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法對於口語表達的話,可以不用太注重語法規則,只要雙方能聽懂、交流沒問題就可以了。
但是,書面的英語表達則需要講究語法。
不懂語法,英語寫作就無法暢順而準確地敘述,閱讀理解也是似懂非懂。
英語語法體系大,結構複雜,知識點多。如何輕鬆系統地掌握呢?
我們不妨先看看以下句子:
1) Go! / Open the window, please.
2) I drink.
3) He went to the park with his dog yesterday.
4) 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as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is the recent events in Europe. (2007年考研真題)
有沒有發現不管短句還是長句都有至少一個動詞?而動詞通常用來擔當句子裡的謂語成分。所以,我們不難得出:所有的英語句子必須要有謂語(動詞)。
而且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有主語和謂語,很多時候也帶有賓語。
無論一個句子有多長,只要找出主句中的主幹(主謂賓結構),對於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也就容易多了。
因此,個人建議不用刻意去獨立學語法,而應該從句子去研究和領悟語法。也就是從具體情況的使用到抽象規律的總結歸納。
絕大多數情況下,英語句子成分的語序為:
(狀、定)主(定)謂(狀)(賓)(定、狀)
主謂(賓)為主幹結構,其他為修飾成分。句子的表達無非為了解釋5W1H。即:描述誰幹什麼、誰怎麼樣、某事物如何等等。
掌握了這個基本格式後,可以把句子擴展成更複雜的形式(如複合句、各類從句)。這是從「句子」的層面學習語法。
了解了句子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再深入研究每個成分的詞性特點和規律,即從「詞」的層面學習語法。
這時候就要需學習詞性或叫詞類(Parts of Speech)或叫詞法(Morphology)。
英語中的每一個單詞都可以被歸類為一個特定的詞類。每一個詞類都有其獨特的詞性。
詞性並非指一個詞的定義,而是這個詞的用法和詞形變化,如名詞的單複數、動詞的時態語態等。
概括來說,詞法的核心是動詞(從上文列舉的句子來看,動詞是任何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而動詞的核心是謂語、非謂語和情態動詞(即各類動詞的時態和語態變化)。謂語的核心是兩態兩氣:時態(16種)、語態(主動和被動)、虛擬語氣和祈使語氣。非謂語主要是現在分詞、過去分詞、不定式。
句法的核心有三個:正常的(簡單句、並列句、複合句);不正常的(強調句和倒裝句);主謂一致(主謂分離和固定搭配)。
學會研究句子,發現和總結每類詞性的用法和語法規則,可以避免死記硬背語法知識點。
各類詞性和句型的具體語法規則,將會在往後的推送文章裡用圖解和易懂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