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保民生暖人心 ​一年來廈門紮實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

2021-01-17 東南網廈門頻道

一年來,廈門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降低疫情對民生的衝擊,紮實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

聚力保民生暖人心

2020年民生帳本

學有所教 新增學位4.3萬個,加力引入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老有所養 新增養老床位1642張,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覆蓋率100%

住有所居 三個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並交付使用

病有所醫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1070元

廈門日報訊(記者 蔡鎮金)再凜冽的疫情寒風,也阻擋不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盤點這一年民生帳本:新增學位4.3萬個,「學有所教」更有保障;新增養老床位1642張,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覆蓋率100%,「老有所養」條件更加完善;三個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並交付使用,「住有所居」覆蓋更多家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1070元,「病有所醫」再邁出堅實一步。此外,還有許多民生「大禮包」:群眾安全感率保持全省第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實現軌通,第二西通道主體貫通,一批農貿市場完成軟硬體改造升級,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在被疫情裹挾的2020年,廈門市民有更加厚實、更加真切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背後,有一條清晰的城市治理邏輯主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年來,廈門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加大民生工作力度,紮實辦好教育、醫療、交通、住房、養老等各領域惠民實事,民生質量顯著提高。

城市抵抗力不斷增強

醫療經受住疫情考驗

這場疫情,讓醫療衛生之於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意義、之於一座城市的價值,更加凸顯出來。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醫療衛生體系經受住疫情的「壓力測試」——自去年2月16日後再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實現確診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境外輸入「零擴散」,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指導組充分肯定。

不但如此,近年來快速成長起來的廈門醫療衛生系統,在危急時刻被委以重任,先後派出300餘名醫護人員馳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

以疫情防控為契機,廈門加快醫療衛生特別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應急體系能力建設,設置獨立建制的市傳染病專科醫院,核酸檢測能力5天內可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城市抵抗力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

這一年,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加速擴大,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式揭牌,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項目建設超序時進度並完成設置報批,第一醫院連續三年進入中國頂級醫院百強榜。

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主要健康評價指標,廈門連續14年保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較好水平。

這些成績的取得,不是從天而降,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廈門堅持以人為本,久久為功打造健康之城的結果。

與學位需求增長賽跑

加力部署建設更多學校

教育是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被耽誤。

疫情期間,廈門率先利用數字學校、手機等平臺,多措並舉開展線上教學輔導,確保學習教育不斷線,讓社會放心、家長滿意。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有序完成8批次復學、30多場考試,秋季實現全面復學。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廈門教育質量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去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成績位居全省第一,高考繼續保持各科總分平均分、優秀學生數量「兩個全省第一」。

但人民群眾期盼有優質均衡發展的教育。去年,廈門加力引入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島內優質資源向島外延伸,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高中部正式招生,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按序時進度建設。

與很多快速發展的城市一樣,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廈門除了要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外,還面臨學位緊缺問題。

這兩年抓招商促發展保持強勁態勢,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地,這將持續帶動大量人口流入廈門。像中航鋰電、天馬6代等重量級項目,全面投產所需的員工數都達萬人以上,這背後都是一個個具體而強烈的學位需求。可以預見,學位緊缺的狀態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存在。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市委市政府前年召開全市教育大會進行全面謀劃部署,全力推動去年建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56個、新增學位4.3萬個,為近年來新增數最多的一年。

但這還不會是最多的一年。廈門正全力與快速增加的學位需求賽跑,部署今年建設更多的學校、增加更多的學位。前不久,一批新學校項目迫不及待紛紛上馬:由國貿舉辦的廈門產業人才子弟學校(高林校區)、由華東師範大學與廈門恆興集團聯合創辦的華東師範大學希平雙語學校、禾祥東小學等密集開工。

相關焦點

  • 播州區:教育託起夢想之翼 民生實事暖人心
    2020年,播州區教育局聚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擴大城區教育資源供給,實現了教育從促進公平到提升質量,從尊師重教到改革創新,一幅學有所教、亮點紛呈的教育畫卷鋪展開來,不斷託起了學子們成長成才、人生出彩的夢想之翼。位於龍坑街道龍坑社區的播州區實驗幼兒園培英分園,由原龍坑小學閒置老校園改建而成,是該社區的配套幼兒園。
  • 聚力民生暖民心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始終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交出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確保就業、就醫優惠、弱勢救助……以人民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
  • 石排「民生大莞家」來啦,39項「民生微實事」暖人心
    記者從石排鎮獲悉,我市「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啟動以來,石排鎮積極響應,狠抓落實,研究制定了《石排鎮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實施方案》,並於6月17日舉行了石排鎮「民生大莞家」項目啟動儀式。作為試點鎮,石排今年將穩步推進39項民生微實事和多個民生微心願,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 「暖冬行動」護民生,執行攻堅暖人心
    「暖冬行動」護民生,執行攻堅暖人心 2020-12-0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生實事和經濟運行分析 會議召開
    原標題:民生實事和經濟運行分析 會議召開   12月21日,我市召開民生實事和經濟運行分析
  • 聚焦2019年開封市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及2020年民生工作展望
    1月13日上午,「2019年開封市破解『八需八難』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在開封市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的主題為「破解『八需八難』 聚力民生實事 」。開封市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陳培鴻圍繞2019年開封市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及2020年民生工作展望作新聞發布,向社會發布民生實事落實情況。
  • 東莞石排啟動「民生大莞家」項目,39項「民生微實事」暖人心
    6月17日,東莞市石排鎮舉行「民生大莞家」項目啟動儀式。作為試點鎮,石排鎮今年將穩步推進39項民生微實事和多個民生微心願,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啟動儀式在石排鎮時代東珺花園樓盤小區「鄰裡匯」服務中心舉行。
  • 淶水縣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來了!涉及教育、交通等方面
    2020年淶水縣政府民生實事項目(2020年1月12日淶水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今年淶水縣將實施的這些民生實事>解決居民之所需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獲得感這些項目可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群眾得實惠的實事可謂是件件惠民生事事暖人心具體有哪些項目
  • 河間聚焦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政務服務、紮實辦好民生實事領域
    河間聚焦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政務服務、紮實辦好民生實事領域對標一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當先鋒「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一線聚焦近日,河間市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交易登記綜合窗口工作人員為群眾辦理轉移登記業務。河間市委組織部供圖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戴紹志、王雅楠)莽莽黃河,北撥為九河,九河之間謂之河間。
  • 把實事做好 把好事做實 2020年瀋陽市做好12件民生實事
    把實事做好 把好事做實2020年瀋陽市做好12件民生實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0年,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教育養老、市政建設、居住環境、交通出行、文化休閒等5個方面,明確了12件民生實事。為把實事做好,好事做實,真正讓改革紅利惠及全體市民,年初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多措並舉統籌推進民生實事順利啟動、按期完成。一年來,市政府強力推進民生實事各項工作。
  • 「地評線」大洋網評:十年百件民生實事暖民心
    7月22日,廣州市正式啟動「2021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遴選工作。從2011年至2020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已實實在在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百件民生實事」見證了廣州城市建設、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市民生活品質的整體提升。
  • 阿克塞縣人民法院:集中執行在行動 凝心聚力保民生
    為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實助力實現「六穩」「六保」工作目標,阿克塞縣人民法院開展「六穩」「六保」冬季專項執行活動。專項活動的重點是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消極執行、規避執行、阻礙執行等執行領域的突出問題。一是抓關鍵指標。加快短板補齊工作的推進,強弱勢、固優勢。
  • 蘭溪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蘭谿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一年來,蘭谿市上下強化責任擔當,緊盯時間節點,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民生實事項目,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努力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 不平凡的2020年(六)民生實事辦理如期交帳
    2020年,我市堅持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全力辦好民生實事。由我市承辦的省、嶽陽市重點民生實事17件30小項已經全部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順利通過了上級考核驗收。本級政府8件實事23小項已經如期完成或超額完成,讓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
  • 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出爐
    5月15日下午,常州市政府召開「2020年常州市民生工作新聞發布會」,新當選的常州市市長陳金虎出席發布會。現代快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常州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經過人大代表票決,2020年常州市民生實事項目正式出爐。
  • 公明西田社區民生微實事不走過場
    日前,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西田社區民生微實事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西田社區邀請了多個表演團隊成員,為社區居民獻上歌舞、獨唱、組合唱、劍術表演等10個節目表演。活動結束後,社區書記與社區居民群眾一同上臺,在民生微實事項目籤名牆上籤上各自的名字,寄予新一年民生微實事項目的成功開展以美好希望。 據介紹,去年公明西田社區共申報民生微實事項目13個,其中服務類項目9個,項目輻射社區各個群體。
  • 菏澤市鄆城縣:一枝一葉築牢民生之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各類民生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 保定滿城區224項民生實事 換來群眾笑臉
    一條民生路,溫暖百姓心。元旦前夕,保定市滿城區南韓村鎮東村2100米的鄉間土路舊貌換新顏。「路寬敞了,我們心裡也敞亮了!」村民們走在6米寬的平坦水泥路上笑靨如花。這是該區各村開展「為民謀福、為黨集贊」專項行動,通過民生實事解難題惠民生的一個縮影。
  • 高新區:民生實事鋪就「幸福底色」
    這樣的事情雖小,但是工作人員的傾心幫助,卻暖了居民的心。民生服務無小事,每一件都可能直接關乎一個家庭、一位居民的幸福感。今年以來,濰坊高新區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拿出「真金白銀」,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推進各項民生工作,切實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體現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平安,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
  • 宿遷洋河新區:實施「民生實事365」工程
    堅持實幹富民、實幹興邦,敢於開拓,勇於擔當,多幹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洋河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在學習、研究、討論、貫徹十八大報告精神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共識,一個集制度化促進政府轉型、長效性解決民生問題、工程式推動落實見效的「民生實事365」構想也應時而生。 主旨:致力群眾需求的民計民生 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