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啟蒙就是學樂器?掌握兩點,父母不懂樂理也能讓孩子學好音樂

2020-10-11 十安育兒

媽媽有事外出了,今天由爸爸在家負責帶1歲多的女兒。一開始,女兒還開心地跟著爸爸玩。但當她發現媽媽不在家後,就開始哭鬧了。儘管爸爸已使出了渾身解數,但女兒依然未能停止哭鬧。無計可施之時,爸爸只好打電話向媽媽求救。

媽媽說:「放音樂給她聽就可以了,女兒聽到音樂就不哭了。」

果然,爸爸放了一首女兒常聽的樂曲,女兒就很快停止哭鬧,安靜地聽著優美的旋律。聽著聽著,女兒還隨著音樂擺動身體,有模有樣地跳起舞來。

爸爸不禁感嘆,音樂的力量太神奇了,居然能令原本焦躁不安的孩子快速安靜下來,並與它產生情感流動。想必這是得益於媽媽平時的音樂啟蒙,所以女兒才能這麼容易就與音樂發生連接吧。

其實,音樂對孩子的成長的確有非常多的好處,受過音樂啟蒙的孩子,更容易與音樂產生互動,也更容易從音樂中獲得快樂。


音樂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有一位幼師朋友,她說她帶的那個班,孩子們特別活潑,一吵起來把老師的聲音都覆蓋了。但只要她一放音樂,孩子們就會馬上靜下來,比她扯著嗓子喊有效多了。

孩子對音樂似乎都有天生的熱愛和理解能力,即使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嬰兒,聽到音樂也會擺動手腳與音樂互動,著實令人驚嘆。而音樂除了本身的美感外,它對孩子的成長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 有助孩子全腦開發

電視裡播著一首節奏很強的兒歌,3歲的兒子正在玩積木,他聽到歌曲後很高興地站了起來。跟著電視裡的小姐姐地扭動著身體,哼著小歌,手上還很有節奏地打著節拍。

眼睛看著,耳朵聽著,嘴上哼著,雙手搖著,雙腳跺著......身體的多個感官全面打開,全腦進入高速運行狀態。所以說音樂啟蒙教育,有助於幫助孩子全腦開發。


  • 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 音樂有著神奇的療愈能力。兒子有時與小夥伴發生矛盾,回到家後悶悶不樂,但只要讓他玩一會兒電子琴,他的情緒就會很快地好起來,他會告訴我:「媽媽,我現在很開心,音樂太好玩了。」

    對於還不太會表達情緒的孩子,通過聽音樂或玩音樂的方式可以讓情緒得到很好的抒發和釋放。


    如何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

    有些父母說,我們都不懂音樂,不知該怎樣去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其實父母沒有音樂基礎一樣可以做好孩子的音樂啟蒙,因為音樂源於生活,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就有大量的音樂素材。下面是兩個我和孩子愛玩的音樂啟蒙遊戲分享給大家:

    ①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音樂刺激

    孩子早期的音樂啟蒙應該儘量,給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音樂體驗。例如讓孩子聽不同的音樂,可以是清澈動聽的鋼琴,也可以是古典優美的琵琶,也可以是朗朗上口的流行音樂,或是頗具特色的民族音樂。

    樂器方面,有機會的話也可以讓孩子多作嘗試。因為多接觸,才更容易找到觸動孩子心靈的樂器。我孩子接觸過的樂器有口琴、吉他、陶笛、鋼琴、電子琴,才找到最感興趣的電子琴,現在他從學校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玩琴。所以,讓孩子愛上音樂,比讓孩子練好音樂更為重要。


    ②仿——引導孩子模仿生活中的有趣的聲音

    有家長說,買樂器太費錢了,不花錢的樂器有嗎?當然有,生活隨處皆是音樂。水龍頭流水的聲音是音樂,物體相互碰撞的聲音是音樂,小鳥蟲子鳴叫的聲音是音樂。

    這些隨手可拎來的聲響皆可化為音樂,父母可以引導留心去聆聽、去發現,還可以通過模仿讓它變成自己的音樂。

    我和孩子有時就會模仿生活中的這些聲音,比如風吹動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比如夜間蟲子「吱吱」鳴叫的聲音。而玩得最多的音樂啟蒙遊戲是敲杯子。方法是在幾個玻璃裡裝上不同容積的水,然後左右手各執一隻不鏽鋼筷子敲打杯子,杯子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響,甚是好聽。

    然後我就會用手拍打著桌面配合著他,親子間的互動是孩子音樂啟蒙中最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

    父母的肯定與支持,父母不設限制地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與音樂產生互動,讓孩子自自然然地愛上音樂,這就是最好的音樂啟蒙。

    相關焦點

    • 音樂啟蒙=學樂器?可以從「玩音樂」開始
      自從袁隆平爺爺「小提琴家身份被曝光」後,玩博君發現原來各路「大神」年少時期就開始對音樂有著蜜汁喜愛,比如6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的愛因斯坦、在大北京「炫技圈粉」的普京大大……那麼怎麼給孩子音樂啟蒙呢?寶寶音樂啟蒙黃金期到底是幾歲?音樂啟蒙就一定讓孩子上手學樂器嗎?家長們馬上提出一系列令人撓頭的問題,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 不懂音樂的家長怎麼給孩子音樂啟蒙
      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學習音樂的好處與必要性,但學音樂究竟學什麼呢?0-6歲的孩子是送培訓機構音樂啟蒙,還是在家音樂啟蒙呢?本文將從以下六個問題解答家長關於孩子音樂啟蒙的疑問:①學音樂學什麼?②學音樂有哪些作用?
    • 不懂音樂怎麼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掌握這3點,音痴也能養出小樂童
      父母自認為五音不全,就不去啟蒙孩子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的樂感不好,不知道怎麼樣去培養孩子。父母們認為自己唱歌不好聽,或者因為五音不全而跑調。就不好意思該如何開口教孩子唱歌。萬一把孩子們教得像自己一樣就糟糕了。
    • 必備知識丨學好樂理有多重要,學音樂的人都知道
      同理,想要造就高深的音樂造詣,也需得從樂理學起。對於學音樂的人來說,樂理是通往音樂世界的橋梁,但因為樂理大都為理論知識,總有人覺得其枯燥乏味,其實,樂理知識不僅僅只是一套理論體系,它也是一種規則,把音樂比作一種遊戲的話,樂理就是遊戲的規則,想要成為「遊戲大神」,就必須把遊戲規則熟記於心並融會貫通。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父母們都會讓他們學一門樂器,這不僅是中國家庭的基本配置,也是發達國家家庭中的一種普遍的教育理念。美國在音樂啟蒙教育中,專門對幼兒階段作出規範。比如:幼兒在2~3歲時,要能夠「自由敲打簡單節奏樂器」、幼兒在4~5歲時,能夠用樂器、環境及身體的音響來表達思想和情緒。
    • 不學樂理能學好音樂嗎?門兒都沒有!
      許多學音樂的孩子,無論是學聲樂還是器樂,都喜歡直接學習作品,而說到學樂理,卻是一萬個不情願。而音樂的基本規則可以總結為兩點:1、音要準:彈什麼音,唱什麼音,都要準確無誤;2、節拍要對:什麼樣的節奏應該怎樣進行,每一個拍值都要在正確的時間點出現。而這兩天說白了,就是「不走音,不跑拍」。
    • 樂優優音樂知識——告訴你學習樂理的重要性
      樂理的掌握,對於演奏、作曲、指揮來說,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對於現在很多學習音樂的人來說,樂理是必不可少的「標準配備」。目前,我國音樂考級已經加入了基礎樂理的考試,樂理也是藝考小三門中必考的科目。如果說音樂是一座「高樓」,那麼樂理就是「地基」,只學樂器而忽略樂理的後果可想而知。
    • 音樂啟蒙不等於樂器啟蒙,如何在家做好音樂啟蒙
      這幾年來,我也和N多音樂專業人士聊過,啟蒙的目的是什麼?要用什麼樂器?我能陪伴多久堅持多久?對於孩子來說真正又能獲得什麼?而實際上,得出的第一個結論就是:音樂啟蒙不等於樂器啟蒙。,尤其是音樂啟蒙和樂器啟蒙有什麼不同,有不少家長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天生有音樂有很強的敏感度,得好好的學習一門樂器,不浪費才能;有的覺得孩子一直五音不全,對於音樂實在是沒什麼天賦,練了也白練。
    • 孩子音樂啟蒙教育,必讀文章
      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有音樂天賦,便趕緊給他報興趣班,讓他接受系統、正規的學習;孩子一學彈鋼琴,就奢望他將來成為所以,我們需要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認為讓孩子學習音樂就是為了讓他掌握一門才藝,為將來成為音樂家打基礎,而是讓他在親近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產生良好的樂感和音樂鑑賞能力。
    • 音樂生如何學好樂理知識,藝考生為什麼必須學好樂理?
      在我們音樂藝考中,樂理是我們學習第一門課程,也是我們音樂藝考學習中最基礎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音樂樂理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音樂節奏感,還能使加深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只有學好樂理我們才能更好去學習後面的聲樂或器樂。
    • 音樂藝考|樂理的重要性
      現狀現在部分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樂器專業水平,沒有意識到樂理的重要性。只單純地練習專業課水平,會導致孩子覺得學習過程比較枯燥或是對曲目一知半解,從而導致對音樂學習喪失興趣,產生排斥心理。因此學好樂理、視唱練耳等課程,無論是對提高綜合藝術素養,還是對今後專業課的提高,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我們學音樂到底應不應該學習樂理知識?
      年輕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比別家的小朋友或者同學更加優秀。所以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去學習特長,音樂是其中最大的一塊。音樂中又分為聲樂、器樂、舞蹈等。而無論學習音樂中的哪一學科都必須要學習樂理知識,也就是說樂理知識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只有學會了基本樂理才能更好的學習具體的音樂學科內容。每一個學習音樂的小孩都會面臨考級,近年來每一個機構的考級都陸續加入了基本樂理,視唱練耳。
    • 藝考乾貨:音樂生如何學好樂理知識,藝考生為什麼必須學好樂理?
      在我們音樂藝考中,樂理是我們學習第一門課程,也是我們音樂藝考學習中最基礎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音樂樂理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音樂節奏感,還能使加深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只有學好樂理我們才能更好去學習後面的聲樂或器樂。
    • 不懂音樂的家長,這樣做同樣可以給孩子音樂啟蒙,培養出小樂童
      作為家長,你是否也想過讓孩子上藝術班,學一門才藝?我們都深知學習音樂的好處和重要性,但是學音樂應該注重什麼,如何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呢?相信這也是家長們頭痛的地方,我們是把孩子直接送到培訓機構音樂啟蒙,還是在家音樂啟蒙較好?帶著這些疑惑,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其中的好處與弊端。
    • 不懂音樂的家長,這樣做同樣可以給孩子音樂啟蒙,培養出小樂童!
      作為家長,你是否也想過讓孩子上藝術班,學一門才藝?我們都深知學習音樂的好處和重要性,但是學音樂應該注重什麼,如何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呢?相信這也是家長們頭痛的地方,我們是把孩子直接送到培訓機構音樂啟蒙,還是在家音樂啟蒙較好?帶著這些疑惑,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其中的好處與弊端。
    • 想讓孩子學音樂?音樂啟蒙從兒歌開始!
      今天就來聊一聊兒歌和孩子的音樂教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很多家長更願意把時間和金錢放在孩子的音樂啟蒙上,相比較跳舞、遊泳、畫畫這些項目而言,音樂教育更受家長的青睞。「郎朗從兩歲開始學鋼琴,十一歲拿到了第一個國際獎項……」,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冀裡,音樂被選中的機率可以說是NO.1了。
    • 學樂理的重要性!看完你就明白了
      對於現在很多學習音樂的人來說,樂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考級已經加入了基礎樂理的考試,樂理也是藝考小三門中必考的科目,現在樂理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如果說音樂是一座高樓,那麼樂理就是這座樓的根基,如果學不好樂理,那在音樂這條路上是走不遠的!
    • 音樂新手如何快速掌握樂理?
      首先,學音樂為什麼必須懂樂理?喜歡音樂的人很多,但搞音樂的人很少。什麼是搞音樂的人?主要包括聲樂(唱歌)、器樂、作曲這幾個方面。如果有良好家庭環境,比如音樂世家,從小就會練下童子功,對於複雜的鋼琴和小提琴等非常有必要。相對性的,複雜的樂理也會慢慢掌握。而沒有這種環境的,就只能通過後天學習識譜。學會識譜之後,就打開了通往音樂世界的第一扇門。
    • 田藝苗:學樂器可以稍晚,音樂啟蒙可以更早
      但我們不要覺得,學樂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一個正式的開場,很多孩子只是覺得叮叮咚咚很好玩就開始學了。學音樂不需要孩子掌握複雜的技能、生活經驗和思考能力,有時候可能是我們自己覺得學音樂很難,無意中把這種想法傳遞給了孩子們。文章作者:田藝苗 | 圖:網絡轉載編輯 | 田藝苗的田
    • 為什麼鋼琴老師總讓我學樂理?應該怎麼學?
      樂理是音樂學科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學科。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學習某一門樂器,忽略了樂理的重要性,必然會導致厭學或者照本宣科,從而對音樂缺失了興趣,取而代之的是排斥。磨刀不誤砍柴工,學好樂理視唱練耳課無論是對個人素質的提高還是對今後進一步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