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2020-12-17 騰訊網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

王女士是一名年輕的寶媽,她的兒子今年6歲,正是喜歡調皮搗蛋的時候。王女士每次面對孩子的調皮行為,時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忍不住要吼叫幾句。上個周末,由於兒子早上不好好吃飯,沒有把牛奶喝完,王女士又忍不住大聲罵了幾句,然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又一次去和兒子道歉。

這一幕經常在王女士家裡上演,雖然王女士發完脾氣給孩子道歉,但是兒子的脾氣卻變得暴躁。不僅僅在家中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在幼兒園也時常和小朋友產生糾紛。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並非是天生的脾氣差,往往是由於父母沒有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下意識的受到了父母的感染,所以才會經常亂發脾氣。

經常亂發脾氣的孩子,多半會有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1、模仿父母的表達方式

對於幼兒來說,父母的行為是最直觀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採取正確的表達方式,經常用暴躁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時常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情緒不穩定的一面。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種表達方式是正確的,然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進行模仿,也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心理敏感脆弱

如果父母的脾氣暴躁,經常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或者是大聲的訓斥孩子。很容易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出現敏感脆弱的情緒。一旦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過於敏感,很容易會出現情緒崩潰的現象,也無法接受他人給予的批評和建議。所以時常會和父母產生矛盾,通過激烈的情緒表達來掩蓋內心的脆弱。

3、以同樣的方式和父母對抗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萌發出自我意識,內心有著迫切想要獨立的需求。如果家長經常用暴躁的表達方式去強迫孩子必須聽從自己的管教,將會導致孩子內心產生逆反的情緒。會通過同樣的方式,用一樣的暴躁表達來和父母進行對抗。

錯誤的情緒表達方式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積極陽光的人,那麼父母應該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教給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不要讓孩子被情緒所左右,成為無法掌控自己的弱者。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1、包容孩子的不完美

首先,家長需要包容孩子的不完美。從思想上進行徹底的轉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也有發生錯誤的時候,孩子更是如此。幼兒的成長正是從不斷的錯誤行為中總結教訓,逐漸變成更加優秀的人。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完美時,需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失望的情緒下對孩子進行憤怒的情感表達。否則將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給孩子做出不好的示範。

2、蹲下身子,理解孩子

當家長與孩子的觀念出現差異的時候,無需要求孩子必須認同自己的想法。可以嘗試著蹲下身子,把自己與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線上,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只有家長真正理解了孩子,才能夠更好的去包容孩子的行為,也就不會出現暴躁情緒的表達。

3、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和睦的家庭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能夠感受到關愛所帶來的美好,更有助於孩子內心情感的構建。所以家長應該注意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情緒化的表達。用真誠和理智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交流。如果夫妻之間發生矛盾,也要儘量避開孩子去解決,不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發生爭執。

當孩子掌握了控制自己情緒的方式,能夠成為情緒的主人,自然就能夠以平穩的心態去看待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家長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表達對孩子的影響力,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暴躁的人。

今日互動話題:您是否是一個情緒化的家長呢?你是如何與孩子相處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隨意發脾氣,情緒管理能力差,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似乎生活中的每個場景都無法擺脫熊孩子帶來的喧譁,這就會使那些安靜乖巧的孩子更加得來不易,而且作為熊孩子的父母也非常焦急,因為孩子總是隨意發脾氣,經常被認為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如此差,不僅會影響他的生活,在未來也會影響他的事業發展。
  • 父母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做到3點,父母能掌控情緒
    朋友跟我說,今天她又向孩子發火了,本來不大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做作業慢了點,她說了孩子幾句,孩子頂了一下嘴,她就像瘋了一樣把孩子的作業扔到了地上,孩子當時就嚇哭了。朋友很後悔,自己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自己總衝孩子發火,發火完了又後悔。
  • 孩子亂發脾氣愛哭鬧?情緒管理「5步走」,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大媽一邊用手攏著被孫子扯散的頭髮,一邊說「這孩子一直就這樣,稍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亂發脾氣,怎麼哄都沒用。」從小就學會情緒管理的孩子,會充滿正能量,培養出好性格;善於管理情緒的孩子,也一定會更受歡迎,能更好地融入到團隊之中。所以,作為父母,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認識、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理解他人,即為孩子做好「情緒管理」,讓孩子從小就擁有優質的情商。
  • 孩子喜歡發脾氣,該如何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父母要做好這三點
    情緒管理能力不行會有這些壞影響:1、孩子任意妄為如果說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有偏差,那麼孩子就會經常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只不過家長如果答應了的話,會間接助長孩子的任性妄為,讓孩子經常亂發脾氣來讓家長哄自己。
  • 「初中家長」情緒管理:引導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
    如果知道自己的情緒失控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她肯定會學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而遺憾的是很多事情都沒有「如果」。其實,當孩子有了情緒,用哭和發脾氣來表現的時候,正是我們家長教會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感知自己的情緒。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鄰居也和我抱怨過: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動不動就發脾氣;每次說好幾遍都不聽,說多了還生氣;孩子都六歲了,再這樣下去,管不住了怎麼辦.鄰居經常邊說邊嘆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每天家裡像住著仇人一樣,真怕哪天控制不住自己,扇他兩巴掌。」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愛發脾氣,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應該及時制止,以免以後闖下大禍。
  • 黃磊機智應對妹妹「發脾氣」: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翻譯師」
    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這股力量,就叫作「情緒」。擁有好情緒的人,不僅能輕易掌控自己的人生,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帶來無法想像的益處。每個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處變不驚,遇事不躁,不為失敗所沮喪,不因成功而張揚,以平和穩定的情緒,度過順遂的一生。然而,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煩躁易怒,一言不合就哭鬧,甚至摔東西、打人,或者情緒崩潰,一蹶不振。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出「好情緒」的孩子呢?
  • 「初中家長」情緒管理: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
    如果知道自己的情緒失控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她肯定會學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而遺憾的是很多事情都沒有「如果」。所以,能夠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能力,而這項能力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初中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 孩子無法管理情緒發脾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而且脾氣大得很。是的,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場面,父母常常不知如何應對。有的父母要麼急匆匆想要制止孩子哭鬧,甚至於批評打罵,要麼就是失去原則開始各種哄。但是,不管如何,這四句話不要對孩子說。
  • 孩子總愛亂發脾氣?可能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其實聰明的父母都會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等著他們去處理,去挑戰,若是情緒控制不好,任何事情都解決不了,也很難讓孩子達到成功的地步。第一:認同孩子的情緒,並告知他們這是正常的。有些父母在發現孩子暴躁或者亂丟東西的時候就會惱羞成怒,甚至暴跳如雷,而且還會對孩子大聲訓斥,嚴重的情況下也會順手打幾下。可父母這樣做,未必能夠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反而會激化親子之間的矛盾。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先認同孩子的情緒,然後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
  • 孩子經常發脾氣,沉溺於憤怒之中?看外國老爸教孩子情緒管理
    現在多數家庭都是一家一娃,孩子有父母的寵愛;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自己的嬌慣,長此以往很容易就會形成孩子刁蠻任性的性格,如果孩子的要求沒有滿足,或者一些話讓孩子覺得不開心他們就會發脾氣,將自己傷心、憤怒的情緒放到最大,甚至沉溺於憤怒之中不能自拔,面對孩子經常發脾氣,長時間不能從憤怒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一位外國老爸的做法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 寶寶亂發脾氣,不會管理情緒怎麼辦?
    ,有很多事情想要表達出來,想要告訴身邊的人,但是寶寶這個時候的語言能力有限,無法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家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意思,在這兩相矛盾之中,寶寶很容易煩躁,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會任性、哭鬧、發脾氣,鬧的家長精疲力盡,甚至懷疑寶寶是不是對這個世界有意見?
  • 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辦?做好情緒管理,從這4個方面入手,很實用
    很多媽媽面對孩子愛發脾氣這個問題都會束手無策,有人覺得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慢慢等孩子長大一些就會變好,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但如果放任孩子發脾氣,對於孩子並沒有好處。如何引導這個時期的孩子?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正向引導,教他們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就是指通過大家自己對自己興趣的認識,來培養自己駕馭情緒的能力,並且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小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也是情緒管理失敗的原因,很多孩子還不能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所以總是情緒管理失敗。因為孩子的很多情緒管理都是和自己的父母學習的,如果一個家庭的整個環境情緒氛圍總是比較極端,那麼這個孩子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概率就比較低。一般情況下在一個比較極端的家庭情緒中長大的孩子有兩種情況,一種可能就是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只顧自己的想法。還有一種就是極度地隱藏自己的情緒,不表達自己的情緒。給別人的感受就是這個人極度易怒,或者這個人極度自卑。
  • 兒童情緒管理:孩子亂發脾氣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緒
    在發脾氣時,邏輯部分會被忽略;這都是原始的戰鬥或逃跑情緒。「當皮質層脫離時,就像火山爆發一樣,」溫哥華心理學家、《沒有傷害的紀律》的作者凡妮莎•拉普恩特說。「此時情緒會噴湧而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調節它們。」
  • 黃磊機智應對妹妹「亂發脾氣」: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控制器」
    但是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就很不淡定,就會給孩子直接說:你哭什麼?我還沒哭呢?還會給孩子貼上「壞脾氣」的標籤。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落後。意思是在孩子的腦部發育過程中,理智的發育要落後於情緒,才會出現情緒不受控制的現象。因此我們做父母的就要承擔起這部分責任,讓孩子明白情緒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 衝娃發脾氣是最弱的父母,大人學會控制情緒才能養出好性格的孩子
    其實問題就出在你發脾氣上,你沒有找到應對孩子不聽話的方法,孩子自然不會聽我們的。衝孩子發脾氣真的是最弱的父母。試想,我們為什麼會發脾氣,僅僅是孩子做得不夠好嗎?並不是!而是,我們對孩子做得不好,不知道該如何讓他做得更好,最簡便的方法就是一頓大吼大叫,讓他乖乖按你的去做。
  •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讓孩子不再亂發脾氣的5個步驟
    接下來,我要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生活中,很多爸媽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孩子稍有不開心,就大喊大叫,甚至摔東西,每次都會告訴他有話好好說,不能發脾氣,孩子答應的很好,結果到下次還是這樣。很多爸媽都覺得孩子總是發脾氣,只是年齡小不懂事的緣故,長大了自然就成熟了。
  • 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當父母亂發脾氣、大喊大叫時,孩子就會表現出順從,但這並不是理解了父母,而是被大人的壞情緒嚇壞了。長此以往,孩子會把父母的情緒當做自己行為的依據,缺乏自我、缺乏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自卑怯懦的,一生都將在恐懼中掙扎。父母的壞情緒,成了傷人的刀子,割掉孩子的幸福。如果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像暖人的春風,吹開孩子的自信。
  • 培養孩子控制情緒,就是培養孩子學習掌控自己的人生
    很多時候,家長並不清楚自己孩子在不同時期的情緒應該是怎樣的狀態,因此,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給予相應的情緒管理教育。5--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學前期,應該能夠經常保持自己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情緒的原因是什麼,不是莫名奇妙的發脾氣,即便有了脾氣,也會努力的去緩解;這一階段的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會比較適度,正常情況下不會亂發脾氣;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能夠隨著遊戲、活動的需要而轉換自己的情緒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