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腸套疊的症狀與護理方式
>小兒腸套疊的症狀與護理方式2008-02-19 14:28:3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小兒腸套疊的症狀與護理方式 在門診,碰到父母帶著陣發性啼哭及嘔吐的小寶寶來看診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寶寶的消化道有病了。
-
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華西醫院就診攻略
腸套疊是指某段腸管及其相應腸繫膜進入鄰近腸管內引起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急腹症,居嬰幼兒腸梗阻病因的首位,具體介紹可戳連結華西醫院鍾麟教授談腸套疊:寶寶陣陣哭鬧,大便像果醬,警惕腸子「打結」哦。
-
小兒肚子疼別不當成病醫生提醒:春季預防急性腸套疊
本報訊(記者孫洪偉)由於春季早晚溫差大,細菌、病毒活躍,易引發小兒上呼吸道炎、腺病毒感染,從而造成小兒急性腸套疊。3月20日,記者從瀋陽市兒童醫院得知:小兒急性腸套疊發病率正逐漸增加,近一周內該院已收治了30餘位小患者。 3月18日,家住瀋陽市郊的劉女士兩歲半兒子,突然吵鬧著肚子痛,不愛吃飯。
-
急性腸套疊,很兇險
當天夜裡轉到市區醫院,經彩超等儀器檢查,渺渺被確診為腸套疊並腸壞死、感染性休克,需立即手術,並進行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療。醫生說,如果再晚些確診、治療,孩子可能有生命危險。 B 肥胖健康孩子易得此病 「春季小兒腸套疊的發病率較高,最近一段時間,由於腸套疊而來醫院就診的小患者每天都有10來例。」
-
嬰幼兒腸套疊 試試空氣灌腸整復
3個月嬰幼兒由於年齡過小,發生腸套疊後,不管是復位操作還是並發的腸道壞死、復位失敗並發腸道穿孔等外科處理都會相對困難。腹部透視過程中,發現腸管大量積氣,經肛門於直腸置入導管後見「果醬樣」大便排出,後通過導管注入空氣,壓強控制在8Kpa左右,直腸、結腸逐漸擴張顯影,氣體通過升結腸近端受阻,見軟組織密度增高影,典型「杯口狀」充盈缺損,屬於「迴腸-結腸」型腸套疊典型影像徵象。
-
小兒患了腸套疊該怎麼辦?
疾病定義 腸套疊是一段腸管套入鄰近的腸管之中而引起的腸梗阻。急性腸套疊是嬰幼兒常見的外科急腹症。好發於2歲以下,尤其是4-10個月的肥胖健壯的嬰兒。還可因腸管局部病變如腸息肉,腫瘤,腸璧血腫牽引腸壁而引起腸套疊,稱繼發性腸套疊。 症狀 腸套疊一般起病突然。腹痛、嘔吐、便血、腹部腫塊是其典型症狀。 1.腹痛是最早的症狀,由於嬰兒不會訴說,而表現為突然發作的陣發性哭鬧,哭時面色蒼白,屈腿,表情痛苦,拒食。
-
8月齡寶寶嘔吐哭鬧持續兩天 查出小兒腸套疊差點丟了命
醫生提醒,小兒腸套疊發病率高且易被誤診,家長勿掉以輕心 寶寶哭鬧、嘔吐並不少見,但如果症狀持續,就要引起注意了。經B超和肛門指檢,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 「小兒腸套疊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雖屬急症,但是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危害。」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伍崗泉說,如果寶寶出現陣發性哭鬧、嘔吐、血便等症狀,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到專科醫院就診檢查治療。
-
查找小兒腸套疊的原因,醫生說:重要的三點要記住!
小兒腸套疊屬於消化道疾病,也是很常見的疾病,多發生於四個月至十個月的寶寶。那小兒腸套疊的原因有哪些呢?一,尤其是四個月以後的寶寶,有的寶媽媽就開始逐步地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如果在這時給寶寶添加了一些不易消化的輔食,就很容易對寶寶的腸道功能造成影響,從而引起寶寶出現胃腸功能紊亂,而引起腸套疊。
-
腸套疊 愛招惹胖男孩兒
媽媽馬上抱彤彤去醫院,結果被確診為腸套疊,幸好救治及時。 「腸套疊是小孩子特有的一種急腹症,與急性闌尾炎、嵌頓疝並稱為普外科三大急診,多見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普外科主任醫師陳琦說,腸套疊就是小孩子的一部分腸管套入鄰近另一部分腸管裡,是導致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患兒以男孩居多,且都較胖。
-
留意四個四 幫你淡定處理寶寶腸套疊
留意四個四 幫你淡定處理寶寶腸套疊 時間: 2016-06-13 17:50 來源: 大河網-大河健康報 編輯: 寶寶腸套疊的4個特點 腸套疊,用俗話說就是腸子套在了一起,是一部分腸管套入鄰近的腸管中,多見的是迴腸末端套入結腸內,因為迴腸的腔徑小於結腸,多見於右下腹部,又稱回盲部腸套疊。腸套疊發病率佔嬰幼兒腸梗阻的首位。一般來說,寶寶腸套疊有「4多」的特點。 特點1:多見於嬰幼兒,尤其是4~10個月的嬰兒容易發生。
-
腸套疊是怎麼回事?哪些症狀要注意?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通俗的說就是指某段腸管凹陷入其遠端的腸管,像收起單眼望遠鏡一樣。腸套疊是怎麼造成的呢?腸套疊可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腸套疊發生於無病理變化的腸管,多發生於小兒。
-
得了小兒腸套疊,怎麼吃更科學?醫生:牢記這2點很關鍵!家長一定要注意
作者: 劉婷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小兒腸套疊是嬰幼兒常見的外科急腹症,發病原因很多,不科學的飲食餵養是發病因素之一。
-
可能是腸套疊
在該院,醫生先給小銘進行了「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這屬於相對保守的治療方法,畢竟孩子年齡太小,如果復位不成功,再考慮外科手術。醫生介紹,腸套疊是嬰兒常見的腹部急症,80%的腸套疊患兒在2歲以內,男嬰發病率高於女嬰,高發季節與胃腸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以春季和秋季多見,常伴發胃腸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那麼,家長如何早期判斷孩子是否得了腸套疊?
-
寶寶腹疼,可能得了腸套疊
□記者李鈺通訊員謝雅敏 本報訊寶寶腹疼很常見,但具體什麼原因造成腹痛就需要特別留意了,對於由腸套疊引起的腹痛要尤為重視。 腸套疊,小兒常見的腹部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春末夏初發病率最高。
-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創新超聲引導下注水 腸套疊被成功解套
外三科主任程鑫副教授介紹: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是小兒外科常見的急腹症,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是嬰幼兒腸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腹痛、嘔吐、果醬便和腹部包塊。早期診斷及灌腸復位是提高治癒率、減少併發症和降低病死率主要手段,如不及時治療,被套腸管會因為缺血壞死,嚴重會危及患兒生命。
-
警惕腸套疊
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經造影檢查,外科醫生發現壯壯患上了小兒腸套疊。父母聽了一臉懵,都沒聽說過這個病。腸套疊屬於外科急症,於是壯壯很快被轉診至外科治療,空氣灌腸復位成功。在醫院住院3天後,壯壯康復出院。
-
原是腸套疊作祟!寶寶出現這4種症狀父母...
據閆醫生介紹,幸好哆哆這次就診及時,連夜轉院就診,如果再晚來幾個小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後果不堪設想。那麼腸套疊究竟是如何引起的?起病為何如此緊急呢?什麼是腸套疊?小兒腸套疊的分類小兒腸套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腸套疊常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以4到10個月的嬰兒最為多見,發生於無病理變化的腸管。而繼發性腸套疊,多為腸道上存在病變,從而誘發該疾病的發生。
-
警惕腸套疊!
經造影檢查,壯壯被診斷為小兒腸套疊。據悉,小兒腸套疊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急症,初期症狀跟腸胃炎相似,隨著病程延長,患兒可能並發腸壞死或腹膜炎,出現嚴重的後果。經造影檢查,外科醫生發現壯壯患上了小兒腸套疊。父母聽了一臉懵,都沒聽說過這個病。腸套疊屬於外科急症,於是壯壯很快被轉診至外科治療,空氣灌腸復位成功。在醫院住院3天後,壯壯康復出院。
-
健康「腸套疊」須早發現早治療
連日來,省兒童醫院普外一科就收治了好幾例小兒腸套疊的患兒。據該醫院普外科主任周小漁教授介紹,小兒腸套疊多發於春末夏初,秋、冬兩季次之。其主要臨床表現有:腹痛、嘔吐、血便、腹部腫塊及其他全身症狀,病後6-12小時一般會出現大便帶血。
-
中國無創技術走進摩洛哥為腸套疊兒童解除痛苦
中新網上海9月9日電 (陳靜薑蓉)空氣灌腸治療腸套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小兒外科醫生首創的治療方法。記者者9日獲悉,這種簡單易行、安全性更高的治療方法該項技術走進摩洛哥。今後梅克內斯地區絕大部分腸套疊患兒將不再需要經歷痛苦的手術,無創的空氣灌腸就可以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