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帶娃避坑指南,新手爸爸媽媽一定要看哦

2020-08-30 蜜牙媽媽

尊敬的讀者朋友,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34;,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我是蜜牙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和健康管理師,也是二胎寶媽,多年從事育兒工作,熱衷於給媽媽科普育兒經驗,寶寶健康諮詢。

不知媽媽們有沒有同感,每一個有娃的媽媽,似乎只有寶寶在肚子裡時才完全屬於你一個人。因為從他出世的那一刻起,你的科學育兒觀就會被婆婆、媽媽、小區大媽甚至七大姑八大姨的「老經驗」「老傳統」批駁的體無完膚,她們總是意志堅定地、戰線統一地堅持著自己的育兒觀點。

快來聽聽下面幾位寶媽的吐槽

誤區一:小孩子身體弱,要多穿點?

不少老人們總覺得寶寶年紀小,抵抗力差怕冷,所以帶孩子時給孩子穿很多的衣服,即使是炎熱的夏季,他們也會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並且不願意開空調,生怕空調的風會把孩子吹懷。

實際上,對於新生兒而言,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較差,產熱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熱較為緩慢,產熱和散熱的不相協調使嬰兒容易在環境影響下出現高熱。

誤區二、給新生兒綁腿

在傳統觀念中,綁腿可以防止寶寶出現O型腿,能讓寶寶腿更直更漂亮,強行通過外力來裹住寶寶的腿。她們認為,小寶寶的腿老是蜷縮著,怎麼可以,要從小把它束縛起來,這樣長大以後雙腿才會直。

誤區三、你應該摟著寶寶睡

我和我老公的睡姿我倆心裡都清楚,所以在寶寶尚未出生時就準備了小床。可是伺候月子的婆婆看見小小的人兒整天睡小床,就有話說了,大冬天的讓我孫子一個人睡,她不冷嗎?你們嫌麻煩不如讓我帶著睡!

誤區四、寶寶醒了就讓她哭吧

寶寶晚上總是睡不好,醒來就哭,很難哄,我已經心煩意亂了,婆婆卻偏偏還覺得是我不懂方法:「哭就讓他哭嘛,哭累了自然就睡著了,你越哄他越哭,他爸小時候就是這樣的。」


誤區五、過了百天就可以給娃把屎把尿

產後復工,婆婆過來幫我看孩子。第一天下班回家就看見婆婆給孩子把尿呢,婆婆還得意的說,我這把一次尿就給你省下2塊多錢(尿不溼費用)呢,我真是哭笑不得。

誤區六、迫不及待地早早給寶寶加輔食

媽媽說娃四個月就可以聞到五穀香了,該吃輔食了。婆婆說娃長大了,光吃奶粉飽不了了,給吃點飯吧。而且還總是背地裡讓娃舔筷子,偷偷給喂!

誤區七、你的母乳沒營養不如奶粉

生完寶寶不久,因為離了十萬八千裡,婆婆特地派小姑子來探班。小姑子回去後報告說,她同事的奶擠出來上面飄著一層黃油,而我的奶簡直就是稀水水,還添鹽加醋地說娃吃不飽,各種鬧。於是婆婆就打電話來說:「你的奶沒營養,不要給娃吃了,咱喝奶粉,不差那倆錢。」


......

類似以上這些場景熟悉吧?回憶一下,當我們遭遇以上情況時,你的反應是怎樣的?是不是馬上開口制止他們:


當你說話的同時,你的腦海中已經反覆浮現著這件事帶來的後果,雖然你心裡知道母乳比任何奶粉都好,你也知道吃鹽會破壞寶寶味蕾,或增加寶寶腎臟負擔,你更知道把尿對寶寶的括約肌發育不利……

但是婆婆和媽媽一臉懵逼,並不了解後果,她們心裡的想法是,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有什麼問題?

我特別理解媽媽的苦惱,也很明白媽媽焦慮的心情,因為這樣的現象對於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存在的。

針對以上問題,大家要用懷柔政策。解釋和共同學習效果要遠遠大於直接說「不」,直接拒絕老人,會引起老人的反感,面子上也掛不住。

所以媽媽可以與老人共同學習,給老人詳細的講這樣做會對寶寶造成的不良影響,媽媽可以將一些科普育兒類的內容與老人分享,對於外界的聲音,老人接受起來要比接受媽媽的「不」容易的多。

相關焦點

  • 「618」寶媽避坑指南:又貴又沒用的「帶娃神器」,你還在買嗎?
    眼見著「618」大促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各大商家更是各顯神通,急吼吼地祭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寶」:降價、買贈、邀請明星網紅直播帶貨……總之,都是期望藉此一「戰」掏空各位「金主爸爸」的錢包。在這些「慷慨解囊」的「金主」中,寶媽們絕對是最捨得掏錢的一批人。
  • 媽媽帶娃,歲月靜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誰知,突然飛來爸爸一腳,「哐」地一聲踩在溢滿雨水的井蓋上,濺起一片髒水花,打得娃一臉。寶寶,下次別再被爸爸坑啦,哈哈哈。坑娃熊爸年年有,這屆特別多,真替孩子感到糟心。就像這個爸爸,說要教孩子一個最火的動作,孩子聽說是最火的,就一頭扎進爸爸的坑裡。
  • 淺談為什么爸爸需要帶娃
    張愛玲和韓寒都說,出名要趁早。我說,爸爸帶娃也要趁早。為什麼大部分的孩子,最粘的一定是媽媽?為什麼很多爸爸,事業有成,處理起各種工作上的問題風生水起,但照顧起孩子卻手足無措?孩子大哭,要找媽媽;孩子餓了,也要找媽媽;孩子睡不著,還是要抱著媽媽睡。但媽媽們此時已經被乳腺炎,產後抑鬱,餵夜奶折磨的身心疲憊;而爸爸們忙於工作,晚上回家聽著媽媽們的各種抱怨和孩子的大哭,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信心也一次次被打擊。
  • 爸爸帶了一天娃,結果媽媽崩潰了……
    看到這裡,我只想說一句話:沒有被爸爸坑過的娃,一定是過了一個假童年。爸爸帶娃之動作片聽爸爸指揮,666,我爬爬爬!爸爸一定是個金庸迷,這是練降龍十八掌呢,還是隨風倒膩?為了小情人,爸爸力也是爆棚了。爸爸帶娃之災難片媽媽在家帶娃,一般是孩子在前面破壞,媽媽在後面負責善後。爸爸帶娃,那是父子同修,有時候你真的稿不懂,到底是丟了一個大人給孩子玩,還是養了兩個孩子。沒有媽媽的家,哪裡還叫家,分分鐘車禍現場啊!
  • 新手寶媽避坑指南:又貴又沒用的「帶娃神器」你還在買嗎?
    作為新手媽媽來說,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探險,過五關斬六將,每次都在打怪升級通關,從懷孕到生娃再到寶寶出生,每位媽媽都是既幸福又崩潰。都知道帶孩子養孩子不容易,在把孩子養大的過程就是不停掉坑、爬起來繼續循環的一個過程,即使再累都還是要繼續跌跌撞撞往前,在養娃的路上,咱們都是新手上路,很容易跟風買教訓。
  • 爸爸主動奉獻自我帶娃,媽媽欣慰同意生二胎,爸爸怎么正確帶娃
    當爸爸參與到帶娃的過程當中,媽媽會感到欣慰,家庭的和諧程度會上升,那爸爸應該怎麼帶好娃呢?爸爸主動奉獻自我帶娃,媽媽欣慰同意生二胎相夫教子不再是女人獨有的責任,現代社會爸爸們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家庭育兒中,在以前大多數都是由媽媽帶娃,爸爸帶娃的情況很少見。
  • 爸爸也能帶娃?爸爸也能帶娃!
    開篇前幾天獨自帶娃去附近一公園看鴨子,沒想到偶遇一黑天鵝,還撲哧著翅膀,想要一飛沖天。也的確,2020是『』黑天鵝『』的一年,世界各地發生了什麼不用我多說,每天看不過來的新聞和推送,總結起來三個字 —— 活久見。2020對爸爸們和孩子們也是特殊的一年,『』懶爸爸們『』與『』熊孩子們『』能夠在家朝夕相處,譜寫了一段段又哭又笑的故事。
  • 「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一組奶爸帶娃照火了,媽媽看了想打人
    比起媽媽帶娃的細心和體貼,爸爸顯得粗手粗腳很多,所以經常有人吐槽&34;&34;。網上,一組奶爸帶娃照火了,引發了廣大寶媽的共鳴。,寶寶總會想粘著爸爸媽媽,如果爸爸想運動一下,這可咋辦?說是奶爸帶娃,其實變成了娃帶奶爸,爸爸安詳地玩遊戲,三個孩子站一排&34;,真是&34;!
  • 爸爸帶娃,在活著的邊緣瘋狂試探,盤點那些爸爸帶娃的迷惑操作
    隨著經濟的發展,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爸爸也要相應承擔一部分帶娃任務。很多新手爸爸剛剛「上路」,就鬧出了許多笑話。男網友直呼:「老鐵,這是行內啊!」女網友爆笑道:」爸爸帶娃,就是在挑戰極限啊!」下面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爸爸帶娃的那些迷惑操作早上媽媽去上班了,在家休息的爸爸開始了他的帶娃工作。
  • 爸爸事業再風光,回家帶娃也「爆缸」,哈哈哈哈哈
    ,歲月靜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有些爸爸不但不靠譜,而且常常不走尋常路。與其說帶娃,不如說是在坑娃,還能坑出一番新景象。以下這些爸爸帶娃的片段,一定會刷新媽媽的驚訝指數。媽媽們,稍安勿躁,看完再去收拾他們。哈哈!實力坑娃,屬你最強都說父愛如山,但是娃永遠都不知道,爸爸的愛和爸爸的「坑」,哪一個會先來。
  • 佛系爸爸帶娃,一天沒給換尿不溼,面對媽媽指責,爸爸:沒有漏尿
    在中國,絕大多數家庭,孩子一般都是由媽媽照顧的,當媽媽有事要把孩子交給爸爸幫助帶娃的時候,一定要千叮嚀萬囑咐,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想像爸爸帶娃,會發生什麼事情佛系爸爸帶娃,寶寶被坑,媽媽無奈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也給爸爸帶娃,佛系的爸爸居然沒有給寶寶換尿不溼,媽媽回來之後,欲哭無淚。
  • 學會這幾招,讓新手爸爸輕鬆成為帶娃主力軍
    3讓新手爸爸成為帶娃主力軍成了維繫家庭和諧,孩子能健康成長的唯一途徑。人們說一個母親的情緒是一個家庭的晴雨表,而一個母親的情緒會隨著父親,丈夫的角色的盡責性而發生變化。那如何讓你好我也好呢,下面幾點讓新手爸爸輕鬆成為帶娃主力軍。
  • 自閉症康復機構選擇的避「坑」指南
    避坑指南 家長在選擇時一定要對機構的基本開辦資質做一個了解,比如,可以直接詢問機構是否有營業執照?經營範圍中是否包含與自閉症康復相關聯的內容?註冊資金有多少?避坑指南 家長在選擇機構時要對康復訓練師做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專業背景、受訓經歷、從業經驗等。機構的康復訓練師如果是「心理學、康復治療、特殊教育」等相關專業畢業,受過長期正規訓練(不是短訓班或者崗前培訓),機構本身有成熟的訓練體系,有更高水平專家為康復訓練師進行定期督導的機構,可以優先考慮。
  • 爸爸帶娃,動就贏了
    雖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需要休息,婆婆需要帶老大和做飯,但無數需要休息的月子中的媽媽,依然主力帶娃。對比一下,他能行動起來,很多小事也就不是事了。月子的第10天,我主要負責吃睡,吸奶。爸爸負責餵奶換尿不溼,偶爾抱一會。二寶比大寶能睡一點,一天也就幾個小時不睡,偶爾不睡的時候會哭,大部分時間換好尿片餵好奶自己也能睜眼躺著。
  • 媽媽帶娃累成狗,孩子他爹甩甩手,爸爸到底是好幫手還是豬隊友?
    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 蘇主任在和很多媽媽進行諮詢的時候都會聽到她們說,孩子的爸爸基本上都是不帶娃的。實際生活當中,爸爸們不光不帶娃,一旦孩子出了些什麼問題,反而會指責媽媽們帶得不好。
  • 生娃第一年,新手媽媽踩過的坑,準媽媽們都要看看
    轉眼已經成為寶媽三百多個日夜了,這期間真的是狀況層出不窮,而且還踩了不少坑,當媽之前基本沒想過這些問題,主要是根本不知道會發生這些,而且覺得別人都能把娃拉扯大,帶娃而已有什麼困難呢?結果最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作為新手媽媽這一年踩過的坑,準媽媽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 BJD娃娃進階版:新手接二手娃防坑指南,這些一定要記好!
    又是一個美好的周末,天氣不錯心情也不錯,今天跟幾個娃娘一起呢也在聚會,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我們就說到了二手娃的問題,之前在貼吧經常看到有新手娃娘說買二手娃被騙的,我也是心疼,但是呢,接娃一定要先去洗白啊!不要隨意的相信別人去亂接!
  • 清單:當媽1年,我花過的冤枉錢——新手媽媽「買買買」避坑指南
    作為4歲娃的媽,回想自己當媽頭1年衝動消費、盲目消費買的那些「坑貨」,如今還歷歷在目。以下只是我在淘寶所花的冤枉錢,還不算找微商、在其他APP上、寶媽群裡買的各式母嬰用品。鳳毛麟角,擺出來,給各位新手媽媽一個參考,以免和我一樣「踩坑」:1.嬰兒床:3000+
  • 帶娃路上的這7個坑,你是不是第一個就中招了?
    important}導讀:對於很多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父母們來說,帶娃始終是一件孰能生巧的事情,很多時候是要經歷過一些錯誤之後,才會意識到怎樣帶娃才是正確的操作。但是,除了自己和孩子一起摸爬滾打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向旁人吸取足夠的經驗教訓。
  • 又到一年「發燒季」新手媽媽一定要看
    又到一年「發燒季」新手媽媽一定要看最近天氣多變,氣溫急轉直下,很多小寶寶們都會遇到感冒、發燒、流鼻涕,Miss Zhang預計各大省市的兒童醫院,這會都被可憐的寶貝們和焦慮的家長們給塞得滿滿當當的了。看似寬敞的醫院大廳裡,到處都充斥著我們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每一個孩子、大人的噴嚏、咳嗽都在重複地進行交叉傳染。而且每個孩子感冒發燒的原因都各不相同,如果遇上出水痘沒發出來而發燒的,那就有可能出現本身帶孩子去看感冒,結果感冒好了,出水痘了。作為一個對醫院有一定程度「焦慮症」的媽媽來說,Miss Zhang一向的主張是: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