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踐行中醫農業 助力生態種養 ——專訪江西瑞博特生物...

2020-12-23 騰訊網

近四十年石化農業的大發展,雖然產量和效益暫時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但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和生態環境卻遭受嚴重的破壞,造成土壤地力嚴重下降,營養失衡。江西瑞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董事長章根平的帶領下,致力於用中醫農業的模式探索土壤修復和生態種植,專注於把中醫原理、方法應用在微生物生態肥的研發和推廣上,給農業和農民帶來了不一樣的喜悅。

近日,章根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還人類一片碧水藍天和淨土,瑞博特十餘載砥礪前行,採用「中醫」理念和方法,摸索出一套土壤保護和修復、生態種植的中醫農業模式,從而實現了現代農業和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既輕鬆保護了土壤,又種出了原生態的有機農產品。

公司在中國首倡「大三元+」植物營養新理念,研發出「黑老虎」複合微生物生態肥系列新產品,先後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生態肥產品認證,成為中國中醫農業的成功探索者和複合微生物生態肥的領軍者。

世界生產率科學院院士孫成給「十佳開創者與追夢人」章根平頒獎

不忘初心——始終致力於「呵護土壤、生態種植」

「長期以來,中國農業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一是肥料施用方法的不科學性和環境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造成環境汙染、生態惡化、耕地質量嚴重下降,以及農業再生產能力降低。二是化肥、農藥中的重金屬、抗生素、有害物質在土壤中常年積累,導致農田生態環境汙染,對人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三是有機質缺乏,中微量元素補充不足,有益生物菌群失衡,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風味口感降低,農作物發病率上升。四是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低。由於化肥在施用中不能被充分利用,每年都有大量的化肥流失,對水體和大氣造成汙染和危害。因此,中國農業迫切需要呵護,土壤需要通過調理回歸健康。」章根平不無憂慮地說。

章根平認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是以農耕文化為主導,土地是人類生存發展最寶貴的資源,人們在生產中積累了不朽的「農耕文明」,創造了大量農業生產奇蹟,保持了土地強大的生產能力。但近幾十年來,人們過分追求農作物的產量和效益,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慢慢捨棄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有機肥、有益生物、微生物、植物源防病滅蟲;利用中耕除草、打頂、壓枝創傷脅迫技術等「順天利地」的古老農耕文化精髓。

而道法自然的中醫式調理恰恰順應了這一需求,為了讓餐桌留下菜香果甜、兒時味道,瑞博特不忘初心,歷經十二年的研究和摸索,採用「中醫」理念,以「培本固元,扶正祛邪」法,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有機質添加,有益生物(蚯蚓、蜜蜂等)、有益微生物、植物源防病滅蟲等農耕智慧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摸索出一套土壤修復(保護),生態種植中醫農業新模式,將傳統中醫的保養調理與作物種植套餐跨界深度融合,打造了全新的健康種植方案。從而改善土壤環境、調節作物生長,補充中微量元素、微生物及中藥內驅活性物質,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質。

章根平應邀在「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成立大會上作題為「踐行中醫農業、黑老虎在路上」的演講

不懈追求——首倡「大三元+」植物營養理念

作為一個熱愛農業、熱愛土地、熱愛農民的農資人,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使章根平決意從土壤與人類的命運出發,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於農業領域,從根本上革新農民用肥習慣,研發、推廣能夠改良修復土壤、生態種植的肥料。

章根平告訴記者,近年來,瑞博特緊緊圍繞土壤修復、生態農業發展,致力於通過生物肥料和中醫原理來改善土壤環境,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開展產學研聯動,與國內多家著名科研院校通力合作,持續在微生物生態肥研發、推廣上發力。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大三元+」植物營養新理念——即大三元(化學肥料(氮、磷、鉀)+有機質+有益生物菌)+螯合態中微量元素(鐵、錳、鉬、銅等)。依託這些專家和他們背後的技術資源做支撐,融合多項生物前沿技術,歷經多年的研究與探索,在複合微生物生態肥開發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創新性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黑老虎」,「長效虎」、「養地虎」、「全水溶有機無機生物菌肥」、「農用微生物菌劑」等5大系列50多個品種的新產品,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發揮功能性作用,節約了種植成本。

章根平表示:「黑老虎」複合微生物生態肥是瑞博特人引以為豪的創新性拳頭產品,除含有植物必需的氮、磷、鉀大量營養元素外,它還含有有機質、腐植酸、有益菌、中微量元素等,實現了無機肥速效、有機肥緩效、有益菌長效、中微量元素增效「四效合一」的完美結合。通過不同區域、不同農作物上千例的試驗示範,功效顯著:一是活化和修復被破壞的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狀。長期使用後,土壤會變得越來越疏鬆和肥沃。二是抑制病害,增強抗逆性。能釋放抗生素類物質,有利於消滅病原微生物,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三是促進生長,增產增收。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迅速繁殖,會產生多種對作物有益的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可刺激或調控作物生長,使作物健壯,達到增產目的。四是提高品質,改善口感。解決了偏施化肥所造成的「菜不香、果不甜」的難題。

「既然『黑老虎』這麼優秀,那麼市場表現又如何呢?」

「隨著市場推廣工作的不斷深入,瑞博特的這隻『黑老虎』已逐步覆蓋了海南、廣東、廣西、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江蘇、貴州、雲南、四川、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等全國的20多個省、市、區,無論是在我國的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在糧食還是在瓜果、蔬菜上,都深受廣大農民消費者的認可和歡迎。」針對記者的提問,章根平不無驕傲地說。

章根平介紹,近年來,除水稻、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外,瑞博特先後在南方的柑橘、草莓、黃花梨、蜜柚、茶葉、菊花、芒果、香蕉、火龍果、菠蘿,北方的蘋果、杏子、蜜棗、獼猴桃及各種蔬菜等經濟作物上進行了對比試驗示範,無論是看長勢、測數據、聽意見,所到之處,讚美之聲不絕。各地農民均反映,施用「黑老虎」後,土壤變得更鬆軟,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物的品質和產量都得到了提升。

不斷創新——勇於探索「中醫農業」新模式

章根平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庸(平衡)」,天人合一是宇宙中平衡的最高境界。我們在發展農業的時候要順應天理自然,實行沒有掠奪的平衡發展。而中醫農業可以實現土壤生態系統的平衡,改善農產品的種植環境,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那麼中醫農業如何實現呢?章根平表示:用中草藥、微生物等製成的生產資料,既能夠改善農產品的種植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又能夠保證農產品的優質高產;從微生物中獲取的微生物製劑,不僅能夠補充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促進作物生長,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提還可以提高肥料養份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逐漸改善土質、水質、生態環境。

檢驗人員在工作中

章根平說,瑞博特的立身之本,便是創新,瑞博特人深知創新永遠在路上,圍繞「大三元+」植物營養新理念、中醫農業新模式,我們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聘請了在日本從事微生物菌劑研發十多年的歸國專家,建立了生物菌研發中心,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先後推出具有自己核心技術的「黑老虎」微生物菌劑、長效虎(緩釋黑老虎微生物生態肥),壯果虎(國家發明專利產品),飛天虎(中草藥生物萃取營養調理液)等系列產品,為中醫農業調理提供了高科技產品支撐。

目前,這幾個新產品已經通過了多區域、大面積的試驗示範,取得了詳實的試驗示範資料,數據顯示:「黑老虎」複合微生物生態肥料、「黑老虎」微生物菌劑系列產品的推廣使用,提高了作物產量,改善了作物品質,改良了土壤成分,減少了病蟲害,有效減肥減藥,生態種植效益顯著。

章根平表示,今後瑞博特將調整產業結構,把中醫農業概念覆蓋所有常規複合肥產品,保障產品生命力的延續,拓寬中醫農業的領域,做中國中醫農業的踐行者和領軍者。

作者:朱建宜

相關焦點

  • 千度真生態食材平臺發起創立中醫農業聯合體
    為進一步擴大中醫農業的投入品應用範圍,提升中醫農業生態食材的生產和加工水平,1月11日,由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草醫堂中醫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中諮國業規劃中心等單位協辦的「全國首屆中醫農業與農產品加工高峰論壇暨中醫農業投入品展示交流大會
  • 投融界專訪任光華:農牧結合、種養循環創健康生態農場
    得益於農村廣闊的土地資源,種植和養殖類的項目是各位農業創業者的首選。任光華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創業者,他的任氏遠成種植家庭農場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村鎮,正式成立於2019年,多年來一直迎合農業綠色有機發展大趨勢,依託古藺縣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態資源,探索建立「種植+養殖」的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覃塘區發展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日前,西江水系「一幹七支」等重點江河流域沿岸生態農業產業帶建設試點覃塘區示範基地建成。該示範點位於覃塘區大嶺鄉金沙村,由貴港市沃金龍農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大嶺鄉金沙村生態水果種植示範基地標牌該項目是覃塘區發展生態農業的生動實踐。
  • 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人物專訪稿件的難寫在於「對內容的獨特處理」,不能像商業通稿那樣太流於平淡,只針對問題做回答,那樣就成了QA。 你所描繪的人物除了專訪核心內容外,要添加情感色彩,比如人物的細節「坐姿」「服裝」「語言停頓等」。
  • 黑老虎生態種植與葡萄、草莓的故事
    蘇浙贛皖滬「質量月」質量品牌故事演講大賽演講視頻我叫章高維,是江西瑞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 種養結合,促進多方共贏——專訪恆天然中國牧場和生產副總裁漢思博
    隨著現代農業的推進,我國現代奶業建設標準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據《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8》顯示,存欄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8.3%,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但伴隨奶牛養殖規模化水平的提升,規模化養殖場排洩物的「歸宿」問題,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 八五九「生態種養」促增收
    八五九農場從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補短板等方面入手,不斷優化種植結構,通過打造「生態種養」模式,著力在農業生產和經濟效益上取得新突破。
  • 生態農業育出市場「新貴族」
    5塊錢一枚的雞蛋,20塊錢一斤的青菜,50塊錢一斤的豬肉……站在鄱湖晨暉農場的種養基地前,老闆彭習華一點也不擔心這些「天價」農產品的市場和銷路。  2012年,彭習華辭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老家江西省都昌縣春橋鄉,辦起了這家有機生態農場。
  • 湖南農業大學稻田綜合種養團隊科技助力春耕
    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湖南農業大學稻田綜合種養團隊按照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恢復。連日來,專家們踴躍深入基層一線,奔波于田間地頭,利用新媒體等技術,多途徑多方式指導水產行業開展春季生產。專家們在洞庭蝦網在線值班。
  • 智遠專欄|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如果你只會一方面技能,就不能給自己建立有效的崗位競爭壁壘,人物專訪深度觀察稿並不難,只需要掌握底層方法論,輕鬆可以搞定。01「撰寫」之前先「專訪」。人物專訪是品牌請融媒體記者就專業性的問題進行提問解答的一種採訪方式。
  • 【委員專訪】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實踐中凸顯新作為
    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時刻,又恰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論述提出七周年。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省農科院院長馬忠明,重溫總書記的重要論述,通過再學習、再認識,實現再升華。
  • 人民網走進桂林崇華中醫街專訪多位中醫名家
    人民網走進桂林崇華中醫街專訪多為中醫名家,其中包括國醫大師王琦,四川樂山中醫醫院院長湯一新,「新中醫」診療體系的創立者、我國傑出的針刀醫學專家王自平,壯醫藥專家唐華等多名中醫名家。(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專訪壯醫藥專家唐華&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桂林6月29日電(沈泉池)6月28日,人民網走進桂林崇華中醫街專訪多為中醫名家,其中包括國醫大師王琦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中科院鹽鹼地農業示範園: 鹽鹼地生態種養循環
    中科院鹽鹼地農業示範園位於東營市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中心,佔地面積3000畝,總投資1300萬元,是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圍繞黃河流域鹽鹼地農業、種養循環農業、智慧農業開展系統研究、打造的鹽鹼地農業科技成果示範、轉化、創業綜合體。
  • 中醫是生活方式的藝術——中國心靈療養師葉茹予專訪
    中醫博大精深,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與深邃的內涵。近日,中國心靈療養師葉茹予接受專訪時指出,中醫不僅是中國的醫學,更是生活方式的藝術。在自然中尋索生命的能量,在本草中喚醒年輕的原力。葉茹予表示,走進中醫,就是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我們與世間萬物一樣,皆稟天地之氣而生。中醫內涵天地之道,中醫借天地之道以分析人的健康與疾病,我們完全可以用中醫理論去分析世間萬物。
  • 人物專訪的9個提問技巧
    人物專訪的9個提問技巧南方傳媒書院作者:趙俊香     來源:青年記者人物專訪,是記者請新聞人物就專門性的問題進行解答的一種方式,是記者帶著目的對有關人士進行專門的採訪。是以記者同人物的談話為主取得直接材料並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種特殊通訊。它比一般報導要詳細而生動。
  •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吉林長春市九臺區綠野家源家庭農場 ——多元經營防風險 循環種養增效益 19. 江西都昌縣金稻家庭農場 ——堅守有機夢 只做健康米 20.
  •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聯合西南大學開展「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試點
    本報訊(記者 齊宏)「魚稻共生」是一種「一田多產,一水多收」的生態種養模式。日前,區農業農村委聯合西南大學在柳蔭鎮明通村開展「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試點,為當地種養殖戶開闢生態經濟新空間。
  • 發展生態種養 振興美麗鄉村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朱莊村生態養殖種植一體化基地正式啟動建設。該項目由朱莊村村民委員會依託十堰市各級政府配套資金和京能十堰熱電有限公司扶貧資金,聯合十堰市小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股份公司建設。
  • 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央媒欄目《品牌天下》專訪優質企業代表
    央媒欄目《品牌天下》響應號召專訪參展好企業,好產品。節目依託央視權威媒體及各大網際網路視頻網站互動,全面覆蓋全國各省、市行政區域,響應國家關於鼓勵各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及平面、網絡等媒體,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宣傳,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傳播中國品牌聲音。
  • 打造海洋生態修復第一品牌 專訪煙臺大境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專訪煙臺大境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東齊魯網8月14日訊(記者張森 通訊員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