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創業者的苦與樂:最怕遇到差評師和勒索者-蘿蔔兔 差評師 沙窩...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電商創業者的苦與樂:最怕遇到差評師和勒索者

  「雙11」促銷狂歡節,大型網店收穫頗豐,小型網店在默默堅守——

  電商創業者的苦與樂

  臨近年末,網際網路平臺各類促銷異常活躍,先後有「雙11」「黑色星期五」「雙12」等大促舉行。今年「雙11」,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均收穫了1000億元以上的交易額,還有160多家網店的單店交易額超億元。與往年不同的是,電商狂歡節的受益者,正越來越集中於大網店、大品牌,中小型網店則幾乎發不出聲音。

  在淘寶及各類電商平臺上,天津的賣家眾多。除了一些公司化運作的大店,仍有幾萬戶中小賣家,他們大多經營服裝、家居、五金、農產品等。這些中小賣家,有的原本是小商戶,或者是近郊的農民,還有一些職場人士,辭職創業做網店。在網際網路浪潮下,這些賣家選擇在網上二次創業,他們的苦與樂,收穫與感悟,是這個時代不該遺忘的印記。

  小型網店店主出售小沙窩村蘿蔔。 (受訪者提供)

  把沙窩蘿蔔賣到全國

  「蘿蔔兔」是一位姑娘的網絡暱稱,在記者認識她的大半年時間內,並不知道這個網名的含義。她20多歲,清秀的臉龐,瘦弱的身材,在西青區辛口鎮附近一家文化單位上班。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到淘寶網上尋找銷售沙窩蘿蔔的賣家,才發現這位以前認識的姑娘,竟然是銷售沙窩蘿蔔的店主,這也明白了暱稱的含義。

  她的網店上,放著蘿蔔大棚內的一些照片,展示蘿蔔生長的狀況,也有一些採摘、打包蘿蔔的照片,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放上了一張「西青區辛口鎮小沙窩村村委會」的照片。

  而她網店的文字介紹中,第一步介紹的就是如何辨別假的沙窩蘿蔔。「沒辦法,現在網上賣假冒沙窩蘿蔔的太多了。」她說,「你看,山東濰坊的,雲南紅河的,山西運城的,這些地方的賣家,也在沙窩蘿蔔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出現,不明就裡的消費者很容易就上當。」

  7年前,家裡擴大了蘿蔔的種植面積,她開始考慮在網上賣蘿蔔,那時候,淘寶的「雙11」活動還沒有現在影響這麼大。蘿蔔成熟的季節,就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也正是電商「雙11」和「雙12」促銷期間。這些年,電商大促活動發展壯大,小沙窩村的蘿蔔也沾了光,瀏覽量和關注量上升,諮詢和購買的客戶越來越多。

  提起這些年賣蘿蔔的辛苦,「蘿蔔兔」用一個詞來形容:「太慘了!」接到網上的訂單後,不管天寒地凍,颳風下雨,都要馬上去地裡採摘。蘿蔔成熟在冬季,大部分採摘時都是零下幾攝氏度,她凍得瑟瑟發抖。電話聯繫好快遞,在寒風中填單子,沾滿了溼泥的雙手已經凍僵,冷得拿不住筆。一個冬天下來,耳朵都凍傷了,又癢又疼。

  採摘並發貨時,意味著單子已經成交,心中是喜悅的。但是單子成交前的溝通,卻是非常艱難的。為了一個單子,十來斤的蘿蔔,她得和客戶說上兩個小時。有的客戶為了驗證真實性,讓她馬上到地裡拍一張蘿蔔的照片,她就不得不冒著寒風去地裡拍照。還有的客戶,讓她拔一根蘿蔔出來看看,她又不得不拔蘿蔔。結果還有客戶故意刁難,讓把蘿蔔摔在地上,看是不是「一摔掉八瓣兒」。

  比售前解答更鬧心的是,經常會遇到一些差評師,就是專門來挑刺兒的。在單子成交後,故意發布差評,也說不出理由,就是「不好吃,不如預期」之類,也沒有照片來證實這些差評。這些評論被其他有意購買的客戶看到了,自己的店鋪就會受質疑。「蘿蔔兔」趕緊聯繫發布差評的賣家進行補償,比如重發一箱蘿蔔、退款之類的。但是職業的差評師根本不要蘿蔔,而是獅子大張口,要10倍賠償,500多元。這讓「蘿蔔兔」很難接受,她辛辛苦苦賣蘿蔔,好幾天才能掙500元。

  和這些差評師打交道多了,「蘿蔔兔」大致知道了這些人的情況,他們主要在浙江杭州,有的差評師靠勒索中小賣家生存,一年能掙幾十萬元。自己這種勢單力薄的,根本鬥不過這些人。「蘿蔔兔」先後接觸過10多位這樣的差評師,索要200元以上的,她就到淘寶賣家服務處投訴,一些差評師就被堵截了。至於200元以下的,她還是和差評師討價還價,低聲下氣求他們刪了評論。「沒辦法,為了在網上多賣點蘿蔔,只能忍氣吞聲。」她說。

  經過6年多的艱苦經營,現在「蘿蔔兔」的網店,描述評價指數4.9,服務評價指數4.9,物流評論指數4.9,這在同類店鋪中名列前茅。她回憶,「很多時候,我的店鋪的三個指數中,有兩個都是滿分5.0。一旦下降到4.9,我就抓緊找原因,聯繫評價低分的客戶,明確原因後進行補救和服務升級。」

  做一個網絡小店主,「蘿蔔兔」也收穫了快樂。家裡的老一輩都是農民,只會種蘿蔔,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不會上網不會用電腦更不會開網店。作為家裡的年輕人,通過努力開了網店,讓自家的蘿蔔賣到全國各地,減輕了老一輩的壓力,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蘿蔔兔」很欣慰。

  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也想到放棄經營網店,但「蘿蔔兔」前思後想又堅持了下來。她說,我是父母的希望,小小的網店,承載了這個家庭美好的未來。

  箱包商戶的二次創業

  曉芸(化名)來自河北滄州,20多歲時來天津闖蕩。當時,她應聘到上海一家箱包廠做區域銷售經理,主要負責華北片區,銷售處設在天津市紅橋區的大胡同。在天津,曉芸負責開拓銷售渠道,增加箱包銷量,以批發為主,兼做零售。

  這家箱包廠的質量較高,在10年前,他們的拉杆箱的平均出貨價格就達到400元。曉芸辛勤工作,四處奔波,聯繫本地的大商場超市,如沃爾瑪、家樂福、物美、華潤萬家等,做箱包的供應商。在大胡同的貨品展示廳,也對來自河北廊坊、保定、唐山的商戶做批發生意。在2008年左右,這家品牌的箱包,在天津的銷售額超過400萬元,成為廠裡銷售額最高的區域。

  好景不長,隨著電商的崛起,曉芸經營的箱包受到衝擊。網絡上一些賣家,銷售假冒的同品類產品,再加上廠方對各地經銷商控制不嚴,一些外地經銷商在網上低價傾銷,使得箱包廠的銷售體系走向崩潰。天津市場也受到衝擊,一些大超市中斷了與曉芸的合作,選擇批發更便宜的產品。

  2015年,曉芸手裡積壓了一批貨,而且這批貨的質量是很好的,總價值達20萬元。廠裡不再承擔風險,扣了她的押金,讓她自行處理這批箱包。無奈之下,曉芸試著到網上開店,把這批箱包的圖片掛在網上,二次創業。

  到網上平臺一看,她的網店總是排在後面,消費者瀏覽不到。雖然她手裡的這500多隻箱包質量超過排在前面的網店,但消費者只認排名,只認成交量。無奈的曉芸,找到網絡營銷策劃機構幫忙,看能不能快點把手裡的箱包賣掉。

  網絡營銷策劃公司的人建議她做一下網店美化,請攝影師拍攝箱包的精美圖片,並進行修飾。即便這樣,兩個月過去,還是沒有銷量。曉芸又諮詢營銷機構,策劃人建議她做「刷單」,並暗示她可以代辦刷單業務,每單10元,只要給付5000元,就可以在一個月內,將自己的網店刷單至成交量首頁,吸引消費者。

  曉芸拒絕了策劃公司的建議,她覺得那樣不誠信,通過虛假的交易來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級,只有假冒偽劣的商家才會那樣幹,而自己經營的是正規廠家的品牌產品,質量可靠,不需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銷售。但策劃公司告訴她,排名首頁的很多商家都是刷單刷到首頁的,你不這樣幹,別人這樣幹了,他們就獲利了,而你就受損了。

  曉芸苦苦支撐了一年,一邊聯繫以前的批發商戶,一邊通過自己的親朋好友,四處推銷自己的箱包,讓他們到網上的店鋪去拍。到2016年年底,曉芸的箱包賣出去了大半,只剩下90來個。恰逢所在的大胡同市場搬遷到外環線以外,曉芸決定徹底關掉實體店,專心經營網店。

  由於在實體店經營期間積累的回頭客多,曉芸又在微信朋友圈發圖銷售,不到兩個月,剩下的箱包就銷售一空。今年5月起,曉芸在網上開始銷售珠寶首飾,這是全新的領域。「雙11」期間,她的網店銷售額超過了4萬元,雖然不如以前做實體店賣箱包的收入高,但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期盼網絡競爭更公平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個人網店數量超過2300萬家。2300萬戶個人網絡賣家背後,是2300萬位創業者和他們的家庭。去年,我國網絡零售額已達到5.16萬億元,佔整個社會消費品交易量的八分之一,網絡銷售增速,遠高於百貨店、超市和購物中心等其他零售業態的增速。

  經營網店超過6年,「蘿蔔兔」最怕遇到差評師和勒索者,這讓她苦不堪言。同為網店店主的曉芸,最怕的則是別人的刷單,虛構了交易量,排在了自己的前面,而自己的好產品,卻淹沒在了汪洋大海之中。「總之,網絡上的經營環境,還是不夠公平和透明,我們小賣家希望網絡競爭更公平一些。」蘿蔔兔說。

  11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其中對第9條虛假宣傳的條款進行了完善,網絡上的刷單、炒信、差評、虛構交易、虛假榮譽等行為,都將受到嚴厲查處。對全國2300多萬戶網絡小賣家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在天津工作和創業了10多年的曉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家裡人在忙著給她相親,一些朋友也給她介紹對象。有很多人建議她,女孩子不要這麼拼,找一個成功的男士結婚就可以了。他們給她介紹公務員、教師、醫生等,曉芸都不是很滿意。她中意的,是一位攝影師,這位攝影師可以幫助她拍產品圖片,和她一起經營網店。

  曉芸期待著,能和這位攝影師一起,把網店的生意做大。

相關焦點

  • 電商行業最「古老」的灰產,職業差評師的技能又進化了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見不得陽光的「工種」應運而生——職業差評師,便是其中之一。「開過網店的商家,幾乎都遇到過差評師。」提及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淘寶平臺上經營兩家手工皂店鋪的何涵告訴懂懂筆記,從五六年前開店開始,她就已經開始和職業差評師「鬥智鬥勇」了。
  • 6元就可買差評,誰給了職業差評師「生財之道」
    日前,媒體曝光了出沒在一些團購與電商平臺上的職業差評師的行為,也向外界揭開了惡意差評亂象的神秘面紗。或許不少網友都在一些商家的頁面下見過莫名其妙的差評,即便是那些向來口碑不錯的商家,有時候也「難逃此劫」。至於那些剛剛開張或者上線的商家,對這些職業差評師更是又恨又怕。 這些職業差評師的手段非常狡猾。
  • 面對「職業差評師」 治理點評環境需「內外兼治」
    據報導,多位商家稱遭遇「職業差評師」,媒體調查發現,「職業差評師」現象存在於各大電商平臺和餐飲外賣平臺,有的利用平臺的評分規則和店主對差評的恐懼心理,實施敲詐勒索;有的活躍在QQ等社交平臺的群裡招攬客戶,提供「刷評」服務,如收費替人打壓競爭店鋪,不到1000元即可購買30個左右的「差評」。
  • 職業差評師出沒外賣平臺:差評6元一條 替人打壓競爭店鋪
    IT商業新聞網11月18日訊 近年來,電商平臺商家刪差評的現象屢見不鮮,並出現了不少「職業差評師」。據媒體報導,目前,職業差評師出沒外賣平臺,小數額敲詐,6元可買一條差評。  據澎湃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職業差評師」現象存在於各大電商平臺和餐飲外賣平臺,有的利用平臺的評分規則和店主對差評的恐懼心理,實施敲詐勒索;有的活躍在QQ等社交平臺的群裡招攬客戶,提供「刷評」服務,如收費替人打壓競爭店鋪,不到1000元即可購買30個左右的「差評」。
  • 「職業差評師」出沒外賣平臺:6元可買一條差評
    在外賣平臺開店的趙銘(化名)稱近日遇到了「職業差評師」,對方索要1800元未果,他的新店被惡意差評連續攻擊近半個月,導致店鋪的評分和銷量急轉下降。與此同時,廣州另一家店鋪店主也稱接到了「職業差評師」打來的敲詐勒索電話,店主稱最終支付1300元「賠償費」息事寧人。
  • 淘寶買家因中差評上「黑名單」 賣家:防差評師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種「差評攔截」功能,本是商家為了遠離「職業差評師」而開發的第三方軟體,卻讓不少普通消費者無辜「躺槍」。對此,淘寶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建議消費者換一家店購買,「我們不能強制買賣。」  買家給過中差評,上了黑名單  一位網友自稱是「資深剁手族」,三黃鑽V4買家,好評率達98%。
  • 公務員當惡意差評師被告上法庭
    來源:錢江晚報阿里巴巴:索賠1元錢,向商家道歉江西公務員邱某某為了兼職賺點小錢,在淘寶上充當了一名網絡差評師。前段時間她剛剛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了緩刑,沒想到近日又收到傳票。這回原告是阿里巴巴,認為他們這些惡意差評師的行為誤導了消費者,破壞了電子商務營商環境。索賠金額很小,1元錢,但是要求在淘寶網主頁向廣大商家致歉。目前,江蘇海門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被阿里巴巴列為被告的一共有3人。邱某某是中間環節。他們3人分工明確,由杜某挑選店鋪和商品,然後將連結發給邱某某。
  • 淘寶差評師伸手託福培訓業,TPO小站首當其害
    但如今卻由於這種「好評至上」的原則,催生了一種新職業「淘寶職業差評師」。這類差評師不僅涉獵實物商品,現在更向高價託福培訓產品伸手。 一件衣服、一雙鞋子的價格很有限,職業差評師對於此類實物商品的勒索價格基本在幾十到幾百之間,他們也會根據勒索對象的實際商品價格來調整勒索金額。於是,發展至今,低價的普通商品已經不足以成為他們的目標,差評師們開始向動輒幾萬的高價培訓類課程出手。
  • 北大報告:職業差評師、「薅羊毛」已成完整產業鏈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報告中注意到,「刷單炒信」、職業差評師、「薅羊毛」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刷單組織逐漸技術化、專業化和隱蔽化,給消費者、平臺內經營者、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乃至於整個社會都帶來嚴重損害。報告同時建議對新型網絡犯罪專門增設新罪名。
  • 職業差評師出沒外賣平臺,獲利上千元將面臨判刑
    我們以前就跟大家聊過,中國電商特有的這套評價體系是讓廣大老百姓特別相信電商的原因之一。你想,本來這就是見不著面的生意,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假冒偽劣?我怎麼知道你賣的東西好不好呢?過去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職業差評師,什麼意思?有一些人就專門在網上購物,然後惡意給你打差評,以便讓你商家對我進行一定補償,少則我這東西白買了,錢你退給我,我白享用。重則還能狠狠地敲商家一筆。
  • 冠以差評師的摩羯女Vs雙子女誰是差評白帽誰是差評黑客
    星座界兩大差評師,莫過於摩羯女和雙子女了,一般的星座碰上她們中的誰,如果被開啟差評,那麼輕則形象改變,重則眾叛親離,你們說厲害不厲害?不過如果這兩大星女遇到了一塊誰更強呢?她們誰又是差評白帽,誰又是差評黑客呢?
  • 詩人之外,身為「毒舌」與「差評師」的波德萊爾
    詩人之外,身為「毒舌」與「差評師」的波德萊爾 2019-12-21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多少夫妻,耗盡一生做彼此的差評師
    我打量著這個體面的家庭,客廳舒適清潔,寶寶玩具整整齊齊堆放在儲物箱裡,飯菜營養又可口,心裡不由讚嘆:這些,需要一個女人付出多大的耐心愛心和精心。 難道就是用自己的一輩子,找一個終生的差評師挑毛病、鬧情緒嗎? 人到一定份上,該明白的大道理早就都搞懂了,並不需要一個總是耳提面命唱對臺戲的丈夫或者妻子。 被愛著和被讚美著的人,信心是不同的。
  • 一流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與力量,是他們快樂的源泉。這世上,有一種教養,是原諒不完美的父母。一流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而是做孩子的好評師。過激的言語永遠是最鋒利的刀子,而且殺人於無形。父母一句不經意的諷刺,會讓孩子從小就深埋下自卑和不自信,成為孩子最難以擺脫的創傷,長大後也很難跨越心裡障礙。
  • 知愈心理:一流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一流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而是做孩子的好評師。 01昨天和一個從事幼兒園的朋友聊天。她班上這學期新來了一個男孩叫明明,剛好六歲,害羞靦腆,缺乏自信,自我的內在認識很低。每次鼓勵他上講臺回答問題,明明都會低著頭,小聲的告訴老師:「老師,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 永遠不要做孩子的差評師
    都說慈母多敗兒,因此有地父母對孩子就格外的嚴厲,甚至做上了孩子的差評師。不管孩子怎麼做,都會找理由對孩子進行打擊。 不知道大家對於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別去想那隻粉紅色的大象」怎麼看? 打擊式教育之所令很多人詬病,正是因為過度的打擊,往往會直接打碎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而且這種童年陰影會伴隨孩子一生,成為他們人生悲涼的底色。
  • 多少夫妻,在耗盡一生地做彼此的差評師
    我的朋友L和P,雖然是一男一女性別不同,但是,他們有兩個共同點: 第一,他倆特別擅長從真善美裡找出假惡醜,丁點大的事兒都能找到槽點,然後開始叨叨;第二,他倆的伴侶氣色都不好,L的老婆常年萎靡,臉色蠟黃,P的老公總是精神不振,眼皮終年下垂。
  • 薦讀丨多少夫妻耗盡一生做彼此的差評師
    L喜歡叫朋友到家裡吃飯,因為全職主婦L太太廚藝了得,西點和中餐各有驚喜,我懷疑她家最普通的醋溜土豆絲都拿雞湯兌過。L太太洗碗的時候,我走到她身邊由衷讚嘆:「嫂子,你菜燒得真好!」她很驚訝:「真的嗎?普普通通家常菜,L可從來沒誇過。」
  • 夜讀│多少夫妻耗盡一生做彼此的差評師
    L喜歡叫朋友到家裡吃飯,因為全職主婦L太太廚藝了得,西點和中餐各有驚喜,我懷疑她家最普通的醋溜土豆絲都拿雞湯兌過。L太太洗碗的時候,我走到她身邊由衷讚嘆:「嫂子,你菜燒得真好!」她很驚訝:「真的嗎?普普通通家常菜,L可從來沒誇過。」我正想補一句「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之類,只聽L的聲音響徹客廳:「寶寶的褲子怎麼髒了一大塊!」
  • 薦讀│多少夫妻耗盡一生做彼此的差評師
    L喜歡叫朋友到家裡吃飯,因為全職主婦L太太廚藝了得,西點和中餐各有驚喜,我懷疑她家最普通的醋溜土豆絲都拿雞湯兌過。L太太洗碗的時候,我走到她身邊由衷讚嘆:「嫂子,你菜燒得真好!」她很驚訝:「真的嗎?普普通通家常菜,L可從來沒誇過。」我正想補一句「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之類,只聽L的聲音響徹客廳:「寶寶的褲子怎麼髒了一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