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歲,農村居民的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60周歲。
但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養老問題開始變得緊迫,為了減輕這些壓力,國家開始制定了新的退休計劃,緩解養老的壓力和減輕社會的負擔。
我國提出了分批次的延遲退休政策,但是,當國家提出延遲退休後,卻遭到不少人的反對,當然也有不少人是支持的,至此,延遲退休成為了多數退休人員的熱議話題。
可是,為何延遲退休呼聲會如此高呢?到底是哪些人群最吃虧呢?如果延遲到65歲,你還會繼續繳納社保嗎?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01為何延遲退休呼聲高?
目前我國平均退休年齡不足55歲,是世界上退休最早的國家,相比西方絕大多數國家的退休年齡均在62周歲以上,比如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退休年齡大多在65周歲以上。
我國人社部部長曾表示,目前我國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很龐大,數量達到8000多萬,但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周歲,這顯然不合理,因此,為加強我國社會保障的可持續性,人社部將推出以小步慢走的、分節奏的延遲退休政策。
簡單來說,就是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引發不少退休人員的熱議。
但由於各種因素阻擾,延遲退休方案尚未發布,但是依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方案退出的腳步是越來越近。
02哪些人群最吃虧?
其實,對於延遲退休的方案,網上流傳著三種聲音:漸進式延遲退休、一刀切退休方式、彈性退休方式。
①漸進式延遲退休
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即是採取較緩而穩妥的方式逐步延長退休年齡,該方案推出至少需要5年,意味著到2020年才開始實施。
比如1961年到1966年退休期間的男職工,全部將延遲退休一年,即61歲才達到退休年齡。
這種延遲退休的方式相對緩和一些,對於年齡較大的退休人員來說是最合適的,估計不少朋友還是能接受的,但這種情況下,最吃虧的一類人群便是靈活就業人員,尤其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群。
②一刀切退休方式
一刀切的退休方式相對來說較簡單粗暴,比如1965年後的退休人員,全部變成65周歲退休,但這種方式一般是不會被採納的。
因為任何政策都存在過渡期,尤其是涉及到退休人群的切身利益,應該不會強制執行。
不過,這種方式與漸進式退休方式是不同的,一旦執行,最吃虧的人群應該是從事體力勞動,畢竟年齡逐漸增長,身體機能也開始下降,體力也在走下坡路,根本無法繼續工作,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堅持到60歲退休已經非常不容易,如果再延遲退休,可能連社保都不想繳納了。
③彈性退休方式
很多對於彈性退休方式紛紛表示贊同,比如參保人在交滿15年的社保情況下,在60-65歲的年齡段之間可以自由選擇退休,但我國退休老人的數量較龐大,方案實施的難度較大,一旦實施起來,最吃虧的一類人可能是職業能力較強的人。
這類人對國家作出重大貢獻,例如:教師、醫生、工程師、公務員等,他們本來可以在60周歲正常退休,再去公司返聘的情況下,領取雙倍工資。
如果實施這項政策,他們可能就得繳納社保,領著正常的工資,相當於少賺了一筆錢。
03如果延遲到65歲,你還會繼續繳納社保嗎?
我們都知道,繳納社保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只要我們仍然在職工作,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單位有義務為你繳納社保,即便是延遲65周歲退休,我們也需要繼續繳納社保。
但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可能會適得其反,影響到一部分人群,比如繳納誠鄉居民社保的農民,對於他們來說,根本沒有經濟能力再去繳納5年的社保,可能會引起一批人的棄保。
綜上所述,希望國家可以根據退休人員的實際情況,酌情調整相應的退休政策,同時也結合勞動力市場的情況。
最後,管家想問大家:如果延遲至65周歲退休,你還會繼續繳納社保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