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套疊,很兇險

2020-12-19 大河網

  

  □記者 魏國劍

  閱讀提示

  隨著天氣變熱,腸套疊又迎來了高發期。腸套疊是嬰幼兒特有的一種常見病,成人幾乎不患此病。

  如果及早發現並通過空氣灌腸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但由於嬰幼兒不會表達,加上目前小兒外科在基層醫院沒有普及,有時會把急性腸套疊誤診為菌痢、消化不良等症,最後導致腸壞死、休克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的嚴重後果。

  A

  及時確診很重要

  前天,家住鄭州市城東路的7個月男嬰航航突然不明原因哭鬧起來,哭鬧一陣歇一陣,後來出現嘔吐,並拉了兩次暗紅色果醬樣大便。爸爸媽媽傍晚抱著航航來到醫院。經過B超檢查,醫生確診航航得了急性腸套疊,於是立即進行空氣灌腸。短短幾分鐘時間,原先哭鬧不止的航航就安靜了下來。醫生說,孩子的腸套疊已經整復,可以回家了。

  同一名醫生接下來接診的女嬰渺渺就遠沒有航航那麼順利。10個月的渺渺來自鄭州郊區,4天前開始哭鬧、發燒、嘔吐、沒精神。到家附近的診所看了一下,診所的醫生說孩子消化不良,開了點藥服用後,病情不見好轉,後來又輸液,不料孩子的病情越來越重,面色蒼白,神志模糊。

  當天夜裡轉到市區醫院,經彩超等儀器檢查,渺渺被確診為腸套疊並腸壞死、感染性休克,需立即手術,並進行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療。醫生說,如果再晚些確診、治療,孩子可能有生命危險。

  B

  肥胖健康孩子易得此病

  「春季小兒腸套疊的發病率較高,最近一段時間,由於腸套疊而來醫院就診的小患者每天都有10來例。」鄭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侯廣軍介紹,腸套疊是腸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繫膜套入鄰近腸腔內的一種腸梗阻。發病年齡以2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尤其是4~10個月的嬰兒。侯廣軍說,腸套疊的發病原因截至目前尚未最終確定,但通常情況下與病毒感染特別是腸道的腺病毒感染有關,另外與感冒、發燒等疾病也有一定關係。此外,腸套疊的發病也與一些孩子的生理結構有關,回盲部不固定的孩子腸套疊的發病率也會相應增加。「根據臨床觀察,得腸套疊的患兒以肥胖健康的孩子居多,男孩子的發病率要高於女孩。」

  嬰幼兒添加輔食後,飲食結構突然改變,也會誘發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腸管蠕動改變,進而引發腸套疊。

  侯廣軍認為,小兒急性腸套疊的診斷並不難,早期治療也較簡單。但有些基層醫院有時會把急性腸套疊誤診為菌痢、消化不良等症,給治療造成很大麻煩。

  相關提醒

  急性腸套疊四大症狀

  陣發性哭鬧 因梗阻腸蠕動增強引起腹痛而出現哭鬧,呈陣發性,發作時間與腸蠕動波一致。腸套疊的哭鬧劇烈、表情痛苦、不易安撫,安靜一會兒後又出現哭鬧,如此反覆。

  嘔吐 疼痛發作不久就出現嘔吐,開始嘔吐是反射性,嘔吐物是乳汁或其他食物,1~2天後因梗阻嘔吐物為黃綠色液體。

  便血 便血出現在6~12小時後,是由於腸繫膜的套入,引起該段腸管的血液循環障礙影響靜脈回流導致腸黏膜滲血,與腸腔的黏液混合排出「果凍樣大便」。便血是腸套疊的重要症狀,也是往往誤診為菌痢的原因。

  腹部腫塊 孩子安靜時可以在右上腹觸到一「臘腸樣腫物」。

  治療:侯廣軍介紹,腸套疊的治療有兩種——空氣灌腸和手術治療。侯廣軍說,早期治療時,90%的腸套疊患兒都可以採用非手術手段治療,即通過X光下的空氣灌腸就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此種方法適合發病48小時以內、孩子狀況良好的情況。一旦孩子發病超過48小時,反應比較強烈,出現嚴重脫水、高度腹脹的情況或者嬰兒年齡在4個月以下,腸壁較薄不適宜灌腸的,就只能採用手術方法治療了。

相關焦點

  • 腸套疊、腸梗阻 兇險的兒童急腹症 都有救治的黃金期
    炎炎夏日,躲在空調房內,吃著冰淇淋,抱著大西瓜也成了不少孩子的夏日生活方式,醫院內患有腸梗阻、腸套疊、闌尾炎等急腹症的孩子明顯增多。南京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姜斌主任表示,急腹症的發生與孩子的飲食密切相關,孩子過多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急腹症,家長給孩子熬的滋補湯也會帶來腸胃疾病。
  • 小兒肚子疼別不當成病醫生提醒:春季預防急性腸套疊
    本報訊(記者孫洪偉)由於春季早晚溫差大,細菌、病毒活躍,易引發小兒上呼吸道炎、腺病毒感染,從而造成小兒急性腸套疊。3月20日,記者從瀋陽市兒童醫院得知:小兒急性腸套疊發病率正逐漸增加,近一周內該院已收治了30餘位小患者。  3月18日,家住瀋陽市郊的劉女士兩歲半兒子,突然吵鬧著肚子痛,不愛吃飯。
  • 腸套疊如何治療?如何預防腸套疊?真相馬上揭曉
    後來送去醫院才知道得的是腸套疊,而聽到這個消息後女主角完全愣住了,因為她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病,她也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那麼,為了避免現實生活中出現這樣的情況,身邊有人得了腸套疊到底要怎麼治療呢?今天就來說一說。一、什麼是腸套疊?
  • 小兒腸套疊處理方法介紹
    腸套疊成人和小兒都有可能患上,不過一般小兒多見,患腸套疊後如沒及時正確處理是很危險的,當小兒患腸套疊時,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如腹痛,哭吵,血便,拉稀等,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患上了腸套疊,這時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 幼兒腸套疊把握關鍵48小時
    什麼是腸套疊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的另一段腸腔內,導致腸內的東西通過受阻。發生腸套疊的腸管類似鋼筆插在鋼筆套內的狀態。急性腸套疊是嬰幼兒最危險也是最常見的急腹症。如果不及時送醫院就診,會使腸管壞死,必須手術治療,甚至導致寶寶死亡。
  • 簡單來談談腸套疊
    腸套疊如今孩子出現腸套疊這個疾病很普遍,而導致這個疾病出現的原因多數是飲食過量或者是運動過度而引起的。今天就來談談兒童腸套疊的症狀。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出現腸套疊,一般症狀是腹部疼痛,孩子會不斷哭鬧,會有陣發的腸絞痛,面部皮膚蒼白,不想要吃東西等,出現了這些情況的孩子,寶媽要多注意,帶著寶寶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
  • 急性腹痛症腸套疊進入高發期 最愛2歲以下寶寶 拖太久會危及生命
    見狀不對,陳飛忙帶孩子趕去醫院,而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兒子是患上了腸套疊,一種可能會要命的病。腸套疊是什麼病,為何會要人命?陳琦說,腸套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急性腹痛症,僅次於便秘,而這種病常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尤其是6個月齡到24個月齡的嬰兒最多見,不過,孩子2歲以後患病率就會明顯下降。據陳琦介紹,腸套疊的高發期是春秋兩季,且相較而言,男寶寶和胖寶寶更容易受到腸套疊的「青睞」,而該病危險性較大。
  • 急性腹痛症腸套疊進入高發期 最愛2歲以下寶寶 拖太久會危及生命
    而這種不舒服,有可能就是會要命的腸套疊。危險 寶寶喝完奶就吐是因為這個病當下正是高發期說起不久前那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寶媽陳飛(化名)心有餘悸。她給6個月大的兒子喝完奶後不久,兒子就開始吐。連續吐了兩三次,可能是虛脫了,孩子就開始昏睡。見狀不對,陳飛忙帶孩子趕去醫院,而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兒子是患上了腸套疊,一種可能會要命的病。
  • 小兒急性喉炎兇險需掛急診
    >小兒急性喉炎兇險需掛急診2010-09-17 09:22:2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近來劉女士4歲的兒子小明有些咳嗽,起初劉女士只是給孩子喝了一些止咳糖漿類的藥品,沒想到半天后小明的病情忽然加重,面色蒼白、呼吸無力,煩躁不安、出汗,喉部阻塞,並不時發出像小狗叫一樣「空-空」的咳嗽聲,後送往醫院被診斷為急性喉炎。專家指出,氣溫下降,加之感冒病毒感染,小兒急性喉炎患者數量明顯增加,而小兒急性喉炎需要急救處理,家長如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即刻就醫。
  • 警惕腸套疊
    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屬於外科急症 空氣灌腸復位成功上周開始,壯壯在家出現嘔吐、哭鬧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父母帶他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打了針,吃了藥,壯壯看上去好了一些,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沒問題了。
  • 警惕腸套疊!
    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屬於外科急症 空氣灌腸復位成功上周開始,壯壯在家出現嘔吐、哭鬧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父母帶他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打了針,吃了藥,壯壯看上去好了一些,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沒問題了。誰知道,從醫院回來的當天夜裡,壯壯再次出現腹痛、哭鬧不止,還伴有精神萎靡。
  • 一個晚上來了10個腸套疊患兒
    經檢查,豆豆確診為腸套疊,幸好及時送醫院。4到10個月的寶寶易發腸套疊什麼叫腸套疊?「腸套疊是小孩子特有的一種急腹症,與急性闌尾炎、嵌頓疝並稱為普外科三大急診,多見於4到10個月的嬰幼兒,急診科差不多每天都會遇到。前陣子一個晚上就來了10個,5個是用空氣灌腸復位術治好的,還有5個是手術治好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劉偉光主任醫師說。
  • 五大症狀早期判斷寶寶腸套疊
    腹痛、哭鬧、腹部有包塊,這些指徵都很像小兒腸套疊的症狀。醫生趕緊告訴林寶寶的父母,如果真的遇上腸套疊,那情況就很兇險了,必須通過X光確診,並及時手術,否則拖得太長時間,孩子就可能會出現腸壞死等嚴重後果。  雖然不想給那麼小的孩子拍X光片,可林寶寶的爸媽還是給孩子做了個檢查。檢查結果發現,林寶寶的確患上了腸套疊,大家在X光片中明顯看到了腸套疊的表現——液氣平面。
  • 腸套疊 愛招惹胖男孩兒
    媽媽馬上抱彤彤去醫院,結果被確診為腸套疊,幸好救治及時。  「腸套疊是小孩子特有的一種急腹症,與急性闌尾炎、嵌頓疝並稱為普外科三大急診,多見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普外科主任醫師陳琦說,腸套疊就是小孩子的一部分腸管套入鄰近另一部分腸管裡,是導致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患兒以男孩居多,且都較胖。
  • 女孩反覆發生腸套疊 經檢查腸子長腫瘤
    不過,醫生在灌腸操作中發現小玲的小腸裡面似乎有個「包塊」,而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極少發生腸套疊,於是建議做進一步檢查,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 摘要:   小女孩反覆發生腸套疊,肚子痛得厲害。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她的腸子裡面長了腫瘤。腫瘤被切除後,女孩的腸子終於不再「糾結」了。  小玲(化名)今年7歲,因腹痛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急性腸套疊,後轉到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治療。
  • 孩子哭鬧老不停,兇手竟然是「腸套疊」
    很快,B超結果出來就是提示腸套疊,大便常規見紅細胞2+,結果顯而易見,就是腸套疊引起的,後面到我院的B超室進行空氣灌腸處理,成功復位,孩子頓時止住了哭鬧,沉沉入睡。提問那什麼是腸套疊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腸套疊兒童入院多 如搶救不及時將有危險
    新華網重慶7月27日電(記者牟旭)這段時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肝膽外科頻頻接到因突發急性腸套疊而前來就診的幼兒,最多的時候,一天內就收治了9例。兒童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張明滿教授介紹,腸套疊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以春末夏初發病率最高,患兒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 成人腸套疊,需警惕腸道腫瘤
    近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胃腸外科收治了一例成人腸套疊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後,患者康復良好。患者女性,50歲,反覆腹痛1年餘,每次在當地醫院對症治療後症狀好轉,故患者未引起重視。本次腹痛經對症治療後不能得到緩解,呈進行性加重,遂入住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入院後CT檢查提示腸套疊可能,加急實施了腹腔鏡探查,術中發現乙狀結腸腸脂垂髮炎,部分壞死,予以切除後,見位於空腸處的小腸套疊長約20Cm,行擴大腹腔鏡臍部橫切口,復位後見一空腸上端腫瘤,予以切除重建。患者本次腹痛為腸脂垂髮炎壞死所致,而小腸腫瘤症狀輕微,如不是此次手術發現,極易漏診,為此,長期腹痛患者需考慮小腸問題。
  • 2個月-2歲寶寶陣發性哭吵當心腸套疊
    寶寶發生腸套疊的表現,還是跟普通的肚子痛稍有不同的。  腹痛、哭鬧——寶寶肚子痛時最初表現出症狀,在出現這個症狀時,寶寶會有陣發性地哭鬧,有時候寶寶還會縮住雙腿,或者用手抓腹部位置,臉色發白;  嘔吐——寶寶在哭鬧時伴有嘔吐;  便秘——腸套疊時,寶寶的腸子堵住了,就會發生便秘的情況。所以,肚子痛,特別是沒有大便的寶寶,父母應提高警惕。
  • 恐怖的腸套疊經歷,抓住救命黃金的12小時
    對,他這句話是真的,得了腸套疊的寶寶不一定一開始就摸得到臘腸樣硬塊!然後他說:「現在沒有證據證明她是腸套疊!腸套疊三個症狀:一嘔吐,二拉果醬樣大便,三陣發哭鬧,但哭鬧並不表示腸套疊!」我說這不是已經到後期的症狀了嗎?他說那你不信就去做下彩超,現在這麼晚不知道他們給不給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