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民生暖民心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國以民為上,民以生為先。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始終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交出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確保就業、就醫優惠、弱勢救助……以人民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一年來,我國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脫貧攻堅,堅決啃下「硬骨頭」

「土地流轉費加上在種植基地打工的工資,一年下來,收入不少。」談起現在的好日子,在甘肅天水張家川縣龍山鎮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打工的米金梅難掩笑意。通過堅持不懈培育特色富民產業,積極推進光伏扶貧、電商扶貧、就業扶貧,當地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致富門路,貧困群眾面貌有了根本改觀。

到2019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6%。全國832個貧困縣只剩52個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與過去比總量不大,但是這些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帶來嚴峻挑戰。受疫情衝擊,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受阻,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遭遇困難。

戰疫情、戰貧困,各地多措並舉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組合拳」,緊緊圍繞就業是民生之本,把產業發展和就業創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雙引擎」,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堅決打贏這場總攻戰。

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31家民企和社會組織主動發出倡議,結對幫扶掛牌督戰貧困村。一呼百應,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到結對幫扶的大潮中,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消費扶貧,億人同行。「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在一系列創新模式的帶動下,消費扶貧讓更多農村土特產品實現「出山」,豐富了城市百姓的「菜籃子」和「米袋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新動能。

忙碌的田間地頭,廣大幹部群眾用雙腳丈量大地,用汗水浸潤熱土。廣袤的鄉村田野,一個個村莊美麗如畫,一座座新居星羅棋布,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和喜悅。

穩定就業,織密重點群體「保障網」

走進廣東韶關科藝創意工業有限公司廠區,工人們在明亮整潔的車間裡忙碌作業,有條不紊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受疫情影響,公司4至9月的銷售營業額銳減。後來人社部門為我們減免了高達398萬元的社保費用,社保費用佔人工成本比例從原來的13%下降至當前的5%。此外,還返還了7.6萬元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為企業穩定發展解了燃眉之急。」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梁麗麗介紹,目前企業已適時調整市場布局,藉助政策紅利大力開拓國內市場,產能已全面恢復。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穩則民心安。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的抗疫任務,各地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計穩崗位、保就業,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讓千家萬戶端穩就業「飯碗」。

為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湖南簡化就業手續辦理流程,開通「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服務平臺,方便畢業生在線辦理。今年2月以來,湖南通過「湘就業」服務平臺,吸納4226家企業入駐,舉辦1.3萬餘場網絡招聘會,許多畢業生在家就能應聘。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上海出臺多項新政策:用人單位吸納一名大學畢業生,給予2000元一次性就業補貼;向貧困畢業生和湖北籍畢業生每人發放1000元求職創業補貼等。統計顯示,截至8月底,上海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2.51%。

湖南與廣東、浙江、江西等地建立跨省勞務協作,累計組織專列專車近8000車次,幫助22.65萬農民工「出家門進廠門」,幫扶近2000家重點企業招工12萬餘人,農民工返崗率穩步提升。

一系列力度大、靶向準的援企穩崗措施,讓就業優先政策成效顯現。一組數據,詮釋著就業「穩」的良好態勢:今年1月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

補齊短板,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

「這種方式太方便了,坐在電腦前就可以找名醫看病。」前不久,在江西定南縣巋美山鎮寨頭村衛生室的智慧醫療服務站,54歲的黃偉平因長期咳嗽不止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遠程問診。

今年以來,定南縣以「網際網路+」為發展理念,先後投入2258多萬元,在全縣建成145個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服務點,在全省率先實現網際網路醫療縣、鎮、村三級全覆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醫診療體驗,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一年來,我國聚焦公共衛生、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醫療、養老、社保等重點民生領域,加強前瞻性謀劃和戰略布局,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主動作為,一系列好政策讓百姓收穫真真切切的實惠。

「我身體不好,大半年沒出去打工,多虧了好政策,生活不愁了。」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甘南縣53歲的劉鐵明說,幹部常常上門了解情況,發放了2000元的臨時救助補貼,還給他申請了低保戶,保障了基本生活。

全面放開落戶限制、不斷完善醫保政策、推出景區措施……一年間,山東濟南在社會民生領域大刀闊斧,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出臺一項項惠民之舉,辦成一樁樁民生實事,為百姓幸福加碼。

青海西寧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確定了鞏固脫貧成果、改善生態環境、交通出行、公共服務等十個方面33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目前絕大部分項目已提前或超額完成。不斷改善的民生福祉,讓群眾暖意融融。

一年間,我國民生保障力度不減,百姓獲得感實實在在: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實現由負轉正;前11個月,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6.1%、13.9%……

在一系列新舉措的推動下,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多樣化可選擇的公共服務資源更加豐富,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得到滿足,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本報北京12月16日電 本報記者 李 慧)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大改造 民生工程暖民心
    小區安裝上了監控 伊曉明  攝城關區:重點民生項目蘭鋼小區封頂1月12日,由中國二冶集團甘肅分公司承建的蘭鋼小區項目2號樓成功封頂。該項目是蘭州市城關區重點關注的民生項目,建成後將改善我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為城市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該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後,蘭鋼小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正式轉入二次結構及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 「三中心」聚力民生,打造幸福臺東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街道舉辦「文化暖冬」活動,希望能緩解居民的情緒,暖冬更暖民心。民生無小事。臺東街道聚焦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百姓心為心,幫助居民解決切實問題。便民服務中心許主任說,「居民臉上的笑容,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 市北區臺東街道:「三中心」聚力民生 打造幸福臺東
    民生無小事。臺東街道聚焦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百姓心為心,幫助居民解決切實問題。便民服務中心許主任說,「居民臉上的笑容,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便民服務中心、綜合治理中心、經濟文化中心將持續發力,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一件事接著一件幹,聚力民生,打造多彩幸福臺東,確保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 聚力保民生暖人心 ​一年來廈門紮實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
    一年來,廈門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降低疫情對民生的衝擊,紮實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聚力保民生暖人心2020年民生帳本學有所教 新增學位4.3萬個,加力引入更多優質教育資源老有所養 新增養老床位1642張,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覆蓋率100%住有所居 三個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並交付使用
  • 香坊區民生路街道「三項服務」築牢民心防「疫」牆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 高偉 通訊員 吳昌林)面對疫情形勢的變化,為確保「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落到實處,香坊區民生路街道始終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三個舉措,應對疫情新變化,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為轄區群眾築牢安全防線。
  • 聽民聲暖民心 蜀山區@你:快來說說「心頭事」!
    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公開徵集2021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的公告為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地傾聽民聲、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真正遴選出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民生項目,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區人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區政府決定面向社會公開徵集
  • 民生保 民心順 社會安(聲音)
    要堅持把社會建設的重點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須知,民生保,則民心順;民心順,則社會安。要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堅持關注民生、惠及民利、維護民權、保障民安,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著力解決好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和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努力讓全體人民學有優教、勞有多得、病有良醫、老有善養、住有宜居,不斷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必須堅持和諧為重。
  • 鍾一村「迎新年」遊園活動趣味多,凝心聚力暖人心
    2020年,是團結的一年,也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2021年即將來臨之際,為強化轄區居民「一大家子」的感覺,充分展現出社區熱烈、喜慶、祥和的新年氣氛,12月29日,由鍾一村黨委、鍾一村村委會主辦,廣州市番禺區康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鍾一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承辦的「黨建引領促和諧,凝心聚力暖民心
  • 「暖冬行動」護民生,執行攻堅暖人心
    「暖冬行動」護民生,執行攻堅暖人心 2020-12-0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承德公布2019年20件民心實事「民生帳單」
    4月16日上午,承德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重點民心實事。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陳寶雲攝河北新聞網4月16日訊(記者陳寶雲)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56萬人以上;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0所;城鄉低保年標準分別提高600元和400元;高標準改造老舊小區204個……在今年,這些事關民生的事項將一一得到落實。
  • 處警路上助群眾,小小舉動暖民心
    處警路上助群眾,小小舉動暖民心 2020-12-2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烏山時評:讓民生工程更得民心
    為了給市民帶來更舒適的體驗,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國慶節後啟動木棧道的修復改造,這是一項民生工程。  在一定程度上,木棧道修復改造施工不可避免地會對市民的生活造成影響,民眾也並非不理解這一點,76歲的市民陳依伯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因為安全問題需要封閉維修,大家都會支持」。
  • 重民生 維民權 護民利 聚民心
    他強調,要努力改善民生、發展民利、維護民權、凝聚民心,推進和諧長沙建設。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和諧長沙的戰略目標,體現了全市人民建設美好長沙的共同意志。圍繞落實這一目標,今年4月以來,市委組織專門班子,醞釀推進和諧長沙建設的三年工作綱要,發動全市各級各部門進行廣泛調研,為建設和諧長沙獻計獻策。
  • 【正能量暖心事】排憂解難見真情,點滴小事暖民心
    【正能量暖心事】排憂解難見真情,點滴小事暖民心 2020-03-12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線鑑定效果好 便民利民暖民心
    在線鑑定效果好 便民利民暖民心 2020-05-20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生改善 民心所向
    一座甜蜜之城,應當有著鮮明的民生底色。「十三五」期間,增進民生福祉帶來的變化,發生在內江的每家每戶、一庭一院間。掂一掂「飯碗」,內江創新開展「就業110」綠色通道兜底就業等就業援助行動,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算一算社保,搭建社銀一體化平臺,實現社銀直發養老金69.71億元,惠及35.2萬名群眾。
  • 熱心助群眾 真情暖民心
    熱心助群眾 真情暖民心 2020-12-03 10:29:10 來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力攻堅促發展 真情幫扶暖民心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聚力攻堅促發展 真情幫扶暖民心——市委組織部幫扶工作紀實平涼日報全媒體記者 呂婭莉進入深冬,崇信縣南部山區覆蓋著厚厚的積雪。
  • 執行聚焦 | 傾力執行暖民心 千裡書寫感謝情
    執行聚焦 | 傾力執行暖民心 千裡書寫感謝情 2020-12-10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安市實施五大工程暖民心
    2021年,大安市聚焦群眾期盼,堅定不移增投入、解民需,重點實施五大工程暖民心,助推群眾幸福指數新提升。 旅遊富民工程。投資3.2億元,嫩江灣捺缽島、遊客中心、沙灘浴場和生態停車場等基礎和配套設施建成使用;大安北機車小鎮投入運營;牛心套保啟動4A級景區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