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HR們並不關心你真正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他們更關心在未來的3-5年裡,你是否能在這家公司穩穩地工作下去。那麼,如果你真想說說自己的規劃,建議不要描述太外在的東西,比如職位、薪酬、管理幅度等等。因為你並不知道對方會對你有怎樣的期待。
大部分情況下,員工在國內企業內的成長不像國外,你達到幾年考核合格就一定給你晉升。也就是說,作為HR並不敢給你承諾幾年一定能達到什麼級別。他們更希望看到你能有一顆踏實的心:當承諾暫時無法兌現時,也能堅守在這份崗位上。
所以,好的回答,既能看到你有事業心(成就動機),又能看到你有平和的心態(不必擔心你一言不合就裸辭)。
再次強調:對於未來的規劃,儘量不要主動談及外在的職位與收入,著重表現內在的積累與成長。
這3點是基礎:
第一點:介紹自己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自己的規劃是基於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的,不是憑空想的。
第二點:工作方面,突出自己打算通過積極完成工作任務,積累各方面的經驗,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也希望有機會能夠帶領團隊,成為優秀的管理者,為單位做出更大貢獻,獲得雙贏。
第三點:在學習方面,打算在專業領域做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將實踐經驗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為自己的職業成長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回答這個問題強調穩定性,踏實工作的態度,重點在工作技能方面的提升與內在積累,不要描述外在的東西,比如職位、薪資。所以,在回答職業規劃的問題時,不要表現自己有多麼厲害,而要表現自己靠譜、工作穩定、心態平和。不要只背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道路,制定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並且知道每一步應該如何實現。
這6點最重要:基礎、能力、準備、方向、路徑、目標。
1.基礎,指個人的學歷及各種與此有關的證明硬體,專業是什麼,自己有什麼特長,讓面試官對自己有個了解,這個只大致說一下。
2.能力,這個與基礎是相互映襯的,基礎的重點是知,能力的重點是會,指本人能做什麼,做成過什麼,可以去做什麼,如有例證,可以舉出來。
3.準備,準備是戰前思路,人不打無準備之戰,準備即自己入職前,對這個職業的了解認識及分析,讓面試官認可你確實喜歡這份職業。
4.方向,方向是自己思路清晰的證明,如果準備重點說的是你對應聘職業的認識,方向就是你重點表述你適合做的職業範圍,哪些方面適合自己及這個方向適合自己的理由。
5.路徑,在實現職業規劃時,路徑很重要,實現理想得一步步去走,你得理想具體化,具體目標化,目標階段化,階段日程化,也就是從理想到目標這段路程,你怎麼去走,在走路時如何不斷磨礪自己。
6.目標,目標可不要說得那麼具體明確,說清人都是有理想,理想需要人去追求,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目標就是傾己之力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得以實現,表明自己是個有上進心的人。
在表述職業規劃時,如能與你應聘單位的發展規劃結合起來,將會如虎添翼,為你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