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料理裡難吃的派,韓國部隊鍋吃午餐肉,居然都是二戰遺留問題

2021-01-12 小冷看世界

打仗也不能不吃飯

在戰亂時期物資的短缺下人們為了填飽肚子想出了種種辦法,各國人民盡顯神通。鼓搗出了一些或難吃或神奇的食物發明,有些還被沿用至今,甚至成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士兵在食用軍糧

「黑暗料理之國」

現今幾乎全世界都有人調侃英國菜,雖說黑暗料理只是說笑,英國也有不少美食,但在二戰的情況下英國也確實誕生了名副其實的黑暗料理。在食物不能正常供給的戰時,雖然起初還有少量的麵包果醬和香蕉黑莓等季節性食物。但後來被進口食物的船隻、運送食物的車輛經常被德軍炸毀,英國只能慢慢開始推廣無季節限制的粗糧和工業化的速食。

英國人最愛的土豆和炸魚

其中就有被稱為現代英國人一日三餐不能少的土豆,那時的英國人其實也一樣喜歡土豆做主食,而且為了更節約和保存更久的時間。英國人把土豆製成粉末每次只要衝泡就可以變成土豆泥,同樣變成粉末的還有雞蛋,不過這種雞蛋粉主要進口自美國。

美國產的雞蛋粉

雖然變成粉末狀的衝泡速食後原本就乏味的食物更加食之無味,但好歹土豆雞蛋還算是英國人民平時的飲食習慣。可是越到後期這些食物的提供也非常缺乏,英國政府意識到必須改變人們的飲食,於是政府開始推行起了一種「根莖蔬菜食用運動」。

小朋友們在吃胡蘿蔔「冰棍」

這一行動旨在把人們的主食變成蘿蔔,還給小朋友發胡蘿蔔「冰棍」,雖然這看起來無比健康,但就這麼生啃肯定是沒有美味可言。還有廚師用各種蘿蔔、薯類等根莖蔬菜混在派裡做出了英國代表性的美食伍爾頓派。至於說是美食也是經過現代廚師「魔改」版的了,現在還有不少人吐槽這是最難吃的派,過去調味品匱乏的時候那個派的味道就更不用說了。

根莖類蔬菜烤制的派

世界人民的救星——美國午餐肉

美國人民推崇享樂主義,即使在經濟大蕭條之時也不怎麼吃那些骨頭上的碎肉。但是這就被肉製品公司看到了商機,他們收購多骨的豬肩肉把他嚼碎加點鹽和澱粉塞進罐頭,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午餐肉最開始的來源。骨頭肉成本低,嚼碎後去除了美國人民不喜歡的骨頭,還非常適合儲存。於是儘管午餐肉也只含有不到10%的純肉,這種優秀的肉類替代儲備糧也開始風靡。

食品公司的午餐頭宣傳畫

之後午餐肉也成為美國軍隊的標配,士兵們基本上一天三頓頓頓都有,不過對於待遇好到有牛排吃的美國大兵來講還是很嫌棄午餐肉。但比起美國的奢侈,其他像是吃胡蘿蔔土豆的英國人和頓頓黑麵包的蘇俄,帶點肉腥的食物人們都趨之若鶩。所以午餐肉罐頭成為各個盟國最受歡迎的進口貨物之一。二戰結束後美國產的午餐肉依舊是多國部隊的軍糧配置之一,而且是難得一見的高級食品。

待遇很好的美國士兵

韓國部隊鍋:從軍糧到國民美食

以在美國支持下獨立出來的韓國為例,韓國軍人就十分喜愛午餐肉,甚至有士兵會不惜犯軍規去偷罐頭。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午餐肉因黑市而風靡整個漢城,甚至美國大兵們會用午餐肉代替貨幣交換其他商品或服務。隨後由於韓國的貿易管控午餐肉的數量一直供不應求,還成為貴重的禮物。

韓國美食部隊鍋

據說,戰時誕生的部隊鍋也是將美軍嫌棄的午餐肉、火腿邊角料等各種食材煮到一起,成為那時軍中最受歡迎的大餐。直到如今韓國的午餐肉消費也只是少於美國,排在世界第二,部隊鍋也成為韓國美食的代表之一,而且這其中必須放很多的午餐肉,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

相關焦點

  • 著名的韓國部隊鍋來歷挺令人心酸:最早是用美軍扔掉的垃圾製造
    斯帕姆午餐肉是二戰時期美國軍方向荷美爾食品公司訂購的罐裝軍用食品,美軍預期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所以按照總動員1600萬軍隊的規模訂了足夠吃五年的軍糧,在戰爭期間最高峰,荷美爾食品公司每周向軍方交付1500萬罐午餐肉,其總產量更是達到驚人的七億罐。
  • 二戰美軍面臨兩大敵人:淋病、午餐肉
    「午餐肉」原本是高檔的冷餐食品?著名的SPAM午餐肉為什麼在二戰中被美軍士兵視為與子彈、淋病一樣可怕的敵人?韓國美食「部隊雞給」是怎麼來的?上海梅林午餐肉是捷克專家研發的口味?
  • 部隊火鍋:韓國名菜,二戰後軍人發明,當時真是用美軍剩菜嗎?
    這種火鍋,有點像江淮地區的暖鍋,很多的食材,葷的素的裝滿一鍋,火爐上煮了吃。只是部隊火鍋裡的食材少,沒有江淮地區暖鍋的豐富。我們所了解的韓國文化,男人都有點大男子主義,不做家務,當然不做飯,也不會做飯,在家被老婆伺候著。可是離了家門,出門在外討生活,就不是這個飯來張口的畫風。就說當兵,平時有食堂,不至於餓肚子。
  • 午餐肉的旅行:美軍將其從夏威夷帶到韓國、衝繩
    8盒世棒牌午餐肉,外加兩瓶橄欖油,這種奇特的組合在韓國頗受歡迎。無獨有偶,在日本衝繩,午餐肉也是拿得出手的禮品。  在午餐肉的故鄉美國,這種粉紅色的東西如今大概只有流浪漢和食物券使用者才會吃。遠離美國本土的夏威夷則是一個「例外」:這裡的居民每年要消耗掉700萬盒世棒牌午餐肉,相當於每人一年吃掉近7盒。
  • 二戰軍用罐頭裡裝了啥?美軍「午餐肉」遭嫌棄,日軍的太難吃
    導語:二戰軍用罐頭裡裝了啥?美軍「午餐肉」遭嫌棄,日軍「牛肉罐頭」太難吃前兩年一部由張一山,周冬雨主演的網劇《春風十裡不如你》可謂是紅遍網絡,其中,周冬雨飾演的小紅在軍訓的時候吃豬肉罐頭的場景可是讓看該劇的人流了口水。一時間,各大網店的軍用豬肉罐頭被賣到漲價,賣到斷貨。我們不由得產生好奇,軍用罐頭真的這麼好吃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二戰時各國軍隊的夥食。
  • 午餐肉的來歷:原來是軍糧,美軍二戰吃膩卻風靡世界80年
    為了有效解決前線士兵的吃飯問題,美國陸軍向荷美爾公司訂購了多達1500萬罐的罐裝"斯帕姆"午餐肉,將其配發給前線作戰的美軍士兵。不僅如此,午餐肉還被作為軍援,交給同盟的英軍甚至是蘇聯軍隊,用以援助其和納粹作戰。
  • 二戰期間吃什麼:胡蘿蔔翻身變主食,午餐肉風靡夏威夷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單調的胡蘿蔔吃出花樣來。為此,政府舉辦了胡蘿蔔比賽,讓民眾發揮創意,在簡陋的廚房中旋轉騰挪,炮製出各種各樣的胡蘿蔔食品,例如胡蘿蔔汁、胡蘿蔔醬、胡蘿蔔派等等。此外,由於糖的匱乏,人們也開始將略帶甜味的胡蘿蔔做成糕點,胡蘿蔔蛋糕、胡蘿蔔餅乾和胡蘿蔔布丁都曾風行一時。
  • 二戰期間,美軍為何把美味午餐肉罐頭,做得難吃,後勤部:真高明
    午餐肉佐料比例被調整,口味不佳於是,荷美爾食品公司開始把罐頭的佐料比例進行了調節,首先為了保證持久耐食(提高保質期),罐頭裡的鹽分統統提升了一倍,為了保證士兵吃得飽肚子,公司又把澱粉的比例給提升,於是,新一代斯帕姆午餐肉罐頭應運而生。
  • 我與午餐肉罐頭的故事
    畢竟是餓了,端起來就吃,忽然發現原來加熱過的午餐肉那麼好吃!從此改變了對午餐肉罐頭的看法。大學時住校,半夜肚子餓,和同學爬起來一起泡方便麵,拿出一罐梅林午餐肉用勺子挖成塊狀泡在面裡也是人間美味。在部隊時,有一次因為出外勤回來晚錯過飯點,飢腸轆轆的我偶爾吃到了一次炊事班的加餐。他們用午餐肉罐頭和剩下的大米飯攪拌在一起蒸,午餐肉的油脂融化在米飯上發出陣陣肉香,再配上榨菜蛋湯和清炒大白菜,這一頓讓我記憶猶新。工作之後,第一次和朋友去吃韓國料理的部隊鍋,發現核心就是辣白菜、午餐肉、方便麵等,我們吃火鍋時也喜歡加午餐肉當涮菜,看來亞洲人口味比較接近啊!
  • 小火鍋——韓式部隊鍋,適合冬天吃,滿滿一鍋,熱氣騰騰
    「部隊鍋」這道料理,源於上個世紀50年代的韓國。當時韓戰剛剛結束,駐韓美軍準備離開,留下了許多的美式軍糧——香腸、火腿、午餐肉、方便麵、茄汁焗豆等等。戰後百廢未興,物資貧乏,菜肉難求,現成的物資就是最好的材料;於是,美軍基地附近的居民,就把香腸、火腿、午餐肉拿來放入辣椒醬做的湯頭裡,煮成美韓混合的火鍋。
  • 韓國美食的好吃靠吹?燒酒是酒精兌白開水,部隊鍋食材來源垃圾桶
    韓國美食的好吃靠吹?燒酒是酒精兌白開水,部隊鍋食材來源垃圾桶。韓國是與中國隔海相望的一個國家,不僅距離比較近,連文化輸出也是相當給力的。韓國在亞洲也是算經濟實力較為厲害的,很多知名品牌比如三星,現代都是在國際上有很強的知名度的。
  • 部隊鍋!為什麼人類就是喜歡貧窮料理?
    海鮮部隊鍋 · 食材 · 蝦 魚丸 午餐肉 豆腐 玉米 金針菇 包心菜 蘑菇 辛拉麵 大蔥 泡菜 韓國辣醬 · 時間 ·
  • 太冷了,需要部隊鍋救命
    7-11的燈光在召喚,走進去卻發現連關東煮都休息了。打火鍋需要耗費太多的懶惰值,窩在角落裡的辛拉麵吸引了我的注意,隔壁就是小罐的午餐肉,冰櫃還有幾袋迷你泡菜。什麼容器都合適做部隊鍋,每家必有的平底不粘鍋甚至更有感覺!而且什麼配料也都可以放!午餐肉切成小塊,綠葉蔬菜隨便洗洗,辛拉麵的麵條撇一半泡進去,再打個雞蛋,最後蓋上芝士片,就是靜待鍋內深橘紅的湯汁從平靜進入翻滾。
  • 二戰時期的午餐肉:天堂和地獄之間的美食
    說起午餐肉,這玩意現在是很多小夥伴吃麻辣燙和火鍋必點的食物之一,雖然有肉的名號,但是很多小夥伴感覺就是一個大號的火腿,沒有肉味,因此感覺也就那樣,然而在二戰歷史上,午餐肉可以說是大家共同的記憶,是很多國家品嘗肉味的來源之一,甚至在當時苦哈哈的韓國中如獲至寶,甚至發明了「部隊火鍋」這種食物,流傳至今。
  • 韓國「部隊火鍋」為啥只有火腿,沒有肉?原來是用「剩菜」做的
    隨著韓劇吸粉無數,韓國美食也在中國大火。走在街上,隨處都可以看見一兩家的韓國料理店。因為韓劇,吃炸雞喝啤酒一下子成了一種流行,而在中國火起來的,還有一種叫做「部隊火鍋」的韓國美食。火鍋這種東西,還是要中國的最經典。
  • 美國午餐肉:為什麼是戰爭時期惡名昭著的「靈肉」
    可口可樂借著二戰時的東風,讓自己從一個美國國內的小品牌變成了全世界的流行飲料。其實不光是可樂,很多東西都是通過二戰風靡全世界。比如今天很多人愛吃的午餐肉,最早就是美國人發明的,然後通過二戰走向世界。比如斯帕姆午餐肉,現在還能在超市裡看見,是方形的小藍鐵盒,上面印著SPAM四個字母。
  • 二戰美軍有多壕?衝繩島上日軍啃鹹魚幹,美軍卻是連午餐肉都嫌棄
    美國有個霍梅爾食品公司,1937年首次生產了罐頭午餐肉,二戰時大範圍推廣,名叫「斯帕姆午餐肉」,這種罐裝預烹肉製品成為盟軍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二戰中最富盛名的口糧之一。據說戰後艾森豪將軍見到霍梅爾公司的總裁時,先是感謝他們的斯帕姆午餐肉,然後開了個玩笑,說「作為總司令,我想我可以饒恕你們唯一的罪過,你們送來的午餐肉太多了。」
  • 首爾必吃美食|辛普森湯,炒部隊起司又香又辣的韓式部隊鍋
    這次首爾自由行真的是不斷挑戰小U對韓國美食的印象,原本很不喜歡部隊鍋的小U,就在吃過「辛普森湯( )」後徹底愛上部隊鍋這道料理,原來真正的韓式部隊鍋這麼好吃,都來到韓國一趟了,怎麼能不試試正統的部隊鍋呢?
  • 午餐肉罐頭這麼好吃,二戰時美軍為何做得很難吃?其實這招很高明
    從古至今,對於所有國家所有時期,戰爭時期的糧草供應都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戰爭拼到最後,拼的都是後勤保障,而在二戰期間,美軍的後勤一直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當時美軍軍營中最常見的食物就是午餐肉罐頭,這種食物便於攜帶便於儲存,並且能夠快速補充能量,是行軍途中的佳品。而且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國家的軍人或許飽飯都吃不上,但是美軍卻對著那些午餐肉罐頭直搖頭,這麼高的標準他們依然不滿意?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二戰各國罐頭裡有啥?美國罐頭被稱為「靈肉」,寧願餓著也不吃
    讓我們來看看二戰期間各國的軍事罐頭裡都包裝的啥。首先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吉利的士兵在二戰期間夥食都不錯。他們的軍用罐頭延續了一戰時的製作風格,多為鹹牛肉罐頭。這種罐頭能夠很好得補充能量,並及時補給士兵因作戰而缺失的鹽分。法國是最早製作罐頭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