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對付」熊孩子?

2020-09-22 軒媽育兒知識百科

一想到前兩天兒子把我那隻價值170元的MAC的口紅掰斷、心愛的髮夾弄壞、喝的水直接噴到你的臉上、用水筆在床單上塗鴉、把飯菜打翻在地上,我都氣的要揍他,這就是典型的熊孩子,無所顧忌,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家長遇到熊孩子怎麼應對呢?

Q:所謂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日常生活中熊孩子是指調皮搗蛋、不聽家長話、亂哭亂鬧,經常讓人哭笑不得的小孩。

但是,其實很多孩子都是「被」熊孩子了。這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會忽視孩子的內心想法,所以一旦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心理預期,就會被家長誤認為變「熊」了,時間長了這種心理暗示也就讓孩子「被」熊孩子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家長要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把自己對於乖孩子的標準強加給孩子。


Q:孩子在不同階段有哪些「熊」的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周期,比如:

2-5個月的小寶寶剛剛開始經歷口欲期,就會經常出現把東西往嘴裡塞的情況;

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對聲音敏感,如果有什麼東西發出聲音他就會非常興奮,還會出現不斷敲擊地板,亂扔餐具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要讓他自由探索,從6個月開始給她穿上一拉就穿上一撕就脫掉的幫寶適拉拉褲讓他行動更自由就行了,這樣才更有利於鼓勵他成長,而不是對他說「不」,阻止他的探索行為。

9-10個月的小寶寶開始對身邊的物品感興趣,所以會出現不斷把身邊的一切東西拿起來扔出去的情況;

11-12個月的小寶寶開始認人了,這個階段寶寶會出現見到陌生人就大哭大鬧,只讓媽媽抱,別人抱就大哭的情況;

1歲以後寶寶各個感官會更加健全,行動能力和協調能力都大大提高了,他開始喜歡爬上爬下,跑來跑去,亂脫衣服,對著家長一直說「不不不」;

2-3歲寶寶的情緒發展會比較快,所以可能會出現公共場合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人越多,哭鬧的越厲害的情況。

其實3歲以內不存在家長所謂的熊孩子,孩子的很多行為動作、語言或者情感上的表現其實是孩子所處階段的正常發育特徵。

家長以為孩子太熊,很大原因是家長不了解孩子各階段發展的特點,小孩子的表現不能從成年人的角度來思考,教育孩子時要有耐心。

Q:孩子小時候「熊」,長大會更「熊」麼?

孩子長大之後是否會變得更「熊」是和家長的引導與成長氛圍息息相關的。如果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沒有起到表率作用,那麼即使小的時候是個乖孩子長大也依然會變「熊」。


Q:面對「熊」孩子,家長們該怎麼有效引導呢?


1.弄清意圖

對於熊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行為本身不是重點,他們可能只是通過行為傳達某些觀點。理清孩子的思維才能給出更好的教育及引導。

2.尊重孩子

父母應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多多留心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有好的行為習慣及時給與表揚,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尊重,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3.言傳身教

對於孩子的教育,大家經常說:「聽,會忘記。看,會記住。做,會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身上很多隱性的優缺點都在無形的影響的孩子,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先要嚴於律己。

如果多去鼓勵孩子勇敢、獨立、自主的去面對這個世界,可以大大的減少父母缺點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只有培養孩子勇敢的去面對世界,有責任感,有擔當,未來孩子的人生才會充滿陽光和成功。

4.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有耐心,不要一味的指責或者溺愛,經常鼓勵他,不要總拿他和別人比較傷害他的自尊心,不要告訴他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多讓他做選擇。

相關焦點

  • 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對付熊孩子究竟有啥妙招呢?
    不得不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越來越皮了,小至雞飛蛋打,大至上房揭瓦,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難倒他們的。雖然家長們不是不想管教這些熊孩子,但奈何他們闖禍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簡直是讓人防不勝防。由此看來,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的確是一個令人感到煩惱的問題。
  • 美國人如何對付熊孩子?每年200萬兒童被捕,網友:值得中國學習
    關於熊孩子的問題,相信很多人其實心裡都是憋著一股火的,因為熊孩子不僅僅是自己會鬧出很多問題,他們的家長也往往會無腦的進行維護。只要上網上隨便搜一下,都能看到很多跟熊孩子有關的新聞,讓人看了之後一肚子是氣。
  • 看賈靜雯如何用3招「對付」熊孩子
    在一期《媽媽是超人》節目中,賈靜雯為孩子制定戒零食計劃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賈靜雯「對付」熊孩子,只需3招。 2、家長的陪伴,影響孩子自控力的養成當然這也需要家長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好好地陪孩子。 提升孩子控制力,聽故事、玩遊戲,是最容易,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
  • 網友熱議美英兩國老師如何對付熊孩子!
    網友「飛鳥和魚」在美國任教過幾年,她說:「美國熊孩子的紀律問題確實讓人頭疼!在美國,對付熊孩子,有時老師也是實在沒招,怎麼辦?那就叫家長唄!成年人找成年人解決問題!如果找家長談話還沒用,那就退學幾天,讓孩子在家好好反省反省。這一招,家長最發怵!孩子退學在家這幾天,怎麼辦?自己請假管嗎?不請假,請babysitter管孩子,一小時二三十刀(美元),代價不小啊!」
  • 熊孩子有哪些舉動?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做法是什麼?
    熊孩子有哪些舉動?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現在自已也有了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更擔心自己變成一個失敗的熊家長。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第一,去別人家做客,孩子亂跑亂叫怎麼辦?家長需要做的:平復心情,控制情緒,不要訓斥孩子,家長要有耐心,親身示範,量變引起質變。
  • 濰坊家長想出對付「熊孩子」妙招,管用!
    繼五天前第一波神獸回籠後, 又一波「熊孩子」即將抵達家中戰場, 屆時,你可能處於這樣的境地 1.家裡從此進入髒亂節奏 熊孩子根本看不住 各位家長,認了吧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現代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而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會有兩個&34;。因為熊孩子犯錯的時候,總少不了家長的縱容和寵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怕遇到熊孩子。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34;的熊孩子。貝貝是我大姑家的兒子,年紀雖然小但是脾氣卻很大。有一次過年回家鄉,貝貝一家到我家拜年。
  • 對付熊孩子,就要"以惡治惡",這位爸爸做法堪稱牛氣
    懷孕時,寶爸寶媽想像的是和孩子和諧相處,母慈子孝,但現實卻是孩子調皮搗蛋,家長頭疼不已。家有熊孩子,不僅是家裡不清淨,家長還總是要擔心孩子在外闖禍。對付熊孩子,家長還需理智清醒。加上現在溺愛孩子的問題比較普遍,孩子一不小心就被養成了熊孩子。像朋友小溫家的孩子之前都是由爺爺奶奶在照顧,今年接回來以後小溫發現孩子才上小學3年紀,卻是個十足的熊孩子。平時孩子雖然是小錯不斷,但沒出什麼大問題,小溫也就想著慢慢教育孩子。
  • 分析熊孩子,並探討如何對付熊孩子
    熊孩子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沒有標準公式,沒有解題思路,更沒有奇思巧解,但是中華五千年的傳承,老祖宗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參考答案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而且秘傳了一些秘方比如「竹筍炒肉」、「黃鱔肉下麵條」等等。
  • 熊孩子朝鄰桌火鍋吐口水,家長視若無睹,鄰桌的反擊大快人心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熊孩子」的身影,而且「熊孩子」的出現也意味著有糟糕的事情發生,但是「熊孩子」不是讓人感到最可氣的,最可氣的是熊孩子的身邊有一個「熊家長」在給孩子打掩護。玲玲一家也見識了一次「熊孩子」和「熊家長」的威力,快來讓我們看看是怎麼回事。
  • 看老外花式「對付」熊孩子!妙招頻出,你覺得哪個最「爽」?
    熊孩子真的是讓一個讓人非常恨,但是又不好下狠手去對付的群體。你打他吧,不行,他畢竟是個孩子。但是你不打他吧,你心裡這口氣總是咽不下去。今天就來看老外花式「對付」熊孩子!妙招頻出,你覺得哪個最「爽」?* 把熊孩子的手機充電器(Charger)拿走,看著他們敢怒不敢言,同時看著電量一格一格變少的樣子,心裡感覺爽歪歪啊,哈哈哈。題外話,網上流行的記單詞大法,charger讀音像插著。充電器可不就是要插著嗎,所以就是charger。
  • 熊孩子被批評後拿凳子砸老師:面對調皮的孩子,家長如何應對?
    目前家長已經批評教育。網友熱評:老師不僅會上課會哄娃,還得身手敏捷能抗揍。:高鐵哭鬧、亂按電梯、去親戚家做客隨意翻東西……熊孩子讓人頭疼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感慨:對付熊孩子,家長真的一點招數都沒有了嗎?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每一個熊孩子的身後,都有一個熊家長。中國有句老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其家長是脫不了干係的,往往家長本身就很「熊」。熊孩子是很可惡,總是「作惡多端」,惹得人們不得安寧。但是你造嗎?其實孩子本來可以不熊的,奈何身後有一個熊家長在撐腰。
  • 對付熊孩子,小藝有絕招!
    ……」幸好現實版哆啦A夢出現,熊孩子們,你們可以折騰的朋友又多了一個!小藝不僅能回答熊孩子的奇葩問題,還能對孩子們進行正能量的積極引導,讓家長放心!二:孩子出廠費高昂,興趣班打卡忙不停興趣班現在已經成為孩子的「必修課」,於是家長們除了上班打卡,還要背負孩子興趣班的接送打卡。偶爾耽誤了接孩子的時間,他們情緒會變得低落,為什麼沒有人同情「熊孩子」的家長?好在家長的累,有小藝「懂」。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放縱不管,而變成了令人嫌棄的惡魔,俗稱:熊孩子。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別人家的:「熊孩子」:1.當你把孩子帶去公司辦公室,他答應會乖乖的時候。8.當你準備試一下前兩天剛買的新口紅時,打開後卻發現口紅上面留下了熊孩子清晰的牙印。這時的媽媽肯定很想問一下:「孩子呀,味道還好嗎?」 那麼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 熊孩子餐廳鬧事咋對付?家長要注意這些言行,別讓自己的孩子受傷
    最近跟閨蜜聊天的時候,她跟我講述了一個她在飯店遇到的熊孩子。其實,熊的是孩子,造成熊孩子這個後果的卻是家長。 熊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們可以在公園裡、在餐廳裡、在任何一個公共場合上碰到不同的熊孩子。為什麼會有熊孩子呢?其實孩子會變成熊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說,家長應該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 熊孩子往鄰座的火鍋中吐口水,家長置之不理,店家解決令人爽快
    ,對於熊孩子大家都非常進行一番管教,但是他們的背後總有比孩子更熊的家長。,起因是在一家火鍋店內,一家人進來吃飯,家長們在一旁進行專心點菜,他們的孩子這個時候非常無聊,不知道可以玩耍什麼,這時候他將自己的目光集中在了隔壁的火鍋上,突然熊孩子就向隔壁的火鍋裡吐了一個口水。
  • 比「熊孩子」更難以饒恕的是「熊孩子家長」
    熊孩子這個詞也許大家都不陌生,熊孩子一般就是那些過分淘氣,頑皮的小朋友,他們的出現或多或少會給他人造成困擾。2013年,有兩個小男孩跑到護欄裡面,用力拉扯和搖晃一副玻璃展品,旁邊的家長非但沒有制止孩子這種行為,甚至還在旁邊給孩子拍照。
  • 遇到熊孩子+熊家長,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樣做解氣
    前些天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教育熊孩子的,有讀者向我反映:「曾經被一個熊孩子氣到了,當跑過去跟熊孩子的家長理論的時候,家長不僅沒有責怪孩子,還說『他還只是個孩子』,讓我不要在意。聽完之後我簡直要氣炸了,本來想著家長能教育一下熊孩子,結果完全不管。我氣不過罵他幾句還朝我吐舌頭,就差動手打他了!」生活中這樣的熊孩子太多了,老愛搗亂,或者故意捉弄人,有些甚至對你罵髒話或者直接動手。
  • 9歲男孩18樓扔自行車差點釀大禍:對付熊孩子,家長記住兩個絕招
    但有時候,一些寵溺孩子的家長往往以「他還是個孩子啊」,就把熊孩子的錯誤輕飄飄帶過的。殊不知,子不教,母之過。就在扔自行車事件之前,深圳羅湖一個小區電梯裡,也發生了一起熊孩子的搗蛋事件。根據監控攝像頭記錄,一個小孩子在電梯內小便。而且經過調查,孩子已經小學六年級了。的畫面。據小區居民透露,在電梯內小便的孩子大概是小學六年級。
  • 熊孩子惹到你,你都是怎麼對付他們的?全程那個媽媽跟沒事人一樣
    他沒說話,他媽媽坐他旁邊也沒說話,過了一會他又開始踢,他媽媽也沒管,我也這隨便他了,這樣的小孩家長現在放縱,以後總有一天會有人幫你管教的!熊孩子惹到你,你都是怎麼對付他們的?我曾經帶寶寶在公園玩的時候,有個小男孩過來一起玩,那小男孩習慣不好,總搶其他小朋友的滑道,佔著又不滑,還回頭上手抓其他小朋友的臉,他爸爸就跟著說,我家孩子就手欠,每次都說,但都不說孩子一次,有位家長聽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