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四川瀘縣發生一幕悲劇,一名15歲女生從25樓跳下,父親在樓下試圖接住女兒被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消息曝出女孩一直有嚴重的抑鬱症。
關於青少年抑鬱問題的報導屢見不鮮,而多起青少年自殺的案例更令人痛心,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
大人們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小孩子無憂無慮,能有什麼過不去的。」但所有這些煩惱,卻實實在在是青少年們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的抑鬱,一直被嚴重低估。
01
什麼是抑鬱症呢?
抑鬱症指的是以情緒或心境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總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抑鬱悲傷,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部分患者伴有明顯的焦慮、煩躁;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
人們常常認為抑鬱症是成年人才會遇到的心理問題,不會在兒童青少年群體中出現。但事實上,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體內有激素的劇烈波動,可能面臨學習壓力的增加,同時受本身年齡、表達能力、人際交往經歷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青春期也是抑鬱症的易感時期。
02
青少年抑鬱症有哪些表現特徵呢?
略不同於成年人的抑鬱,青少年的抑鬱更具有隱蔽性,因此往往被低估,診斷及治療率也相對較低。抑鬱表現有情緒、思維、生理、行為等方面:
1. 一天中的大多數時候都情緒低落:青少年還可表現為煩躁、易怒,甚至逃學、離家出走;
2. 失去對多數活動的興趣:如總是抱怨身體沒勁、疲乏;
3. 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集中:如上課和做作業效率降低,成績下滑;
4. 自卑,缺乏自信,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如對他人評價過分敏感,對即將發生的事過分緊張;
5. 有自殺、自殘的想法或行為:如在網絡上發表一些很喪的話「沒有我,世界會更好」、「自殺並不可怕,比自殺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厭世」,或者拿刀在手腕上比劃,等等;
6. 食欲不振or暴飲暴食 ,體重可能會顯著變化;
7. 失眠or睡眠過度,青少年容易伴隨噩夢;
8. 常常抱怨頭痛、頭暈、胃痛、胸悶等,但經過醫學檢驗查不出器質性問題:青少年由於心智尚不成熟,可能會藉由軀體疼痛來表達心理上的痛苦;
9. 迴避正常的社交活動:如以前的朋友現在不怎麼來往了,拒絕參加家人、朋友間的一些娛樂活動;
03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青少年抑鬱症?
如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而孩子也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受傳統觀念影響,中國的父母更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卻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
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學壓力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快節奏的社會生活,高負荷壓抑著中學生脆弱的心靈,因為千千萬萬個學生都在擠升學這個獨木橋,做不完的作業,頻繁的考試,生活緊張而單調。這些來自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諸多壓力,如果處理不好,久而久之,勢必導致心理障礙。
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其中一個誘導因素。比如父母關係不和、家庭暴力、父母離異、受到忽略、錯誤的家庭教養方式、或父母突然離去等重大事件。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青少年抑鬱,但無法說某個因素一定導致青少年抑鬱。
04
發現孩子有抑鬱的症狀和傾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抑鬱呢?
增加社交活動
面對面交流時間成為優先的考量: 每天騰出時間與孩子交流。想盡辦法讓孩子與他人增加社交聯結,向孩子推薦與他們興趣相投的活動,積極參與志願者活動,幫助他人能有效地抵抗抑鬱的情緒並增加自尊心。
把身體健康放在首位
運動對心理健康是絕對必要的,所以讓青少年積極參與運動;限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青少年經常通過上網來逃避自己的問題;提供營養豐富又平衡的飲食,確保青少年獲得他們需要的營養,來優化大腦健康的情緒支持。避免熬夜,儘量按點睡覺,有充足的睡眠狀態。
尋求專業幫助
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調理還不能夠改善孩子的抑鬱情緒,那麼也許是時候向臨床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尋求幫助了。讓孩子參與治療的選擇,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權。家長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耐心並多理解孩子,支持和鼓勵他們。
大部分人問:「為什麼同一個時代,有的孩子好好的,有的孩子就這麼脆弱?這不就是孩子的原因嗎?」
其實,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甚至同一對夫婦養出來的孩子也各不相同。個性化教育和合適的家庭氛圍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
一個好的家長就像是一個優秀的教練,面對孩子的不同個性,能夠採取不同的對待方法,在孩子可以充分發展自我、自我成長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適當的鞭策,而不是一味地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就是我們的影子,家長要做的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慢慢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註:部分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