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症腸套疊進入高發期 最愛2歲以下寶寶 拖太久會危及生命

2021-01-08 大河網

孩子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的知識儲備

河南商報記者王苗苗文/圖

還不太會表達的寶寶突然哭鬧,不是餓了、想要玩具了、想睡覺了,就是哪兒不舒服了。

而這種不舒服,有可能就是會要命的腸套疊。

危險 寶寶喝完奶就吐是因為這個病當下正是高發期

說起不久前那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寶媽陳飛(化名)心有餘悸。她給6個月大的兒子喝完奶後不久,兒子就開始吐。連續吐了兩三次,可能是虛脫了,孩子就開始昏睡。見狀不對,陳飛忙帶孩子趕去醫院,而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兒子是患上了腸套疊,一種可能會要命的病。

腸套疊是什麼病,為何會要人命?據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小兒普外科主任陳琦介紹,腸套疊是指部分腸管及其相應的腸繫膜套入鄰近腸腔內,導致腸管受壓,從而出現以嘔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塊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兒童外科常見急症。

陳琦說,腸套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急性腹痛症,僅次於便秘,而這種病常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尤其是6個月齡到24個月齡的嬰兒最多見,不過,孩子2歲以後患病率就會明顯下降。

據陳琦介紹,腸套疊的高發期是春秋兩季,且相較而言,男寶寶和胖寶寶更容易受到腸套疊的「青睞」,而該病危險性較大。

他說,患有腸套疊的寶寶常常煩躁哭鬧,大便會帶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就會引起腸壁動脈阻塞,甚至造成腸壞死,引發腹膜炎,出現嚴重的腹脹及脫水,而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提醒 寶寶突然哭鬧,可能是生病的信號

確診寶寶是否患上腸套疊,需要參考寶寶的腹部絞痛史,可這對不會表達的嬰幼兒尤其是不滿1歲的嬰兒來說簡直不可能實現。所以說,家長的信息反饋通常對醫生確診有極大幫助,因此,家長要充分了解腸套疊的症狀。

那該如何辨別寶寶是否患了腸套疊?據陳琦介紹,腸套疊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突然出現劇烈且陣發性的腹部絞痛,寶寶會通過一些症狀表現出來。

比如,陣發性疼痛。寶寶會哭鬧三五分鐘,疼痛時,可能會下意識地抬腿或蜷縮身體,會有面色蒼白、手足悸動、出汗等表現。

除陣發性疼痛外,第二種表現就是嘔吐,可能寶寶最初吐出來的是乳汁、乳塊等,但漸漸的,吐出來的可能是黃綠色的膽汁,1到2天後,寶寶再次嘔吐時,嘔吐物就可能帶有臭味。

第三種表現是血便。這種情況多見於病後6到12小時,寶寶的便便通常為暗紅色果醬樣,也可能是新鮮血便或血水,一般沒有臭味。

而最後一種表現則是腹部出現腫塊。「多數寶寶的右上腹或腹部中間會有腫塊,呈臘腸狀,光滑,不太硬,但稍微活動就有壓痛感。」陳琦說,以往有不少病例,因家長不重視或錯判,造成延誤病情,最終導致寶寶情況更糟,因此,家長充分了解腸套疊發病表現至關重要。

難道就沒辦法預防?陳琦說,截至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措施能夠預防腸套疊的發生,家長能做的就是了解腸套疊的症狀,「出現其中一個症狀時,家長就要警惕。」陳琦說,一旦寶寶出現腸套疊的症狀,家長就應第一時間帶寶寶就醫,在12小時內就診,抓住治療的黃金時間。此外,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注意氣溫的變化,隨時給寶寶增減衣服,也不要讓寶寶過飢或過飽。

相關焦點

  • 急性腹痛症腸套疊進入高發期 最愛2歲以下寶寶 拖太久會危及生命
    而這種不舒服,有可能就是會要命的腸套疊。危險 寶寶喝完奶就吐是因為這個病當下正是高發期說起不久前那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寶媽陳飛(化名)心有餘悸。陳琦說,腸套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急性腹痛症,僅次於便秘,而這種病常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尤其是6個月齡到24個月齡的嬰兒最多見,不過,孩子2歲以後患病率就會明顯下降。據陳琦介紹,腸套疊的高發期是春秋兩季,且相較而言,男寶寶和胖寶寶更容易受到腸套疊的「青睞」,而該病危險性較大。
  • 腸套疊最愛2歲以下寶寶拖太久會危及生命
    危險 寶寶喝完奶就吐是因為這個病當下正是高發期說起不久前那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寶媽陳飛(化名)心有餘悸。她給6個月大的兒子喝完奶後不久,兒子就開始吐。連續吐了兩三次,可能是虛脫了,孩子就開始昏睡。見狀不對,陳飛忙帶孩子趕去醫院,而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兒子是患上了腸套疊,一種可能會要命的病。腸套疊是什麼病,為何會要人命?
  • 急性腸套疊,很兇險
    □記者 魏國劍  閱讀提示  隨著天氣變熱,腸套疊又迎來了高發期。腸套疊是嬰幼兒特有的一種常見病,成人幾乎不患此病。  如果及早發現並通過空氣灌腸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但由於嬰幼兒不會表達,加上目前小兒外科在基層醫院沒有普及,有時會把急性腸套疊誤診為菌痢、消化不良等症,最後導致腸壞死、休克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的嚴重後果。  A  及時確診很重要  前天,家住鄭州市城東路的7個月男嬰航航突然不明原因哭鬧起來,哭鬧一陣歇一陣,後來出現嘔吐,並拉了兩次暗紅色果醬樣大便。
  • 醫生:孩子4個月到2周歲系「腸套疊」高發期
    株洲傳媒網訊 2歲小孩出現一陣陣的肚子疼、伴隨有腹瀉。孩子父親以為他著了涼,沒有特別在意,直到孩子拉果醬色便便才送醫院。5月9日,孩子經醫生診斷,竟然患上腸套疊。     醫生提醒,如果兩周歲以下的孩子伴有間歇捂著肚子或者哭鬧,家長要格外注意了。
  • 2個月-2歲寶寶陣發性哭吵當心腸套疊
    >2個月-2歲寶寶陣發性哭吵當心腸套疊2010-09-10 11:12:4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腸套疊一般在夏秋季節比較多發,4~10個月的嬰兒發病率最高,2歲以後很少發病,以陣發性哭鬧、腹部摸到包塊、血便為顯著特點,有些人還可能出現嘔吐。寶寶腹痛,因為不會講述,臨床上可表現為突然發生哭鬧、屈腿、面色蒼白,腹痛緩解時仍可玩嬉或入睡。病初時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後排出含血和黏液的糞便,像果醬樣。大多數患兒在起病後4~12小時,會出現帶有特徵性的果醬樣大便。
  • 秋季是輪狀病毒感染高發期,孩子2歲以下千萬警惕,嚴重可致死
    相信家有寶寶或者即將有寶寶的父母們,都會對此特別留意,醫生可能也會給出相關提醒。秋高氣爽,最適合帶小寶寶出門玩耍,但也正因如此,病毒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輪狀病毒」就是其中之一。大部分未滿五歲的兒童,都是它下手的對象,從每年的10月開始,到第二年的2月結束,都是它泛濫的時節。
  • 寶寶哭鬧不止,還拉這樣的便便,要警惕危險的「腸套疊」!
    腸套疊是腸管的一部分及其繫膜套入其遠端或近端的腸腔內,腸管受壓,出現以嘔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塊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兒童外科常見急症。腸套疊是嬰幼兒急性腹痛的第二類常見病因,僅次於便秘。腸套疊的寶寶中,有60%~65%是1歲以下的,其中以4~10個月的嬰兒最為多見, 80%~90%的發病年齡小於2歲。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15字訣」嚴防寶寶中招
    齊魯網4月10日訊 進入4月,天氣逐漸轉熱,又將進入手足口的高發期。
  • 恐怖的腸套疊經歷,抓住救命黃金的12小時
    一定不能拖到那個時候再去醫院,更不要聽像有些庸醫所說的一嘔吐,二拉果醬樣大便,三陣發哭鬧,符合這三樣才確診。因為到那個時候,已經是後期,甚至需要手術才能挽救寶寶的生命了。尤其是超過48小時,基本上可以下病危通知書了。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判斷腸套疊最好的辦法就是這種病獨有的哭泣方式。做空氣灌腸術腸套疊需要在X光照射下實施灌腸術。
  • 腸套疊 愛招惹胖男孩兒
    □記者 林輝    6個月大的彤彤胖乎乎,不愛哭鬧。前兩天,他突然開始哭鬧不安,一陣一陣地哭吵,可當大人抱著哄哄,他又不哭了。直到晚飯後,媽媽給他換尿布,發現竟然便血了。媽媽馬上抱彤彤去醫院,結果被確診為腸套疊,幸好救治及時。
  • 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別讓耳朵裡的小毛病變成大件事
    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診了一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李小姐,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她的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導致需要進行耳內鏡微創手術。 醫生指出,急性中耳炎第一次「犯病」多是由於兒童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每年冬春上呼吸道疾病高發,12歲前的兒童如出現相關症狀,家長需特別注意,切忌把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 家長疏忽小兒急性喉炎,2歲寶寶送醫院險被誤診死亡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兩口子忙於工作,疏忽2歲生病的孩子 為什麼小兒急性喉炎竟會危及生命其實小兒急性喉炎是6個月——3歲寶寶的常見病,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喉部的喉軟骨柔軟、喉腔較小,室帶和聲門下區黏膜組織鬆弛,淋巴管較豐富,發炎後容易發生腫脹,從而引起喉阻塞。由於寶寶這個時候的咳嗽功能不強,咽部、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被排出,堵塞就會導致孩子呼吸困難,反覆掙扎後漸漸無力呼吸,若是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 發現寶寶拉這種大便,務必及時就醫!否則當心「毀」掉腸子
    前不久,袋鼠麻麻去表妹家,她家寶寶剛剛十個月,那天就不怎麼吃東西,吃了就吐,還間歇性哭鬧,因為正是秋季腹瀉、諾如病毒高發期,開始想著可能是病毒感染,沒太在意,就是對症護理,下午表妹給寶寶換紙尿褲驚呼:這是怎麼回事?我過去看發現大便帶些血,趕緊收拾東西去了醫院。B超檢查,確診是腸套疊,幸虧送醫及時,寶寶做了灌腸好了。
  • 寶寶哭鬧不止,很可能是腸套疊在搗鬼
    您知道兒科醫生最不喜歡看的急診是哪一種嗎?也許十個有八個醫生會告訴你是哭鬧!對,沒錯,就是哭鬧,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哭鬧!此時,寶寶是非常痛苦的,可是他們不會說話或者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只能用哭來表達痛苦。並且,腸套疊如果早診斷,可以經過下消化道氣鋇灌腸等手段解除套疊,若發現不及時或者治療效果不佳,此時可能需要外科手術治療,部分患兒可發生腸管的缺血壞死,嚴重者可發生膿毒性休克等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 幼兒腸套疊把握關鍵48小時
    什麼是腸套疊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的另一段腸腔內,導致腸內的東西通過受阻。發生腸套疊的腸管類似鋼筆插在鋼筆套內的狀態。急性腸套疊是嬰幼兒最危險也是最常見的急腹症。如果不及時送醫院就診,會使腸管壞死,必須手術治療,甚至導致寶寶死亡。
  • 這病怕拖,24小時不治可能會斷腸
    因為從出現症狀,發展成腸壞死,甚至危及生命,不過48小時…… 這種病,就是嬰兒期最嚴重的外科急症之一:腸套疊! 近日,青島膠州一名1歲半的凡凡(化名)就因腸套疊,遭了大罪…… 「腸套疊」發現越晚,越危險!
  • 小兒無故哭鬧當心腸套疊 專家:4至10個月寶寶易發
    27日,記者走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急診室時看到,兩名七十幾歲的老婆婆抱著半歲孩子正在問診。   中新網重慶11月27日電 (劉寒雪瀟)「醫生,我孫女一直哭,怎麼哄也哄不好。」
  • @臨沂市民:流感進入高發期,請密切防範
    受冷空氣影響,近期,臨沂市每天的最低氣溫多在0℃以下,上周最低氣溫達-7℃。冷空氣過境,流感高發期也隨之而來。兩周來,臨沂市各大醫院呼吸科、兒科就診人數與平時相比,呈明顯增加趨勢。其中,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接診數量為平時的2倍左右。醫生提醒市民,近期流感病例增多,流感進入高發期,應密切防範。
  • 氣溫忽上忽下,腸套疊患兒增多
    金山網訊 天氣忽冷忽熱之時,正是小兒腸套疊的高發期。近日,到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腸套疊患兒明顯增多,僅10月20日就收治了4例。醫生提醒,孩子陣發性腹痛哭鬧伴嘔吐、血便、腹部包塊等症狀,需警惕腸套疊可能,只要就診及時,90%以上的患兒可經非手術治療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