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鬱的家庭因素

2021-02-08 河南教育雲平臺


在浙江杭州,13歲的曉曉(化名)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然而,在一次單元測試中,她只考了全班第五。她覺得這是人生「汙點」,甚至因此喪失了鬥志,不想去學校。一向嚴厲的母親狠狠批評了她一頓,不料小姑娘一氣之下竟拿美工刀割傷了自己的手臂。所幸那一刀割得不深,但接下來的半個月,她整天窩在家裡,情緒低落。直到心理指導老師跟她初步聊了聊後,才發現她的心理問題已比較嚴重。就醫後,曉曉被診斷為抑鬱症。然而,也就這樣的考不了第一就是人生「汙點」?一言不合就以自戕來發洩不良情緒?怎麼小小年紀就得了抑鬱症?曉曉的種種表現看似「離經叛道」「難以理解」,某種程度上又似曾相識。現實中,的確有一些逐漸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外形高大,內心卻不夠強大,具有明顯的偏執傾向,乃至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有研究顯示表明,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繼車禍之後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事實或許因國家和地區而異,但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應當成為一種教育共識。


  

在目前的環境裡,我們經常用意氣風發來形容處於人生黃金階段的青少年們,但是正是如此得意之年的青少年們卻很容易受到青少年抑鬱症發作的影響。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較高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了,例如高考壓力、情感受傷、心理壓抑等是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發病原因,不過具體青少年抑鬱症的原因是什麼呢?現在的早戀已經從高中提前到中學,甚至小學,而懵懂、速食的愛情更是讓諸多感情經驗不足的學生倍受傷害,脆弱的感情一旦出現變故,就很容易誘發青少年抑鬱症。

  

再者,目前學生學習壓力過大,需要面臨升學、中考、高考、考研等無休止的考試,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疲憊不堪,這也是青少年抑鬱症的原因之一。而且,有的學校風氣不好,同學之間不比學習,而是在吃、穿等方面互相攀比,家庭條件較差的同學容易出現自卑心理,甚至誘發青少年抑鬱症出現。況且,很多青少年深陷虛擬網絡,一旦重新回到現實社會,很容易出現悲觀厭世、情緒低落等抑鬱症狀,同時可伴有頭痛、不明疼痛、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軀體症狀,這是青少年抑鬱症的原因

  

當前中國的青少年群體裡,抑鬱症正在呈現爆發之勢,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這背後必然有著深刻的社會因素。如今物質生活的極大提高和豐富,使很多青少年從小到大嬌生慣養,不愁吃,不愁喝,沒有受到應有的挫折教育,心理年齡普遍要比實際年齡小的多,最終成為巨嬰,心理脆弱,在社會中稍遇挫折困難,即很容易消極悲觀,甚者尋死覓活;現今移動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了青少年人的精神伴侶,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每天都被海量的、超負荷的信息所包圍,嚴重耗損著大腦的能量,使人們常常處於身心疲憊的狀態,導致大腦處理關鍵信息、決策判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越來越弱,導致人體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運作混亂,最終誘發抑鬱症


  

由此,也就很多家長只知道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卻忽略了對孩子精神需求的給予,導致學生心理脆弱,不能和家長、老師、同學正常溝通,經不起挫折和打擊,容易誘發青少年抑鬱症,走上極端之路。孩子的心理問題並非一日之寒,往往是多種不良因素長期累積的結果。而且孩子種種不符常理行為的背後,多與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關。其實,也反映了不少父母存在的教育問題,諸如我爸媽朋友的孩子全是尖子生,他們一見面就拿我們的成績做比較,我怎能不拼命學?」「從小到大,爸媽總在家裡吵個不停,我只有拼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今後才能遠離他們等等,也是其他孩子的心聲,折射出父母過高期待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相對而言,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以前此病多發於生活壓力比較大的中青年人群。但是如今抑鬱的情緒已經蔓延到青少年的身上,而且發病率還很高。那麼,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其中也有神經質因素,這在許多研究證實,神經質是兒童和青少年罹患抑鬱症和體驗更多應激的易感因素。神經質和青少年抑鬱症之間的相關性是比較明確的。這是青少年抑鬱症發病原因中最讓人無可奈何的一種。也不排除一些個家族遺傳背景,畢竟家族遺傳性也是青少年抑鬱症發病原因之一。大量的臨床實踐統計結果表明,家庭精神疾病史,特別是父母罹患抑鬱症與孩子患抑鬱症的風險相關。這也提示了有抑鬱症史的父母,不要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

  

應該說,在近年來像青少年抑鬱症人群呈上升趨勢,而因為不堪抑鬱折磨而選擇自殘、自殺的情況也屢屢發生。了解會導致青少年抑鬱症的原因分析是什麼,可以有效幫助青少年預防這種心理問題的出現青少年抑鬱情緒的出現,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發因素,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離異、父母對子女採取排斥或漠不關心的態度;早年曾有嚴重的不幸經歷,青春期後又碰到精神上的創傷,以及失戀、身患疾病、人際關係不協調、學習成績不良或其他負性生活事件等,均易於誘發抑鬱情緒

  

即便如此,對於培育身心平衡、心理健康的孩子,這固然是需要學校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開展主題班會等幫助孩子解壓,引導其正確看待挫折與失敗,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家長要轉變觀念,從只關注成績轉向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從做孩子學習的監工轉向做孩子信賴的成長夥伴因為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是第一責任人,應該及時觀察、勤於反思、勇於改正,將教育重心轉向注重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善良的品性、良好的習慣和達觀的生活態度上。而尤其是在對於學習優秀的孩子,要經常為之鬆綁,鼓勵孩子全面發展,而不是持續在學業上加壓


但無論如何都要認識到,人生是一場長跑,唯有讓孩子在心理、品格、學業等方面都做好準備,才可能順利衝過終點,成為人生贏家。孩子也只有內心強大,熱愛生活,樂於交友,具有抗挫折力和創造力,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倘若只關注孩子學業,對孩子只有學習成績一條評價標尺,無疑是讓稚嫩的心靈難以承受之重。一旦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乃至發生悲劇,則悔之晚矣了唄。諸如此類。


(聲明:「河南教育雲平臺」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相關焦點

  • 青少年抑鬱的家庭支持與防治
    成長·導航近段時間以來,關於青少年抑鬱問題的報導屢見報端,而多起青少年自殺的案例更是讓人惋惜和痛心,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的檢出率居高不下,並常與焦慮障礙相伴而行。本期特邀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 原來這才是青少年抑鬱的真實原因
    青少年抑鬱相比較於成人更具隱蔽性和緩慢性的特點,它是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其表徵有很多種,比如學業下降、同伴關係惡化、對周圍人與事較敏感、社交活動減少、睡眠質量差、失落感等。  青少年抑鬱的影響因素多集中在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發展因素上,少數與其他因素有關:  01.學校因素  主要為年級、學業成績、老師的態度、學校的管理方式、人際關係等,目前學生需要面臨升學、中考、高考、考研等無休止的考試,學習壓力過大,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疲憊不堪,同時,與其他同學的交際等等會給青少年帶來無形的壓力
  • 青少年抑鬱,再不重視起來就晚了
    但所有這些煩惱,卻實實在在是青少年們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的抑鬱,一直被嚴重低估。這些來自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諸多壓力,如果處理不好,久而久之,勢必導致心理障礙。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其中一個誘導因素比如父母關係不和、家庭暴力、父母離異、受到忽略、錯誤的家庭教養方式、或父母突然離去等重大事件。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青少年抑鬱,但無法說某個因素一定導致青少年抑鬱。
  • 正確看待青少年抑鬱,多方合力化解青少年心理困擾
    抑鬱低齡化與社會環境、觀念轉變等因素相關生活經驗少、學業壓力大、家庭期望高、適應能力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臨著諸多挑戰。青少年抑鬱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今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青少年已經成為重點篩查人群之一。
  • 家庭因素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及防治
    「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因素,也有學校和社會的因素,還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⑵,且各個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形勢下表現不同。本文擬在當前社會遷徙發生比較普遍和頻繁這一形勢下,從家庭因素方面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 你相信青少年重度抑鬱的發病率高達14%嗎?抑鬱發展簡史了解一下
    來看看,關於青少年抑鬱症的這些真相你了解嗎?在青少年各種心理問題中,抑鬱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有研究表明,15-18歲青少年重度抑鬱的發病率高達14%,比成人期患抑鬱的風險高2-4倍。例如有研究表明,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抑鬱影響因素竟然是好朋友。進入初中後,女孩子更傾向於在朋友小圈子裡分享秘密或者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但同時她們對朋友間的爭吵和衝突更加敏感,更關注自己的形象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 抑鬱低齡化、青少年患病率增高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編者按 ·我國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抑鬱症正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不僅高中以上的青少年,一些初中甚至更小的孩子也深受抑鬱之苦,而家庭原因是導致兒童青少年患抑鬱症的首要因素,影響抑鬱症兒童青少年病情的走向。因此,家長在孩子抑鬱症的發現和早期識別中、在營造和諧和睦的家庭氛圍和改善親子關係中起關鍵作用。
  • 青少年抑鬱,你究竟了解多少?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新時代,青少年雖然精神物質生活豐富多彩,日常生活及素質教育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但逐年上升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在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很多人把抑鬱等同於抑鬱症。青少年是身心從幼稚到成熟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心理脆弱,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患上抑鬱症。
  • 為什麼青少年抑鬱越來越普遍?
    關於青少年抑鬱,人們常常有很多誤解,而其實大家對「青少年」的理解本來就充滿了誤區。對於正在初中和高中接受高強度的學習和競爭的「小大人」們來說,這個時期是相當艱難的。但是,大多數的孩子還是克服了必要的焦慮,建立了友誼,在學業中獲得了成功,並發展了自我意識。  偶爾的不良情緒或行為是預料之中的,但是抑鬱則完全不同——抑鬱可以摧毀一個孩子的人格,引起強烈的悲傷、絕望和憤怒。
  • 驅散抑鬱陰霾,還青少年以藍天
    在消極與自卑中長大的學生小梅(化名),雖然極力隱藏自己的抑鬱情緒,沒有做出過極端舉動,但她深刻地知道性格已經養成,抑鬱陰霾帶來的「後遺症」,需要自己「用一生去治癒」。青少年「走極端」事件時常見諸網端,應當引起警醒與反思。但這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被隱藏被忽視的抑鬱「暗雷」更亟待被關注被疏導。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專家:家庭是重要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重要因素據權威數據,每天玩遊戲12小時、持續12個月以上,是判斷一名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雙十二標準」。而事實上,孩子持續幾個月打遊戲就讓很多家長接近崩潰了。遊戲成癮者往往對遊戲失去自控力,日常生活以遊戲優先,過度沉迷導致無法自拔,社會功能受損。
  • 青少年的煩惱並非只是「矯情」,常德一醫專家:警惕青少年抑鬱!
    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有 3.5 億抑鬱症患者,而中國泛抑鬱人群約有9500萬,其中,只有不到10% 的患者在接受專業的救助和治療。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抑鬱症呢?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難道只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差嗎?鍾怡介紹道,「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是一種患病率高、治療率低且復發率高的精神障礙。
  • 《小歡喜》喬英子為何失眠,青少年如何走出抑鬱?
    喬英子,這個可愛又可憐的女孩,因為母親的控制欲陷入了抑鬱,甚至有了輕生的行為。升學壓力,家庭壓力,這些不僅僅只存在於電視中,也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裡。青少年抑鬱,已經成為無法迴避的話題。大眾對抑鬱的直觀感受就是不開心,不快樂,卻忽略了抑鬱的先兆——失眠!
  • 研究揭示母親消極教養影響青少年抑鬱情緒的神經基礎及其遺傳效應
    現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鬱與以杏仁核為核心的情緒腦環路的發育密切相關,而後者又受到遺傳與環境因素協同作用的影響。例如,在不良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個體在對憤怒等消極情緒面孔命名時,杏仁核的激活增強,且杏仁核與腹外側前額葉間的激活存在正向關聯,這表明腹外側前額葉(vlPFC)並不能有效調節個體面對威脅刺激時杏仁核的過度反應。對兒童雙生子的研究發現,杏仁核與前額葉間的神經環路受到中等程度的遺傳因素影響。
  •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 家庭問題和家長的輕視是「導火索」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升學壓力大、課外輔導班各式各樣……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口中「別人家孩子」的陰影和壓力下成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據有關調查顯示,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抑鬱症也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 每5個孩子就有1個抑鬱!: 青少年抑鬱,真的不是「戲多」
    而導致她心情不好的原因也很複雜,「家庭氛圍不好,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也有,加之進入高中後學業壓力陡然增加......」各種因素疊在一塊兒,慢慢就崩潰了。2012年,中國大陸25個地區2679名青少年(10-25歲)抑鬱比例為20.3%。
  • 青少年抑鬱危害大,家長要留意孩子的細微表現
    青少年抑鬱是一種常見的社會問題,也是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抑鬱也引起嚴重的社會和教育問題,導致吸菸、物質濫用和肥胖的比例增加,因此對該病的認識尤為重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講解青少年抑鬱症。抑鬱是一組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的症狀。青少年抑鬱的臨床和診斷特點與成人抑鬱相似,由於青少年煩躁、情緒反應和波動性症狀突出常容易漏診,也可能表現軀體症狀、飲食失調、焦慮、逃學、不做作業或行為問題而忽略抑鬱的存在。青少年抑鬱的某些方面也可以看作成年抑鬱早期發作的從屬形式,與後期生活中的復發息息相關。
  • 教育必讀:青少年抑鬱症狀的分析
    我國青少年自殺率躍居全球第一,青少年抑鬱症狀出現率達到50%。對於青少年抑鬱的嚴重問題,重視程度有著明顯的不足,產生抑鬱症狀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1、暴力型家庭父母隨意打罵孩子,或者父母之間的隨意打罵,讓孩子長期處於驚恐的狀態。
  •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青少年抑鬱?
    青少年面對許多壓力,從青春期的變化到關於自己是誰、可以與誰融洽相處的困惑。這些混亂和不確定狀態的存在使得區分正常的成長的煩惱與抑鬱症並不總是容易的事情。然而,青少年抑鬱遠不止心情不好這樣簡單,它是一種可能會影響到個體生活各個方面的嚴重健康問題。幸運的是,青少年抑鬱是可以治療的,家長也可以在其中提供幫助。父母的愛、引導和支持對於抑鬱症青少年的康復、讓生活回歸正軌大有裨益。
  • 莫把抑鬱當「逆反」孩子抑鬱非小事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青少年自殺主要危險因素莫把抑鬱當「逆反」 孩子抑鬱非小事近年來,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要疾病之一2017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和行為困擾,抑鬱症發病率呈低齡化趨勢,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來自專門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數據表明,2015年12月,該院兒童病房中抑鬱症比例是45.7%,平均年齡13.8歲;2019年12月,這兩個數字分別為66.7%和13.6歲。哪些因素易引發青少年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