵。 儘管熊孩子很淘氣,在父母眼裡它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乖寶寶。你能想像到如今350公斤、身高兩米的大傢伙,小時候是如此軟萌、酷似毛絨玩具的小可愛嗎?
  • 孩子隨意發脾氣,情緒管理能力差,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現在的熊孩子不僅是讓家長非常頭疼的一類孩子,而且還對社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相信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事吧,在商場中看到熊孩子大哭不已,親戚家的熊孩子來到自己家時,把家中搞得一團亂糟。似乎生活中的每個場景都無法擺脫熊孩子帶來的喧譁,這就會使那些安靜乖巧的孩子更加得來不易,而且作為熊孩子的父母也非常焦急,因為孩子總是隨意發脾氣,經常被認為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如此差,不僅會影響他的生活,在未來也會影響他的事業發展。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相信無論是誰,都有可能遇見這種熊孩子,面對孩子的頑劣、家長的縱容,我們往往都不知道如何回應。明明是自己的權利被損害,卻沒辦法責怪對方。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34;來對付那些犯錯的熊孩子。第1、 父母的縱容孩子性格的養成肯定是離不開父母的培養的,在&34;的成長之路上,父母必定推波助瀾不少。陳鶴琴先生也說過&34;父母如果格外溺愛孩子,孩子的性格上的一些陰暗面就會被放大,也就成了&34;的熊孩子。最可怕的是父母在孩子犯錯之後的一味包容和推卸責任。
  • 熊孩子打碎45萬「迪士尼城堡」:每個熊孩子背後是教育失職的父母
    01 沒規矩的熊孩子背後,是父母教育的缺失5月3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永久性藏品Arribas夢幻城堡,因為兩個孩子翻越展區圍欄,追逐玩鬧中撞到展櫃,導致城堡塔尖倒塌、破碎,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網友怒了:熊孩子沒人管嗎?
  • 熊孩子亂「採花」,父母縱容,小米教你如何教育熊孩子
    花被「熊孩子」折斷的慘狀方法很重要!江蘇蘇州有個「熊孩子」,亂採花朵,有個大人上去制止,結果和「熊孩子」父親打了起來,我過去對「熊孩子」說了兩句話,「熊孩子」再也不敢採花了。小區一角但這個時候,有個「熊孩子」
  • 「熊孩子」之所以層出不窮,是因為家長養而不教,別做「毒」父母
    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歡孩子,就是因為見過了太多的熊孩子。熊孩子們無法無天、枉顧規定,在車廂裡尖叫奔跑,在餐廳裡肆意撒潑,隨意破壞他人的物品……讓人煩不勝煩。孩子的教養是父母教養的體現,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一個不明事理、胡攪蠻纏、不懂教育孩子的家長。養育孩子,不是給他吃的穿的,把他養大就行了;撫養和教育的責任,父母應該好好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