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是個兩歲半的小女孩,前兩天媽媽帶著她去看奶奶,飯後就跟著奶奶來到廣場上跳起了廣場舞,西西一聽到音樂就跑過去跟著蹦躂起來了。只見西西一會揮舞著雙手,一會扭動著小屁屁,一會兒跺著雙腳……廣場上的音樂在不停變換著,而西西的節奏也跟隨音樂的改變而變換著,奶奶高興地直說:「這孩子樂感真好,以後肯定是個學藝術的好材料。」
孩子聽到音樂就會跳舞的原因
西西媽媽卻說,孩子都喜歡音樂,一聽到音樂就忍不住跳舞,這是正常的。西西奶奶堅持說西西就是樂感好,以後一定要送去學音樂舞蹈類的藝術。下面我們一起去分析下之所以有的孩子聽到音樂就會跳舞的原因。
1.孩子對音樂有著天然的感知力
根據美國音樂教育之父戈登的理論研究:孩子在三個月大時音樂智能已然形成,所以很多發達國家都把音樂啟蒙作為幼兒園的必修課程,而且因為孩子對音樂有著天然的感知力,所以越早教育效果越好。
現在,音樂胎教也是很多人推崇的一部分,很多孕媽媽在懷孕時便會聽一些高雅舒緩的歌曲,以此來促進寶寶發育。對於那些一聽到音樂就忍不住跳舞的孩子,說明他們的音樂天賦很好,也說明他們的情緒樂觀、快樂。
2.孩子身體的律動好,有著強烈的表現欲
通常我們發現,如果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有的孩子即使聽到音樂也不會跳舞,而一旦到了熟悉的環境中,他們則會快樂地扭動起來。如果一個孩子一聽到音樂就忍不住想跳舞,那他一定有著強烈的表現欲,一是說明他身體的律動好;二是說明他想以此吸引別人的注意;三是他想以此表明自己很快樂。
一個一聽到音樂就跳舞的人,說明他的內心是快樂的,而孩子正處於天真單純快樂的年紀,身體精力又旺盛,此時最容易聽到音樂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
如何進行音樂啟蒙
孩子對音樂有著天然的感知力,且身體律動很好,內心很快樂,有著強烈的表現欲,那既然孩子這麼喜歡音樂,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呢?
1.創設一個優越的音樂環境
很多父母擔心自己不通音律,是不是就無法給孩子做音樂啟蒙呢?其實,音樂是一門非常包容的藝術,它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鍋碗瓢盆的聲音、流水聲、花鳥魚蟲的聲音、樹葉沙沙響的聲音……父母要想給孩子做音樂啟蒙,那就需要引導孩子多關注生活的聲音,多帶孩子去自然界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讓各種各樣的聲音刺激孩子的聽覺,使其發現音樂的美好。
2.讓孩子聆聽多種多樣的音樂
很多父母都給孩子聽歌,但大多數都是給孩子聽的兒歌,其實對於孩子而言,只聽兒歌並不利於孩子的音樂啟蒙。也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除了兒歌,其他歌曲孩子也聽不懂啊,其實音樂未必要懂,我們要培養的就是他的樂感。建議家長們多給孩子選一些形式豐富的、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音樂,如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或者各種樂器演奏都是可以,一定要學會擇優選擇。
對於幼兒來說,音樂啟蒙其實就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方式,父母可以藉助生活的聲音,也可以藉助自然的聲音,也可以藉助各種音樂播放器,也可以藉助各種音樂會,總之,讓孩子聽到、感受到美好的音樂就是在做音樂啟蒙。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讚、轉發,是對們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