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隨意發脾氣,情緒管理能力差,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2020-11-03 母嬰說

現在的熊孩子不僅是讓家長非常頭疼的一類孩子,而且還對社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相信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事吧,在商場中看到熊孩子大哭不已,親戚家的熊孩子來到自己家時,把家中搞得一團亂糟。

似乎生活中的每個場景都無法擺脫熊孩子帶來的喧譁,這就會使那些安靜乖巧的孩子更加得來不易,而且作為熊孩子的父母也非常焦急,因為孩子總是隨意發脾氣,經常被認為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如此差,不僅會影響他的生活,在未來也會影響他的事業發展。

孩子當街發脾氣,奶奶十分無奈,只能不斷哄孩子

玲玲和丈夫都在省城上班,兩個人不斷打拼,希望能在省城買一套房子,這樣孩子和大人就能住在一起了。所以現在玲玲的女兒小歡在老家跟著奶奶住。我們都知道老一輩帶孩子總會把孩子養成一個非常嬌慣的性格,玲玲也知道小歡的性格十分嬌蠻無禮,但是想著小歡從小也沒有跟著自己住,對女兒的這種脾氣也不好說什麼,但是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小歡的奶奶非常傷心,奶奶也打電話告訴了玲玲。

有次玲玲放學之後想要吃路邊的零食,奶奶就下車給玲玲買。路邊攤的攤主做好之後,把零食給了小歡,小歡發現路邊攤攤主竟然給錯了,自己要的根本就不是這款零食,小歡非常生氣,頓時就大哭大鬧了起來,奶奶在旁邊就一直哄小歡說,再給買一個好不好?

但是小歡就是不依,最後一氣之下把手裡的零食扔在了地上。周圍的家長看著小歡的表現都說這孩子被慣壞了,怎麼這麼不聽話,長大那還得了,不得把家裡的房頂掀了。周圍家長你一言我一嘴的讓小歡奶奶十分沒面子,於是灰溜溜的把小玲帶回了家。

為什麼有些孩子的脾氣這麼差呢?

1.家長給慣的

大部分愛發脾氣的孩子都是家長給慣的,現在由於生活條件變好了,家長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給予孩子,現在的孩子擁有最好的資源,但是他們的脾氣也成了最難伺候的。這些孩子要求往往非常高,但是家長總是不知疲倦的一一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他們的性格非常驕縱,當面對自己不滿意的狀況時就會亂發脾氣。

2.孩子不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

有些孩子的思維比較古板,他不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用土話說就是腦子不會轉彎,所以當他們面臨一件事情時,如果這個事情的走向沒有像他們預期的那樣,他們就會亂發脾氣,而對於頭腦靈活的孩子來說,他們就會從多個角度看待這個事情,自己會和自己化解不開心的情緒,從而達到控制情緒的效果。

3.孩子天生性格急躁

還有一部分天生性格就比較急躁,所以當他們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時,就會亂發脾氣。往往這樣的孩子都沒什麼耐心與毅力,做事也是三分鐘熱度,他們希望有一個儘快的時間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事實與他們期望的相反時,就會變得非常急躁而亂發脾氣,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從小培養他們的耐心。

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差,會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1.人際關係變差

我們都知道人是群居是動物,人際關係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經歷的每一項是都離不開與人的交流。而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管理能力,如果在和其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會逼走對方,也會給對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在未來的社會中,需要的是情緒穩定的成年人而非情緒容易失控的人。

2.容易鑽牛角尖

育兒專家表示,控制不好自己情緒的孩子更容易鑽牛角尖,他們看待事物往往只認可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孩子也不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經常用這樣的思維思考問題也會使他們陷入一個死胡同,這樣就會給他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不好的影響。

3.做事急躁不穩重

在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做事毛毛躁躁不穩重的人,往往情緒管理能力也是非常差的,就是因為他們做事不知穩重,脾氣特別急躁,所以他們無法掌控自己情緒的關鍵點,這樣的人也不會容輕易的轉換自己的情緒,當他們不開心或不高興時,可能這樣的情緒會影響他們一整天,這樣也會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而情緒管理能力好的人就不會讓不良的情緒影響到他們的日常工作。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呢?

1.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脾氣不好的父母往往生不出脾氣好的孩子,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營造出一個不穩定的家庭氛圍,比如說父母經常在家裡吵架,或者是當著孩子的面動手,就會使孩子也養成這樣的脾氣。所以首先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打架更是不可以的了,這都是引導孩子脾氣暴躁的不良因素。

2.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要了解原因

很多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父母都覺得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孩子太小了,父母覺得沒有必要了解清楚,但是只有父母了解了孩子為什麼情緒不好的原因之後,才能開導孩子。如果孩父母不理解只會讓孩子把不良的情緒鬱結於心,不利於他們心理健康的發展。

3.指引孩子合理的宣洩情緒以及轉換情緒

人產生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孩子有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心理學家認為,情緒管理能力就是指孩子能夠將不良的情緒合理的宣洩出來,並把不良情緒轉變為積極情緒,從而才不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相信這樣的道理是每個成年人都了解的,因為在成年人的社會當中,沒有人會包容你的壞情緒。當孩子有了不良情緒之後,父母可以陪伴孩子跑跑步,做些運動,來把不良情緒宣洩出來,然後再轉移孩子的不良情緒,使孩子變得高興起來,這樣孩子就會懂得如何宣洩不良情緒以及轉換情緒了。

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成年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這也是很多成年人事業受阻,家庭不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不管是為了孩子未來的學習事業發展,還是為了孩子的婚姻幸福,父母都應該培養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了,這才能使孩子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成年人。最後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孩子無法管理情緒發脾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而且脾氣大得很。是的,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場面,父母常常不知如何應對。有的父母要麼急匆匆想要制止孩子哭鬧,甚至於批評打罵,要麼就是失去原則開始各種哄。但是,不管如何,這四句話不要對孩子說。
  • 孩子總是發脾氣?3招應對,幫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如採訪中所回答的,面對孩子的撒潑哭鬧,父母往往會採取以下處理辦法:1、妥協讓步孩子哭鬧,很多父母經常採取的一種應對就是「哄」。不允許孩子發脾氣,切斷的不僅僅是孩子負面情感的輸出,更抹殺了孩子對所有情緒的感知能力。
  • 孩子喜歡發脾氣,該如何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父母要做好這三點
    有些家長總是煩惱孩子的情緒過於不穩定,一丁點的挫折就亂發脾氣,完全不穩定,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是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有偏差,因此孩子才會喜歡亂發脾氣,那麼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孩子情緒管理不行會有哪些負面影響。
  • 孩子愛發脾氣,是情緒管理不到位,學會三招讓他輕鬆管理情緒
    前言:情緒應該算得上比較私有的東西,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情緒,不管是溫柔還是暴躁,亦或者是憤怒。說真的,在所有的情緒中憤怒和暴躁,應該是殺傷力最強的兩種,因為殺傷值都是雙面的。孩子若是平時情緒比較憤怒,那麼不僅會傷害到別人,很肯呢個對自己的身體也有傷害。
  • 黃磊機智應對妹妹「發脾氣」: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翻譯師」
    事實上,人的情緒不分好壞,但凡有情緒,都是人的正常反應。面對同一件事時,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處變不驚,積極應對,有些孩子則只會哭,或者無助。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父母對孩子「有情緒」時的反應。具體來說:6歲以前的孩子,更容易陷入情緒的綁架中,無法抽離。在沒有處理好孩子的情緒以前,他是沒有能力用理智腦思考的。其實,不難發現,當孩子在哭鬧時,父母越是安慰,孩子越會哭得大聲。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
  • 孩子的壞情緒,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管理情緒的能力直接反應一個人的情商高低。,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調節情緒呢?1.父母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多半與其父母相關,如果父母是個情緒暴躁的人,孩子多半也容易情緒暴躁。
  • 孩子情緒起伏大,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學會「情商管理」是重點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著巨大的差別,需要我們具有調節心理平衡的能力。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這種能力並不是很完備,總是會發現心中所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很大,加上不知該如何處理這種差距,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矛盾,慢慢地就會變得情緒起伏不定的情況。
  •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面對發怒的孩子怎麼辦,如何預防孩子發脾氣
    1歲多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想吸引父母關注;2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不能心想事成;3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不安全感;4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得不到獨立感和權力感;5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遭遇挫折或同伴比較;6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自控能力差;孩子任何的脾氣,從本質上講,都是其情緒的宣洩。
  • 孩子愛打人、喜歡發脾氣,情緒爆發力太強,父母要如何應對?
    孩子愛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有很多家長都經歷著同樣的問題,孩子情緒容易不穩定,亂發脾氣從來都不看場合,每次反應都非常的「大」,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不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 孩子發脾氣就摔東西?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疏導負面情緒
    由此可見,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有多重要,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很容易給他人帶來煩惱,也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之中,阻礙身心發展。2、陷入自我懷疑一方面,孩子因為發脾氣而造成破壞之後,有可能會感到後悔、想要彌補,一旦彌補失敗,他們會陷入無限的自責之中,開始懷疑自己是個"容易衝動""暴躁""無能"的人,自我貶低。另一方面,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無法正確處理消極的情緒。
  • 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如何教,決定孩子的一生
    從上面兩個事例可以看出,對於孩子來說如何管理情緒非常重要,這點將影響他未來的性格。我們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的期待,總體來說都希望孩子是樂觀、聽話、開朗各方面積極向上的,但是實際情境下遇到孩子發脾氣,家長卻開始犯怵,現在的家庭環境都比較優越,孩子的脾氣怎麼卻開始見長了呢?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管理他的情緒呢?
  • 娃愛發脾氣被指情商低,寶媽氣到哭,如何培養娃的情緒管理能力?
    ,當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差時,家長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毛病,因為孩子的很多東西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父母應該做好榜樣,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隨意對孩子發脾氣。,家長應該做出一定的懲罰行為,讓孩子也感受到被別人隨意發脾氣對待的感受,孩子體驗過這種感受,自然明白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 虛擬的「發脾氣工具」幫助父母管理孩子的情緒崩潰
    一年半以前,當耶魯兒童研究中心(CSC)的研究人員開始開發一種虛擬程序來培訓父母如何管理孩子的脾氣時,他們並不知道面對即將來臨的新冠大流行,遠程醫療會變得多麼流行。這些視頻可能會顯示一個孩子在睡前尖叫,或者因為父母不給他買糖果而在超市大發脾氣。 「當你想到像發脾氣這樣的問題行為時,你必須把它分解成孩子應該做的具體事情,」Sukhodolsky說。「然後父母可以制定一個計劃。」
  • 孩子情緒管理太差?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增強情緒控制能力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發脾氣的問題是很多家庭的常態——&34;&34;&39;小皇帝&34;英國著名詩人約翰彌爾頓曾經說過:&34;孩子的情緒變化反映著家庭教育的問題,情緒管理能力太差也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育。
  • 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差,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家長如何引導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孩子的脾氣大,情緒管理能力差,往往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通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在情感上無動於衷或非常自發,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與兒童年幼時缺乏情感意識和適當的指導有關。那麼,如何在孩子小的時候幫助他呢?
  • 父母是怎樣應對孩子鬧情緒的?
    會教育的父母,通常採用以下幾種方式來應對:01允許孩子表達真實的情緒和想法 演員孫儷曾發過一條微博,她說:「當孩子有不滿作為家長,首先應該理解孩子的這一特點,儘量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因此而遷怒孩子。最重要的是,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成為孩子情緒的容器,允許孩子的情緒表達出來,搞清楚孩子情緒背後的想法和需求。
  • 高情商的父母是如何應對孩子發脾氣的?
    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他要的其實就是父母的關注,希望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然後耐心地接納他。但往往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發脾氣時,卻常常徘徊在犯錯的邊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孩子敢在我面前發脾氣,說明我還算是個不錯的媽媽,如果孩子都不敢在我面前表達情緒,那才是我的失敗吧?何況,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正是培養他情商的好機會啊!在我看來,孩子很多時候比我們更懂事,更寬容,更容易跟人和解。他們的做法是無聲無息的,出其不意的,你這一刻還在為他剛才的調皮搗蛋生氣,他那頭已經完全忘記你剛才對他大吼大叫。
  • 3歲的孩子發脾氣時總會打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發脾氣打人,就是因為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如果用打回去的方式,既不利於孩子情緒表達,也無法提供解決問題的正確導向。孩子3歲發脾氣時總會打人這裡打人的根源就是孩子的情緒,以及產生情緒的原因,因為無法正確的表達情緒和需求,無法將情緒調節好進而解決問題,所以會出現打人的情況。雖然打人不對,但這也是孩子無疑是表達和抒發情緒的一種方式,至少可以說明孩子沒有壓抑情緒。那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 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正向引導,教他們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就是指通過大家自己對自己興趣的認識,來培養自己駕馭情緒的能力,並且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小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也是情緒管理失敗的原因,很多孩子還不能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所以總是情緒管理失敗。二、父母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1、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情緒環境在和孩子說情緒管理之前,家庭有一個良好的穩定的情緒環境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