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人有天然的吸引力,尤其在幼兒階段,我的妹妹聽到音樂可以先不吃飯,也要胡亂扭動上一番,這使她很開心。家長們對孩子音樂啟蒙的重視性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變得越來越低。在孩子小時候會有胎教音樂,等孩子大些家長就對孩子的音樂啟蒙不管不顧了,甚至以為孩子不會在音樂方面長期發展,所以不需要音樂啟蒙,這樣會誤導孩子的一生。做好孩子的音樂啟蒙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音樂啟蒙的重要性
音樂是人類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世上很多著名的成功人士把學習音樂當成自己事業的助推劑,用音樂啟發自己的靈感,啟迪智慧,最終都成為了有成就的人,音樂啟蒙教育是其他教育無可代替的。
1、音樂啟蒙對孩子智力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音樂使人很放鬆,是在時間中流動的藝術,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音樂可以刺激大腦均衡發育,鍛鍊記憶力和感受力,在自己想像的空間裡飛翔。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時,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會不自覺的協調運動起來,把大腦功能發揮到極致,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音樂啟蒙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
語言是生活中的一種交流方式。語言能力在一個人的生命中顯得很重要,當孩子聽到一些歌曲,無意的哼上幾句自己編的歌詞,潛移默化中對語言都有了更深地掌握。孩子進行這種創造性活動的時候,對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提高作用,也體會到了語言的快樂。這種快樂的學習方法,是提高語言能力很有效的方法。
3、音樂啟蒙鍛鍊幼兒的聽覺和記憶力
學習音樂是靠聽力,這就是一種藝術。對孩子來說,在他們欣賞音樂時,對於音樂有一定的辨別力,這樣就會對孩子的聽力有一個增強,當然這個過程中不單靠感受力,在練習歌曲的時候,腦子裡要有歌詞和動作才能夠學會它,這就很大的程度上促進了幼兒的記憶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從聲音中可以聽到歌曲的情緒,有孩子自己的理解力。這樣的好處體現在以後學習任何一個東西時,也可以更加理解老師的意思,相比於同齡人就有很大的優勢,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興趣,更熱愛生活。
4、音樂啟蒙陶冶幼兒的情感
家長要去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熱愛音樂是兒童們的天性。當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滿懷好奇心地傾聽這個世界變化的聲音。當幼兒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應該給他們聽輕快的音樂;當幼兒吃飯的時候,應該給他們聽優美的音樂,不但可以會讓他們心情愉快,主要是可以增加他們的食慾。孩子的心情因為音樂變得更平靜了,情緒也就會更穩定,所以說音樂能使幼兒的身心更加健康,又能調節幼兒的情感的發展。孩子以後想到自己的童年,有音樂的陪伴,是多麼美好的回憶,這種幸福感也會影響下一代。總之,學習音樂是人生一個人幸福的助推器。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來的音樂天賦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階段,我們要進行不同的教育,這樣才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家長該怎樣做才能做好音樂啟蒙那?
1、3歲以前著重於激發興趣
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目的在於為孩子打開音樂世界的大門,帶領孩子觀察美妙夢幻的音樂天地,從而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探究音樂的興趣。這時家長不需要做太多,只要順從他們,在他們作出反應時,不要阻止他們,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做這些自然反應。
2、3歲以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節奏感
開展一些簡單有趣味性的音樂活動,讓孩子主動參與,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探究音樂的興趣,找到一些孩子喜歡的的歌詞,容易理解的歌曲,讓孩子學習唱歌,如《金剛葫蘆娃》、《洗澡歌》等,還可以帶領孩子打節拍來訓練孩子的節奏感,最好再預備一些種類不一樣的樂器,讓孩子去練習,認真理解不同樂器發出來的聲音有什麼區別。
3、5-6歲中感受大自然中不同的韻律感
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樂的美,聽聽鳥兒清脆的叫聲,牛兒的叫聲,知了的叫聲,滴答的雨聲,轟隆隆的雷電聲、呼呼的風聲等等,使孩子更加熱愛音樂,從音樂中找到歸宿。孩子雖然接觸一些樂器了,不過孩子年齡還小、心智不全、也比較愛動,還不適合大量練習樂器,也不能強迫孩子去學習音樂和各種樂器,否則可能讓孩子對音樂產生厭惡。這個階段練習樂器是讓他先有些感性認識,調動他的興趣。再大一些,孩子可以練習聲樂了。此時播放一些他感興趣的音樂比較重要,還可以讓他開始進行模仿唱歌。
4、六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理解到音樂的情感,享受音樂的感情
孩子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通過認識到音樂作品的美,體會音樂傳達的不一樣的感情,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美麗。我們也都知道不一樣的音樂有不一樣的主題,音樂作品以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為主,同時表現出讚揚、鼓舞、溫暖等態度,以生動的的思想,給人以啟示,發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以及價值。
當然,音樂可能不是父母心中孩子可以一輩子堅持的事業,但可以去體會生活的美好,也使孩子在社會中可以更受歡迎。縱使生活不如意,但回頭就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